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白忆云之白家四云 > 第17章 白家四云017

白忆云之白家四云 第17章 白家四云017

作者:瓦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4:46:40 来源:文学城

原来白金花在许多年前的那个暴风雨的夜晚,她一路顶风冒雨跌跌撞撞无目的向前奔跑,她不知道自己一个女孩子能去哪里,她只是想离开村子,想逃避那种挂牌游街批斗的耻辱,她想逃到一个无人认识她的地方,只要无人认识她,就无人知道她的地主身份,也就无人再去批斗她。至于何处安身,她早想过了,无论在外遇到的事情有多凶险,也会好过她现在的这种生不如死的处境。

天亮十分,金花来到一处村庄,此刻是春末夏初,她又累又饿又冷,实在是走不动了,就靠在一户篱笆门外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清晨,风停了,雨住了,一位大娘打开了篱笆门,叫醒了金花,把她扶进屋里,看到她无比虚脱的身体,赶紧生火烧了点热粥让金花喝下。等金花有了点精神,就询问她家在哪里,是如何一个人大雨夜来到了这里。

金花早有准备的说,她是外地人,家里人都饿死了,她一个人逃荒来到了这里。如果大娘能给她在村中找个婆家,她愿意在这里安家落户,跟着人家好好过日子,也会报答大娘的这份恩情。

大娘听了金花的讲说,他想到了村中的宋志刚,她没有隐瞒的告诉金花说:“村里有个叫志刚的男孩子,虽然命苦,但人很好,又勤快又孝顺,长相也很好。他原先家里并不穷,还读过书,后来他父母得了病,他为了给父母治病,就不再读书。那孩子很孝顺,他卖了家产还借了钱给父母治病。最终他父母的病也没治好,他父母死后,他家穷的就剩下了一间茅草屋也就算了,他还欠了给他父母治病的钱。他家在这个村里,一直都是一脉单传,传到他这里,父母早死后,就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了。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到了结婚生娃的年龄,也没人给他提亲,既然你也和他一样是个苦命人,如果你不嫌他穷的话,我老婆子就给你牵个红线,让你有个住处,也总比一个女孩子流浪在外要好些吧。”

金花在当时的绝望处境下,无任何要求的同宋志刚做了夫妻,任劳任怨的陪着他一同劳作一同还债。多年后,欠的债还完了,之后又过了几年,二人盖了三间茅草屋,日子也渐渐的好起来。但二人一直没有怀孕生子。在农村,只要夫妻二人没有孩子,公公婆婆连同村人只会说女的是个不会下蛋的老母鸡,从来不会指责男人。金花虽然没有公婆,但长期面对村人的说笑,和丈夫时不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想要孩子的遗憾表情,她心里感到很不顺畅。她当初有逃出来的勇气,现在就有改变现状的胆量,何况现在的日子好过了,宋志刚对她也很好。她同样也想生孩子,甚至还想多生几个,由此她一个人偷偷的去了县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她一切正常,医生说问题应该出在她丈夫身上,让她说服丈夫来做检查,再根据检查结果属于何种情况才能得出能不能治好的结论。

金花回来后,把检查结果告诉了志刚。志刚比金花大三岁,三九年生人,出生在偏僻农村,他听了金花的诉说,碍于男人的脸面和尊严,他不但不敢去医院检查,还恳请金花,此事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不然的话,他作为男人就无脸活在这个世上。

金花劝服不了丈夫,她为了丈夫的脸面,保守着这个秘密,继续承受着村人的闲话。志刚本来对金花就很好,由此他对金花更好了,家里的收入全都让金花保管,处处也以金花为主。金花也不是个骄横跋扈的女人,丈夫对他好,她对丈夫更好,二人相互体贴相互扶持,一心一意的过着二人的小日子。

又是一个清明节到了,夫妻二人给公婆上了坟后,金花鼓足勇气终于把压在心中多年的身世告诉了志刚。志刚听了金花的讲说后,先是非常的震惊,后又很体贴很怜惜的抱怨说:“你应该早把这事告诉我,相隔这么近,你就不想你的家人,不想回去看看他们吗?”金花流着泪说:“早两年,我去邻村打听过,说我父母都不在了,还说我哥为我两个弟弟成了家后,又和他们两家当众断绝了关系。我问他是咋知道的,他说那事邻村的人大多都知道,因为我哥是在他大女儿喝农药死时那天当众同我两个弟弟断绝关系的,还说当时连大队书记大队长都在场。还说我哥为了两个弟弟不光把大女儿逼得喝了农药,还为此失去了两个儿子,说我那两个弟弟就是两头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我当时听了,也很难过,总是在想,要是当初我不跑出来,在那三年饥荒中,多少也能帮衬着嫂子养活那个家,也不至于他们的两个儿子都被饿死。由此我总担心大哥大嫂会怪我,又听说父母都不在了,两个弟弟又都是无情无义的人,他们都闹到老死不相往来的份上,我这个跑出来的女儿也不就等于是泼出来的水吗?由此也就犹豫着不想回去,也有点不敢回去,因此才没对你说。”金花终于说出了心中一直纠结的事情后,竟然长长的舒了口气。志刚安慰说:“别太自责了,是时代弄人,你当时要不跑出来,说不定你也会饿死在三年饥荒中。你在那时被逼做出这样的事情也是无奈之举,并不全怪你。”金花哭着说:“可我这样做毕竟对不起父母,我也知道这样做很自私,可我当时是真的无法承受那种生活。我要是不选择逃跑,就得选择自杀。”志刚笑道:“这不就对了吗?说明咱俩有这个缘分,要不然你也不会奔跑了一夜,单单跑到咱们村,就累的跑不动了呢。”金花也感叹道:“是啊!当时我是订了婚的,都到了快要结婚的时候,就因为批斗地主,婚约解除了,各种不好的事情同时夹杂在一起,我不逃出那种地方,就只想死。”志刚安慰道:“别想那么多了,现在我知道了这事,往后我会留心给你多打听一些你娘家的事情,如有机会的话,我陪你一块回去认亲。”金花说道:“三个兄弟处成仇人,我认了亲都不知道该怎么与他们相处,还是不要认亲了,我现在告诉你此事,就是想让你能在清明节时,晚上陪我一起去白家湾,到我家祖坟上给我爹我娘我奶我爷爷烧张纸钱就行了。”志刚一听,当即笑说:“这事应该做的,今晚咱就去。”

白家湾离志刚所住的村子李家庄只相隔十几里路。此后,每一年的清明节,金花都在志刚的陪同下趁着夜晚去白家湾给父母烧纸。

转眼到了七九年,那一年当地的计划生育达到了白热化,超生不仅自己家里被罚个精光,就连分了家的父母也会因此受到牵连。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让不少没有儿子的家庭,冒着被罚的风险,东奔西藏的一胎接着一胎的生孩子,生出的女孩子,要不就是暂放在亲戚家养着,要不就是送人,甚至有的直接丢弃在地头或是干河沟里,任其自生自灭,而后再接着生,直到生出男孩为止。

金花和志刚就是在七九年哪一年清明节去白家湾烧纸的那个夜晚,在烧完纸钱回家的田野小道旁捡到一个哇哇啼哭的女婴。夫妻二人对这个被抛弃的女婴非常喜爱,二人经过一番相商后,为了杜绝养大后的女孩不被亲生父母寻回,决定对外声称,这个女婴是托人从外地福利院抱养的。也就在那一年,志刚因为人老实能干,长期帮村里人做事,在村中名声很好,当队里投票选拔队长时,他以最多的票数当上了村里小队长。两年后,李家村大队班子大变动,他因为读过书,又在本村大队书记李书记的提拔下,当选为大队部的大队长,成了村中红人。金花志刚都认为这个捡来的孩子给他们家带来了好运,再加上女孩长相乖巧,性格又活泼可爱。他们给这个女儿取名珍珠,像夜明珠一样的保护着疼爱着,孩子在这样的坏境下,过得非常幸福快乐。正是由于夫妻二人对孩子的真心疼爱,渐渐让村人们误认为,这个孩子不是抱养的,就是他们自己亲生的孩子。

金花有了漂亮乖巧的孩子,又有个爱她疼她以她为主的老公,他在婆家的日子过得很是舒心。后又因为丈夫当上了村官,成为村中红人,尽管村人都知道金花生不出孩子,奈何人家丈夫不嫌弃,当了大队长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对她好,因此金花成了村中妇女们最为羡慕的女人。金花当时幸福的婚姻正是应了现在一句网话,‘在婆家被丈夫疼爱的女人就是让人羡慕,即便没有那么好,也没人敢欺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