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宋生活日常 > 第19章 第 19 章

北宋生活日常 第19章 第 19 章

作者:孟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1:24:36 来源:文学城

离开县学的时候已经是半下午了。

因着买了不少的碎陶片,不好全让纪松背回去,他也背不动。

两个人在城门口搭了“顺风车”。

做“顺风车”生意的车夫和他们不在一个村,比他们离濮阳要更加远一些,一头牛,一辆板车,按照来往的距离收不同的费用,包车要更贵一些,纪松舍不得,只占了四个人的位置,他和纪宁一人一个,还有两大麻袋的碎陶片加上货箱算两个人。

因着有外人,纪松不好和纪宁说生意上的事情,纪宁就假装累了,靠在碎陶片上计算今天的收入。

今天跟着纪松摆摊的时候拢共卖了一百四十九文,买包子花了十六文,纪宁自己的那个包子是纪松给她买的,没花钱,后头买了两袋碎陶片花了二十文,下午去县学的时候卖了四个竹筒炮,六对粘土泥偶和三副竹节将军,这个是带箱子的,这样她今天的收入便是二百八十六文。

算下来已经很不少了。

要是放在现代还得扣除掉成本和人工费,但放在古代么……权当挣的是辛苦钱,扣是不可能扣的。

算完收益,纪宁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和之前预估的差不多,竹筒炮只能做一时的生意,顶多在路上的时候卖给沿村的小孩,但这样的生意也做不长久,而且耽误功夫,等到有了收益更高、更稳定的生意,大可以直接放下,毕竟纪松从村里往镇上背竹节炮也很费力。

竹节将军和泥偶的生意还不错,手头闲钱多的多半会选择泥偶,闲钱少些的反而会选择竹节将军,不能彼此替代,但带箱子也很麻烦,还得想办法优化一下。

除了和纪青说的木马拼图,针对那些读书人,还能再弄一点和学问相关的东西。

譬如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程门立雪这些典故,她大可以用泥偶复刻,不过这个要找个合适的渠道和家里解释她为什么清楚这些——纪安就是最好的背锅侠。

她越想越觉得思路开阔,反倒把最早的一点想法给搁置了。

最早的时候她想的是让纪安“讲故事”,譬如讲《西游记》等等,再借由故事的传播宣传泥偶,做点孙悟空、唐僧的模型卖,但这故事的传播具有不稳定性,也像纪青说的那样,过于像出头鸟,未必能保得住,不如暂且放下。

她心里兀自盘算着,失神间听见马蹄和铁索的声响。

她迎声抬头望去。

濮阳镇往西店当村的路上铺设了官道,只是泥土和碎石铺就的,他们搭乘的牛车不能走官道,只能沿着旁边的小路前行。

她扭头便看见一队人马从他们刚刚出来的濮阳镇上追上来,马上的人都着交领、大袖,膝盖下有横裥,衣袍外面罩着衷甲,露出胸口的盔甲,反射着微光。

驾车的车夫连忙往旁边挪了挪,不过一息,那些人便扬长而去了。

纪宁不认得,连忙问:“这是……”

车夫重新架起车,咧牙:“你这小丫头没见过,这是制内的将士,小老儿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品级,但想必是有什么公事要办,前不久的传闻你们听过没有?说是那西夏蛮子立国,正月里还遣了外使来,到了延州一带,好些大官为着这事儿被查办了!”

他是职业车夫,常在镇上和开德府来往,消息比纪松这种走街串巷的货郎还要灵通。

纪宁和纪松对视一眼,好些话几乎都要听不明白。

纪宁是小孩子,借着身份倒也能问个明白:“延州在哪儿?”

车夫道:“延州你不晓得?就在咱们西北边,和西夏接壤。”

纪宁反应过来了,延州,陕西延安。

正月里的事情,到如今才落到了他们的耳朵里,还是因为巧合碰见了去延州办事的将士,可见农家消息贫瘠。

纪松顺着话奉承了两句车夫,紧跟着就是叹气:“也不晓得现在什么情况,怕不是要打仗。”

一提打仗,车夫也叹口气:“那能怎么办?早些年的时候打起来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咱们老百姓能管得着么!老实过自己的日子罢了。”

牛车在崎岖的小路上颠簸前行,偶尔有半途搭车的人,走上一段路又下去。

纪宁陷入沉思。

她来自一个和平的年代,对战争的认知大多来自书本和影视剧,历史的车轮隆隆作响,她和她的家人,只是这巨大车轮上的一粒微尘。

除了老实过自己的日子,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

夕阳渐渐西下,颠簸了两个多时辰,纪松领着纪宁下了牛车,付了钱,披星戴月地往家赶。

王氏和薛氏正坐在家门口剥麻,时不时抬头朝外张望。

丰哥儿和兰姐儿正蹲在院子里扒拉泥土,今天出去的一天里,院子里又堆满了从山上挖下来的泥土,丰哥儿学着纪宁的样子,正往盆里倒水过滤。

听见声响,王氏抬头,连忙放下手里的麻迎上来,先扯着纪宁,转着圈地打量她:“让阿娘瞧瞧,累不累?饿不饿?路上还安全么?”

纪宁被她拽着打转,一脸的无奈:“阿娘,有阿爹在,很安全的!”

王氏啐她一口:“从你出了门,我这颗心啊就一直砰砰砰地跳,怎么也放不下心,白天去村口转了好几回,生怕有个什么事。”

她又连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给你们爷俩留了饭,还放在锅里温着,快吃口热乎的。”

薛氏已经倒了热水来,叫俩人喝。

一大家子的人都围过来,纪爷爷帮着卸了货,又搬了吃饭的桌子,端上来两盆菜,一盆油渣炒菘菜,一盆蛋花汤,主食是两碗黍米饭。

纪宁早饿了,虽然是坐车回来的,但小孩子饿得快,她又不想吃饼,王氏做的饼只是能勉强入口,硬得和放了好几天的馍似的,她半天才能啃下来一小块,还只能抿着吃。

这会儿热汤热饭,虽然简陋,但好歹是热的。

刚捧起碗,她想起什么:“阿娘,你们吃了么?”

王氏点头说吃了:“喝了豆粥。”

一家子人都眼巴巴地盯着他们两个,想叫他们两个说说路上的经过,却见纪宁站起身,从货箱里掏出一个大荷叶包来。

一层层打开,里头躺着五个油汪汪的肉包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 1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