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宋捞兄日常 > 第22章 第 22 章

北宋捞兄日常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阿洙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30 19:49:33 来源:文学城

还是苏辙反应更快些,嘘了一声道:“六哥,小点声。”

苏轼点点头。

两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就这样猫在书房窗户下,很快就听到了苏洵与罗慎之的说话声。

苏洵虽没嫁过女儿,但也是专程请教过苏老太爷的,所以今日是像模像样叮嘱罗慎之几句要夫妻齐心,莫要委屈了元娘之类的话。

罗慎之一一答应。

到了最后,苏洵则问起天庆观念书一事。

罗慎之去年已中举,提起天庆观书院来是赞不绝口:“……不怕三叔笑话,我乃天资寻常之人,张易简张道长是饱学之士,虽书院学童有几百人,但张道长却不像寻常先生一味要我们死记硬背,会因材施教,对每位学生制定不同的方法,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以我愚见,三叔若将六郎送去天庆观念书是明智之举。”

“我听元娘说起过六郎与八郎聪慧,若能因材施教,两位堂弟定大有出息。”

这话说的窗外的苏辙与苏轼皆是小脸一垮。

苏辙已经想到几年后自己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可怜模样。

倒是屋内的苏洵听闻这话是面上一喜,甚至说起这位张易简道士的趣事来:“……我记得我年幼时他曾替我算过一卦,直说我并非池中物,可我直到如今是一事无成,也不知道明年春闱会不会高中。”

“但若细说起来,我还是要谢谢他的,若非我故去的岳丈听到他如此说我,只怕不愿将六郎他娘嫁给我的。”

他能同罗慎之玩笑,但罗慎之这个新女婿却不敢接话,只一味奉承。

苏辙忍不住偷偷踮脚朝里面瞧了一眼。

只见苏洵面上含笑,可见罗慎之这话是说到他心坎上去了。

苏辙总算知道苏轼的厚脸皮是随谁。

他们原还打算再偷听一二,却听见不远处有说话声传来,两人便手牵手猫着腰儿跑远了。

一直等到两人跑的是气喘吁吁,这才停下来。

苏轼更是哭丧着脸道:“八郎,难道爹爹真的要把我送到天庆观念书吗?”

“我不想离开你,不想离开八姐姐,不想离开爹爹和娘……”

话还没说完,他又是嘴巴一瘪,哭出声来。

苏辙怎么想怎么都觉得将一个六岁的孩子送去“寄宿学校”太过于残忍,可事情已成定局,他也只能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安慰起苏轼来:“六哥,你别哭。”

“你不是喜欢念书写字,学知识吗?”

“连我都听说过那张易简道士学问出众,来日你去了天庆观也会成一个很厉害的人的。”

只可惜,这话根本安慰不了苏轼,他抹着眼泪道:“我跟着爹爹一样能读书写字,变成一个很厉害的人!”

在孩子的心里,父亲都是最厉害的人。

苏辙见他哭的伤心欲绝,想了又想,忍不住道:“话虽如此没错。”

“但爹爹都三十几岁,还没中进士了!”

“我听人大哥说中了进士才能算厉害,爹爹还没中进士,可见这世上比爹爹厉害的人还有很多。”

他看着苏轼的眼睛,正色道:“所以六哥,你想要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就要多出去走走看看,不要当井底之蛙才行。”

苏轼果然没掉下眼泪来,拍着苏辙的肩膀道:“没想到你还记得我与你说过井底之蛙的故事。”

“人人都夸我聪明,八郎,我觉得你比我更聪明。”

“八郎,不如你与我一起去天庆观念书吧?”

苏辙:???

他只是好心安慰安慰苏轼,可不想将自己搭进去啊!

他吓得连忙摆手,道:“那怎么能行?”

“我听大哥说了,天庆观要六岁以上的人才能进去念书。”

“你别忘啦,我才三岁了。”

苏轼忍不住道:“明日你虚岁就四岁了。”

苏辙冷哼一声道:“四岁也不行,要等上两年才能去天庆观念书。”

他一想到自己不仅不用跟着苏洵启蒙,甚至不用启蒙心里就美滋滋的。

再安慰苏轼几句后,他们两人就一同去看望苏元娘。

苏元娘正在与王氏,程氏等人说话,当他说起罗慎之时,双颊微红:“……你们别担心,他对我很好。”

“他知晓我从前在汴京住过几年,成亲之前还专程请了个擅做汴京菜的厨娘回来,各个院子里也设了小厨房,想吃什么只管吩咐厨娘去做,罗家的人看起来都还不错,是好相处的。”

王氏这才放心,连连道:“这就好!这就好!”

苏辙也跟着放心下来。

苏元娘嘴角噙着笑,劝王氏以后不必替她担心,叮嘱苏五娘以后要听话懂事些……一扫眼,她看到了苏辙,忍不住含笑道:“八郎,今日是你的生辰,看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站在她身后的萍儿就捧着个锦盒过来。

苏辙连声道谢,更听见苏元娘道:“……夫君知晓八郎今天生辰,直说要给八郎备下一份厚礼。”

这下不光苏辙起来起来,就连苏八娘与苏轼都围了过来,忍不住道:“八郎,快打开看看!”

苏辙只觉得这锦盒沉甸甸的。

该不会里头装的是金子或银子吧?

他甚至想着若真是如此,该怎么客气一番后将这份厚礼收下来。

他满怀期待打开锦盒,一打开,却是傻了眼。

锦盒里装的一方砚台!

居然是一方砚台!!!

这一刻,苏辙清晰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

他连字都不认识,要砚台做什么?

苏元娘只当他是高兴坏了,含笑道:“这是老坑石做成的洮砚,色碧质坚,发墨极快,且半日下来都不会干涸。”

“这砚台夫君收藏了好几年,一直没舍得用,听说今日不光是八郎的生辰,马上八郎又要启蒙,好马配好鞍,只愿这方砚台能给八郎开个好头。”

程氏自然知道这方砚台有多贵重,不肯收。

可苏元娘却笑道:“长者赐,不可辞。”

“这是夫君第一次送八郎礼物,三婶娘可不能拒绝!”

程氏只得叫任乳娘替苏辙收下。

苏辙面上也在笑,但心里却是一点都笑不出来。

这好砚台与普通砚台对他来说并无区别,还不如银子来的直接!

但他从众人态度上也能知道这方砚台的珍贵,好生谢了苏元娘一番,等着苏洵与罗慎之过来后,又是郑重对罗慎之道谢。

罗慎之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道:“若这方砚台能够物尽其用,那便不枉费我与你大姐姐一番好意。”

苏辙:……

可见人人都督促他上进,他不认真念书真是对不起他们!

等着苏元娘夫妻两个用过午饭,略说了会话就走了。

临走时,苏元娘是眼眶红红的。

纵然夫家距娘家并不远,但出嫁的姑娘哪里有想回来就回来的道理?她实在放心不下寡母与不懂事的妹妹,偏偏两个弟弟稍懂事些,却又在书院念书,根本不能照顾王氏!

苏辙感受到苏元娘的恋恋不舍,上前牵起她的手道:“大姐姐,你别担心,我会照顾好大伯母的!”

若这话从旁人嘴里说出来,苏元娘定会落下眼泪来。

但这话从苏辙嘴里说出来,她只觉得童趣可爱,笑着道:“好,那我就将我娘交给你了。”

罗家虽富庶,却不是银子多的没地方花,是因为罗慎之听她说起那个听话懂事,时常陪伴岳母身边的小八郎来,所以才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砚台。

这方砚台,他自己都舍不得用,哪里舍得给寻常人?

苏辙送走苏元娘夫妻两个,很快就转身去了书房。

苏洵仍在看书。

这几年下来,他十分上进。

惹得他的二哥苏涣在信中与他说什么“当初小时候你若有如今一半上进,我们苏家早就是一门三进士”之类的话。

兄长的话,无疑给了苏洵信心,他觉得区区一进士于他而言是探囊取物。

瞧见儿子进来,他放下书,笑道:“八郎,你怎么来了?”

苏辙原先就觉得苏轼有几分自傲,一开始以为是这是小屁孩的天性,但如今看到信心十足的苏辙,这才明白。

哦,原来是遗传啊!

苏辙看着苏洵,正色道:“爹爹,您刚才说明年的春闱您是十拿九稳,您怎么知道您会高中?”

苏辙玩笑道:“科举一事本就不难,你大伯父与二伯父都已中了进士,我勤学苦读这么几年,难道八郎对我如此没有信心?”

苏辙心里是微微叹了口气,想着苏轼有些方面真是与苏辙一模一样。

比如,犟脾气。

比如,不知从何而来的信心!

他知道苏洵聪明,甚至他好几次都听苏老太爷说过苏洵是三兄弟最聪明的那个,只是科举不是聪明就行,苏洵并不喜死记硬背,且文章上很有自己的见解,这样的人,其实并不适合应试教育。

苏辙看着满脸含笑的苏洵,点头道:“对。”

苏洵:???

他一愣,下一刻就听见苏辙道:“爹爹,我觉得您不会中进士的。”

顿时苏洵面上笑意全无,若换成寻常人定会训斥苏辙这话不吉利,但他却正色道:“八郎,你为何如此笃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