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三,空气仿佛都变得粘稠而沉重。一周一次的周测,每月一次的月考,还有各种联考、模拟考,像一座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教室后面的黑板上,高考倒计时的数字一天天减少,从三百多天变成两百多天,再变成一百多天,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尔尔的成绩一直忽上忽下,像坐过山车一样。有时候能冲进年级前一百,有时候又会掉到两百多名。每次考试结束,看着排名表上自己的名字,她都会焦虑得睡不着觉。可每当她想要放弃的时候,就会想起安闲。
安闲的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三,是老师口中的“种子选手”,是同学们眼中的“学神”。每次月考后的表彰大会,他都会站在领奖台上,穿着干净的校服,接过校长颁发的奖状,笑容温和而从容。尔尔坐在台下,仰望着他,心里悄悄埋下一个愿望:她想考上安闲所在的大学,哪怕只是同一座城市,哪怕只是同一所学校的不同校区,她只想离他近一点,再近一点。
她知道这个愿望有多渺茫。安闲的目标是本省最好的985大学——江城大学,那是全省无数考生梦寐以求的殿堂,分数线高得吓人。而她的成绩,最多只能考上本省的一所普通一本大学,和江城大学之间,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可她还是想努力试试。她把安闲的名字写在便利贴上,贴在书桌前,贴在课本上,贴在铅笔盒里。每当她刷题刷到深夜,眼皮快要打架的时候,看到那两个字,就会重新燃起斗志。她开始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开始熬夜刷题,开始放弃课间的休息时间,把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飞飞也在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她的成绩中等偏上,目标是本省的一所师范大学。虽然还是会在跑操时看牛哥,还是会偶尔提起他,但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执着了。“反正考不上同一所大学,以后大概率也见不到了,就当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吧。”有一次,她这样跟尔尔说,语气里带着点释然。
她们俩成了图书馆的常客。每天放学后,都会背着书包去图书馆自习,直到闭馆才离开。图书馆里很安静,只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还有偶尔的翻书声。尔尔坐在靠窗的位置,有时候会抬头看向窗外。窗外的梧桐树已经抽出了新芽,春天悄然而至。她会想起第一次在篮球场上见到安闲的样子,想起跑操时他的背影,想起他领奖台上的笑容,心里就会充满力量。
有一次,她在图书馆遇到了安闲。他坐在不远处的桌子旁,正低头看着一本厚厚的专业书,眉头微蹙,神情专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尔尔的心跳瞬间漏了半拍,赶紧低下头,假装继续做题,可注意力却怎么也集中不起来。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脸颊在发烫,耳朵也热热的,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直到安闲起身离开,尔尔才敢抬起头,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图书馆门口,心里既失落又庆幸。失落的是他没有注意到她,庆幸的是自己没有打扰到他。她知道,这个时候的安闲,正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奔跑,她不能自私地打扰他,不能成为他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