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八零赚钱真香 > 第42章 第 42 章

八零赚钱真香 第42章 第 42 章

作者:朱大概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3 20:03:04 来源:文学城

高个男生不了解张美好的情况,却知道张淑华是听到张美好喝退三轮车的叫喊,跑过去看热闹才把这名女生接到的,便问:“你知道有接生点,咋不直接过来呢?”

张美好摇着头说:“我站在出站口找了半天,没发现接生点在哪儿。”

张淑华等四个人都愣了。自己的任务是接新生,可新生张美好找半天找不到接生点,这是说自己的工作没做到位吗?

虽然是自己上一届的学姐学长,开学后接触的时间不会太多,张美好也不想没报道就给人找事的印象,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张姐,我觉得你们的三轮车离出站口太远了点儿,上面也没有啥招生点的标志,车站的人流量又这么大,我根本没想过要往马路对面看。”

张淑华有些为难的说:“我们一天始也想直接站到出站口,可是车站管理员说我们阻碍出站交通,不许我们把三轮车停那儿,把我们赶到这来了。”

这一脸委屈的小模样,很明显是被社会现实打击的不轻,另外三个男生同样面带不满的样子。

张美好奇怪了:“你们来接新生,学校没给开介绍信吗?”把介绍信往车站站长办公桌上一拍,车站管理员还敢难为他们?

接过张淑华头花包袱的男生,被其他三个人看的低下了头,显然介绍信的问题出在他身上。张美好微微叹一口气,提出自己的建议:“就算不能把三轮车停在出站口,也可以用大点的纸写上师范大学接生点儿,找点啥支高一点,这样有心找接生点的同学们,一出站就能看到。”

张淑华连连点头,拉着张美好坐上高个男生骑的三轮车,指着他的背影说:“他叫李玉明,是物理系的。”又介绍了骑另一辆三轮车的高战以及坐车的孙启明。

张美好也向三人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说话间三轮车经过半个城区,到了省城西南角的师范大学门口。张美好借着李玉明跟人打招呼的工夫从慢下来的三轮车上跳下来,抬头打量用青砖砌就的正门。

上辈子张美好做超生游击队的时候,特意来过石阳师范大学,那时的大学校校门比现在开阔一倍不止,八根巨大的水泥柱外挂着黑色大理石外面,与宽厚的门楼浑然一体,却有一种拒人千里的冰冷。

眼前的青砖门楼经过时间的洗礼,有些地方泛着碱渍,阴暗的角落里有星星点点开始枯黄的苔痕,校名没如后来一样刻在门楼上,而是时下最常见的白底黑字牌子:石阳师范大学。

与后来镌刻的烫金大字相比十分寒酸简朴,却让张美好觉得震撼和亲切。

张淑华跟张美好一起下车,见她一直看着校门的脸上写满震撼,便拍了拍她的肩膀:“刚看个正门就傻啦?咱们学校占地面积可大了,明天你有时间好好转转,现在先去报道吧。”

如果是其他人跟张美好说前面的话,张美好会怀疑对方是不是讽刺自己,可是张淑华的话完全让人升不出疑虑,只让人觉得亲切坦诚。

尽管已经过了学校下班时间,张淑华显然知道办什么事儿在哪儿找到人。没法办理报道手续,那就对着录取通知书查分配到了哪个宿舍,总不能让新生到校头一天就流落街头不是?

宿舍楼只有三层,将落的夕阳给低矮的小楼镀上了一层金光,张美好的宿舍在二楼,十三四平米的房间里,挤挤插插摆了四张架子床,是非常标准的八个人一个宿舍。做为头一个住户,张美好不客气地挑了靠窗东边的下铺,拿出脸盆来找到水房,好把宿舍打扫出来。

回了自己宿舍一趟的张淑华进来的时候,见张美好正拿着抹布一张床接一张床的擦,有些奇怪的问:“你从哪儿找到的抹布?”

张美好理所当然的说:“从家里带来的呀。”

还有人从家里带抹布来学校?

想想张美好四个大包袱,张淑华不得不承认了这个事实。她来找张美好有别的事儿,不会在抹布上纠缠,直接向张美好说,想请她明天一起去车站迎接新生。

以张淑华想来,刚入学的新生应该都怀着一颗需要他人认同的心,跟着老生一起迎接新生,在所有从汽车站出来的新生中混个脸熟,可以很好的帮助张美好打开在新生中的知名度,她没有拒绝的理由。

不想张美好竟想也不想的拒绝了:“我明天想去买点日常用品,就不给张姐添乱了。”

张淑华又一次升张美好和别的新生不一样的感觉。

她不是强求的人,没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张美好不想为他人服务,而是诚心向她请教,对于接新工作还有没有别的建议。

这让张美好对张淑华的好感升了一个高度,把自己上辈子在电视里看过的别的学校如何迎接新生一一说了出来。当然有些不适合现在实施的方法,张美好不会提,可是怎么让新生尽快找到迎新点,减少人生地不熟的紧张感,或者如何与车站领导对接,免得车站管理狐假虎威,张美好说的很详细。

这些办法已经让张淑华跃跃欲试,又一次表达了对张美好不能参与迎新的遗憾之后,张淑华才想起自己来找张美好的另一个目的:“你看我,光顾说话都忘了正事儿了,咱们快去食堂吧,要不你得挨一晚上饿。”

是了,现在还不是每个大学旁边都有一条小吃街的时代,师范大学又处在省城的边缘,附近连个国营饭店都没有,过了饭点还真没处买吃的。

匆匆赶到食堂的两人,买下了最后两份只剩下菜汤的饭,在空荡荡的食堂随便坐下后,张淑华怕张美好不知道怎么安排时间,好心道:“你买日用品有半天就够了吧?离正式报道还有两三天,觉得没事儿干的话,可以参加一个文学社的征文,练练笔也好。”

张美好一问才知道,经过三次高考积累,考上大学的应届生越来越多,上面有意增加应届生在学校的活跃度,要在今年的新生中搞个歌颂母校的征文,由校文学社承办。

上辈子张美好苦难中唯一的慰籍,便是看些文学读物,唯有看着那些印在纸上的文字,才能证明她的的确确曾经念过书。陈二柱没少为此打人,张美好却一直悄悄坚持着。

所以对八十年代至新世纪的文学走向,张美好十分熟悉,对张淑华关于参加征文的提议她很感激,更感激的是张淑华让她看到了一种更正大光明赚钱的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