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被港城豪门抛弃后在内地发家了[年代] > 第12章 1979

被港城豪门抛弃后在内地发家了[年代] 第12章 1979

作者:恭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30 00:40:23 来源:文学城

罗宝珠去了一趟卫家,赶回旅店时天色已经不早。

她提着收拾好的行李从深城旅店出来,一眼瞧见不远处停着一辆自行车。

自行车旁,圆头圆脑的小伙子正昂着脖子朝旅店里探望,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捕捉到她的身影后,飞快扬起胳膊朝她打招呼,生怕她瞧不见。

罗宝珠有些意外,拎着行李走过去。

“你在等我?”

“是啊,您不记得我了?昨儿我跟您说过,哪天你要离开,我一定来送你,不收钱,您之前已经付过了。”

罗宝珠当然记得他,只是惊讶这小伙子还蛮讲信用。

她急着赶去罗湖关口,没工夫推辞,二话不说往后座上一坐。

小伙子会意,立即跨上自行车,使劲蹬脚踏,两只车轮子风一样地驶了出去。

自行车穿街走巷,朝着罗湖关口迈进。

耳旁呼呼生风,罗宝珠这才腾出空追问:“你怎么知道我今天要走?”

“我先前拉客时,看到你去了东门老街的方向,寻思你应该是去买特产,估计今天就要离开,于是得空就在这里等着。”

罗宝珠又问:“那你怎么知道我住这里?”

小伙子憨厚地笑笑,“深城总共也就两个旅店。”

言下之意,很容易打探出来。

两人一问一答间,自行车已然到达罗湖口岸。

一公里左右的距离,骑自行车也要不了几分钟,小伙子踏得快,缩短一半时间,眨眼的工夫就到了。

罗宝珠提着行李从后座跳下来,埋头往里走。

走了两步,回过头看向站在原地的小伙子,“你叫程鹏是吧?”

“是!”

程鹏没料到她会记得自己的名字,内心一激动,一声回答喊得格外响亮。

周围几道异样的目光扫过来,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偏低脑袋。

没等他反应过来,手上突然被塞了两瓶蚝油,再一抬头,面前的背影匆匆往关口去了。

“哎——”他傻愣愣站在关口外,一句谢谢还来不及说出口,对面已经没了影。

他捧着两瓶蚝油在关口外张望一圈,也不知道在张望什么,迟迟不肯走,心里莫名生出一股惆怅。

对方知道他的名字,他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呢。

真是遗憾。

转念一想,人家是大老板,他恐怕连问人家名字的资格都没有。

想想又没那么遗憾了。

他们注定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不能拿对方的好心当成自己不要脸的资本。

程鹏把两瓶蚝油揣进兜里,将自行车调转方向,回头深深望了一眼旅检处的入口,扬长而去。

进入旅检处的罗宝珠依旧等待着漫长的边防检查。

她算了算时间,这会儿大概已经没法登上广九铁路直通列车。

广九铁路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末。当初以罗湖桥为界,从广东大沙头火车站到罗湖这一段是华段,称作广九铁路;从罗湖到九龙尖沙咀这一段是英段,称作九广铁路。

中间因为战乱等原因,一度停止通车,两段各自运营。

直到今年4月份,广九铁路直通列车才恢复通车。

可惜班次很少,每天只有一对直通车往返广州和港城,时间上稍不留意,很容易错过。

错过了火车,只能买旅游大巴的票。

大巴线路比较少,价格也贵,罗宝珠别无选择。

她拎着行李登上旅游大巴,刚坐稳,一声惊天巨响震动耳膜。

是爆炸声。

满车的乘客慌了,纷纷起身朝窗外探看,想瞧瞧是哪里出了事故。

有几个好事者甚至冲下车,四处寻找爆炸发生地。

罗宝珠坐在车上没动,她护着行李,只往西北方向望了望。

声音似乎是从那个方向传来。

“噢哟,这么大的动静,怕是哪里发生大爆炸了,希望没人员伤亡。”

“估计不太可能,刚才地动山摇,看来事故很大,只怕不少家庭要支离破碎。”

“所以到底发生什么了,你们有谁知道吗?这么大的爆炸,该不会是恐怖分子吧?”

……

不知是谁一句“恐怖分子”的猜测,吓得满车人面如土色,纷纷如鼠逃窜,生怕大巴车上也被人安了炸弹。

罗宝珠没动,仍旧坐在车中护着行李。

大巴司机是个中年大叔,临近发车点,大叔上车一瞧,整个车上空荡荡只剩一个游客,又听得外面一群人所谓恐怖分子的言论,顿时又好气又好笑。

国家海关处的安检就这么不可信?

他把车外的人都喊了回来,“别看热闹了,也都别担心,不是什么恐怖分子,是蛇口那边炸山填海呢!”

蛇口工业区的发展比深城还早一年。

如果说深城的改革是在为全国探路,那么蛇口的改革则是为深城探路。

这炸山填海的一声炮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

罗宝珠有幸,做了亲历者。

游客被请回车上后,大巴车缓缓驶动。

众人显然对于刚才那一声爆炸的兴趣未减,纷纷对此高谈阔论。

罗宝珠坐在靠窗的位置,一个人静静欣赏窗外绿色的田园风光。

风景的移动让她眼睛犯晕,眼皮开始打架,昨晚没睡好,她准备靠在椅背上小憩一个钟头。

合眼之际,窗外一排排突然闯入眼帘的白色显目物体惊得她瞌睡全无。

她睁大眼仔细看了好几眼。

没错,是汽车!

“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汽车?”

不由自主的一声疑问脱口而出,满车厢的人都还沉浸在刚才一声惊天爆炸的讨论中,只有坐在她前排的司机听到她的疑惑。

司机大叔回头一瞧,认出她就是唯一一个留在车内的游客,不免多说了几句。

“这是港城那边的废弃汽车,不要了的,都丢在这里。”

港城汽车拥有率较高,但汽车回收业发展得不太好,寸土寸金的地方,哪有大量空闲的地方来安置这些废弃汽车?

报废的汽车处理成本太高,所以有些车主为了省钱,偷偷把废弃的车丢到荒山野岭。

司机大叔指了指外面那一片地,“这里叫做‘飞地’。”

当初英国强占港岛,导致深城边界一些农民的土地被圈在英方地界,政府就给颁发“过境耕作证”,农民拿着这种特殊的证件,可以到对面的港城耕作。

这一片在港城却由深城农民耕种的土地,就叫做飞地。

是绝佳的丢弃报废汽车的场所。

罗宝珠听得心里一动,忍不住问:“在这里耕地的农民,可以带走这些车辆吗?”

“可以啊。”

司机大叔笑了笑,“不过这么大的汽车,他们怎么运走?请专业的人来运输还得付运输费呢,他们耕地收入拢共就那么点,哪里负担得起运输费。”

深城那边种地人的收入和港城这边种地人的收入差距大着呢。

罗芳村和较寮村是深城河两岸的两个村庄,属于深城的罗芳村,人均年收入100多,属于港城的较寮村,人均年收入一万多,差了100倍。

那些农民家里连件像样的家电都没有,村里还时常停电,这样的条件,要汽车做什么?

“这些报废汽车对他们没啥用,就算送给他们,他们恐怕只会当废铁卖了。”

司机大叔的话很有道理,但……

这些废弃汽车对农民没用,对她有用啊!

车辆的外壳都还比较新,维修翻新之后还可以继续使用,比新购汽车的成本要低得多。

罗宝珠昨夜关于创办出租车公司的想法逐渐成形。

这分明是送上门的机会,不要白不要。

将近两个钟头的车程中,罗宝珠瞌睡全无,精神抖擞地规划接下来的具体事宜。

一路到达终点,沉浸在思绪中的她还舍不得下车。

司机大叔开玩笑问她是不是要在车上过夜,她才反应过来,拎着行李离开。

她几乎是飞奔着回到九龙廉价公屋,一跨进门便拉着母亲徐雁菱商量:“妈,你跟姐一起和我去深城吧!”

深城现在的机会太多,她估计要常驻于此。

既然要常驻,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比较好。

谁知徐雁菱听了,有点不愿意。

她支支吾吾地表态:“听说深城那边卫生条件不太好,医疗条件也不发达,你姐还得定期看心理医生,那边有心理医生吗?”

即便有,徐雁菱也不敢去。

她怕有人把她闺女当成疯子抓走。

更何况她从小在港城长大,已经适应这个地方的生活,一把年纪再去深城,不知道能不能适应。

在港城她还能洗洗衣服赚点钱,去深城能做什么,种地吗?

那她是一点都不会啊。

别到时候白白给宝珠造成拖累。

思来想去,徐雁菱认为还是待在港城更好一点。

“玉珠这样的情况,我看还是继续待在这里吧。”

一盘冷水浇下来,罗宝珠已经冷静大半,是她刚才太激动,考虑不周到。

母亲的担忧不无道理。

罗玉珠的病情需要更好的医疗条件,深城那边恐怕没法提供心理类的治疗。

看来还是先等等吧。

吕曼云和罗珍珠针对的人是她,她不在港城,想必她们也不会过来无故找家人麻烦。

罗宝珠点点头以示回应,没再提这一茬,只转身将带来的土特产解开来。

一边倒腾土特产,她一边问话:“妈,我不在的这两天,有人来找茬过吗?”

徐雁菱俯身帮她清理行李,想了想,“有。”

“谁来过?”

“之前制衣厂的李茂经理。”

罗宝珠眉头一皱,手上的动作停下来。

徐雁菱接手制衣厂之前,制衣厂一直是李茂在打理。

从后期制衣厂濒临破产来看,这位李茂经理的工作能力实在不敢恭维。当然,如果是故意所为,那就另当别论了。

罗宝珠倾向于后者。

这人已经被她解聘,特意过来,指定没安什么好心。

“他来做什么?”

“他说制衣厂有笔债没算清,现在债权人一直去骚扰他,让他不得安宁,他过来想要核算一下之前的债,看是不是的确有问题,我说你把债务都处理了,不可能还有债。他不相信,说这么大一笔债你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就处理完,说我是骗他,故意为难他,我就说你找温经理谈过,已经都协商好……”

看到罗宝珠脸色越来越沉,徐雁菱不自觉停顿下来。

她双手局促地揣到一起,小心翼翼地问:“宝珠,我是不是说错什么话了?”

事后来看,的确有点不对劲。

对方一个劲地拿话激她,分明是在套她的话呢,可惜当时她只想撇清已经没有其他错误的债,没留意到这一点。

现在想想,她似乎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

“你和温经理协商好的事情,我是不是不该说?”

罗宝珠摆了摆手,“算了,她们迟早会知道。”

瞒也瞒不住。

不过……“妈,以后我们家里的任何情况,你不要对外透露,谁来问你,你就说不清楚不知道,装糊涂就行,一个字也不要说,哪怕是林婶,也不能说。”

“还有,以后少去林婶那里洗衣服。”

徐雁菱心虚地点点头,像做错事的孩子,一声不吭低头继续整理行李。

她想看看罗宝珠有没有什么没来得及清洗的脏衣物,拿出来洗一洗,没成想从行李袋中翻出一块砚台。

家里没谁喜欢砚台,平日里罗宝珠也没有写毛笔字的爱好啊。

整个家族中,只有罗珍珠的二哥罗振民喜欢收藏一些古董字画、艺术作品。

徐雁菱很是费解。

“这个……该不会是送给振民的礼物吧?”

罗宝珠:“想多了。”

她接过砚台,重新包装一下,拿彩带在包装盒外面打了一个双蝴蝶结。

看上去挺像那么一回事。

第二天一早,这份包装精美的礼物被送到温行安的办公桌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1979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