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京往事 > 第8章 第 8 章

北京往事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纯白阴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21:16 来源:文学城

《婚前三十天》被放弃了,制片人选了姜妤在几个月前买进的言情小说《天作之合》。小说风格甜蜜欢快,男主角是兔子修炼成人,在人类世界当了个总裁,女主角是总裁的秘书,真身是大灰狼,修炼功夫不到家,经常藏不住狼性。

兔子总裁性格稳定,一般不露馅,但看到狼秘书,还是会出于生物本能很害怕,害怕时会冒出兔耳朵,简直按不住,每每眼疾手快戴上帽子遮掩,把狼秘书赶跑,自己瘫软在地缓半天。

狼秘书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一见到总裁就蠢蠢欲动,只想吃干抹净,她思索再三,认为自己爱上总裁了,选择主动出击。兔子总裁更慌了,每次都装权威,想把狼秘书赶走,狼秘书迎难而上,誓与公司共进退。

一个是内心怂得要命的纯情总裁,一个是扮无辜的邪恶秘书,还有个狗头军师,一天到晚自作聪明,给兔子总裁提供各种不靠谱的建议。杨树夸《天作之合》是个蹦蹦跳跳的好故事,在头上比划一对兔耳朵,秦朗看得直笑,找她要了小说链接,发给他女朋友看。

姜妤是《天作之合》的发掘人,每次剧本会,她都应邀出席,杨树看好《天作之合》,也跟去旁听。制片人请原著作者担任编剧,她最理解自己作品的优势和卖点,在现有基础上扩编,必会是个讨喜的剧。

《天作之合》小说只有21万字,撑死只能做成十来集,但十来集播几天就完结,热度刚聚起就散了,连广告招商都不利,卫视是不会买的。制片人想做成30多集,力争多卖几家平台。

原著作者吓一跳:“你们要求一集写15000字,30集总共45万字,我得补几十万字,这不逼着我疯狂注水吗,我写不出来。”

制片人安抚说:“一万五是约定俗成,其实一万字多点,就能拍出一集了,加点回忆,加点音乐,弄点慢镜头什么的。”

杨树恍然大悟,她有时看剧,主角住在独栋别墅,他下车,进院门,踏过草坪,走上门廊,进门一系列场面都拍了,她以为是为了给观众多点福利,全方位地欣赏主角身姿英挺,闲庭信步,原来有可能是片方在撑集数。

《天作之合》是言情网站季度榜前十名的作品,读者众多,公司的女人们看了都反映很有趣,原著作者也小有名气,制片人很尊重她。经双方合计,写24集剧本,一集仍按15000字要求,最后成片剪出多少集,就是多少集。

责编说:“铃儿老师也别觉得是注水,兔子总裁那个狗头军师,你给他也安排一条感情线,让他有个女朋友。”

制片人笑着拍桌:“对!男女主找有名的,这对就让我们公司签的演员来演,两全其美。”

原著作者有数了:“行,我加一对副CP。”

制片人问:“什么叫CP?”

姜妤在办公室说过,网文圈很多流传已久的概念,在影视圈这边却是闻所未闻,她经常要向主管普及。原著作者说CP是coupling,指的是人物配对关系,它最早来源于日本**圈,制片人又问:“**是什么意思?”

原著作者说:“字面上是指耽溺于唯美浪漫的事物,也就是唯美主义,在我们网文圈,主要指两个美少年谈恋爱。”

制片人惊呆了:“两个男的?”

这一年夏天,这间会议室所有人都不曾料到,CP和**这两个概念,会在未来席卷整个影视圈,年轻观众们热衷讨论剧集里的CP情感发展脉络,**剧则让原本是小演员的主演爆得大名,成为新一轮流量明星。

话题扯远了,制片人绕回《天作之合》,跟原著作者约定了每阶段工期,签订了劳务合同。但原著作者是首次担纲编剧,几天后,她交出剧本大纲,在责编看来不合格。

责编指导之下,原著作者又交出一版,仍不过关。小说和剧本写作存在差异,原著作者一时转换不过来,剧本部总监找了一个男编剧协助原著作者。

男编剧有两部播出作品,都是主笔编剧,但按制片人和原著作者签的合同,男编剧的署名只能排在后面,立刻不干了:“一个写网文的,凭啥排我前面?”

制片人去做原著作者的工作,原著作者也不干:“没我的小说打底,你们能盖空中楼阁吗?”

最后,剧本部总监找了一个女编剧,她有部作品去年在某家卫视播出,编剧署名是第三位,排在她前面的两人是著名编剧。著名编剧开过几次剧本会,对剧本大纲和分集梗概提出意见建议,但没写过一个字。

女编剧接受《天作之合》署名在后,也接受微薄稿费,她目前只有一部署名作品,为了挣资历,《天作之合》是坑也得跳。

一周后,女编剧交出剧本大纲,在各路人马的探讨下,修改了一遍,顺利进入分集梗概阶段。

《天作之合》体量小,制片人严格控制成本和进度,女编剧写完第一集分集梗概,就交由原著作者在其基础上创作剧本,但第一集剧本初稿交稿,从责编到制片人都叹气了。

好的小说作者,未必是好编剧,女编剧不得不做出分场,让原著作者在每一场的梗概上填充台词,完善内容,自己再改出第二稿。这回交出的第一集剧本就较为像样了,但原著作者泄气得很:“我写小说信马由缰,剧本限制太多了。”

杨树依然过着白天挑选小说,晚上看剧的生活。有个周末,丁盼兮公司团建不能回家,她知道杨树和漫画家关系一般,让杨树别为他做饭,他自己会叫外卖。

家里大多数时候都是丁盼兮做三人的饭,丁盼兮不在,杨树吃得简单,姜妤推荐了一种香菇牛肉酱,再加点蚝油,拌进米饭里,吃起来还不错。

杨树正在做紫菜包饭,漫画家起床了。杨树没在意,低头忙着,拿蚝油瓶子时,眼角余光发现漫画家在看她,她一转头,漫画家飞快地错开目光,主动说这几天手顺,已经交了几幅画稿。

杨树吃完回卧室,坐下看剧,无意间低头,发觉T恤领口有点大,能看到锁骨下方的肌肤。她想起漫画家那一刹的不自在,心头一咯噔,难道漫画家在偷看她?但丁盼兮是美人,她不是,连陈樟都嫌她不漂亮,夜夜拥美人入怀的漫画家怎么可能还看别人,杨树认定自己多心了,丁盼兮回家后,她并未提起。

转眼到了7月29日,杨树情绪低落了一整天,三年前,她和陈樟定情,今天本是举办婚礼之日,但许诺过的未来,再也不会有了。

那套房子的家具和摆设,都是两人蚂蚁搬家,从各个家具城、二手市场分批拖回来的。有次把床边柜抬上楼,杨树一脚踏空,从楼梯上跌下,陈樟给她涂药水,绑绷带,夜里,他翻来覆去想这件事,抱着杨树哭了。

是真的爱过吧,那里后来会住着谁?不知道了。入睡前,杨树越发烦闷,去厨房拿瓶冰饮料,想把燥气压下去。冷藏室里,果汁、可乐和啤酒都有,她没来由又心神恍惚起来,在冰箱面前愣怔许久,漫画家从身后出现,把她圈进怀里,呼吸响在她耳畔。

杨树一激灵,重重地踩了漫画家一脚。漫画家伸手去拿可乐,很无辜地问:“怎么了,我拿可乐。”

杨树把他的手臂扒开了,愠怒问:“你刚才在干什么?”

漫画家开启可乐,痛快地喝一大口,语气很平常:“你说我在干什么。我还想问你,大半夜不睡,有心事?”

丁盼兮作息规律,每天晚上10点就睡了,杨树压低声:“关你什么事。”然后拿瓶山楂露回屋,言情剧里,这种场面往往是男主角故意接近女主角,女主角的反应一向是脸红心跳,瞪大眼睛,不知所措。

然而这是一种压迫,甚至是骚扰。杨树睡不着,联想起漫画家几次肆无忌惮看她的眼神,她确定自己没想多,只是得找个恰当的方式跟丁盼兮说。

手机突兀地响起,杨树心一抖,她最害怕听到深夜来电,妈妈弥留的那个晚上,爸爸陪床,打回电话,通知她去医院见妈妈最后一面。

屏幕上是陈樟的名字,杨树松口气,只要不是爸爸,就不会有大事,她接起来,那端传来陈樟的声音,他喝了酒,连声唤她:“小树苗,我想你啊。我想见你,小树苗,你回来吧。”

杨树眼眶一红,听他这么颠三倒四说了几遍后,她按了电话:“我们早就分手了,别再找我。”

伤感漫溢开来,杨树想把陈樟拖进黑名单,最后还是没舍得,两人并未交恶,但往事已逝。她把手机开了静音,吃颗褪黑素睡觉,醒来投入新工作。

整个7月就这样过去了,前助手告知杨树,他代管了两个月的部门后,李伊梦招了新的编室主任,那男人原先在一家企业网站做编辑,是个长得帅的草包。

因为是草包,李伊梦再不待见杨树的嫡系,草包也得哄着他们,不然谁来干活;因为长得帅,八编室主任施严失宠了,他脾气变得暴躁,成天在部门呼三喝四,他手下有两人辞职了。

施严很快约杨树见面,杨树以为他想为陈樟当说客,但施严说陈樟忙着融资,顾不上再琢磨感情。

见面后,施严大发牢骚,张瑞江整天绩效考核KPI,还勒令全体员工在公司10周年庆上表演节目,不表演者绩效考核会被评为最差等级。李伊梦和他沆瀣一气,把所有人都弄疯了。

章嘉敏早就跟杨树吐过槽,杨树懒得附和施严,但施严话锋一转,暗示两人不如齐心协力赚点钱。杨树很受主管重用,连施严都有耳闻,只要杨树肯力荐某小说,主管这关就过了,小说影视版权被长夜影视拿下的几率大。事成后,施严拿到作者给的回扣,必给杨树分一半。

杨树似笑非笑:“李伊梦造谣说我吃回扣,我可不想坐实了。”

施严抱怨她太死心眼,多少人都这么干,就她想不开,工作累得要死,也赚不到多少钱。杨树拿他以前的话噎他:“我在这边就是个IP买手,说话没你以为的那么管用。”

杨树没想到,十来天后,施严应聘成功,成为长夜影视剧本部的一员,担任《瓷缘》责任编辑。

《瓷缘》是杨树去年策划出版的,同年11月被长夜影视买下影视版权,进入开发流程大半年仍不顺,责编跳槽去别的影视公司。施严接手项目后,转发了编剧交出的最新版剧本大纲,请杨树也提提意见。

《瓷缘》是家族制瓷的故事,从解放前外婆家族的瓷器作坊,写到改革开放时母亲继承家业,再到电商时代外孙女在网上销售经营,把家族品牌发扬光大,走出国门,扬我国威。

小说女主角是母亲这个人物,以创业为线索,书写大时代之下,小人物的际遇。卫视那边觉得小说写得好,题材也好,他们将会投资这部剧,由长夜影视公司负责承制。

卫视把《瓷缘》列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剧,要求长夜影视把它做成精品剧, 2018年播出。公司大老板的太太柳艳担任这部剧的制片人,按她的工作计划,今年一整年都是编剧的创作期,2016年拍摄,2017年制作完成,送去卫视和广电局审核,2018年播出,时间上很宽裕。

然而这都是理想状态,开发至今,《瓷缘》已经换了三拨编剧。前两拨都是名编剧,交出的前5集剧本节奏快,转场漂亮,但台词稚嫩,还前言不搭后语,可见是分包制,由名编剧搭框架,做结构,徒弟们填内容。

制片人被这么折腾两回,小半年过去了。第三任编剧是主动找上门的,他承诺给制片人写剧本,保质保量,分文不取,只为能署名。制片人求之不得,但一个月后,编剧交出的剧本大纲没法看。

绘画、作曲和打光,都被视为有技术含量,普通人不敢夸口自己也行,但是个人都觉得自己能写,制片人不把写剧本当成有门槛的事,免费干活的人也不把她的时间当回事,让她多给半个月,保证让她满意。

制片人不想再耗下去,《天作之合》那位女编剧介绍了自己以前的两个搭档,他们都参与过几部剧的编剧工作,但没署名,想要一部有署名的作品,绝对会认真对待这次机会。制片人这次慎重了,要求对方试写剧本大纲,编剧们同意了,很积极地交出第一稿。

两个编剧都不到30岁,《瓷缘》写的却是改革开放30多年间发生的事,剧本部总监能看到大纲优点突出,但这部剧得写出大时代的风云变幻,需要编剧对生活有深刻认识,他们在这方面存在不足,没写出厚重感。

剧本部总监找上杨树:“小说作者也能参与进来吗?”

《瓷缘》的小说作者名叫刘书云,今年64岁,退休前是一家晚报的记者。刘书云长年伏案工作,颈椎不好,还得帮女儿带孩子,退休后她完成这部49万字的小说,已是不易,她没接受杨树的邀请,一是没写过剧本,恐怕胜任不了,二是不想把同一个故事再写一遍。

再去找名编剧大编剧,可能也面临之前的情况,这两个编剧阅历不够,但很敬业,制片人决定就用他们,让他们一边写分集梗概,自己一边去找导演。

在长夜影视公司,制片人是一部影视剧的最高管理者,负责运作层面的全盘工作,从看剧本到找投资,组织拍摄,再到卖出去;导演则是制片人聘请的,负责搭建服道化和摄制组等班底,把剧本拍成成品。

按常规操作,剧本出具大纲,分集梗概,前5集剧本之后,制片人才拿着这些去谈导演和演员。但《瓷缘》是卫视高层定下的任务剧,只要保证剧本是正常水平,播出不愁。制片人凭着这一条件,跟几个导演都谈得顺利,很快选定了一位。

导演从业以来,以执导主旋律电视剧为主,他60多岁了,从年龄和经历上都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剧本创作伊始,就由他把关,正好弥补编剧的不足,制片人如同吃了定心丸,立刻召开剧本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