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宋小酒坊致富手札 > 第13章 涉江采橘柑

北宋小酒坊致富手札 第13章 涉江采橘柑

作者:柑酩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0:56:50 来源:文学城

次日五更,江雾还未散尽,桑梓已将一具竹篾篮子挎在臂弯。

篮底垫了块桐油布,边上插着把熟铁打的剪子,剪刃用粗布裹的紧紧的。

东西都是昨夜向吴秀娘借的,随着一起给她的还有那六百文钱。

钱串子特别潇洒地啪的一下撂在她面前的柏木柜台上,麻绳串着的六百个钱恨不得滚出半尺远。

桑梓瞠目结舌,几乎以为她是刘邦转世,一露面就叫人忍不住掏钱掏心。

然后下意识看了看吴秀娘身边站着的细嫩小子——

不会真要送个童养夫吧?

紧接着就见吴秀娘大手一挥,把滚到柜台边的铜钱哗啦啦拢回掌心。

“尽管拿去用!”

“这都够买多少米了,我哪用得上这许多?”

哲宗亲政之后,金陵的粮价就翻着跟头往上涨,这贯钱搁在米铺里能换两石糙米,够祖孙俩嚼用两个月的呢。

吴秀娘却正了色,将那钱串子不由分说地塞到她手里,五指在她腕上一箍,将那串沉甸甸的铜钱按进她掌心。

“你爹当年拿钱替我垫了茶肆的租子,这钱合该是你的本钱。你若不肯要,老娘明日就买齐香烛供品,替你送到桑家坟头烧给你爹娘!”

桑梓推辞不过,只得道了声谢,将那贯沉甸甸的铜钱仔细缠进腰间布囊里。

于是现在,少女蹲在耳房门槛上,先是摸了摸腰间的散钱,又把草鞋的麻绳又紧了一遍。

鞋也是昨日祖母编的,鞋底纳着层旧布,鞋帮用芦花絮填了缝。山道露重,得把绳结从脚踝缠到小腿肚,防那茅草茬子扎进肉里。

这一趟称得上鸟枪换炮了,十日之约成败就在今日寒山之行。

那橘林正在禅院地界,若撞上慧明……

桑梓深吸一口气,将杂念压下。

眼下已无退路。

推门时,檐角还挂着霜。

码头上早起的漕船正扯帆,缆绳砸在青石板上啪嗒作响,混着艄公们沙哑的吆喝。

桑梓把篮子往肩上掂了掂,迎着江面泛起的晓光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搭船。

那山看着近,真走起来却要绕过河滩,她必须速去速回,赶在禅院早课人多眼杂之前撤离。

“船家,寒山渡口几文钱?”

“客官,去寒山得二十文,这早雾大哩。”

那船工果然狡猾,见桑梓只一个挎着篮子的小娘子,便故意咂咂嘴,眼角瞟着她腰间的钱囊,拖长了声调。

却见岸上的小娘子连眼皮都没抬,只将篮子在腕上转了半圈,声气淡淡。

“五文钱,不走就找别船。”

“哎呀,小娘子何必这般杀价……哎呀哎呀,五文就五文!”

桑梓于是停下步伐,终于掀了眼皮,瞥一眼船上故作痛心疾首的艄公,见他捂着心口咿咿呀呀,活似被割了块肉去。

在秤杆上玩跷跷板,在讨价时多报一成价码,买菜时顺手牵走两棵葱……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特别是占便宜的时候。

滩涂地的淤泥陷到脚踝,得踩着前人丢下的碎瓦片才能借力,她便深一脚浅一脚地上了船。

走到一脸哭丧的船工面前,从腰间布囊中排出五文足重的官制铜钱,一枚枚摞在他汗涔涔的掌心里。

那船工当即就病容尽消,一把攥紧铜钱,嘴角咧得能挂油瓶。

“哎呀!原是足制铜钱,小娘子这般爽利,老汉这就给您撑船!”

桑梓便又掏出三文,指尖拈着在他眼前一晃。

“返程时若候着,再加三文茶钱。”

“哎呀呀,小娘子放心,老汉定候着!”

船公将钱揣入怀中,竹篙往岸上轻轻一点,小船便悠悠荡入江心。

但见江雾如纱,将远山近水都罩在一片朦胧里,初升的日头被雾气滤去了刺目的光芒,只在天边晕开一团温吞的蛋黄。

船舷破开墨绿色的江水,发出哗哗的轻响,桨声欸乃,搅得一河晨光晃来晃去。

码头的喧嚣渐渐被抛在身后,只余下水声、风声,间或有一两声水鸟的清鸣。

偶有庞大的漕船擦身而过,激起的水波让小船轻轻摇晃,船公便不紧不慢地调整着方向。

桑梓坐在船头,任由带着水汽的江风拂面,看着这古老的江河与两岸依稀的屋舍田畴,心里担心不知能不能找到那片橘林。

尽管橘子酿酒不同于其他水果,是个容易赔本赚吆喝的营生,但冬日里水果难得,能遇到那金橘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且她有预感,这里的金橘一定能解决橘子酿酒的三大难题。

其一是因为萜烯类香气主要在橘皮里,果肉反而没什么香。

其二是因为橘子酸性偏偏还大,橘络还带着苦,而且橘皮油凶猛,一个不小心就会把酵母放倒,酒液发苦。

是以橘酒最是考较手艺,比那绣娘穿针引线还要多费十二分小心。

不过对桑梓来说——

这都还算不得什么难处。

一边出神地想着,一边见江心转出个打鱼的舢板,老渔夫正撒开旋网,网脚在晨光里亮闪闪地绽开一朵水花。

见了那渡船上的小娘子,便扬手嘿了一声,网脚还滴着水珠子就扯开嗓门。

“小娘子这早过江,雾大仔细看路!”

正说着,一网鱼就哗啦啦兜了上来,多是些巴掌大的白鲦和鲫鱼瓜子在网里蹦跶。

更有驯养的鸬鹚扑棱着青黑油亮的翅膀,忙不迭地从船舷边钻出来凑热闹,嘴里还叼着银闪闪的鱼获向主人献宝。

那渔夫便顾不得再与小娘子聊天说地,转过身去,手脚麻利地收拾起来。

两条船一触即分,擦肩而过,各自在江面上划开两道悠悠的水痕,那桨声吱呀呀地混着水响,渐渐就远了。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船头轻轻擦过芦苇丛,山越来越近,起起伏伏的轮廓显出清晰的眉眼。

桑梓一眼就看到半山的禅院,青瓦粉墙若隐若现,飞檐上挑着几缕残雾,像幅刚揭屉的水墨糕,她便知快到了。

下意识缩了缩身子,借船舷挡住身形,心中默念千万别撞上熟人。

转过最后一个弯来,便见青石板码头从雾里钻出来,船工竹篙往水里一点,扯开嗓子嚷道:“寒山渡口到喽——”

她把那三枚大钱往船工跟前一晃,便上了岸,踩着湿漉漉的青石板往山上走。

山道上的雾气比江边淡了些,石板缝里钻出湿漉漉的青苔。桑梓踩着露水往坡上走,两旁野草擦过裙角,留下亮晶晶的水痕。

待爬到半山腰,转过山坳,半坡的橘子树便露了出来,日头已从树顶上探出半张脸,把满坡野橘树照得亮堂起来。

青黄相间的果子沉甸甸压弯枝头,风里带着清涩的香气。

她刚蹑手蹑脚走到坡下,便听得身旁灌木丛传来一阵急促的窸窣声,夹着幼兽焦急的呜咽声。

桑梓浑身一僵,心中叫苦不迭。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这大清早的,怎么还能有小动物跑到这橘林里来?

万一引来巡山的僧人该如何是好?

她屏住呼吸,连忙拨开枝叶往前看去,就见一只小黄狗正绕着橘子树根打转,急得直用前爪扒拉树下的松土,尾巴焦躁地扫着草叶。

先是站起来,前爪胡乱扒拉着树干,奈何个子矮撅撅,试了几回都够不着,正在这里着急——

就见得一个少女轻飘飘地走到树下,伸手把枝桠压低,摘下个金黄的果实甩到自己面前。

狗儿:!

这人竟有这般能耐!

不愧是两脚兽啊,就是比它这四只爪子的强!

桑梓哪知道小狗儿的所思所想,只揪下一只金橘来,就见这黄毛小狗眼睛一亮,尾巴摇得快要甩出残影来,前爪就地就开始刨坑。

桑梓:……

合着还是个想吃橘子的狗。

虽然心中腹诽,但桑梓见小狗被橘子吸引,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一边留意着山道的动静,一边手下不停,飞快地采摘品相最好的橘子,动作又轻又快,恨不得能多生出一双手来。

然后就见小狗纵身跃起一口叼住,落地便咔哧咔哧啃起来,连皮带核囫囵吞得欢实。

再后来甚至越吃越快,一个果子刚丢出去,影子都来不及落地,就被咽下肚里。

知道的这是喂小狗,不知道的还当是训练天狗吃月哩!

狗子吃得欢实,却不知眼前这少女的心思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桑梓每次听到远处似有脚步声或人语,动作便瞬间停下来,人也藏到金橘丛后,凝神细听,确认是错觉才敢继续。

这般提心吊胆,比那日与慧明对峙还要劳神。

但是随着篮子慢慢装满,看着那黄犬撒欢的无忧模样,心弦倒也稍稍松弛,渐渐竟生出要不要带它回家的心思了。

若真有只机灵的狗儿看家,日后也安心些。

养狗在宋朝倒也不算稀罕事,汴京城里专有卖猫粮狗食的铺面,贵妇们抱狮子狗比抱孩儿还亲。

哪怕就是农家,也常养土狗看家护院,夜间防贼比甚么都顶用。

具体落实到桑梓这里,一来她和祖母两个一老一小,养条狗夜里听个响动也是好的;二来酒这东西贵重,有条狗看家护院也安心些;三来这黄犬瞧着机灵,剩饭残羹便能养活,费不了几个铜板。

最重要的是,桑大富那边终究是个隐患,她们祖孙俩的行踪不是什么秘密,若是被探查到,养条小狗至少不用她赤膊上阵。

篮子将满,不敢再多做停留。

是以一边想着,一边就收了篮子蹲下身,平视着狗儿湿漉漉的黑鼻头。

“你若肯跟我过活,便跟着我回家去吧。”

话音一落,少女快步就走。

那狗儿竟真的甩着尾巴就跟了上来,半步不落地随在她身后,倒像是给它领着路似的。

步伐慢些,狗便放慢脚步去嗅路边草根,时不时还抬头望她;若是加快脚步,那狗便撒开四蹄紧追,生怕被落下似的。

倒是只聪明的狗儿。

出门来找酿酒的果子,倒先捡了个看家的帮手,日后训练一二就能成为好帮手呢。

直到远远望见江边等候的渡船,桑梓这颗悬着的心,才算重重落回了肚里。

她忽地想起苏家山庄里那只吃酒的八哥,便忍不住眯眼笑,摇头轻叹一声,任那狗儿颠颠儿跟着,倒像是她捡了宝。

你有八哥,我有小黄。

谁又能说比谁高级呢,毕竟我这黄毛伙计,可是冒了风险才得来的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涉江采橘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