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国寻记 > 第3章 Chapter2

北国寻记 第3章 Chapter2

作者:与辰日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3 07:34:45 来源:文学城

顾及到伊万的伤情(虽然他自己表达没有什么大碍),他们又在洞穴休息了一日,直到12月3日,也就是第三天的早晨,他们才继续向东去。

天晴了,但温度依旧很低,松软的积雪变得坚硬,最近取水也只能寻一些干净的雪回来煮,最南边的河流也结了冰,向下两三米的冰,凿冰取水是实际的,但伊万说这样不太安全。

“但其实今年结冰是很晚了,又或许只是这条河特殊的缘故。”零下三四十度的温度里,布拉金斯基用围巾将整个头部都罩了进去,身上又多披了一件从亚珀卢斯那里借来的厚披风,亚珀卢斯则伏在米莎的背上,身上盖着一张缝制的、厚厚的貂皮裘,昏昏欲睡,“往年10月勒拿河全域就要结冰了,今年这段河竟然12月了才开始结冰。”

“但它一夜生了将近3米厚的冰。”亚珀卢斯的声音闷在皮毛里,隐隐地透出来。

伊万只笑了笑,没有答话。

一场雪后,本就稀缺的食物更是销声匿迹。除去米莎三天前捕捉到的一野兔外,大家也仅能靠着雪地下被掩盖的一些草实活命。

以及亚珀卢斯行囊中的罐头。

亚珀卢斯和米莎倒是无所谓,他们两个总是饿不死的,可伊万·布拉金斯基——

主人总不会想让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饿肚子。

第五天夜里,朗夜无月,星辰在高原上看得很清晰,没有光污染的世界里,夜空中的星星就像一弯环绕圆穹顶的灯带,密集处则像一片发光足迹,一直蔓延向更远的地方。

今天没有找到可栖居的地方,他们生了火,缩在一块儿背风的石坡后面。

说是石坡,其实也就是稍深一点的坑。

两人穿得都算不上暖和,亚珀卢斯还戴着瓦莲卡的红围巾,伊万则戴着一条米白色的围巾,在尾端,袖了一只很小很小的花。

历经时间太久,又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它已经褪了色、模糊不清了。

亚珀卢斯烤了三个土豆,这是难得的美味,机缘巧合之下,在一处树洞发现的。

树洞里还有前人未腐的尸身,上面布满了连片的、再无法消退的冻疮,尸体上已结了雪霜。

亚珀卢斯看他的腿不正常的弯曲,是个残疾人的模样。

他身旁还放着六个土豆,又小又丑,是放在城里送人都不会要的那种。

他怀里还抱着一把俄军制步枪,是早许多年便淘汰的型号。

他或许曾是个士兵,后来被流放了,或许战友给他送来了没人要的小土豆。

他勉强吊住了一条命,但终究没有活到下一个春天。

两人将士兵与他的步枪埋在了一起,取走了六个土豆。

米莎已蜷在石头旁睡着了,亚珀卢斯靠着她的身体,目光低垂着,看削了皮的土豆被火苗舔舐着,它散发出一种独特的甜香。

伊万在对面坐着,在火的另一面,火光连火跳跃着,噼啪作响,看不清他眼睛,也听不到他呼吸。

好像他一直都是那样温柔的弯起嘴角的,像东边那片海平静时一般。

突然间,他开口了。

“您——”他依旧笑着,用被雪水浸湿的木棍翻了翻火,“您从何处来呢?”

“有人说我是日本人。”

亚珀卢斯没想到伊万会突然提起这个话题,但也算得上是意料之内——其实这才算得上是正常反应吧。

“可,”伊万没有说完,却转而问,“为什么呢?”

“原因或许有许多吧,谈吐像,举止像,或许还有其他的,多得不得了。”亚珀卢斯已经闭上了眼睛,他声音微弱的让人听不太清,还杂着夜里的、这方小天地之外的呜呜的风声,“您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了。”

“只是一时好奇而已。”伊万笑着说,他将烤土豆取了下来,放在手中像是接住了一团火,大的那个他递给了亚珀卢斯,“那您会是日本人吗——先吃了再睡吧,先生。”他轻轻地、缓慢地说,又抛出一个疑问。

“那您认为我是否是日本人呢?”亚珀卢斯没有回答,反而问到,他半睁开了那双眼睛,接过翻热的土豆,用匕首削下了一小块儿,扎在上面,举给伊万,“多谢,您真是个好人。”

他的眼睛很特别,一只是很透明的灰棕色,像是被阳光穿透的棕玻璃;另一只则是绿色。

伊万坐近了些,看着那块发着热气的土豆,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就着匕首咽进嘴里:“不必。”

“如果是我的话。”

“嗯?”亚珀卢斯收回匕首,静静等着他讲话。

“您不来自于海上。”伊万笑了笑,眼睛弯弯的,鼻尖和脸颊都是微红的,在火光下显得分外暖和。

{您并非是来自海上国家的人#3,我一直这么确信}

安静了。

过了不知道多久,亚珀卢斯突然开口了。

他说:要去南边看看吗?

伊万没有说话,点了点头。

那就去吧,到南边去。

米莎在梦中下意识将亚珀卢斯往怀里拢了拢,继续睡了。

伊万却看着上半夜的篝火,只微微垂下了眼。

…………………………

第二天没有下雪,天色浑浊,米莎走在亚珀卢斯身旁,也提不起精神。

这里除去白茫茫的天地,什么都没有。

西伯利亚的动物都冬眠了,至于人类——其实大多数人都会放弃继续行路的想法,人们会在初秋时便开始储存足以过冬的食物,然后再寻找一个足够隐蔽安全的地方,度过这个均温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冬天。

无论多么重要的事,他们都会搁置下来,直到春天的到来。

但亚珀卢斯和伊万没有,他们选择了继续行路,向东、向南去。

前不远便是勒拿河干流,再过17天就到了圣诞节。

可这里的松树不是圣诞树,这里也没有烟囱供圣诞老人给孩子们送礼物。

[既然有人喜欢,那就必然有人讨厌。]行走在林间,米莎突然说。

“但我始终认为不能因为个别的因素而去迁怒一个无辜的……”无论人,无论物,甚至是时间。

亚珀卢斯如是说,他拨开一节迎面的树枝,枝上雪嗖嗖下落,坠到地上溅成雪雾,一些沾在了裤脚上。

“那您呢?”伊万听了亚珀卢斯的话,随口问道。

“或许……或许,”亚珀卢斯说,“我不能够。”他摇了摇头。

因为他不是圣人,也没有那么伟大,不是能在情感上做到共产的“人”。

——虽然在我看来,那样的本质上便脱离了人的界限。

他一瞬间想起许多许多的东西,东京的春天,横滨的阳光,或者是高加索鲜嫩草地上空那飘扬着的七月的白雪。

那些未知的,道听途说的,后来的曾经的,都——都会被人记得吧。

世界好像停止了许久,他沉默又沉默,但不会有人知道。

向东南去,一直跨越叶尼塞河,再到勒拿河的干流,顺流而下,那儿没有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往南是山地,一座座的山峦。

他们都知道,俄国永远也到不了温暖的南方,但却仍旧决定南下。

…………………………

积雪变硬了,踩上去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他们向南走了一周,不知行了多少路,才隐约看到几乎要消散在视野边缘的苍青色。

苔原与森林交界处有低矮的灌木丛,还有冬季的、干枯的草地。但他们都知道,只要春天一到,这片空地就会布满鲜花儿的,到时候勒拿河会解冻,河岸的草地上,必然是水草丰美。

进入森林是高大的、墨绿色的针叶树种,松针上结着透白的霜,再向下一点有雾凇,它在阳光下闪烁着漂亮的光。

这里还有松鼠——是米莎一次爬树时发现的,松鼠在树上的小窝里,它已经冬眠了,还有许多松果。他们在地上捡了一些被埋在雪里的松塔。

还有蛇,他们吃了顿烤蛇,没有多余的香料,就着那些少得可怜的小松子和亚珀卢斯包里的盐巴,又配上了一点点马卡尔留给他的酒(这也是除腥的好东西,但亚珀卢斯不喜欢)。

金黄的松子油滋润了蛇肉,散发出一股甜香。

烤蛇的味道很寡淡,可往后想起,则必然美味到未来再也无法复刻了吧。

一直都要到贝加尔湖地区了,他们才遇到军队。

熊皮帽的士兵被米莎拦在身前,它必不信任这些凶神恶煞的家伙,护着亚珀卢斯与伊万·布拉金斯基。

“外乡人,请不要紧张,我需要带您去见上将先生。”领头的男人朝着他喊道,他用的是英语,有些艰涩。

“先生,不必为难。”他用俄语回答到,“可否先将枪放下?以及,您的上将是哪一位?”

领头人朝着士兵讲了几句,原指着他们的枪支被缓缓放下了。

“是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先生。”他回答到,“请不要紧张!”

“当然。”

“我是西伯利亚东部军区驻贝加尔域第三军团大尉,我名雅科夫·彼得罗维奇·高略德金#4。”他自我介绍到,他缓慢的朝亚珀卢斯他们走去,一遍还分心的去看棕熊。

亚珀卢斯稍稍安抚,米莎退回到他身边,对方也没有前进,双方保持了4米左右的距离。

伊万站在亚珀卢斯左边,沉默地看着他与雅科夫·彼得罗维奇进行交涉。

没有让他们等上多久,“信使”回来了,他对着雅科夫耳语了几句,收到了几句回话,便又匆忙地离开。

“先生,上将想与您见上一面。”他敬了个军礼,道。

“那么,请带我们走吧。”亚珀卢斯没有多问什么,点了点头。

士兵们将他们围在了中间,亚珀卢斯没感到怎么样——或许习以为常了,不知道米莎怎么想,但伊万·布拉金斯基肯定是不舒坦的。

他可从没在俄罗斯的土地上有过这般的“待遇”。

没有走太远,便到了军区驻地大门前的哨所。

他们被要求暂时的脱下行囊,但亚珀卢斯请大尉为米莎在驻地找个地方(他相信这是有的)——当然不是因为害怕这只小熊离开他活不下去。

或许疑点重重,但雅科夫·彼得罗维奇没有问,至于那些,就留给他亲爱的上将先生吧。

驻地内士兵们如往常一样健步,他们的头颅板正不移,可伊万却明显能感到一道道警惕的,戒备的,含着无法隐藏的敌意的目光扫过他的全身。

他们已卸下行囊,他们看起来手无寸铁,可士兵们依旧不放下一丝的戒心。

——这个驻地里的士兵,为什么这般紧张?他想到。

哪怕这里是西伯利亚,哪怕这里是西伯利亚……也不该如此的——

亚珀卢斯却并不在意——不知道是真不在意还是装出来的云淡风轻,他面容上没有一丝波澜,熟悉的像是回到自己家一样。

军队,对于多数国民来讲,这应是个令人安心的存在,可为什么——

应激反应,士兵们有很强烈的应激反应,他能感受到。

像PTSD,那样的军人一般都会退役,因为实在太危险了,可在这儿,这些精神不稳定的士兵们却硬生生的被“囚困”在这个驻地里。

围墙是困不住人的,但在冰雪上看不到莫斯科。

至于这些士兵为什么如刺猬一样厌恶(不只是厌恶,甚至还有恐惧)外人——伊万或许永远也不会知道。

雅科夫为米莎安排了宿处,可它仍是守在亚珀卢斯身边不愿意离开。

亚珀卢斯没有废什么力气便使它留下了,而相较于之前的强硬,现在的它又显得心满意足。

他将一条宽带子松松的系在它的脖颈上,轻轻念叨了句“好姑娘,听话”。

“您真是厉害。”这看得大尉一阵赞叹——用一种非暴力的手段处理人与棕熊的关系,确实是很厉害的不得了了。

而对方甚至不是斯拉夫人。

他却没有问其他的什么东西。

伊万在心里又添了几分肯定。

大尉曾经或许在很谦实的贵族家庭里生活过,又或者,他曾与东亚人有过交际。于是,身上便有着几分彼得格勒的、几分东亚人的影子。

毕竟俄罗斯没有边界感这件事儿可并非“浪得虚名”。

到了驻地的主楼——那儿可见是办公区,可大楼不辉煌,也不漂亮,灰扑扑的矗立在哪里,显得粗糙又不近人情。

这种风格与俄罗斯整体可谓是别无二致,说好点儿叫朴素,但在西边儿的城里人看来,不免是要被唾弃上几句“卑鄙的乡下人”这样的话的。

可这却绝非代表着那边的人的傲慢。

布拉金斯基想,真正傲慢的家伙早就到北冰洋群岛上了。

#3:即“海上民族”,公元前1200年左右,东地中海出现了一股民族迁徙浪潮。埃及文献称这些移民为“海上国家的人”,现代学者称他们为“海上民族”。他们有时会受雇于埃及和赫梯,充当雇佣兵。他们的行动改变了东地中海区域的民族构成。赫梯帝国因海上民族的冲击而瓦解。

古代赫梯人大部分属于印欧人种中里的东欧人;

#4:雅科夫·彼得罗维奇·高略德金,「两重人格」中男性角色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Chapter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