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鼎阁大殿的喧嚣如潮水退去,只留下满地碎玉与凝滞的杀意。
苏云清站在玉盘前,九瓣青莲丹静静悬浮,生机流转如脉搏跳动。
他指尖抚过袖中断剑残片,那缕温热自神识深处蔓延开来,像是谢无渊无声的注视,沉稳、克制,却足以撑起他摇摇欲坠的脊梁。
可他知道,这一战才刚刚开始。
玄霄子缓缓抬手,宽袖垂落,遮住左腕玉符的微光。
他面上已恢复平和,眼底却如寒潭深不见底。
“异象扰宗,气机紊乱,恐引天罚。”他声音温和,却字字如钉,“为肃清隐患,苏云清需入‘虚炉试炼’,以正道心。”
满殿哗然。
虚炉——天衍剑宗三大禁地之一,形如倒悬铜鼎,外壁刻满枯骨铭文,传闻曾焚七位金丹丹师神识于炉中,连元婴老怪都不敢轻易踏足。
历来被列为“清罪”与“试死”之地,从无一人活着走出。
苏云清垂眸,接过玉简时,指尖微微一颤。
就在触碰玉简的刹那,识海中的玉佩猛然一震,原本清晰的【基础炼丹术】熟练度数值竟如雾散去,面板界面模糊扭曲,仿佛被某种古老禁制强行屏蔽。
他心头一沉,这不是系统失效,而是……被锁了。
有人早有准备。
夜色沉沉,药庐外风声如诉。
厉老佝偻着背,提着一盏残破药匣走来。
他聋哑残修,从不言语,只是将匣子轻轻放在案上,浑浊目光在苏云清脸上停留片刻,又缓缓移向窗外那轮冷月。
临走时,袖角不经意拂过匣底,留下一抹灰烬。
苏云清屏退旁人,打开夹层,灰烬中三字残迹赫然入目——“心火不燃,莲不开”。
青冥旧礼,以烬传讯。这是诀别,也是指引。
他凝视着那灰,指尖微颤。
师尊曾说:“真丹不借外焰,唯心火可成。”可心火何来?
非天赋,非血脉,而是执念所聚,生死所淬。
厉老是在告诉他:若无赴死之心,莲不会开;若不敢逆天而行,青冥一脉,终将湮灭。
入炉前夜,一道冰晶符自天外飞来,落在掌心,瞬息融化。
符中仅有一句话:“三日后需新丹,旧方已难压毒。”
剑意微弱,几近溃散,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托付。
苏云清低头看向案上断剑,那截残锋静静躺着,表面竟泛起淡淡温热,宛如活血流动。
他知道,谢无渊的“三千浮屠”已至临界,灵力逆行,神魂欲裂。
若三日内无法炼出更精纯的“生息归元露”,剑尊将再度坠入万念俱灰的深渊,甚至……道心崩毁。
而玄霄子所命的“顺天清浊丹”,虽稳妥无险,却毫无突破之机。
此丹只能固本,不能破境,更无法触及谢无渊体内那缕纠缠百年的毒根。
他闭目,低声自语:“若顺天,师尊早已安息;若顺命,你我何必相逢?”
那一夜,他焚尽所有残方,将玉佩置于丹炉之上,以神识一遍遍冲刷那片空白光幕。
没有熟练度,没有提示,没有退路。
唯有记忆中师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叮嘱,在脑海中反复回放——捣药三十六转,控火七息归元,引气九重叠浪……
他忽然明白,熟练度从来不是目的,而是桥梁。
真正的丹道,不在系统,而在心。
翌日,虚炉开启。
踏入炉门刹那,热浪未至,神识已如坠深渊。
四周寂静得诡异,连呼吸声都被吞噬。
玉佩彻底失灵,面板化作一片死寂的空白。
他站在炉心,四壁枯骨铭文缓缓流转,仿佛无数冤魂在低语。
忽然,幽光一闪。
一道半透明的身影自炉底浮出,面容模糊,衣袍残破,唯有一双眼睛,燃着不灭的执念。
“百年前,他们也说逆天者当焚……”那声音嘶哑如砂石摩擦,“你为何还敢点火?”
是丹奴,虚炉残灵,上古丹师执念所化。
苏云清不答,只缓缓划破指尖,一滴精血落入引火槽。
他闭目,默念师尊临终遗言:“丹者,逆天改命之器,非延寿之术。若畏死,何必修道?”
血燃,火起。
火焰初升,竟是赤红之中缠绕银丝,如剑光游走,药息缭绕。
那是谢无渊的剑意,透过断剑残片,与他的神识共鸣,化作引火之媒。
炉火渐盛,映得他眉目如刀刻。
而就在火势将稳未稳之际,炉心深处忽有光影浮动,一道熟悉的身影缓缓浮现——青衫落拓,目光悲悯。
那声音穿透百年尘埃,轻如叹息,却又重若雷霆:
“云清,你执迷以丹续命,可知天道轮回,生死有数?青冥一脉,正因逆天而亡!”炉内幻阵启动的刹那,时间仿佛凝滞。
那道青衫身影由虚转实,眉目如刻在苏云清记忆深处的每一夜烛火之下——师尊温言授业,执笔点图,教他辨药性、控火候、守心神。
可此刻,那双曾盛满慈光的眼,却满是痛彻心扉的责问。
“云清,你执迷以丹续命,可知天道轮回,生死有数?青冥一脉,正因逆天而亡!”
声音如钟鸣贯耳,震得神识剧颤。
苏云清双膝一软,几乎跪倒。
眼前不是幻影,而是魂魄深处最不敢触碰的伤口。
师尊的死因始终成谜,只留下半卷残经与一句“莫走我路”。
他曾以为那是劝他放下执念,如今才懂,那是警告,也是遗憾。
泪水无声滑落,滴入炉火,竟发出“嗤”的轻响,腾起一缕淡青烟雾。
可他没有退。
他抬头,目光穿过百年尘埃,直视那道残影:“若天道不容救,您为何教我炼丹?若您信生死有数,又为何在临终前,将玉佩塞进我掌心,说‘此物可续命火’?”
他的声音起初微颤,继而坚定,一字一句,如丹锤落砧:
“若您真认为逆天当诛,又为何在我五岁那年,抱着我从火海里爬出来,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别向天认命’?”
话音落下,炉内骤然一静。
那青衫身影微微一震,悲悯之色裂开一道缝隙,似有千言万语哽在喉间,终归化作一声悠长叹息,缓缓消散于虚空。
而就在这心神激荡之际,苏云清体内气血翻涌,三重心绪如江河汇海——对师尊的思念,化作丹火之根;对谢无渊的担忧,凝为控火之引;对真相的执念,则是那最后一道破障的锋刃。
他猛然抬手,将断剑残片按在心口,任剑意刺入经脉,与自身灵力交融。
鲜血顺指缝流淌,落入丹炉引火槽,轰然燃起!
火焰初为赤红,缠银丝如剑走游龙;继而转青,药香凝而不散;最终,火色澄澈如玉,温润若春水初生,竟不灼人,反生暖意。
玉佩骤然一震,识海光幕自空白中浮现三行古字,笔迹苍劲,似镌刻于天地初开:
“丹非术,乃心;
心非我,乃众;
众非生,乃道。”
字落刹那,炉中丹成。
无声无息,却似有万钧之力压向四壁。
枯骨铭文停止流转,虚空中丹奴的身影微微颔首,随即化作一缕青烟,没入炉心深处,仿佛终于得以安息。
轰——!
炉门巨震,铜环崩裂,一道温润玉光自炉缝溢出,照亮整个虚炉。
苏云清缓步走出,衣袍残破,面色苍白如纸,唯双眼清明如星。
他手中玉瓶盛着无色药露,看似平淡无奇,可当指尖轻晃瓶身,竟有一声极细微的剑鸣自液中荡出,如风过松林,清越悠远。
玄霄子疾步上前,眼中精光暴涨:“此丹……竟真成矣?”他伸手欲夺玉瓶,语带嘉许:“苏云清,你虽涉险,却为宗门立下大功,理应……”
话未说完,异变陡生。
药露突生共鸣,瓶身微亮,竟浮现出人体经脉虚影——那轮廓分明是谢无渊的灵台图!
更令人骇然的是,毒素淤积的三处死穴中,已有三成黑气被清光缓缓化解,其精准程度,宛如神识亲临、经络尽览。
满场死寂。
执法长老声音发颤:“此非调和……乃灵机反溯。他……他竟能以丹引势,逆查服丹者体内灵机走向?这已非寻常丹道,近乎‘丹心通神’之境……”
玄霄子的手僵在半空,笑意未褪,眼底却寒光骤闪。
而苏云清只是垂眸,指尖悄然覆上胸前玉佩——面板已然蜕变。
【基础炼丹术】圆满(10/10)
新词条浮现:【丹心共鸣:可感知服丹者体内灵机流转,反向调配方剂】
真正的丹道,才刚刚开始。
风穿虚炉,吹起他残破的衣角。
远处天光微明,丹鼎阁深处,一道白衣身影静立廊下,袖中冰晶符灰烬未冷。
而在无人窥见的暗处,玄霄子指尖轻叩玉佩,低语如毒蛇吐信:
“白砚,取他今晨所炼‘生息归元露’样本……加一钱‘归元引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