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八世缘 > 第19章 江南辗转递证章

八世缘 第19章 江南辗转递证章

作者:慬明空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5 03:34:22 来源:文学城

刘楚珩任御史后,始终刚正不阿,见朝中奸臣结党营私、搜刮民脂,便多次上书弹劾。八瑶劝他当心,他却握着她的手笑:“我既穿了这身官袍,便要护百姓周全,若因怕祸事就退缩,岂不负了当初的志向?”

那日他从朝堂回来,神色比往常凝重,只说“今日弹劾了丞相,怕是要有风波”,却依旧陪八瑶在庭院里听芭蕉雨,还说等过了这阵,就带她回姑苏看看。八瑶没再多问,只默默为他温了酒,心里却总有些不安。

三日后的清晨,府外忽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八瑶开门,见几名官差持着圣旨,冰冷的声音划破庭院的静:“刘楚珩通敌叛国,即刻押入天牢,听候发落!”

她冲进内室,见刘楚珩正被官差按着手,却依旧挺直脊背,见她来,眼中满是愧疚:“八瑶,是我连累了你……”八瑶扑过去,却被官差拦住,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被押走,他最后望过来的眼神,像要把她的模样刻进心里。

八瑶变卖了所有嫁妆,四处求人,却没人敢帮——丞相早已放话,谁帮刘楚珩,就是与他为敌。她去天牢外守了三日,终于见到他一面,隔着铁栏,他瘦了许多,却依旧笑着:“别再为我奔波了,照顾好自己……若有来生,我还想听你唱江南小调。”

八瑶哭着点头,把当初那支刻着琵琶纹的竹笛递给他:“你一定要回来,我还在府里等你。”

可她终究没等来他。七日后,传来刘楚珩在天牢被赐死的消息,罪名是“畏罪自戕”。八瑶赶到时,只见到他冰冷的身体,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支竹笛,指节泛白。

她没哭,只是默默为他换上当初那身青衫,把那片荷瓣放进他袖中——就像他们初遇时那样,他还是那个听她唱曲的书生,她还是那个弹琵琶的歌姬。

刘楚珩下葬那日,八瑶没穿丧服,依旧是那身月白襦裙,怀里揣着他留下的竹笛与荷瓣,站在坟前立了整夜。第二日天未亮,她便变卖了状元府仅剩的器物,只留下那架琵琶,悄悄离了长安——她知道,在奸臣把持的京城,想为刘楚珩翻案,无异于以卵击石。她去了姑苏,找到刘楚珩从前的恩师张学士。彼时张学士已告老还乡,听闻刘楚珩蒙冤,老泪纵横,却也面露难色:“丞相势大,朝中多是他的亲信,仅凭你我,如何撼动?”八瑶却从怀中取出一卷纸,是刘楚珩生前弹劾丞相的奏折副本,每一页都有他工整的批注,记着丞相搜刮民财、构陷忠良的证据。 “这些都是楚珩熬夜整理的,他说若有一日他出事,这些便是真相。”八瑶的声音带着沙哑,却异常坚定,“我不求立刻翻案,只求能把这些证据递到忠良手中,让天下人知道,他不是叛国贼。”

此后三年,八瑶带着这些证据,辗转于江南各州府。她重操旧业,在画舫上弹琵琶唱曲,却不再唱江南小调,只唱刘楚珩写的诗,唱他未完成的《忧民赋》。听曲人中若有正直的官员或文人,她便悄悄拿出证据,恳请他们帮忙传递。有人同情她,却怕惹祸上身;也有人被刘楚珩的忠勇打动,暗中帮她联络朝中敢与丞相抗衡的大臣。

一次在扬州画舫,她弹唱时,台下忽有位将军起身,竟是当年在曲江池听她唱《关山月》的戍客。将军得知她是刘楚珩的妻子,又看了证据,红着眼眶道:“刘御史曾为我军请过军饷,是难得的好官!我虽人微言轻,却愿将这些证据呈给镇守边关的李元帅,李元帅素来刚正,定不会坐视忠良蒙冤。” 八瑶握着将军的手,眼泪终于掉了下来——这三年的奔波、白眼与恐惧,在这一刻有了微光。

数月后,边关传来消息,李元帅拿着证据面呈圣上,又联合朝中老臣,终将丞相的罪证一一揭露。圣上震怒,下旨为刘楚珩平反,追封他为“忠毅侯”,还了他清白。

那日,八瑶带着平反的圣旨,回到长安刘楚珩的坟前。她将圣旨展开,轻轻放在墓碑前,又抱起琵琶,弹起了当年那首江南小调。风吹过坟前的青草,琵琶声柔婉,却带着释然:“楚珩,你看,天下人都知道你是忠臣了。你说过想听我唱曲,我唱给你听,一直唱到……我们再相见的那一天。” 夕阳下,她的身影与墓碑相对,琵琶声漫过旷野,像在诉说一段跨越生死的执念,也像在告慰那位以身殉道的忠良——他护了天下,她便护了他的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