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京城雪开始】
第2章京城雪
记忆如同窗外的冷风,无孔不入地钻进瓷的脑海。十年了,但那场寒冬的雪,仿佛至今还凝固在他的骨髓里。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北京。
雪下得很大,铺天盖地,将紫禁城的金瓦红墙都掩盖在一片惨白之下。这白色,不像江南雪的诗意,而是一种死寂的、吞噬一切的白。乾清宫外,瓷独自立在廊下,穿着厚重的朝服,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寒意是从身体内部透出来的,伴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虚弱感。
《马关条约》的消息,像一把烧红的匕首,刺穿了他千百年来构筑的骄傲与尊严。两万万两白银的赔款,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割让,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的开埠……每一条款,都像是在他庞大的身躯上割下一块肉,放出一股血。他能清晰地感知到,东南沿海的剧痛,以及宝岛台湾被硬生生剥离时那撕心裂肺的牵连感。
更让他心悸的是,他的身体,第一次出现了肉眼可见的“问题”。今晨对镜整理衣冠时,他愕然发现,自己的左侧脸颊上,靠近下颌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细如发丝的裂痕。不深,但异常清晰,像是名贵瓷器上的一道开片,只是这开片带来的不是美感,而是濒临破碎的预兆。他伸出手指,颤抖地触摸那道裂痕,指尖传来的是一种冰冷的、属于无机质的触感。这是他国运衰微的直接体现吗?难道这千年积攒的“化身”,也会随着王朝的倾颓而崩解?
一阵沉重而规律的脚步声踏碎了雪地的寂静,由远及近。瓷没有回头,也知道是谁来了。在这座京城里,能有如此体格和气势的洋人,只有一个。
“亲爱的瓷,这雪景虽然壮阔,但站在风口,对你的身体可没好处。”来人说着口音有些生硬,但用语却刻意显得熟稔的汉语。
瓷缓缓转身。站在他面前的,是俄。他几乎比瓷高出一个头,穿着深蓝色的将校军大衣,领口和肩章上积着未化的雪,金色的绶带和繁复的勋章显示着他尊贵的身份。他有着一头亚麻色的浓密卷发,深刻的五官带着东欧与亚洲混合的特征,一双灰色的眼睛如同西伯利亚的冻土,看似平静,却潜藏着难以捉摸的深度。此刻,这双眼睛正落在瓷的脸上,准确地说是落在那道新生的裂痕上,目光微微闪动。
“谢谢关心,俄。我还撑得住。”瓷的声音平静,但掩饰不住深处的疲惫。
俄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望着漫天飞雪下的宫殿群。“我听说了那个条约。”他开门见山,语气沉重,“日本人的胃口太大了,这不符合远东的均势。他们对辽东半岛的要求,尤其危险。”
瓷的心微微一跳。俄的话,戳中了他目前最大的担忧。日本索要辽东,无疑是扼住京津的咽喉,这是任何周边大国都无法容忍的,尤其是对远东有野心的俄。
“均势?”瓷嘴角扯出一丝苦涩的弧度,“在绝对的武力面前,谈何均势?我现在,不过是俎上之鱼肉。”
“不要这么说,我的朋友。”俄转过头,目光诚挚(至少表面如此)地看着瓷,“俄罗斯帝国,始终将大清国视为重要的邻居和朋友。我们不会坐视日本破坏这片土地的平衡。”
“朋友?”瓷抬眼,对上俄那双灰色的眸子。他在那里面看到了很多东西:有对土地的贪婪,有地缘政治的算计,但奇怪的是,似乎还有一丝……真正的同情?或许不是对他瓷个人,而是对“一个曾经伟大的帝国陷入困境”这种状态本身的共鸣。瓷知道,俄自己内部也是麻烦不断,农奴制改革的后遗症,工业化的滞后,革命思想的萌芽,还有那挥之不去的、对温暖出海口的执念。某种程度上,他们同病相怜,都是外表庞大、内里缠结的古老帝国。
“我记得,几年前,您也曾‘朋友’般地‘帮助’我们‘代守’伊犁。”瓷的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讽刺。那场“代守”最终以签订《伊犁条约》、割让七万平方公里土地告终。
俄的脸上掠过一丝尴尬,但很快被严肃取代:“此一时,彼一时。日本是比我们更贪婪的狼。况且,”他压低了声音,带着诱惑,“如果我们能联合法、德两国,共同对日本施压,未必不能迫使它放弃辽东。”
“三国干涉还辽?”瓷的心猛地一缩。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利用列强矛盾挽回部分损失的机会。但代价是什么?引俄、法、德介入,无异于驱虎吞狼,后患无穷。
“为什么帮我?”瓷直接问道。
俄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投向远方的飞雪,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真实的情绪:“因为我也知道,被孤立、被觊觎、被挑战是什么滋味。欧洲的那些家伙,从未真正接纳过我们。我们……在某些方面,很像。”他顿了顿,继续道,“而且,一个过于强大的日本,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我们需要一个缓冲,一个……相对稳定,或者说,相对‘虚弱’但完整的中国。”
这话说得**而残酷,却也是实情。瓷感到一阵悲哀。所谓的“帮助”,其出发点依旧是**裸的利益。他之于俄,如同辽东之于日本,都是一块肥肉,区别只在于吃相和时机。
“我会考虑你的建议。”瓷最终说道,语气听不出喜怒。
俄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他伸出手,似乎想拍拍瓷的肩膀,但手悬在半空,最终又放下了。这个细微的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某种复杂。他或许确实对瓷有某种程度的共情,但国家化身的身份,注定了他的一切行为准则,最终都要服务于帝国的扩张与安全。
“保重身体,瓷。”俄留下这句话,转身踏着积雪离开了,高大的背影在雪幕中渐渐模糊,像一头融入林海的巨熊。
瓷重新将目光投向冰冷的宫殿。脸上的裂痕在寒风中隐隐作痛。俄的“友谊”如同这冬日的阳光,看似存在,却毫无温度。他得到了一個可能挽回部分利权的机会,但代价是更深地卷入列强博弈的漩涡。脚下的土地在呻吟,体内的力量在流失。这场京城的雪,冷彻心扉,预示着一个更加漫长和严酷的寒冬,才刚刚开始。双头鹰的凝视,已然牢牢锁定了他。
【第二卷京城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