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绑定熟练度后,我成了高冷剑尊的唯一解药 > 第7章 破庙七夜,火里补残方

风雪初歇,北岭边缘的山神庙在晨昏交界处静默伫立,仿佛被岁月遗忘的孤魂。

残垣断壁间寒气未散,唯有角落那尊石炉依旧挺立,炉身斑驳,刻痕深陷,像是承载过太多不为人知的炼药往事。

苏云清倚墙而坐,肩头裹着破旧的灰袍,指节因寒意泛白,掌心却仍紧握着那枚温润玉佩。

它贴着他心口,微微发烫,如同一缕不肯熄灭的余烬。

识海中,【初级生息丹方:熟练(8/8)】的字样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幽蓝微光缓缓流转——圆满了。

可那行冰冷提示仍悬于神识深处:【可解锁“丹方推演”功能(需灵石×1000)】。

他低笑一声,嗓音沙哑,像是从枯井里捞出的回音。

“千枚灵石……我连一枚中品都未曾见过。”

话音落下的瞬间,玉佩忽地一震,竟自行浮起寸许,一道虚影自炉心陈年药灰中缓缓升起。

灰烬无风自动,如墨蝶翻飞,凝聚成一页残卷——正是《残丹经》所载的“凝气丹”方。

可这古方边缘,竟浮现三处赤色标注,如血划痕:

【缺月华露为引】

【缺三昧真火为煅】

【缺心神共鸣为凝】

苏云清瞳孔骤缩,呼吸一滞。

这不是他翻阅时的模样!

他猛地翻开随身携带的残经,纸页泛黄,字迹斑驳,确无此三处批注。

可眼前虚影清晰无比,每一笔皆似由古老意志亲手刻下,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玉佩……竟能自行判别丹方缺漏?

寒意顺着脊背爬升,不是因为冷,而是惊。

他指尖轻颤,抚过虚影边缘,那一抹赤色仿佛灼人,烫入神识。

若真如此,这哪是什么金手指,分明是……窥天之眼。

可喜悦未及蔓延,现实便如铁枷压来。

凝气丹本为筑基修士所用,炼气期者强行炼制,极易引发灵力反噬,轻则经脉灼伤,重则爆炉焚身。

历代丹修皆视之为禁令。

他低头看向手中仅存的三份低阶药材——青藤草、地脉芽、寒星砂,皆是炼制凝气丹的替代辅材,效力不足原方三成。

用它们补全古方?

无异于盲人登崖。

可他别无选择。

没有灵石,无法解锁推演;没有师门,无人指点迷津;没有退路,唯有向前。

他闭上眼,识海中回放此前炼制生息丹的九次过程。

第一次火候不足,药性未出;第二次灵力滞涩,丹未成形;第七次差之毫厘,丹纹龟裂……直到第八次,控火之感才终于如呼吸般自然。

“控火如心……”他喃喃,指尖微动,一缕微弱灵力自丹田升起,沿着经脉缓缓游走,最终汇于右手食指。

炉火燃起,是凡火,借干柴引燃,连一丝灵焰都算不上。

第一次投药,火势过猛,药材瞬间焦枯,黑烟升腾,呛得他咳嗽不止,嘴角溢出一丝血线。

第二次,他压低灵力输出,却因伤势未愈,经脉刺痛,灵力失控,炉心“砰”然炸裂,碎石飞溅,额角被划开一道血痕。

他抹去血迹,眼神却更沉。

第三夜,他不再急于成丹,而是将每一次引火、控温、投药都当作修行本身。

呼吸渐缓,心跳与炉火同频,识海清明如镜。

第七夜,风穿破庙,烛火摇曳。

苏云清盘坐炉前,双目微闭,衣袍破旧,身形瘦削,却如一柄藏于鞘中的剑,静而不衰。

识海提示浮现:【基础炼丹术:熟练(7/10)】。

他不动,心却热。

第九次投药时,窗外云开月现,清辉如练,恰好洒落炉心。

药液微颤,竟泛起一丝银辉,如同星屑沉浮。

他猛然睁眼。

是月华入炉!

虽无“月虹露”,可天时地利,竟成一线之机!

他咬破舌尖,以心头精血为引,灵力化丝,牵引月光入药。

同时默念师尊昔日教诲:“丹成于火,凝于心。火可劣,心不可怠。”

刹那间,炉中嗡鸣震颤,药液交融,缓缓凝结成丸。

一粒、两粒、三粒……最终,三枚莹白丹丸自炉心升起,通体无瑕,丹纹隐现,隐隐有生机流转。

【凝气丹(残方补全尝试):首次成丹成功】

【基础炼丹术:熟练(8/10)】

苏云清伸手取出丹丸,指尖微颤。

丹体温润,药香清冽,虽非圆满,却已远超寻常凝气丹品质。

他凝视掌心,忽而低笑出声,笑声沙哑,却带着久违的光。

原来,不是非要三昧真火,也不是非得灵露为引。

只要心不熄,火便不灭。

炉火渐熄,庙中重归寂静。

可就在这片寂静之中,远处雪原之上,一行足印正悄然延伸而来,踏破晨雾,直指破庙。

庙外,枯枝轻响,似有风掠过檐角。

而苏云清尚不知,他手中这枚残丹,已如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正悄然扩散,将惊起滔天巨浪。

翌日清晨,霜雾未散,破庙外的积雪被踩出一条蜿蜒的裂痕,仿佛大地睁开了一道冷眼。

门扉轰然炸裂,木屑纷飞,赵元魁踏雪而入,玄色长袍上绣着丹鼎阁执事特有的赤纹金线,身后数名弟子紧随,手中灵器寒光隐现,气势逼人。

“听说有个炼气三层的散修,胆敢妄言补全古方?”他冷笑着扫视庙内,目光落在那尊斑驳石炉与角落中盘坐的身影上,“凝气丹?呵,怕是连炉温都控不住的废物丹吧。”

苏云清缓缓睁开眼,眸光清冽如初雪融水。

他未答话,只将手中三枚莹白丹丸轻轻收起,动作从容,仿佛周遭的敌意不过是山风拂面。

“装模作样!”赵元魁他曾亲眼见苏云清在玉佩微光下推演丹方,那等异象绝非常人可为,若任其成长,日后丹道大会之上,岂还有他立足之地?

心念一动,袖中灵力翻涌,一掌拍出——

“轰!”

石炉倾覆,残灰四溅,药渣洒落尘埃。

众人哗然,正欲讥讽这不自量力的乡野修士终究一场空,却见一枚丹丸滚入石缝,轻轻一颤。

刹那间,异变陡生。

那本已枯死多年的石缝中,竟有嫩绿新芽破土而出,纤细却倔强,在寒风中微微摇曳,仿佛回应着某种沉睡的生机。

“这……不可能!”一名弟子失声。

“不过巧合!”赵元魁强压惊涛,脸色铁青,“许是地下尚存余润,偏生被他撞上!”

话音未落,苏云清忽起身,衣袍残破,身形瘦削,却如松立危崖,不动如山。

他抬手一倾,掌心剩余两枚丹丸无声坠落尘土。

“啪。”

第一枚触地,左侧石缝青光微闪,一株灵草抽茎展叶,叶片泛着淡淡药香;

第二枚落下,右侧断碑之下,竟有藤蔓蜿蜒而出,缠绕残柱,转瞬成簇翠绿。

三处灵植,破石而生,生机盎然,宛如春临。

全场死寂。

有人颤抖着低语:“丹气化生……唯有丹道宗师,才能以丹蕴养天地灵气,催生灵物……这是‘蕴灵’之兆!”

赵元魁双拳紧握,指甲嵌入掌心,眼中妒火与惊惧交织。

他死死盯着苏云清,仿佛要将此人面容刻入魂魄。

片刻后,他猛地拂袖,转身离去,脚步踉跄却不敢回头。

待人影远去,风声重归,苏云清才缓缓闭眼,倚墙而靠,疲惫如潮水般涌上四肢百骸。

方才那一掷,耗尽了他昨夜七日苦修所积的灵力,经脉隐隐作痛,唇角又渗出一丝血痕。

可就在此时,识海微光再闪——

玉佩表面,那层古老阵纹竟再度亮起,流转出一行新字:

【“丹方推演”功能解锁条件更新:灵石×500 成功补全残方×1】

他心头一震。

条件减半?

且新增了“补全残方”这一途径……玉佩,竟在因势而变,随他之行而进?

还未细思,袖中忽有一缕微光流转,极淡,却熟悉至极——是那枚曾交给谢无渊的生息丹残留的药息!

可此刻,它并非静伏,而是如丝如缕,顺着某种无形牵引微微震颤,指向北方天际尽头——那正是天衍剑宗禁地所在,传闻中连元婴长老都不敢擅入的“断渊墟”。

更令人心悸的是,那牵引之中,并非单纯药气回响,而是夹杂着一道冷峻凛冽的意念,如寒锋破空,直抵神识深处。

剑意……是谢无渊的剑意!

苏云清瞳孔骤缩,呼吸微滞。

那一夜风雪中,剑尊服下丹药时闭目不语的模样浮现眼前——原来那沉默背后,竟藏着如此隐秘的联系。

不是丹药反馈,而是……剑心主动牵引,跨越山河,寻他而来。

他凝视袖中微光,指尖微颤。

这不仅仅是一道召唤。

那是求救,是濒临崩塌边缘的孤峰,向唯一能托住它的人,投来的一线执念。

他必须去。

正欲起身,忽觉身后微动。

林婆婆不知何时已立于破庙深处阴影之中,枯瘦的手掌颤抖着,从怀中掏出半页泛黄纸片,递向他面前。

“三十年前……我侍奉青冥丹阁主时,见过这手法……”她声音沙哑如锈铁摩擦,“你师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