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了垃圾,两人默不作声,往公园走去。
附近有个小公园,本来没有名字,因为靠近光明公寓,大家索性叫光明公园。说是公园,其实只是小树林围了片湖,地方不大,捯饬得好,小径上都铺了鹅卵石。
美观则美观矣,走起来有点硌脚。
卢答捡着大石头踩,冉让跟在他后面,打着手电筒替他照亮路。公园建得早,照明设施很少,天一黑摸不着五指,大家只在傍晚来散步。
八月中,晚风已捎上些凉意,湖边草木繁盛,水汽重重,蚊虫肆虐,卢答细皮嫩肉,极招蚊子。俩人绕着湖边走了几圈,卢答露在外面的胳膊不知道被咬了几口。
卢答抿着唇,眼尾垂着,恹恹不乐地想:不高兴时,连蚊子都会和人作对。
湖边有个小亭,亭中有盏灯,光芒微弱渺茫,但一直照到了亭外好几米。
卢答站到亭旁,对着光面无表情地给自己的蚊子包掐十字。他心情乱糟糟,十字掐得也歪歪扭扭,冉让见他手上力道越来越重,轻叹口气,伸出手。
他指节宽大,一只手要抵上卢答两只,带着青筋、骨节分明的手,替卢答掐出了一个工工整整的十字。
卢答歪头,看着冉让轮廓分明的侧脸,半晌,突然也伸出手去掐冉让,他下了狠手,下手极用力,冉让恍若未觉,眉头一下也没皱,只是低声叫卢答:“宝宝。”
他低头,无声而驯服的姿态,用眼神问卢答:消气了吗。
他的眼睛像身后的黑夜,虚虚地漂浮着一圈亭中灯泡折出的光晕。
卢答对着这样的眼睛,突然泄了点气。
“你好烦。”他轻推了一把冉让,拂开他的手,起身走了。
冉让不说话,但亦步亦趋,像卢答离体长影,时刻跟随着他的步伐。
卢答放慢脚步,他也缓下来,卢答加快脚步,他也跟上。
就这样一路走回公寓楼,从僻静树林走回喧哗居民区,卢答脸上有了笑容,遇到认识的人,还会打个招呼。
几位大爷还在下棋,周大爷看见卢答,扬声叫他:“小卢啊,吃晚饭没的?”
“吃啦,”卢答凑过去,看了会儿棋局,夸道:“您这个车走得真好!”卢答姥爷也爱下棋,卢答略懂一二。
“诶呦,”周大爷乐开花,摇蒲扇的手越发快,把蒲扇摇出了鼓风机效果,朝着棋友们道:“我就说我这步走得好吧,瞧瞧人家小卢,多懂行!”
棋友不服气,一拍桌,盘上棋子都抖了几抖:“来,那你说说,哪儿好!”
卢答和人寒暄时,冉让就站在他身后几步,此时微微探头,看了眼棋面:“表面是让路,实际是挪腾,炮能彻底将军了。”
棋友再看棋面,一拍大腿:“还真是!”
众人的目光一齐落到了冉让身上。
冉让眨着眼,求夸一样地转头看向卢答,如果身后有尾巴,估计已经摇起来了。
冉让常晨跑夜跑,早睡早起的大姨大爷们其实都脸熟他,但冉让长相凶戾,看着不好惹,没人主动找他搭话。
周大爷和棋友对视一眼,面面相觑,周大爷率先开口:“你们认识?”
怎么回答?
短短几秒,冉让脑海里滑过了无数念头,先想到正在冷战的事实,又想到现在正生气的卢答。如果回答得太谙熟,卢答是不是会更生气?
冉让沉吟半晌,最后道:“……邻居。”
不料卢答也正好在此时开口:“朋友。”
两人异口同声,对视一眼,又同时开口。
冉让:“只是认识。”
卢答替他补充:“嗯嗯,不熟。”
他脸上带笑,面色如常,尾音却坠下去。冉让本能地看向卢答,怔忡:不知为何,卢答更生气了。
冉让抿着唇,感觉自己哪里又做错了。
卢答瞥他一眼,哼笑,又慢慢重复一遍:“不、熟。”
虽然他腰上还有冉让的掐痕,冉让肩头带着他的牙印。
但全球的人均寿命是七十三岁,这么看,他们这段只认识二十余年,成年后恋爱至今的关系,确实只能算不熟。
***
第二天,卢答请了假没去上班,只埋头于工作台,专心致志地练习留青。
俗话说情场失意,职场就会得意,卢答空了两天没练,手艺反而突飞猛进,宛如打通了关窍,这次下刀时审时度势,顺着竹纹和天然的深浅色差,该轻的轻该重的重,进退间自有章法。
屏息凝神良久,卢答才放下刻刀,揉了揉手腕,他低头看时,竹面上绽开一束栩栩如生的香雪兰。认识太久,哪里都会有冉让的痕迹。
卢答漂亮的脸皱巴成了一团,觉得冉让实在是好烦人,即使本人不在面前,和他有关的事物也会一个劲儿的往眼里钻。
卢答躺回床上,神情郁卒。
他心情不好就喜欢贴贴,但现在罪魁祸首正是唯一能贴贴的人,卢答只能抱着萝卜抱枕,睡个昏天黑地。
睁眼是闹钟狂叫,卢答摁掉闹钟,坐起来发了会儿呆,抓了把头发,开始填表。身侧手机又狂震。
他瞄了一眼备注,是崔溯洄,接起视频:“喂?”
崔溯洄快言快语,没看卢答一点儿反应的机会:“你和小追怎么了?他找我当说客。”
身边怎么除了冉让这种呆货就是李媤、崔溯洄这种直球人?
卢答有点懊恼地抓了一把头发,他头发本就有些自来卷,睡觉姿势又不老实,已经乱成草丛,再被他这么一抓,像把羊羔毛大衣顶头上似的,崔溯洄在对面笑了,看出卢答的老大不乐意,哄小孩一样叫他:“怎么了,安安?”
四个人里,卢答最小,又是个甜心,没有人不疼他。
卢答坐在床上,一手抱住膝盖,一手敲着键盘,视线飘在空中无落脚点,是一个有点孤单的姿势。或许是刚睡醒,整个人反应迟钝,有点呆呆的。
他不擅长在陌生人面前示弱,在亲友面前也开朗得很,不愿他们担心、惊惧,报喜不报忧是常态。
此时离家很远,连日来的漫漫愁绪在好友的一声唤里汇到心口,卢答眼角微红,只觉三千烦恼压在心上,心里沉甸甸的,只是依然不知如何开口。
卢答道:“我先填个表。”
“好。”崔溯洄听着哒哒声,耐心地等待。
卢答提交了表,组织了会儿语言,开口时思绪还是漫无边际,便放任自己想到哪儿讲到哪儿:“小时候,我不想练字,作业堆到假期最后一天,他模仿我的笔记,替我抄完所有大字作业,熬到天亮,后面他写字果然比我好看。”
卢答讲到最后,短促地笑了一声。没提名字,但两人都知道“他”指谁。
卢答顿了顿,才继续道:“他嗜甜,来我家时经常把点心吃完,我妈妈以为我贪嘴,总教训我。他替我受罚,我帮他顶锅,我们之间从没有秘密。我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连心里话都不愿意告诉我,明明我们比小时候更加亲密。”
卢答问她,又像在问自己,眼眶微红:“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
面包店的气氛很奇怪,连一向迟钝的郑芷都发现了这一点。
冉让自从学做面包之后,多半是在后厨待着,今天却不知道为什么,总来前台晃悠。他人高大,在柜台间走动,其实有点碍事。
郑芷端着新烤出来的一盘牛角包出来,疑惑:“冉让,你站这儿干嘛?”
冉让放在收银台上的目光没收回来:“出来找东西。”
郑芷:“找什么?”
冉让想也没想,随口道:“黄油。”
可黄油明明在后厨的冰柜里啊。
郑芷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看见了收银台里的卢答。
他正在打单,整个人被围裙揽着,太过瘦削,又站得笔直,脊背和腰身之间,是薄薄一片。卷发遮住耳尖,他抿着唇,对冉让滚烫的视线恍若未见似的,整个人站在浅黄光下,漂亮得像尊玉。
冉让有时候走过去找他要东西,卢答头都没抬,也不说话,只轻轻一指。
郑芷把牛角包摆进柜里,托腮看了会儿。
卢答和冉让极少对话,也没有眼神接触,也是因为这时候,郑芷才发现他们两个有多默契。
卢答仍在笑,只是身上总萦绕着冷意,不似平时那样灿烂。冉让就更别说了,都快成散发寒气的大冰雕了。
面包店的工作机响起,卢答把电话接起:“嗯嗯,这里是童童面包店,请问有什么事吗?”
对面又说了几句,卢答点点头,走到后厨门口,视冉让为无物,绕过他:“萱姐,有人找。”
再出来时,郑萱很高兴:“又要有大单。”
郑萱上次为老年舞团庆祝会提供的可颂和蜂蜜小面包受到了一致好评,有个姐妹舞团的负责人来尝过,赞不绝口,在了解到价格后立马来找郑萱谈供应,请她在不久后的周年大会上提供面包。
她们舞团的人数比郑慧舞团还多,更是一笔大单,不过这次时间宽裕,不用太着急。
郑芷左看右看,率先欢呼,欢乐的氛围短暂地冲淡了怪异的气氛。
但到晚上时,连童童都觉得气氛奇怪。
她来找卢答,揪着书包带,眨眨眼睛,本来打算今天跟卢答说的,但总觉得气氛奇怪。
卢答注意到她的欲言又止,蹲了下来,问:“怎么啦?”
他注意到童童纠结的神色,向她比出小拇指:“说好的,来拉钩,秘密会从你这里流到我这里。”
童童看着卢答粲然的笑意,点了点头,踮脚,向他附耳小声道。卢答听完,眼睛微微睁大,但很爽快地点了点头。
两个人背对着众人,又拉了一次钩。
卢答朝童童道:“明天见——”
童童用力挥手:“明天见。”
觉得现在这个文名不够直观,想把文名改成《和竹马恋人熟装不熟》,小宝们觉得怎么样呀?新文名会不会更让人有点进来的冲动[求你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只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