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白山书院杀局 > 第5章 学生与先生

白山书院杀局 第5章 学生与先生

作者:李东南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5-10 05:01:40 来源:文学城

·说话的是个白面书生,长得颇为俊俏,脸上三分傲气,穿着打扮也比对面的人来得富贵些。

“济北王骁勇善战,幽州地势险峻,北燕蛮子能有多大本事冲得过雄关漫道。太子殿下胸有定数,运筹帷幄,一群唧唧歪歪的小人,何时发兵岂是你们能猜得透的。”

被叫做张诤的学子脸上变得通红。“胸有定数?运筹帷幄?许故,你是痴人说梦吗?我朝重文轻武,战力本就不及北燕,若不是济北王在幽州拼死抵抗,只怕北燕人的铁蹄早就踏上我们南梁的土地了。”

“胡言乱语。”许故跳起脚,两人眼见就要挥起拳头。他们二人身后各自站着一群拥趸相持不下,争论声越来越高。

凤宛和卫翎对视一眼,文人论政,千古有之,可如此大张旗鼓地在书院门口指摘太子,十分不妥。

“书院里何时进了这样两个愣头青?”卫翎皱着眉头,把嘴巴凑在凤宛耳边问。

凤宛无奈,“那夸太子的许故是江南才子,骂太子的张诤是北地乡试解元,总之都是慕名而来,刚进书院也没多久。”

卫翎点了点头,靠在身旁“白山书院”的旗杆上,眼底却有几分忧色。

“宛宛,你或许该跟院长提个醒,这两个棒槌,就这么大庭广众之下非议储君,若让有心人听了,一个窝里的倒霉蛋,不但他俩要遭殃,也会连累书院的。”

凤宛好奇地问:“棒槌?是什么意思?”

卫翎笑眯眯,“稀里糊涂、自以为是、笨得要死,又不自知。”说得凤宛扑哧一笑,他的气息吹在她耳边,让她的脸上镀上一层红晕。

此时有人高声道:“都别吵了,院长来了。”

人群一分,走出个素衣皂袍的中年文士,四十如许,形貌清癯,正是“白山书院”院长凤成周。他的身上有种超然物外的淡定,让人看到就觉得心气平和不少。

凤成周走进人群,对着争得面红耳赤的两派人微微一笑,“这么晚了,怎么都还是如此精神?”

众学子拱手为礼,有人道:“院长,如今咱们大梁与燕北交战,听说济北王求援,京城里太子却不肯出兵,如今坊间都传遍了。张诤和许故意见不同,正相持不下,不知院长可有赐教?”

“哦?如何意见不同?”

“张诤认为,太子不救北境,乃失德失信之举;许故认为,太子胸有成竹,何时发兵自有判断。”

凤成周点点头,“倒也各有道理。”他慢慢在人群走了几步。“不过,你们可知道,自古天子喜“谏诤”而恶“舆论”。只因谏诤是深思熟虑之后,直言建议,可直达天听,舆论却是市井传闻,空穴来风,容易失控。”

众人闻言,垂了头,应了声“是。”

凤成周的目光在张诤和许故身上停留片刻,带着些玩味。

“既然你们俩都有见解,依我看不如今晚就熬个夜,将自己的看法写一篇策论,不要鸡蛋里挑骨头,不要虚张声势,应言之有物,忌无的放矢。写好了拿给我,若是真有见地,我呈给朝廷也是你们的功绩,岂不好过在这里的争论?”

“院长所言极是。”许故和张诤都应道。

“去吧。”凤成周挥了挥手,学子们三三两两散去,于是他看到灯影下的卫翎和凤宛。二人并肩站着,仿佛一对璧人,他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

“宛儿,你怎么这身打扮,又去哪里顽皮了?”

凤宛一吐舌头,走上来扶了父亲的手臂,甜丝丝笑道:“父亲,你可用过晚饭,晚上怪冷的,怎么不添件衣服再出来?”

凤成周在爱女鼻子上刮了一下,“顾左右而言他,小滑头就是嘴甜。”他又看向卫翎,“你也来了?怎么碰到一处?”

未来岳丈动问,卫翎不敢不答。他连忙把身板站得溜直,过来见礼,避重就轻地道:“院长,学生在坊间巧遇宛宛和柔嘉郡主、慕容世子,便自告奋勇送她回来了。”

凤成周笑了笑,也不点破,回头吩咐凤宛。“宛儿快去换了这身衣服,叫你姑姑看到,少不得又要啰唆你。卫翎跟我来,我新收了人家一瓯山泉煮茶,你有口福了。”

~~

白山书院临水而建,未名湖蜿蜒斜穿其中。如今,凤家人大多住宅书院的后宅。

水旁有两间精舍,正是凤成周的书斋。书斋门上挂着一块疤痕虬结的小木牌子,笔墨淋漓写着四个字,“如如不动斋”。此处不大,门外种着南山之竹,荆楚之茅,配着潺潺流水,宛若人间仙境。

书斋对面,又别设一间茶寮,壁边有红泥小炉,干燥舒爽,中间一方长条矮几,放着茶注、茶盂、茶盏等物。

这里是平日书院里的先生围炉闲话之所,此时空着,凤成周把卫翎领了进来。

“坐。”凤成周指了指对面。

卫翎谢过,坐下,笑:“学生昔日在书院求学时,最怕这间屋子。”

“何故?”凤成周笑问。

“若是沈先生叫我来,定是我骑射上有了疏漏,少不得要蹲两刻钟马步,若是翁先生叫我来,八成是我书画课上得了个差,不免要罚我抄一下午《汉书》。”

凤成周呵呵一笑。“沈**和翁白首的确严厉了些,不过,我可不曾罚过你吧。”

卫翎揉了揉鼻子,“院长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最知我们这些学生的辛苦,的确从来不明着罚。”

“哦?难道我暗着罚过?”

“就如适才,您让大家回去写策论。”卫翎笑眼弯弯,“若是说,尔等不可聚众喧哗,妄谈国事,罚你们今晚每人写一篇策论,那便是明着罚。不过您定会说,原来大家各有见地,依我之见,不如挑灯夜战,写篇策论来辩一辨是非,那便是暗罚。诸位同门还会引经据典,费心竭力,力求把文章写得精彩纷呈。”

凤成周抚着短髯,手点卫翎,哈哈大笑。“果然旁观者清,你可不许把我的小妙招说出去。”

只要卫翎来,总能让他开怀一笑。他摆弄好红泥小火炉,从一尺多高的青瓷罐取出山泉煮水,又用茶刀从茶饼上撬下一小块,扔在铸铁壶中。

不一会,咕嘟咕嘟,茶壶嘴蒸腾起香气,深吸一口,沁人心脾。

凤成周拿一盏天青釉的茶盅,倒了杯茶,亲自递给卫翎。似乎漫不经心,又似乎若有所指:“我听说,刚才晋王带着慕容喆进宫了?”

卫翎双手接过茶盏,心头一跳。

他安顿好“集香亭”的乱子,送了柔嘉郡主回太子府,紧接着便将凤宛送回书院。前后不过一个多时辰,凤家已经得知晋王进宫的消息。

“是。”他恭敬答道。“晋王在‘集香亭’听了北境信使的哭诉,决定最后再去求一次。”

“最后?”凤成周的目光有了些锋芒,动作也慢下来,他在揣摩卫翎是失言,还是故意露出口风。慢慢抿了一口茶汤,他问,“若是这一次,太子还不允呢?”

问得很轻,意思却极重。

卫翎心中一阵狂跳,说,还是不说?凤成周是当时大儒,号称“天下之师”,他身后是数万大梁读书人,是悠悠众口。若是他的心与己方背道而驰,那么此刻就不应多说一个字。

可风大先生不是迂腐之人,若不是看破得朝中是非,想得透厉害关节,也不会急流勇退,离开官场。更何况事情若真的发展到他们所预料的那一步,凤家是人心所向,必须争取过来。

沉吟片刻,他轻声问:“院长,从小您教我们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学生请问院长,幽州四万百姓,三万守军,七万条人命,可抵得过一个太子?”

茶室之中寂静无声,只有卫翎扑通扑通的心跳。凤成周目光森然,仿佛要看到他的心里。

卫翎可不是鼓弄唇舌的学院书生,也不是朝堂上直言不讳,想着青史留名的硬颈子大臣,虽然他懒散随意,虽然很多人认为他不思进取,虽然这位大梁一品军侯的独生子被皇上一句话就排除在军权之外,可凤成周知道他是什么人,也知道他身后有何种力量。否则便不会将女儿许配给他。

卫翎是宁远候的儿子,宁远候卫仲卿与济北王慕容信,一在朝中运筹帷幄,一在北境杀伐决断,是大梁最明亮的两颗将星,任何人都不能轻视卫家的影响力。

“卫翎,这便是你给我的答案?”凤成周问。

“是。”话一出口,卫翎也不再犹豫,

“亦是卫侯的意思了?”凤城周再问。

卫翎眼角一跳,“是。”

如此说来,“也是晋王殿下的决定了?”

卫翎拿着茶盏的手有些抖。这对师徒和未来的翁婿四目相对。凤大先生貌似波澜不惊,卫翎也从最先的惶然中安定下来,终于,他下了决心。

“幽州苦守多日,孤立无援,只剩下一万守军。”他起身肃立。

“家父得到消息,坐卧不宁,心痛如绞。他说护卫家国、死守不退,乃是当兵的本分,可不应为了皇权之争白白送了性命。将士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妻儿父母。大好男儿,袍泽兄弟,怎能不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