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青春校园 > 被死对头捡回了家 > 第43章 第 43 章

被死对头捡回了家 第43章 第 43 章

作者:赵小6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2-02-09 12:57:28 来源:文学城

第043章

冯子洋这边虽说模特已经定下他了,但服装、摄影师和拍摄方案还没确定下来,具体什么时间拍摄冯子洋还得回去等通知。

没签合同冯子洋心里有点没底,不过没底归没底,倒跟孟承一样不怎么慌。

毕竟他俩这次主要是为了买机器和进笔来的,就算工作真接不到也不算白来一趟。

做小鱼饼的机器两人之前已经踩过点了,这次面完试便在公交车站碰了头,然后熟门熟路地坐车去了卖机器的地方。

上次两人只是过来打听行情,问了价就走了。

这次两人诚心要买,便耐着性子跟店家砍了好久的价,把一千五百块的机器给砍到了一千三百五。

比预计少花一百五十块钱,两人很是高兴,用这剩的一百五十块钱去买了插小鱼饼的竹签、装小鱼饼的纸袋以及塑料袋,还有两个大的挤压瓶以及两桶一千克的商用巧克力酱。

巧克力酱二十五块钱一桶,挤压瓶十块钱一个,其他的东西就很便宜了,十块八块的就能买上千个。

两人大采购完,拎着好几个沉手的袋子,其实统共也才花了九十八块钱。

能打豆沙的商用破壁机两人也打听了,因为只是用来打豆沙,对刀头的要求比较低,不到三百块钱就能买下来。

两人手里现在还有六百多块钱,买个破壁机足够了。

但冯子洋和孟承两人仔细分析了一下,小鱼饼的摊子要是摆起来他俩这就有两个摊子了,两个摊子的家伙事靠他俩人力每天搬过去再搬回来根本不可能,所以他俩必须得买辆三轮车做工具。

而且冯子洋还想着新学期开学还得交学费学杂费什么的,他的这些费用学校是给免了,孟承的可没免,必须得留点钱。

冯子洋和孟承两人商量好了,破壁机下次再过来买,他们摊子的小鱼饼先就只卖巧克力馅的。

回去的时候不赶时间,两人就没去买贵价的汽车票而是买了十九块钱的火车票。

四个小时的车程,两人到家的时候都快十一点了。

按理说折腾这一天也是够累了,但孟承和冯子洋看着新机器却精神亢奋的有点睡不着觉。

孟承怂恿冯子洋说要不先做一锅小鱼饼试试机器吧。

冯子洋象征性地思考了半秒就同意了。

于是大半夜的,孟承兴冲冲地去搅拌面糊,家里没有新鲜的牛奶,孟承用的是之前实验剩下的完达山袋装牛奶。

冯子洋则去把那两个挤压瓶洗净擦干,在其中一个里面灌上了巧克力酱。

孟承的面糊还没完全搅拌好,冯子洋没找到啥事做,便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趴在桌子上根据所有原材料的具体价格,把小鱼饼的成本又重新算了一遍。

这次连竹签、纸袋的成本都算进去了,巧克力酱也是按照馅料充足的算法算的,算出平均每个小鱼饼的成本大概在三毛左右。

冯子洋放心了,小鱼饼定价五毛,一个挣两毛,薄利多销,而且现在他家的牛奶、鸡蛋、面粉这些主要材料都是按零售价买的,以后要是生意好,这些就可以走批发价了,三毛的成本还能再往下降一降。

心里有了谱,冯子洋把笔记本翻到另一页,开始列摆摊所需要的工具,明天好按照这个单子去买,省的浪费时间,最好能在三天之内把摊子开起来。

冯子洋在这边写写算算,孟承那边也终于调好了面糊,把小鱼饼机擦干净插上了电。

他俩买的小鱼饼机是中号的,一次能做六个小鱼饼。

不过第一次做,孟承怕做不好浪费材料没敢一次性做六个,而是先做了一个尝试尝试。

小鱼饼机的操作真的是完全没有难度,像孟承这种连土灶大锅都能用的好的厨房老手,操作个小鱼饼机那就跟玩似的,只第一次,孟承做就成功做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小鱼饼。

之后孟承又连做了几次,对于每个模具里要倒多少面糊挤多少巧克力酱心里也更加有数了。

冯子洋写完计划也过来尝试着做了几次,孟承在旁边指导他,等把一大碗面糊都用完后,连冯子洋这种厨房小白都能完全掌握并且熟练使用小鱼饼机了。

不过,熟练使用小鱼饼机的代价就是这一天两人的睡眠时间都不足四小时。

第二天孟承再在课上睡觉的时候冯子洋就没舍得把他踹醒,连冯子洋自己也没撑住,睡了一整个早自习。

不过也幸亏在早自习补了这一个小时的眠,上午的四节课冯子洋才勉强有精神去听。

课间的时候冯子洋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地想着:还是不能太累了啊,起码睡眠要充足,以后做计划要注意了……不过今天的计划都已经做完了,那就还是先都完成了再说。

于是中午放学,冯子洋就按计划去食堂买了四个土豆丝卷饼,然后拉着孟承一起一边啃着卷饼一边走着去了卖三轮车的地方。

这地方是定牛奶那家人给孟承介绍的,因为是熟人介绍过来的,三轮车的老板也没给孟承和冯子洋报虚价,直接给两人看了他家最好的三轮车,报价四百二。

孟承和冯子洋试了车,觉得还不错,直接就付了钱。

老板帮忙把轮胎的气都打足了,孟承大长腿一迈跨上车座,对着冯子洋指了指后面,牛气哄哄地道:“来,上车,哥带你去兜风!”

一个三轮车生生被孟承整出了跑车的架势。

冯子洋也不跟孟承客气,迈进车后斗里盘腿坐好。

“走喽~”孟承预告一声,脚上稍微用了下力,九月暖洋洋的风吹在脸上,别说还真有点兜风的感觉。

孟承一路骑到了菜市场,先去买了面粉和鸡蛋放在车斗里,然后又拿着冯子洋昨天晚上列的摆摊购物清单去附近卖杂货的市场买东西,冯子洋则留在车斗里看着东西。

冯子洋列的清单有点杂,孟承走了好几家才把东西买齐,冯子洋抱着面粉袋子差点没在车斗里睡着。

等两人骑着三轮车带着一堆东西到家的时候已经快一点半了。

一点四十上学,两人赶紧把东西都抬进屋,然后洗了把脸就匆匆地赶到了学校。

这一中午跟赶集似的,好在忙虽忙了点,事情好歹都做完了。

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可以稍微轻松一下。

孟承睡了一上午,此时已是不困了,按照这几天刚培养出来的习惯从书桌里掏出字帖,愁眉苦脸地写了起来。

冯子洋见状摸向身后的书包,从里面掏出今早特意带过来的高一语文课本和一个空的笔记本。

“先别练字了。”冯子洋说着把手里的语文书递给了孟承。

压着孟承写了三天字,心收的差不多了,也该干点正事了。

冯子洋对孟承道:“帮我个忙。”

“啊?啥忙?”孟承接过语文书。

“文言文,帮我抄一下下面的词汇。”冯子洋说着翻开自己面前的笔记本,一边用格尺竖着在左侧三分之一的地方划了条线,一边对孟承道:“你先翻到《师说》,韩愈的《师说》。”

“……哦。”孟承赶紧去翻目录,然后刷刷刷翻到《师说》。

冯子洋指着下面的词汇注释对孟承道:“就是抄这个,这样抄。”

说着,冯子洋拿过孟承手里的钢笔,在笔记本画线的左侧区域写上:

1,学者:

然后又在右侧区域对应的地方写下“学者”的注释,写完又在左侧另起一行写下第二个词: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接着又同样在右侧对应的地方写下注释后,冯子洋把笔记本和钢笔推给孟承道:“就按这样的格式写,可以吗?”

看起来很简单的样子,孟承冲着冯子洋比了“OK”的手势表示没问题,然后便十分开心地把字帖收进了书桌里。

天知道写这三天字帖,来来回回就写那几个字可无聊死他了,抄这个东西虽然也是写字,但好歹终于不是那些重复的东西了。

孟承做了一个扩胸动作便开始了抄写,冯子洋打了个小哈欠,趴在桌子上,准备把中午没睡成的午觉给补回来。

关于孟承的学习问题,冯子洋在家没事的时候已经把孟承近几年的考卷都翻看了一遍。

这家伙初中的底子还不错,特别是初一初二的基础知识学的特别扎实,后来孟奶奶去世,这货的成绩就开始下滑,但因为底子好还是擦线考上了一中,然后到了一中,这货的成绩就不是下滑了,他是直接沉了底。

孟承在高中基本就是没学啥,冯子洋看了孟承高中的卷子,除非考的是初中知识,否则基本都是答不上来。

所以要想给孟承补习,必须得从高一的知识开始慢慢来。

好在还有两年才高考,时间足够。

冯子洋也不准备跟孟承说那些劝学的大道理,以前那些大道理听的太多他生理性厌恶。

他就布置好学习任务,直接让孟承干就完事了。

冯子洋这边眯着眼睛琢磨着琢磨着就睡了过去,孟承那边抄完了两个词后跟冯子洋写的示例对比了一下,呃……怎么他写的这个字看着有点破坏画面啊。

冯子洋那两行是漂亮的楷书,轮到他写的这两行就仿若狗爬。

孟承偏头看了一眼已经睡过去的冯子洋,不由有点心虚。

再写新的词汇的时候,孟承就把这三天练字的功夫用到了上面,一笔一划写的很是专注认真。

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写完一页纸的孟承翻过去继续写第二页,完全没意识到,在这样认真而又专注的抄写中,《师说》的注释他已经记下了七七八八,连字也比以前工整好看了许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章 第 4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