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山雨欲来(第1-10章)—— 棋局开幕,旧秩序的裂痕
【第七卷联军开始】
第7章联军
内容:八国联军入侵。瓷陷入最虚弱的时刻,目睹京城陷落。
出场:瓷,美,俄(侧面)
关键词:劫难,陷落,至暗时刻
1900年8月,北京的盛夏,本该是草木葱茏的季节,却被硝烟、火光和血腥气笼罩。枪炮声、喊杀声、哭嚎声取代了市井的喧嚣,交织成一曲帝国末日的挽歌。
紫禁城,这座昔日天下最森严、最神秘的禁地,此刻也已摇摇欲坠。城墙之上,瓷倚着冰凉的雉堞,几乎站立不稳。他穿着一件被烟尘熏染、多处破损的朝服,脸色惨白如纸,比十年前甲午战败时更加憔悴。他身体左侧脸颊上的裂痕,已经蔓延开来,像一张细密的蛛网,爬满了小半张脸,甚至脖颈和手臂上,也开始出现细微的龟裂。每一次炮火的震动,都让他感到身体仿佛要随之碎裂。
义和团带来的那股短暂而虚妄的“力量”,早已在列强联军的钢铁洪流面前消散殆尽,留下的只有更深重的反噬。当八国的军队——英、法、美、德、俄、日、意、奥——以保护使馆、镇压拳乱为名,从大沽口登陆,一路攻向北京时,瓷便知道,最坏的预言成真了。
他亲眼看到,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武卫军、神机营在现代化的枪炮面前不堪一击;他亲耳听到,天津陷落时传来的震天恸哭;他现在,正亲身经历着京城陷落的最后时刻。
“轰隆!”一声巨响,远处朝阳门或者东直门的方向,传来城墙被重炮轰塌的声音。瓷的身体随之一震,一口腥甜的液体涌上喉咙,又被他强行咽下。那是国土被撕裂、心脏被重击的痛楚。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那些代表着不同列强的“化身”们,正随着他们的军队,从不同的方向涌入这座古老的都城。其中,有两股气息格外清晰。
一股,来自东南方向,带着一种冷静、高效、甚至有些刻板的秩序感。那是美。他的军队装备精良,行动迅速,更注重战略要点和外交目标的达成。瓷能感觉到,美的目光似乎越过了混乱的战场,冷静地评估着这座城市的资源、潜力和未来的价值,而非单纯沉迷于杀戮和破坏。
另一股,更为庞大、蛮横,带着西伯利亚冻土的寒意和急切的贪婪,主要从东面和北面压来。那是俄。他的军队在攻陷天津后,进军速度极快,尤其是在攻打京畿北面门户东便门、建国门一带时,显得格外凶猛。瓷能感受到俄那股对土地的原始渴望,以及一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急切。俄的目光,似乎已经投向了紫禁城深处的宝座,以及更遥远的、整个满洲的广袤土地。
城内,火光四起。拳民早已作鸟兽散,部分清军还在零星抵抗,但大局已定。溃兵、乱民、还有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使得京城陷入了空前的混乱。哭声、喊声、哀求声、洋人的吆喝声、枪声……混杂在一起,冲击着瓷的耳膜,也碾碎了他最后一点尊严。
“完了……京城,又一次陷落了。”瓷望着远处滚滚升起的浓烟,那是使馆区方向,也可能是前门大街的商铺。颐和园呢?圆明园的残骸尚在眼前,新的劫难又至。一种深入骨髓的虚弱感攫住了他,他顺着城墙滑坐在地上,背靠着冰冷的砖石,连抬起一根手指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这是他数千年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之一。比任何一次王朝更迭的内乱都要屈辱,因为这是被外来者,被那些他曾经视为“蛮夷”的势力,攻破了心脏。国运的衰微,在此刻达到了一个顶点。他仿佛能听到,脚下这片古老土地发出的、低沉而痛苦的呻吟。
至暗时刻,已然降临。
【第七卷联军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