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下高铁,在出口见到了熟悉的车,阮沉正站在门前,看到李然后向她挥挥手,又拉开车门,对等在里面的李璟说,“小璟,你姐姐到了。”
李璟从车里跳下来,跑到李然面前,“姐姐,你终于回来了!”
李然拉住她的手,“你也来啦。”
“爸。”
阮沉落后几步上前,拿过李然的行李箱,“好了,先上车吧,赶紧回家,你妈在家等我们呢,有什么话车上聊。”
“姐姐姐姐,你这次呆几天啊?”
李璟跟着李然坐在后座,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跟李然说着话。
李然敲敲她的头,“呆不了太久,医院初五就要上班了。”
“啊。”李璟失望地叹气,“这么短啊。”
“要不我动动关系,给你多请几天假,在家多休息几天?”阮沉在前面开着车,透过车前镜看她。
“不用了,上班也没那么累。我还是早点回去吧,还有别的计划。”
“那好,在家这几天就好好休息。”
李璟拉拉她的衣服,“姐姐,你给我买礼物了嘛?”
“哎呦,忘了。”李然装出惊讶的表情。
“啊!”李璟撅起嘴巴,很快哄好自己,“那好吧。”
“哈哈你还是跟小时候一样傻。”李然不再逗她,大笑出来。
“姐姐你怎么这么坏!”
“我不理你了。”
李然托住下巴,作出思考的表情,“啊,不理我,那我还要不要把行李箱里的礼物拿出来呢?”
李璟扭捏地鼓起嘴,一副惋惜又舍不得的表情,“当然要拿啊,不然不就浪费了吗。”
“回去你就给我嘛。”李璟拉着她的胳膊,看起来不拿到礼物绝不罢休。
“好好好。”
几人到家时,李芳菲听见门响后从书房里走出来,她穿着浅色羊毛衫,脸上一副眼镜,头发一丝不苟盘在脑后。
“妈。”
“回来了?”
“嗯。”
阮沉把行李箱放到门内,“小璟,把箱子拉到你姐房间里,简单收拾一下就出来吃饭。”
“好。”李璟一手拉着李然一手拉着行李箱,“姐姐,走吧。”
李然回到自己的房间,坐在床上,“就在行李箱里,你自己找吧。”
李璟知道箱子的密码,一打开就看到了纸袋,“就是这个吧。”
“到底是什么嘞?”她打开纸袋包装,露出衣服来,“竟然是衣服,还是粉色的!”
“小姑娘你什么意思?”
“幸好你没买黑色的嘻嘻。”
“试试吧,看合适不合适。”
李璟把新衣服穿上,对着镜子转着圈照了又照,“刚刚好,姐姐你的审美越来越好了~”
李然躺在床上,“那么好看啊?”
“可好看了!”
“哼哼。”
阮沉过来敲了敲门,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好了,来吃午饭吧。”
“爸爸你看我的新衣服,姐姐买的。”
阮沉露出欣赏的眼神,“哇,小璟穿着真不错,你姐姐的眼光也很好,去让妈妈看看吧。”
李璟犹豫了一下,看向李然。
李然站起来,“走吧,我跟你一起去。”
李方非已经坐在餐桌上,余光瞥到了走过来的两人。
“妈妈,姐姐给我买的。”李璟站在李方非前,有些拘谨。
“不错,去洗手吃饭吧。”
“好。”
洗手间里,李然看着低头洗手的李璟,“有件事我没告诉你,爸妈知道我给你买手机了。”
“啊?”李璟紧张地抬起头,“那、那怎么办啊?”
“不过他们默许了,你以后还是可以用,但是不要耽误学习。”
李璟拍拍自己,“吓死我了。”
“行了,不是什么大事,去吃饭吧。”
另一边,阮沉拍拍李方非的手,“她回来第一天,就别在饭桌上讨论实习、学业的事,可不要把关系变得更僵了。”
“我知道。”
阮沉为了庆祝李然回来,一早就准备饭菜,桌上放的都是李然爱吃的。
“小然,实习挺累的吧,你都瘦了,多吃点。”
“嗯,谢谢爸。”
食不言,午饭结束后,李然带着李璟出门买东西,去超市买过年要准备的零食、糖果。
超市里的人很多,结账时排了很久才轮到她们。
“您好,一共消费378元。”
李然从口袋里拿出超市购物卡递给员工。
“卡里余额还有582,欢迎下次光临。”
走在人来人往的街上,李璟拉着李然的手,“姐姐,我想去给朋友买个礼物,她快生日了,你陪我一起吧。”
“好,你要去哪儿?”
李璟带着李然来到一家精品店,琳琅满目的彩色饰品,深得年轻女孩的喜欢。
“哇塞,我要给她挑个什么呢。”李璟兴致勃勃地穿梭在货架中,纠结这个又纠结那个,“这个发圈挺可爱,但是这个手链也好看,挑哪个呢?”
李然随便走着,心不在焉地扫过一排排货架,然后在某一个区域停了下来。
她伸手拿过一个发卡。
“姐姐,我挑好了,你人呢?”李璟在前台喊着李然。
“来了。”
李璟最后挑了一款碎花丝绸发带,正在结账。
李然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帮我打包一下这个。”
李璟好奇地看着她,“姐姐,你买这个?”
“嗯。”
“真奇怪。”
“发带49元,发卡59元,是分开付还是一起呢?”
李然刚要一起付掉,就见李璟伸手拦住,然后拿出她的小钱包,“分开付。”
“你确定?”
“嗯嗯,”李璟挥着她的钱包,“我可是提前准备好了。”
李然点头,反正她的零花钱也不少,随她吧。
“女士,这款包装盒可以吗?”店员拿着一款粉色的礼盒问。
“还有其他的吗?”李然不满意,俗。
“有的。”店员从柜子里拿出其它几款礼盒。
李然指着蓝色加黄色的格纹礼盒,“这个吧。”
“好的。”
从精品店出来,李璟拿着纸袋,“姐姐,你的发卡是要送给谁啊?”
李然挑挑眉,“谁说我要送人了。”
“你自己从来不戴这些东西,刚才还挑剔人家包装盒的款式,难不成你是要留着收藏?”李璟认真分析。
“就不告诉你。”
“你们大学生真幼稚,只有小学生才会把发卡当礼物呢。”
“这位初中生小朋友,难道你没学过,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么?而且我又没说会送给别人。”
李然说不清自己为什么有些冲动的买下这个发卡,只是突然在某一刻,想到了什么。冬至那天,帮唐乐处理伤口时,她也戴了个发卡,不过是很普通的黑色一字夹。
“姐姐,你想什么呢?”李璟晃了晃她的手。
“没什么,回家吧。”
“姐姐,我还想吃个冰淇淋。”
这个城市的冬天是干燥的,冷风吹在脸上,很快就没有知觉,只留唯一的凉。自从上了大学,总是离开多、回来少。李然曾经想要离开这里,不管怎样也要离开。
高考后,她坚定地要去外地上学,用大学的专业来交换选择地区的自由。大学不是枷锁,是离开的途径。
唯一不舍的是还在上小学的李璟。
李方非生下李璟时,李然已经十岁了。看着这个躺在婴儿床中的小白团,皱皱巴巴的脸,也许亲缘的联系就是如此奇妙,一条线穿过连接彼此,她成为姐姐,她有了妹妹。
那个不喜欢的家里也有了一丝温情,李然和父母之间存在的看不见的墙壁因李璟的诞生而变得模糊,也变得清晰。
-
走到小区公园花坛时,李然没想到,会遇到孟晚舟。
“你怎么在这,还这副模样?”李然上前问。
孟晚舟穿着白色羽绒服,头发被揉得立起来,往日里都温和有礼的人,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我去你家找你,你爸告诉我你出门买东西了。”孟晚舟的下巴上甚至冒出了胡茬。
“小璟,你先回家吧,我一会儿再回去。”
“好。”李璟背着小包包,看了一眼这个有些奇怪的人,“姐姐你也早点回来。”
李然跟他到木椅上坐下,手里的袋子放到身旁,“怎么了?”
“我,”孟晚舟双肘撑在膝盖上,双手抱着头。
“别揉了,都成鸡窝了。”
孟晚舟叹了口气,一副不知怎么开口的样子。
“我记得你不是保研到本校了吗,读研的感觉怎么样?”
“别提了,”他终于抬起头,“我现在,后悔了。”
“李然,我、我不知道,我听着他们的话,学习、保研,但是,怎么现在我这么不开心呢。”
“我坐在教室里,老师说的话进不到脑子里,在图书馆坐一下午什么都没干,只有发呆。我以为只要我认真、努力,我总会喜欢的。可是,我越来越学不进去了。”
孟晚舟的父亲和李然的母亲李方非是同一所高中的教师,又因为两个孩子年纪相仿,小时候常常去同一个补习班。孟晚舟高考后留在本市的一所211大学上学,选了这学校的王牌专业,大四被保研留在本校。
“小时候他们让我学什么,我就乖乖学什么。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我好,我也不想让他们失望。可现在我真的,不想再这样了……”
孟晚舟的脑袋深陷在臂弯里,话语里全是对自己的自责和无法继续的愧疚与痛苦,可他已经走了这么久,难道要重新来一遍吗?他有那股勇气吗?
李然看着天空,万里无云。
“你多久没好好休息过了?”
“研一开学没多久,我以为我只是不太适应新的生活。但是一天天过去,我没有习惯,只是更加烦躁。我跟他们打电话,他们也只是说我不争气、心理素质差,让我自己反思。”
李然低头看他。
孟晚舟一向是家长口中的“乖孩子”,他性格好、成绩高、爱好佳,他人生的未来道路早在婴儿时期就被规划,从此沿着这条能看到终点的线一步一步向前。
直到这一年,他迟疑了,他走的路到底是谁的路?真的是他的吗?那他为什么这么不高兴?
但质疑过后是更大的痛苦,孟晚舟是注定不被理解的孩子,只有听话才会得到鼓励,如果反抗就全是打压。
于是二十多年的痛苦如山一般袭来,将他死死压住,不能呼吸。
“我该怎么办?”
“李然,你说我该怎么办。”
李然看着他,“我不知道。”
“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中学时候你总是不听父母的安排,我那时还劝过你,原来是我愚蠢,是我太笨了,我到现在才意识到,在小时候你就已经开始反抗了。”
“反抗是有用的吗?”孟晚舟喃喃。
李然剥开一颗水果糖,“做自己想做的,才是有用的。”
“想做的?”孟晚舟简直要笑了,他二十多岁了,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是废物。
“别那么灰心,走过的路也不算浪费,毕竟你也学到了东西,不是吗?”
孟晚舟脸上全是沮丧,没有人支持他此刻迟来的“叛逆”,只有这个老朋友能指引方向,“可我不想再那样漫无目的、昏昏沉沉地走下去了,不想再听别人的安排生活。李然,你教教我,我到底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