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宋生活日常 > 第2章 第 2 章

北宋生活日常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孟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1:24:36 来源:文学城

纪安的话像是投入巨石的湖面,惊起一片波澜。

纪爷爷磕烟袋锅的手停在半空,瞪大眼睛愕然地看向他:“你说啥?”

连一直埋头整理货物的纪松也猛然抬起头,言语里很不赞同:“你在说什么胡话!”

王氏和薛氏本是在灶房忙活做饭的,听见外头的动静也都赶紧出来了:“怎么了这是?”

她们两个一向心细,一眼就看见了纪安湿透的衣服下摆:“呀,你衣裳怎么湿了也不换?”

王氏拉着纪安要去换衣裳,纪爷爷却拦住了:“让他把话说清楚先。”

纪宁的心揪了一下。

她这个哥哥纪安是全家人省吃俭用、寄予厚望的读书人,可以说,这一大家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希冀都寄托在他身上,他忽然说自己不读书了,无异于否定了家中所有人的牺牲和努力。

“哥!”纪宁忍不住喊了他一声,想要提醒他。

可纪安没敢抬头看他们,他垂着头,声音沉闷,透着苦涩:“我在学堂里念书,成绩却并不好,这次考试又落在了后面,先生虽未明说,但我明白,我于举业一途恐怕艰难,而且……而且笔墨纸砚耗费颇大,家中本就无甚余资,即便能够抄书挣钱,大多也都填了学业的窟窿,如今家里生计艰难,妹妹病才好,需要静养,夏税又迫在眉睫,我……我实在无颜继续耗用家中的钱财了。”

他越说越颓废,肩膀一寸寸地萎顿下去。

可纪宁下意识觉得不对,原身的记忆里,纪安是在村里私塾开蒙的,私塾的先生是个老秀才,亲口说过纪安天赋不错,后来他教不了纪安了,亲自举荐他去了镇上的官学读书,早年纪安的成绩是不错的,哪里是他说的什么举业艰难?再说了,今天天晴,并未下雨,他的衣摆怎么会湿?总不能是走路走着走着摔进田里了。

若是摔进田里,便不会只有衣摆是潮湿的。

可惜纪安的话太有冲击力了,以致于家里人下意识忽略了他身上的不对劲。

纪爷爷嚯一下站起来,烟袋锅差点戳到纪安脸上,气得胡子都在抖:“什么叫举业艰难?!哪家读书人不是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一次考不好就不读了?我老纪家勒紧了裤腰带供你,你说不读就不读了?遇到点难事就放弃,你这些年的书读狗肚子里去了?”

纪松也放下手里的东西,走到纪安身边,拍了拍他的胳膊:“安哥儿,读书是家里定下来的大事,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这是大人要操心的事情,你就好好读书,咱们就算砸锅卖铁,也会继续供你。”

王氏没吭声,却下意识地拉住了纪安,她的眼圈泛红:“你爹说得对,钱的事情我们会想办法,你妹妹……你妹妹的事情,娘再想想办法。”

她朝纪松望去,不晓得自己这样应承下来对不对,她觉得纪安是心疼妹妹。

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致,但目的都相同,想让他继续读下去。

纪安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把头垂得更低了,衣袖中的拳头也捏得更紧。

他觉得沉重又无力,几乎要喘不过气。

就在他呼吸紧促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衣袖被扯住了,一低头,是纪宁。

她年纪小,家里穷,吃得不好,营养不良,她的脸颊上几乎没什么肉,只有瘦小的个子和一双吸引人的、清澈的、通透的眼睛。

她拉住他的衣袖,却是对着家里人说话:“阿兄好不容易回来一回,许是在学堂里受了委屈才不高兴,咱们先别说这些了,娘,我饿了,饭好了吗?”

听到饭这个字,一直没说话的兰姐儿连忙应声:“娘,饿!”

王氏连忙说:“快好了,准备吃饭吧。”

争吵暂停,一家子人开始拿碗筷端饭菜,灶屋只是个草棚,他们吃饭一般是在院子里,纪爷爷年轻的时候跟木匠学过一点儿小手艺,做个能吃饭的桌子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

一张圆桌,几个木墩椅子,最吸引人的是桌上摆着的菜,一道干菜炖肉,一道肉沫炖豆腐,还有一盆炒菘菜,三个大盆里都有油,一看就是做菜的时候把那块五花肉提前煎出了油,再用油炒或者炖的菜。

纪宁看得直流口水。

天知道她已经几天没闻过荤腥的味道了。

然而人都上桌了,却没人敢动筷子,直到纪奶奶薛氏端起碗,先给纪爷爷夹了一块肉,又给纪安夹了一块:“安哥儿在学堂辛苦了,多吃点补补身子。”

油光润滑的五花肉落到纪安的碗里,颤颤巍巍的。

丰哥儿和兰姐儿都眼巴巴地盯着那块肉,口水都快流到桌上了,然而他们两个没敢动。

“吃啊安哥儿。”纪爷爷发话了,“读书费脑子,不吃肉怎么能行。”

纪安颤抖着举起了筷子,筷子头停在肉上迟迟没有动作,半晌,他才下定决心似的,忽然把那块肉夹起来放到了纪宁的碗里:“三妹妹病才好,要好好补补。”

这举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纪宁很明显愣住了,她抬头看了看家里人的脸色。

王氏和纪松对视了一眼,有点无奈地叹了口气,他们不知道儿子在外面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只是普通百姓,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钱,学业上的事情却一窍不通。

纪爷爷张嘴想说话,然而纪安很快低下头:“我在学堂吃得挺好……”

他低头扒着碗里的豆饭和菘菜,好像自己在吃什么绝世美味。

纪爷爷再多的话也都堵在嘴里说不出来了。

纪宁看着纪安几乎要埋进桌子底下的头,心里的疑虑越叠越深,但这个时候不好说什么话让纪安更加窘迫,她拿起筷子,将那块肉一分为四,给丰哥儿和兰姐儿各夹一块,又夹回给纪安一块,自己留了一块最小的。

她朝纪安笑了笑:“阿兄疼我,我也疼弟弟和妹妹,我们一起吃。”

孩子们都吃到了肉,凝滞的气氛微微缓和,王氏忍不住露出笑,连忙招呼:“好了好了,吃饭吃菜,都多吃一点,宁丫头别光顾着弟弟妹妹,你也吃。”

说完,她给纪宁夹了一块豆腐。

纪宁先尝了一口肉。

嗯……没有她想象中好吃,有股膻味。

她穿过来有一段时间了,平时也大致了解了一下这个时代的物价,像今天王氏带回来的肉偏肥,大约要五十文一斤——也就是说,十斤粮食才能换一斤肉,这还是在北宋的猪肉并不受欢迎的情况下。

以前她喜欢研究美食,看过某站关于东坡肉的视频,也从里面学到了一点知识,大宋的猪基本都是没有劁过的,所以导致腥味浓重,苏轼说“富家不肯吃,贫家不解煮”,便是因为富贵人家更喜欢羊肉,而贫穷人家大多时候连猪肉也吃不起,偶尔吃肉也不懂得该怎么把肉烹饪得美味。

受益于纪松的货郎身份,他们一家的调料并不十分匮乏,但没办法,家里穷,连带着家里头做饭都比较俭省。

王氏比薛氏的厨艺略好一些,但也仅限于一点点。

不过她这个身体太缺油水了,哪怕是有一点腥膻味的猪肉,她也吃得满嘴流油。

更别提丰哥儿和兰姐儿,兰姐儿几乎都要整个人埋进碗里,她才三岁,手脚灵活性一般,就这样也不肯让人喂,嫌喂的动作太慢了,她自己恨不得手脚并用,把饭一股脑倒进嘴里。

但她吃相还不错,相当珍惜粮食,不舍得浪费任何一粒米。

一边吃饭,纪宁一边思索着对策。

按照纪爷爷的想法估计是不会让她继续呆在家里,她又不想去给人当丫鬟,就得想办法自己挣钱,至少也要缓解一下家里的压力。

她的目光落在饭桌上,以前也是看过一点穿越小说的,小说中的女主经常靠着美食发家致富,按理来说,她应该能参考的——但是,做美食是需要成本的,不论是食材还是调料,亦或者是如同那些穿越者们所用到的摊位等等都是要用到钱的。

她没有钱,纪家也没有。

她得先挣点钱才能考虑接下来的发展。

但在这个没那么熟悉的古代做什么是个难题……

一大家子吃完饭,纪宁帮着洗了碗筷,又坐回了屋檐下。

她手里拿着一团麻,这麻前些日子刚从沤池里取出来,本来应该更早就处理的,那会儿家里为了她的病跑前跑后,现在才空下来。

沤过的苎麻细软,表皮已经开裂,很轻易就能将皮和里面的纤维剥离。

除了纪安和纪松,家里的人都在剥麻。

纪安被关着读书,纪松则是在理货。

纪宁一边剥麻,一边仔细观察着纪松的货箱。

明天是纪松这段时间第一次出门做生意,他的货箱里最多的东西就是针头线脑,也是卖得最好的,毕竟是家中常备的消耗品,购入这些东西的风险也最小。

除了针头线脑,还有一些是之前的常客提前预定的东西,村里的人少有出门去镇上的,大多数时间都窝在家里干活,需要什么东西都会提前和货郎说,等货郎下次来的时候买。

纪松只是个小货郎,货架也不丰富,只是两个三层的货箱。

兰姐儿摸了一会儿麻就不干了,凑到纪松身边看着货箱,小声问:“爹,什么时候能买糕糕呀。”

纪松摸了摸她头上的小揪揪:“等爹回来的时候给你买糕糕吃。”

纪爷爷随口道:“你也别太宠孩子,这个时候还买什么糕。”

纪松依旧好脾气地笑笑:“给孩子甜甜嘴罢了,日子再苦还得过不是?”

旁边的丰哥儿听见了,歪了歪头,立马道:“爹,我想要一个蛐蛐罐子!”

他掰着手指头:“前两天景哥儿给我看他的蛐蛐罐罐了,是他爹给他买的,可好玩了。”

景哥儿是二叔家的孩子。

纪松没说话,纪爷爷脸一垮:“兰姐儿吃糕还有个说头,你要个蛐蛐罐罐有什么用?一天天净胡闹!”

丰哥儿叫他吓了一跳,嘴一瘪,眼泪珠子就下来了。

这会儿的小孩没什么玩具,一个蛐蛐罐子就能馋得人直流口水,谁家有一个玩具,甭说是什么,都能成为孩子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