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白忆云之白家四云 > 第15章 白家四云015

白忆云之白家四云 第15章 白家四云015

作者:瓦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4:46:40 来源:文学城

余珊瑚接着说:“不提她了,越提越气。说说忆云吧。就她那种天生软弱无力到干不了农活也就算了,现在都这么大了,一个人还是不敢出外,一出外就想找个人陪着。就她这种从小被吓怕的性格,就算将来上好了学,我还真不放心让她一个人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读书。现在她又说一个人在外面很害怕,不敢一个人去上学。我就想她虽说只有十五岁,可她却过早的长高长成人了。虽然很瘦很没力气,但也长得笔杆条直(亭亭玉立)的。村里人谁见谁夸,都夸她好看的就像画中人,俊的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还有就是她那次被人推下河岸后,就不敢一个人呆着。从那时起,在家的时候有咱们陪着她,出外上学就和宝倩一起上下学。现在宝倩有病不去上学了,村中和她同龄的女孩就只有她一个人上学,还得到镇上那么远的地方去上,中途还得经过那么多的高粱地玉米地的,这要是没有坏人惦记着还好,真要是有哪个坏孩子惦记着,早晚要出事。依我看既然她一个人不敢去上学,那就不上了。要是咱非得逼着让她一个人去上学,万一她要是在外面真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到那时咱再后悔都晚了。”

世龙听了余珊瑚的劝说,也只得无奈的说:“就算她俩都不上学了,你也得带着迎云回去,以后就别来这里了。你想唤云已经二十一岁了,既然确定不再上学了,如有上门给她提亲的,咱就得挑合适的人家给她定婚。迎云也有十九岁了,又一直不上学,先给唤云定好后,只要有合适的,咱就接着给迎云订。忆云十五岁,晚几年再给她订婚也不迟。”

余珊瑚听世龙说出这话,很不舍的问道:“你要把三个女儿都嫁出去吗?”

“你这话问的啥意思?是不是还想留个女儿招赘?”世龙问。

余珊瑚又叹了口气说:“哎,没有儿子,留个女儿在身边,到老了,也能有个依靠啊!”

世龙赶紧接过胡茬说:“我一直都有这个想法,经历了云玉的事情后,你不提我也不敢提了。既然你今天提起了这事,这次咱俩得正式合计合计,看看她们三个到底让谁留在家里最合适。”

暑假是整个夏季最热的时节。傍晚,世龙全家人坐在院中,摇着蒲扇对月纳凉。余珊瑚首先开言道:“唤云,你和迎云都大了,我和你爸再不舍得让你们离开,也得给你们操持着订婚了。”

三个女儿听了,都没说话。

余珊瑚继续说:“我和你爸商量,想把迎云招在家中,把你和忆云嫁出去。”

迎云,忆云都没说话,只有唤云吃惊非小的问:“为什么?为什么把迎云留在家中?爸,你真是这种想法?”

世龙果断的应道:“对。这个决定是我和你娘共同商议好的。”

“你们共同商议好的?”唤云无法接受的再次问道。

世龙答道:“对,关于这个决定,我想给你们三个解释一下。唤云,我现在就先说说你吧。我和你娘认为你们姐妹三个中,你聪明强健,长相姣好,文化也高。总得来说,你天生条件要比她俩强得多,后天条件她俩更是不如你。把你嫁出去,我和你娘都认为,只要你不欺负别人,绝对不会有人敢欺负你。”

唤云听着爸的话,眼前浮现出高中时代的情景。心中暗想:“那倒不一定,我读高中时,还不是被人欺负到没法在那里上学了吗?”

世龙又接着说道:“我再说说忆云,你天生什么条件,咱们一家人最清楚,我就不多说了。咱就说说你的现在。你除了长相秀气外,就你那种天生软弱无力的体质再加上胆小无能依赖性很强的性格,即使长大了,你注定也是什么活都干不了,什么事你也不敢做。说难听点,你就是一无是处。”

“爸,那还叫难听点?您说的也太难听了吧,我就这样差吗?”忆云虽然很自卑但又稍稍有点委屈的反驳到。

“是,你就这样差。差到一个人连上学都不敢去上,你说你还能干啥?”世龙仍为忆云的失学感到惋惜,但世龙的这句话问的忆云更是自卑到没了言语。世龙又接着说:“你是家里的老小,按照招赘的规矩,留下最小的你才是最合乎规矩最正确的选择。开始我和你娘也是考虑着让你住在家里。后来又想想,我和你娘老的干不动农活了,你又什么活都干不了,整个家让一个上门女婿忙里忙外的操劳。万一到时他顶不住别人的闲言碎语和挑拨,认为咱们全家人都靠他一个人来养活,到时咱家就会闹矛盾,你的婚姻也会出现问题。倒不如等你长大后,给你多陪些嫁妆,挑家好人家。咱只要求一个条件,就是男孩和他家人必须保证婚后对你好,不让你干活,咱才能放心的把你嫁出去。因为你永远不会欺负别人,只有别人欺负你。”

忆云难过的听着,自卑的暗想:“我咋就这么差呢?我要是不这么差该有多好啊!”

世龙又接着说道:“我最后再说说迎云,你长相一般,最可贵之处就是老实、听话、勤劳、能干、孝顺。你自从不愿意上学后,就开始忙里忙外的帮我们干活。无论我和你娘让你干什么,再苦再累再委屈,你从没说过一个“不”字,也从没和我们顶过一句嘴,更没说过我们偏心。这样的你嫁出去我们放心,留在家中我们安心。自从你姐云玉离开我们后,爸才真正领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家和万事兴。所以我和你娘才一致认同让你留在家里。现在我和你娘岁数都不小了,只因没有儿子,总觉得老二老三两家一直虎视眈眈的盯着咱这份家业。我和你娘这样做,一是想争口气,不想让咱家的树叶再落到这种人树底下。二是我和你娘一路走来,为了整个大家庭,真的是吃了不少苦,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到老很想有个祥和美满的晚年。不过话又说回来,迎云,如果你惧怕你两个叔叔或感觉招赘在家委屈的话,不想留在家里,我们也不会怪你,我和你娘会尊重你的选择。”

此刻,全家人都看向迎云,等待着她的回答。

迎云不紧不慢的对世龙夫妇说:“你们怎样安排都行,我听你们的。”

暑假过后,开学的第一天,世龙说:“忆云,在家你也干不了什么活,还去上学吧。我和宝倩的父母去中学找过老师了。你们的班主任张老师说了,既然你们俩暑假前都没考试,就都留级吧。”

忆云听了世龙的一番话,很是听话的背起书包找宝倩去上学了。

两个月后,村人见唤云真的不再上学,纷纷上门提亲。而且所提的几家,男孩条件都很不错。唤云和父母挑来挑去,一致认为邻居马武提的那门婚事最合适,也都一致赞同并答应再看一看邻居马武提的那个男孩。

邻居马武把男孩带到唤云家,引得很多村人来家中观看。男孩拿出带来的喜糖、香烟。走到院中,满面笑容很礼貌的一一分给众人。

唤云站在观看的人群后,再次打量着一见钟情的男孩,他身高一米八出头,身姿挺拔,形态飘逸,利落浓密的短发下,有着无比完美的轮廊,中性皮肤,剑眉下,眸若星辰,挺拔的鼻梁,绝美的的唇形,完美到让人无可挑剔。唤云第一次见到美男,是在媒人马武家里,那极其短暂的惊鸿一瞥,就让唤云心跳加快,满心欢喜。当媒人提出男孩要求想和她单独相见时,唤云为了心中的执念,她拒绝说,想打听一下男方的人品和家庭情况后再做决定。现在这是第二次相见,媒人马武直接把男孩带到唤云家。此时那男孩大方的散完喜糖和香烟,也双眸含情非常心仪的望了望唤云,美男俊女四目相对,唤云害羞得低下了头,男孩也心仪的双眸含笑回了屋。

村人目睹着如此优秀的男女相亲主角,羡慕的谈笑着,一致赞不绝口。马武和世龙夫妇从堂屋里走出来与唤云相商,都让唤云这次和男孩单独说说话,互相了解一下,再收下男孩递过的见面礼,此桩婚事算是正式应下。

媒人这样的安排,是按当地相亲的正常规矩做事。那时当地的相亲定亲规矩是,男女相亲对象,在媒人的撮合下首次见面大多是在媒人家中或是在女方家中,男孩一人或是由母亲一人陪同,由媒人引领着来女方家,主要是先让女孩和家人看看男孩长相满不满意再确定接下来的步骤。如果女孩和家人没有看中男孩的长相,相亲男孩就在媒人的安排下,心灰意冷的离开。如果女孩和家人看中了男孩的长相,大多数女方家都会同意让女孩和男孩单独说说话,互相了解一下,接下来就是男方如果对女孩不中意的话,大多就是当众说些客套话,而后提出离开。如果男方对女孩中意的话,就会主动让媒人转交见面礼,如果女孩单独和男孩见面后,拒收见面礼,说明这桩婚事还是黄了,如果女孩收下了见面礼,到此是皆大欢喜,婚事算是正式应下。即便婚事已经正式应下,男方也会提出离开,女方也不会挽留。因为当地人都了解相亲时,失败率大大超过成功率,甚至好多男孩因为相亲屡屡失败,由此买香烟喜糖的钱加起来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由此男方去相亲时,只要带上足够的香烟和喜糖还有预备好的见面礼就行了,极少甚至算是没有带什么礼物去相亲的。出于这点原因,即使双方把婚事订下了,男方总不能留下来白吃白喝吧。由此百分之九十九的男方不会提出留下吃饭,只会提出离开,只是离开的心情和氛围不同而已,但也有极少数男方为了想加固两家的感情,就提出留下吃饭。每当这时,男方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的花钱买来酒菜,来宴请讨好女方家人和媒人,以此方式尽快的拉近两个家庭的感情。但也有极少数的男方,自认为自家的条件好,在首次相亲时,得到女方的赞同,和女孩单独见面后,也认可这门婚事,可家中还有其他媒人提亲,就想回去后再见见别的女孩,相互做个比较后在做决定。遇到这样的相亲男,也不会拿出见面礼的。至于见面礼在当地的规矩是,只要男方拿出了见面礼,女方收下后,男方反悔的话,女方是不用退还见面礼的,如果是女方反悔,只需退还男方见面礼就行了。由此可推,在当地无论是见面礼还是彩礼,只要是男方反悔,女方一点不用退还,如若女方反悔,必须全额退还。如有耍赖不愿退还的,男方就会在媒人的陪同下一次次上门讨要,如果还是讨要不来,男方会在四大媒红的作证下上告女方。关于四大媒红这一说法,在当地都是相亲过程已经走到双方商定好婚期,决定过彩礼的时候,男方带着钱和礼物,再找三个德高望重见多识广,能说会道的人连同媒人一起陪同着来女方家过彩礼,因此在当地被称作四大媒红。其实四大媒红并不是单单为了此桩婚姻的证人,他们到来更能帮助男方增大排场,渲染氛围,适时的帮助男方解决此次的突发事件。关于当地的这一订婚规矩,合不合理公不公平,都无可争议,因为它不是特指某些人或是某一人,而是泛指当地的所有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