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斗为我折 > 第40章 宫学

北斗为我折 第40章 宫学

作者:雀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2 17:31:36 来源:文学城

年节下朝廷也要封笔,但政事并不因此而停。

冯润打探过一连三天都有朝臣进太和殿禀事后,她便暗暗做好准备,初十一早,便立在太和殿外等候着。

冯太后居于太和殿的后殿,辰时一到,殿门大开,无数个宫女宦官往来穿梭,侍奉冯太后洗漱。

冯润贴心地留出空间,直到看到尝食典御试过了菜,她才带着阿若走进去,搀扶着梳妆完毕的冯太后去用膳。

冯太后一向俭素,所食早膳不过六菜一汤一饭。

冯润将各样菜色记在心里,又深深反省了自己略显“奢华”的排场,更是满心谦逊地为冯太后布菜。

才夹了两三次,冯太后便道:“坐下一块用膳吧润儿,这些小事儿叫她们来就好。”

宫人忙为冯润拉开椅子,摆好碗筷。

冯润再三推辞不过,道谢后便坐下一同用膳。

二人静默地吃着,不多时,冯太后便已撂下筷子,着宫人拿来常用的庵闾子来服用。

冯润忙放下筷子,表示自己也已用食完毕。

冯太后失笑当场:“你年轻,跟我这把老骨头是吃不到一块去的,明日便不用过来了。”

冯润急道:“姑母,我吃饱了的,真的吃饱了,明日还来伺候您用膳。”

冯太后摇摇头,命人将膳食撤下,再叫候在外间候立的书女进来,将摞在她榻旁的纸绢搬走。

冯润看着鱼贯而入的女官,再看看身后的阿若,果见阿若的眼睛都看直了。

她好笑地摇摇头,但心里却十分理解阿若。

这些书女正值青年,气质高雅,面容清俊,她们身着一样的黄色鞠衣,头戴五朵绢花,举手投足都是三品女官的整肃规矩,令人一见便心生敬意。

冯润看着她们将纸绢整理妥当,又抱去前殿——那是冯太后惯常议事的地方。

听着宫人禀报,“高大人、李大人已到前殿”,冯太后由着宫人整理完衣襟,并未再理睬冯润,带着侍从们便往前殿走去。

冯润知道自己并没有资格进入前殿,遂也不再多留,带着阿若便往回到晖章殿。

晖章殿众宫人的打扫已到了尾声,身穿黄色鞠衣的苗女史正指派宫人进行一些细枝末节的清洁。

前世冯润并未关注过这位被分到自己宫中主事的女官苗孟,连最后她被分去了何处也不得而知,她最信重的是从家中带进来的阿呼阿若,虽然两个小婢的经验学识无一比得上苗女官。

可今天见识到了太和殿阵容庞大,秩序井然的女官们,她竟也对自己宫中的女官也有了了解的兴趣。

心中突然涌上万顷豪情,她将苗女史叫进内室,细细问询着她的来历与日常。

阿若阿呼两人听得认真极了,在听到苗女史说到宫学的考试时,还一度抢在冯润跟前问话。

苗女史看着冯润并没有呵斥两个小婢,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更加对自己在宫学中的经历大说特说。

说到最后,阿若与阿呼已是听得如痴如醉,眼巴巴地看向冯润,无声地祈求着。

冯润知道宫学。

进宫为妃之初,她们便要接受宫学的教导,跟内司学习宫廷礼仪,同时其他宫人则由书女教导识文断字。

妃嫔的“考校”并不像女官考选那般严格,因妃嫔们往往在家中便上过学,进宫只需要学些礼仪便够了,所以冯润并不曾体验过苗女史说得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焦灼与刻苦,因而也听得十分入迷。

苗女史心下乐开了花,能被分到大冯贵人处做女史,已是她求爷爷告奶奶,使尽全部身家才得来的机会。

进来了几个月,她都不曾与大冯贵人搭上话,心里已是焦急得很了,今日不期,竟天降机会,她越发卖力地讲解宫学的酸甜苦辣,顺带将自己这些年积攒的学识与关系,也不着痕迹的倒给大冯贵人听。

冯润听完了,问的第一句便是:“我这两个小婢该如何送去宫学?”

苗女史喜意更盛,忙道:“臣可代劳。给宫人们授课的宫学就设在凌云台附近,臣与宫内大监相熟,将人带过去就可以了。宫学为了不耽搁贵人们的大事,将授课时间设在了申未二时,这两个时辰里,两位姑娘恐怕就不能再为您办事了。”

她实在心喜难抑,冯贵人入宫以来只倚重家中小婢,若两小婢去宫学,那她露脸的机会便大大增加了。

冯润一挥手:“那无妨,伺候的人足够,不差她们两个。”看着阿呼和阿若激动不己的样子,冯润笑道:“苗女史,就劳你今日便带她们过去吧。”

“谢娘娘!”

“谢娘娘!”

阿若与阿呼齐声高呼,激动地跪下,直想给冯润叩头。

冯润忙指示苗女史,二人一人拉一个,将两小婢的叩首拦住。

“娘娘真是大仁大义。”苗女史真诚赞道。

这话倒也不是恭维冯润。能带婢女进宫的妃嫔位份都不低,可跟着妃嫔进宫的婢女,往往从事的都是贴身侍候的工作,既要服侍妃嫔生活起居,又要帮助妃嫔跑腿、打探消息,并不会进入宫学学习,那自然也无法参加宫学的考核,不能晋升成为女官。

虽说做了女官也不见得会比跟在妃嫔身边得到的赏银多,可女官到底是官身,只这一个名头,便胜过无名无姓的小婢太多。更遑论做了女官后,接触到的人与事都与做婢女时大相径庭。

苗女史并不知道旁人是否也有这样的野心,可她自从罚没入宫后,便憋着一口气,要叫自己活出一个人样儿来,这也是她日日手不释卷,年方二十六便成为女史的原因。

冯润并不在意这些,只吩咐道:“苗女史,我这两个小婢第一次去宫学,还劳烦你为她们准备好一切。待将她们安顿好后,你再来寻我,我有事另外吩咐你去办。”

说着,冯润取出一块银饼放在苗女史手上:“咱们今日便算重新认识了,只要你用心为我办事,我绝不会亏待你的。”

苗女史颤抖地接过银饼,十分实诚地磕了一个响头。

她无法不激动,为人奴仆者,一怕主子志大才疏,这样容易让她们枉送了性命;二怕主子一毛不拔,这样他们就得自己填补,亏本得很。

冯润笑着将苗女史扶起,随口问道,“今日的早膳呢?呈上来我瞧瞧。”

苗女史忙道:“一早便送来了,只您没回来,一直在炉上温着呢,臣这就去叫她们摆饭。”

话毕她便快步往殿外走去,喊人来传膳。

提着食盒进来的小黄门不是别人,却是个好久不见的熟人。

冯润惊诧道:“双蒙,你几时来的?”

双蒙撩袍一跪,大声回道:“贵人,臣跟着您回宫后,剧给事便将奴安排过来给您跑腿,这几日一直在殿外伺候,只您一直养病,奴不敢打扰您。”

冯润拊掌大笑:“剧给事真是帮忙,我才略提了一句,他便将事办好了。双蒙,等下你便带些赏赐过去给剧给事,就说是我谢他的。”

双蒙喜不自胜,忙叩头谢恩。

冯润看向苗女史:“双蒙可能入得宫学?”

苗女史答道:“自然可以。宫女宦官都在宫学授课,只是考校不同罢了。”

冯润略一挑眉:“那便将他也带去宫学吧。”

这于苗女史来说本就是顺手的事,她不再多言,只点头应和。

双蒙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等着自己,早先进宫他也进过宫学,只那时他不知学习的用处,只囫囵地学过皮毛,就被分到了典廐署。等意识到了识字的重要性时,他已忙于养马,再没时间和机会去重新学过了。

此时听闻冯贵人似有栽培之意,他感动得几乎要流泪:“奴多谢贵人,贵人就是奴的再生父母。”

他常年混迹男人堆儿,是以马屁拍起来也全不觉尴尬,倒听得阿呼和阿若嗤笑起来。

冯润亦不多言,只看着自己眼前摆好的六荤六素,两汤两饭,笑容愈发苦涩,直到再也挂不住。

今日见过姑母用膳,她才知自己与姑母的差距。

她不禁扪心自问,倘若有一天,她拥有了姑母那样的滔天权势,她会忍得住只吃那样俭素的膳食,着不见文绣的衣衫吗?

心下羞愧,她越发不愿浪费,撑破了肚皮才吃完了四个菜,破天荒地对苗女史吩咐道:“剩下的菜再放回炉上热好,我午时再用。”

苗女史才得信任,一心想表现,忙想开口劝冯润不必如此俭省,却忽地看见阿若不住地像自己使眼色。

她虽不解其意,但还是安静地闭上了嘴巴,按照冯润的吩咐去办事。

冯润这下是吃得十二分饱,连坐下都觉腹胀,只得站起身,拿起《脉经》细细读过。

《脉经》是前朝古人写的医书,她一向放在箱底吃灰,今日看到冯太后食少事烦,遂起了为冯太后调制膳食的念头。

可这书实在艰涩,冯润看了一会便只得放下,再拿起《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细细品读。

不多时,她便从中摘得几个膳方,斟酌了片刻又删减了两个,只留下五个食方,后着人请典御监过来。

冯润本想找徐謇来看方子,可年节还未过完,徐御师尚在家中,她只得退而求其次。

不一会儿,典御监便来拜见,还带着一个约莫二十四五岁的女官。

“臣典御监胡茂拜见冯贵人。”

典御监胡茂是一个年逾七十的老翁,虽面容看着并不很老,但须发皆已尽白。

冯润怕他腰弯下就抬不起,忙叫人趁他还没行完礼便将他扶起,“典御监太客气了,此番请见乃是因为我有未决之事须向您请教。”

有求于人,冯润十分礼贤下士,待典御监坐稳后,她才拿出抄录的膳方,认真问道:“这几个方子可对人有开胃之效用?”

胡茂几乎将眼睛贴在纸上,看了半晌,才慢吞吞道:“回贵人,这几个方子出自《伤寒杂病论》自是没问题的,可药膳既称得一个药字,便要根据食用之人的实际情况来斟酌药量。就如这大黄干草汤,大黄本是泻下攻积,逐瘀通经,可若是用于血亏的妇人,那便是毒药。再比如这...”

冯润听了半晌,竟发现这几张方子都有明显弊处,她拧紧眉头,心里已几乎要放弃药膳这条路子。

胡茂仍在说个不停:“还有用药膳之人有无禁忌,过往病史可曾悉知,若药性冲撞,那便不是吃药而是吃毒了。”

冯润被他说得心头一紧,忙收起桌上的方子,讪讪道:“多谢典御监告知,药膳确要谨慎,我须得再斟酌片刻。”

胡茂笑眯了眼,捏着胡子点头,并不言语。

冯润转向胡茂身后站着的女官,只觉这人十分熟悉,迟疑问道:“可是秦典御?”

秦阿女躬身下拜:“臣见过贵人。”

冯润心情转好,寒喧道:“我好得这么快,还要多谢秦典御的妙手。”

她经受杖责伤在臀部,全由这位秦典御日日来更换膏药,细心护理,最后连个伤痕的影子也不见,冯润很是记这位典御的情。只不过每日她趴在榻上,视线颠倒,倒让她一下没认出秦典御的脸。

这时再看到秦典御,便回想起病中曾交付的信任,冯润忍不住向她求助:“秦典御可有办法?若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每日都胃口不佳,我该选用什么药膳才能让她多用些膳食呢?”

尊位事隐,冯润并不敢直言药方是为冯太后而求。

秦阿女微微一笑:“臣以为贵人的想法大谬矣。药方讲求君臣佐使,药与药之间的配伍药量须得根据病人症状时时增减,若只求胃口大开,贵人不妨做些爽口无妨害的菜色,臣想,美食当前,就算再差的胃口总要多用两分。”

冯润兴奋地拍桌而起,笑道:“秦典御说得好!我怎么没想到?若是足够好吃,怎么会只没有胃口呢?”

她的喜悦溢于言表,笑起来容貌更盛,只让人觉得满室生辉。

秦阿女对这个冯贵人印象不错,也愿意再提点一句:“想来贵人是急不暇择才忘了,宫中用药一向谨慎,虽是药膳,可也干系极大,有这诸多考量,莫不如将膳食做得精美可口些,也好叫人望之便食指大动。”

冯润只觉是天无绝人之路,没了药膳,还有美食,她终究是能为少食的姑母尽一份心力的。

既已决定钻研美食,冯润便客气地送走了两位典御,只去箱笼里翻找,看有没有压箱底的食谱。

阿若看冯润找得起劲,本不愿泼她冷水,可到底还是没忍住,道:“娘娘,太皇太后何等高贵,什么美食没吃过?菜谱中记载的,都是些常见的菜色,恐怕不能得太皇太后青眼。”

冯润闻言手一顿。

她心知阿若所言非虚,皇宫珍馐无数,司膳百人,要想打动姑母,恐怕非得要一个奇、一个异不可。

可这宫中的菜色都有定例,她去哪能找到新奇的菜色呢?

宝子们,明天五一啦,今日浅浅双更一下,我会在假期后再出现哒。最近都是过渡章,大冯摸政需要一个过程,我会尽快推进。最近读到好多北魏女官的墓志,很为刘阿素和秦阿女的友情感动,所以我大胆地把她们抓进我的文章里啦,权力自由争夺下人类情感是我的主题,真希望我能文豪附体,把这些都写明白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宫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