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的尾声,在桂花残留的余香与整理行囊的细微声响中悄然来临。
返程那天,母亲和继父将她们送到门口,眼里是藏不住的欣慰与不舍。
“在学校要好好的,互相照顾。”母亲拉着江南清的手,又看向苏瑾,眼神里满是欣慰与托付。
她细心地帮江南清理了理并不凌乱的衣领,又将一个装满水果和点心的袋子塞进苏瑾手里,“路上吃,你们俩都别太累着。”
继父站在一旁,笑容宽厚,对苏瑾说:“小瑾,多看着点清清。清清,有空就跟你姐姐多待待,别总是一个人闷着。”
他的目光在两个孩子之间流转,那种努力维系又期盼着新家庭纽带更加牢固的心意,朴素而真挚。
江南清被这份略显絮叨的关怀包围着,没有像以往那样觉得不自在,反而心里暖融融的。
她轻轻点头,“嗯,知道了。”
苏瑾则微笑着,从容地应承下来,“爸,阿姨,你们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
她语气里的笃定,莫名让两位长辈安心。
车子驶离,后视镜里父母并肩站立挥手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拐角。
车厢里再次只剩下她们两人,却不再有来时的微妙沉默。
江南清抱着背包,里面装着母亲塞的各种零食、苏瑾给她装的两块剩下的桂花糕以及那只小熊,心情是放松而踏实的。
回到学校,生活迅速切换回各自的轨道。
苏瑾投入到了积压的教案准备、学术会议和本科生的课程中。
江南清也迎来了哲学系密集的专业课、需要提前阅读大量资料的读书会,以及仿佛永远也读不完的参考书单。
然而,有些东西确实不同了。
那道横亘在“校园里的苏老师”与“家里的姐姐”之间的模糊界限,正在无声消融。
不再是江南清一个人对着手机对话框犹豫不决。
某个午后,苏瑾正在办公室翻阅文献,手机屏幕亮起。
「姐姐,今天教室窗外的阳光特别好,把黑板上的字都照得发亮。」
后面跟了一个小猫眯着眼睛晒太阳的表情包。
苏瑾看着这行简单的文字和那个透着慵懒满足劲的表情,指尖在书页上顿了顿,唇角无声地向上弯起。
她能想象出女孩在枯燥的哲学史课上偶尔走神,安静捕捉窗外一隅秋光的模样。
她放下文献,回复:「秋天的阳光确实难得。不过,康德恐怕不会喜欢学生在他的课上分心。[微笑]」
没过多久,又一条消息进来。
「哲学史的老师布置的参考书好厚,感觉看不完了……[小猫倒地.jpg]」
这次,苏瑾清晰地捕捉到那字里行间无意识流露的、软软的抱怨,像小猫伸出爪子,在她心上轻轻挠了一下。
她几乎能想象出江南清微微蹙着眉、带着点苦恼却又不是真正焦虑的模样。
「挑重点先看,目录和导论是关键。理清框架比逐字逐句更重要。慢慢来,不急。」她回复道,
顺手点开外卖软件,几乎没怎么犹豫,便下单了一杯热牛奶芋圆糖水,地址直接填了江南清的宿舍。
当江南清收到糖水,看着订单备注上简单的“加油”二字时,心里那点因为课业而生出的烦躁瞬间被熨平,只剩下被记挂的甜,丝丝缕缕,渗入心底。
苏瑾也开始在日常中,更不经意地展露更多属于“苏瑾”本身的痕迹与需求,而不仅仅是扮演一个无所不能的“姐姐”角色。
她会在一个加班晚归的夜里,给江南清发去一张办公桌角的照片——上面摆着一杯氤氲着热气的黑咖啡,旁边是一小束姿态优雅、颜色沉静的紫色郁金香。
「深夜加油站。」她配文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江南清看着照片,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苏瑾的疲惫与她用以维系优雅和效率的“燃料”。
她盯着那束郁金香看了好久,回复:郁金香很漂亮,姐姐也别太晚,早点休息。
她开始学着,用自己笨拙的方式,回馈一份关心。
还有一次,江南清抱着几本哲学书去教工宿舍找苏瑾,门虚掩着,她轻轻敲了敲,听到里面传来苏瑾“请进”的声音,还有一个略带耳熟的女声。
推开门,果然见到商静仪也在,正慵懒地靠在单人沙发里,手里转着咖啡杯。
看到抱着书、安静站在门口的江南清,商静仪眼睛一亮,嘴角立刻扬起一个玩味的弧度。
“哟,我说今天苏老师这儿怎么格外亮堂,”她语调拉长,带着善意的调侃,“原来是江南清同学来了。”
江南清有些不好意思,乖巧地颔首:“商老师好,苏老师好。”
苏瑾已经放下手中的笔,从书桌后站起身,很自然地迎了过来。
她先是从江南清手里接过那几本厚重的书,指尖在交接时不经意地轻触过女孩的手背,带来一丝微凉的安抚,随即熟练地将书放在茶几上。
她转身去倒水,声音温和依旧,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纠正:“在这里,叫姐姐就好。”
她将温水递到江南清手中,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像是确认这个称呼的改变已被接收,然后才继续嘱咐,语气自然得像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下次书多就别自己抱过来,发个信息,我去接你。”
这话说得自然而然,那声“姐姐”从她口中说出,带着一种温柔的占有,像是在不动声色地划定归属。
在她苏瑾的私人领域里,江南清就该用最亲密的称谓。
商静仪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眉梢挑得更高了。
那句看似随意的称呼纠正,在她听来,不啻
于一种无声的宣告。
宣告着这个女孩在她苏瑾的私人领域里,享有区别于其他学生的、独一无二的身份和特权。
心里翻江倒海,面上却依旧是那副调侃神色,笑道:“啧啧,我们苏老师现在这儿,可真是越来越有‘家’的味道了。”
她特意在“家”字上加了重音。
目光在苏瑾那带着微妙掌控意味的神情和江南清微红的耳廓之间打了个转,心里暗道:这哪里是简单的照顾,分明是划地盘呢。
苏瑾将温水塞到江南清手里,示意她去小沙发坐,这才回头睨了商静仪一眼,唇边带着浅淡的笑意回击:“怎么,商老师是羡慕我有人惦记,特意来送温暖了?”
“岂敢岂敢。”
商静仪举起双手做投降状,笑容却愈发深邃。
她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清的音量说,“我就是好奇,以前你这儿除了书就是咖啡,清心寡欲得像苦行僧。现在倒好,”
她眼神瞟向正安静翻书、耳朵却悄悄红了的江南清,以及苏瑾手边那杯明显是给女孩准备的热牛奶。
“连牛奶都备上了。你这‘姐姐’当得,是不是有点过于……嗯,‘沉浸式’了?”
苏瑾顺着她的目光,也看向江南清。
夕阳的余晖恰好落在女孩低垂的侧脸上,柔和的光晕勾勒出她专注的轮廓,长长的睫毛像蝶翼般轻轻颤动。
苏瑾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几秒,眼神是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和。
她转回头,没有直接回答商静仪的问题,只是端起自己那杯早已凉掉的咖啡抿了一口。
语气听起来云淡风轻,却带着一丝不容错辨的维护:“孩子懂事,知道用功,我看着欢喜。有个这样的妹妹,感觉……”
她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最终轻轻落下,“确实不坏。”
商静仪了然地笑了笑,不再穷追猛打。
她靠在沙发里,看着苏瑾虽然在与自己交谈,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那个安静的身影,一会儿担心牛奶烫了,一会儿又随手把果盘往女孩那边推了推。
她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位向来与人保持着恰到好处距离感的好友,其内心那座秩序井然、边界清晰的城池,已然为那个叫江南清的姑娘,悄悄打开了一道门。
温暖的,名为“牵挂”的晨晖,正势不可挡地照了进去,柔和了曾经略显清冷的轮廓。
夜晚,江南清洗完澡,带着一身氤氲的水汽靠在宿舍床上,怀里抱着那只软乎乎的小熊,屏幕亮着,是苏瑾刚刚发来的信息,提醒她明天大幅降温,记得把厚外套找出来加上。
她打着字回复,嘴角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浅浅笑意。
连眠敷着面膜路过,看了一眼,笑道:“又在和苏老师聊天呀?感觉你放假回来,整个人都柔和了。”
江南清微微一怔,摸了摸自己的脸,有吗?
女孩低头看向手机屏幕,看着苏瑾那个或许是一片简洁的远山剪影,或是某种抽象线条图案的、属于苏瑾的头像。
她依然觉得苏瑾像天边皎洁又有些遥远的月亮,但如今,这月亮却会温柔地告诉她明天要加衣,会记得她喜欢甜食,会给她看自己桌上的郁金香和咖啡。
她不再仅仅是仰望,她正被那清辉笼罩着,温暖而安心。
不自觉得将小熊搂得更紧了些,心想,有一个姐姐,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