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被大佬退婚后[八零] > 第10章 再入贝家

被大佬退婚后[八零] 第10章 再入贝家

作者:秦朝独立的榛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0 14:11:10 来源:文学城

连载结束,结稿费的日子又近了些,陈芳华一边掰着手指算日子,一边计划要添置些什么东西的时候,读者的来信如雪花般洒来。

信中出现最多的是甜蜜的抱怨,无数人控诉这个结尾让他们哭湿了枕巾。

邻居女孩儿看完结局,同样缩在被窝里偷偷哭了半夜,周末一早便迫不及待的邀请同学来家里开读书沙龙。

又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他们搬了凳子坐在走廊里,一边晒太阳一边探讨感想。

陈芳华也在邀请之列。

只因前段时间,邻居女孩儿无意中发现她每天都会买一份《青年报》,然后将那篇《忆知青岁月》剪下来珍藏,于是立刻引为同道中人。此后,每每遇见,她总要兴致勃勃的与她探讨当日的连载情节。

次数多了,陈芳华便知道了她的名字,唐宁,燕京师范大学的高材生。

一位女同学仍沉浸在故事的余韵中,说话时声音还带着微颤:“为什么我读完既高兴又不甘心,心里总是酸酸涩涩的?你们有这种感觉吗?”

唐宁连连点头:“你们看我这眼睛,昨晚哭了半宿,怎么也止不住。”

其他人也困惑:“你们说,这个结局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呢?”

周至沉吟片刻,道:“这正是方舟的高明之处——浪漫至死。”

“怎么说?”

“你们细想,”他也把每一篇连载剪下来,粘在笔记本上做成了集锦册,此时抖着册子分析道:“全篇写爱情,可男女主角有大半篇幅从未见面,温情中透着淡淡的悲情……”

“我明白了!”唐宁受到启发,迫不及待地接话,“我一直觉得,方舟的文字现实感太强烈。你们知道,现实主义文学常常真实得让人绝望,可是方舟不同,她总能在黑暗深处给你撕开一道小口,让阳光照进来。”

最先开口的女同学若有所悟:“我想我明白那份酸涩从何而来了。”她环视众人,继续说道:“你们发现没有?林晓月这五年的成长轨迹,几乎与高途重合。还记得故事开头吗?她曾为了分粮不公的事大闹农场办公室。可到了最后,她竟能放下所有荣誉,甚至与爱人重逢的执念,毅然奔赴一个无人知晓她过往成就的地方。”

周至点头:“从某种意义上说,高途确实是林晓月生活和事业的引路人。作者特意留白这五年,或许正是想告诉我们这一点。”

“所以才会有那句导语——‘亲手养大的玫瑰,该是他的模样’。”唐宁声音微颤,“我正是回头再看这句话时,眼泪才止不住地流。”

每个人都沉浸在这场阅读分享中,只有陈芳华从头到尾一言未发。周至忍不住问她:“你有什么见解?”

陈芳华沉吟片刻。那句下篇导语其实是后世的一句网络文案,创作时觉得贴合情节便引用了。此刻听着大家的解读,她内心深受震撼。这些精妙的分析,她在创作时最多只想到十之一二,其余都是读者自己的延伸。难怪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迎着大家期待的目光,我就是作者这话没法儿说,陈芳华只能分享一些创作初心,“就像故事里说的,他们是众生,是沧海一粟。沧海一粟的爱情固然感人,却谈不上伟大,真正让这份爱情超凡脱俗的,是那份为人民事业添砖加瓦的赤子之心。”这就是结局的升华。

她看向周至,“你刚才说方舟给他们五年留白,我再同意不过。五年里,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奋力奔向对方,对他们来说,爱情是全部而又不是全部,因为他们深深爱着对方的同时,也在好好的爱着自己。”

“高途做着最热爱的研究工作,林晓月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发光发热,他们都在努力的提升自己,因为深知对方的优秀,所以也要让自己优秀到足够配得上对方。”

“这五年是成长,是对爱情的升华。他们没有辜负自己,更没有辜负对方。”

话音落下,掌声随之响起。

唐宁激动的拥抱陈芳华,“知己啊!”

周至也毫不掩饰欣赏之情:“我竟然觉得,你才是最懂方舟的人。”

陈芳华心虚的笑笑,连声道:“不敢当,一点拙见而已。”

这场讨论后,唐宁果然将陈芳华引为知己。每逢周末回家必来找她,还热情邀请她去参观自己的学校。

一日,陈芳华正要出门寄稿,被唐母拉着好一顿夸赞:“自打你来了,宁宁回家的次数都多了。以前除非生活费不够,否则寒暑假都见不着人影。好孩子,周末来家吃饺子,阿姨给你包肉馅的……”

陈芳华连声道谢,几番推说有事,才得以脱身。

寄信回来,刘淑英刚好下班,一进门就说道:“苏教授想要见你,刚好明天我要送淑珍过去,你到时跟我们一块儿去。”

说罢,见陈芳华面露诧异,又宽慰道:“别担心,也许是好事呢。”

陈芳华犹豫着点头,琢磨着“也许”二字,看来贝家要如何处置她,就连刘淑英也未被提前透露。

或许是之前事情办砸了,贝家觉得这对夫妻并不足够稳妥。

只是可惜,明天是周六,唐宁她妈还说要请她吃饺子来着。

刘淑珍兴奋的一晚上没睡。次日起床时顶着两个黑眼圈,刘淑英看见忙问:“怎么了这是?”

刘淑珍不好意思的说道:“没睡好。”

刘淑英“噗嗤”一笑,道:“正常,我还怕你不重视呢。”她之前已经私下跟妹妹谈过心,告诉她跟贝家维护好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她这份工作争取的有多不容易。

姐妹俩正说着话,陈芳华从屋里出来了,精神饱满,与刘淑珍的萎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淑英问:“昨晚睡的好吗?淑珍一直翻身折腾,有没有吵到你?”

“挺好的。”陈芳华说着看向刘淑珍,“你翻身了吗?我不知道啊。”

得,还真是个没心没肺,看来这些日子的悠闲真不是装出来的,刘淑英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几人草草吃完了早饭,就准备出发去贝家。

陈芳华问了一句:“姐夫不跟我们一块儿去吗?”

大概是为了避嫌,自从她们住进来,顾卫东很少白天待在家里。每天总是天不亮就去上班,晚上加完班回来天都黑了,匆匆吃过晚饭就到了休息的时间。

刘淑英道:“他要上班,最近厂里忙的很,请不了假。”

跟上次去贝家不同,这次只有刘淑珍带了行李,陈芳华和刘淑英帮她各提一部分,三个人轻轻松松去赶公共汽车。下了车,依旧走了半条街才拐进大院。

因是白天,大院给人的感觉又与上次不同,严肃中透着一丝属于冬日的萧瑟。

院里大片的白杨树叶子黄透了,行人走过,偶尔斑驳的落下几片,似乎只需要一场大风,树叶就能落尽。

刘淑英边走边不放心的又交代了几句,全是老生常谈,看着刘淑珍点头表示记住了后,又转向陈芳华。

“你写文章的事,我跟苏教授提过一嘴,不过人家是大学老师,我听你姐夫说,就是专管你们写文章这事的。”实际上就是燕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是有一次饭桌上闲聊,顾卫东说的。

刘淑英千叮万嘱:“待会儿要是问起这事儿,你可千万要虚心,苏教授最不喜欢吹牛皮的人。”

陈芳华心里一动,她之前曾拜托过刘淑英夫妻,不要把自己投稿的事宣扬出去。在筒子楼,他们也确实守信,但显然贝家已经超出了筒子楼的范围。

“你怎么说的?”

“就说你想投稿挣零花钱。”刘淑英不甚在意道:“人家也没细问,那么大个教授估计也不会关注这种小事。”

“你说的是,我记住了。”陈芳华点头应道。

到了贝家,依旧是陈妈出来开的门。

与外面的寒冷相比,贝家暖和的不像话,应该是安装了暖气。苏婉仪坐在客厅里看书,穿一件卡其色开米司开衫,一副居家打扮。

陈妈招呼他们坐,很快上了三杯清茶,又给苏婉仪续了一杯热咖啡。

谈妥刘淑珍上班的事,便由陈妈领着人去安置行李,苏婉仪的目光才投向陈芳华,矜持中带着几分审视。

“听说,你对写作很感兴趣?”

“是。”陈芳华简短的答道。她抬起头,坦然迎上对方的目光,双方的距离使得她甚至能清晰看见对方眼角处细细的纹路。

“有什么心得吗?”

陈芳华谦虚道:“就是随便写一写,谈不上什么心得。”

几句寒暄后,气氛并未热络。反而因着她的回答句句透着无趣,对方问了两句便已失了兴趣,审视的目光随之撤走。

苏婉仪直入正题:“这次虽然遗憾没能见到你妹妹,但总不能让你白跑一趟。我托人在原山找了一所师范学校,你回去就能入学。”

一旁的刘淑英闻言,脸上立刻堆满笑容,赶忙接话:“哎呀,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她说着,急忙转头催促陈芳华,“芳华,还不快谢谢苏教授!”

与刘淑英的喜形于色不同,作为当事人的陈芳华,脸上并未露出感激之色,而是一反方才的拘谨,迎着对方的目光,语调平静道:“您可能误会了。我准备留在京市,没有回去的打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再入贝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