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八零赚钱真香 > 第112章 第 112 章

八零赚钱真香 第112章 第 112 章

作者:朱大概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3 20:03:04 来源:文学城

张美好又要写报告文学了?她那篇小说不是刚写完吗?辅导员认真的打量着大口大口吃锅贴的学生,觉得如果把大部分发心思用到写文章上,专业课能全部合格,张美好可能已经尽力了。

有大量文章打底,想来张美好毕业时分配的工作不会太差。唯一遗憾的是以她的成绩,留校任教怕是不行。

算了,人家自己都没表达过留校的想法,自己操的哪门子心,还是快点吃锅贴要紧,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

有了辅导员的认可,张美好几乎不再参加班级组织的那些与学业无关的集体活动,把精力投入到写作和做生意上。

好消息总是接踵而至,那部令张美好惦记的电影在裙子全部做完不久便上映了。随着电影的上映,人们记住了女主角飞扬的红裙子,发现百货商店竟然同步推出同款,当然要买上一条。

裙子的用料比裤子多,又有电影的加持,张美好不客气的把价格直接定到三块五,比别的裙子贵出一块钱,仍然供不应求。

数着回收的货款,张美好后知后觉的向许武感叹:“我就觉得上回帐算的有问题,咱们做那么些裤子,不应该挣不到钱,原来是忘了咱们用那钱买裙子的布料了。”

许武没有纠正张美好的话。这次他接下了分红,足足九百二十块钱。虽然还不如当初卖院子时给张美好的让利多,可这钱是他一分一分挣出来的,跟用家里的房子换钱,完全不是一码事好吗?

“裙子卖的差不多了,是不是该重新做裤子了?”许武把还没捂热的钱递回去:“咱们还得再招些人,销售员们都急着要货呢。”

张美好财大气粗的把钱重新推给许武:“裤子的布料都准备下了,这钱你可以自己留一段时间。不是让周家明继续找红布了吗,跟他说,要是十三号之前找不到,就不要了。”红裙子是有时效性的,太晚找到布料,做出裙子夏天过去了,还卖给谁?

听听,说的是人话吗?许武默不做声的把钱装进包里,告诉张美好,郑国梁这些日子天天跑房管所,滚刀肉一样想要回黑市那片地,反而引起上面的注意,直接把黑市给封了。

黑市一封,一直在那里摆摊的人只好把摊子摆到黑市附近的两条街边。路上人少的时候还好,一早一晚上下班时间,路被堵住半边,道窄人多,特别容易引发口角,已经有群众向居委会反映了。

张美好听完递给他一张今天的省报,许武不解的接过来,打开发现第二、三版整版刊登的都是署名张美好的报告文学:《发展经济自食其力》。

许武听妹子叨咕过张美好要写啥报告文学,以前也见张美好遇到小摊贩就聊个没完,以为她咋也得准备一段时间,至少得跟小说一样经过编辑修改后再发表,没想到今天省报就刊登出来了。

好像还加了编者按。

出身决定了许武对编者按比正文还感兴趣,一目十行的先把编者按看完。编者按的篇幅不长,大概意思就是张美好的这篇文章,着眼于新生的个体户,即注意到个体户对解决就业、发展经济的作用,也不掩盖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一篇很有参考意义的文章。

许武一下理解了张美好的意图,拿起报纸找到郑国梁:“看看吧。”

被房管所屡次拒绝的郑国梁,觉得许武在消遣他——他现在每天一睁开眼,想的就是咋把土地变成自己的,哪有心思看报纸?

可是面前的这位是堂哥都要捧着的人,郑国梁不好不给面子,只能有一眼没一眼的看他指定的文章。看了没两段,郑国梁的逆反心没了,甚至直接拍上了大腿:

“看看人家文化人,把话说得多透。我们这些人可不就是发展经济的必要补充吗,还不找国家要一分钱,赔赚都自己担着。”

说完他把目光移到文章标题下面,边找边说:“这文章是谁写的,我得请他吃顿饭,这是有大本事的人。”

有大本事人的名字,用四号黑体端正的印在标题下面:张美好!

看着突然不出声的郑国梁,许武有些好笑的敲了下桌子:“有了张美好写的这篇文章,你先别找房管局了,去找工商局,就说自己看文章后,发现个体户太不容易,愿意替个体户找个摆摊的地方。”

让他一个办黑市的人找工商局?郑国梁一时转不过弯来。许武向他笑了一下,想上前抽出报纸,但郑国梁潜意识里知道现在不能放手,把报纸都攥皱了,到底没让许武拿走。

本就是作个动作的许武,摇头放弃收回报纸,好心提醒郑国梁:“你要是想不明白,还是去跟郑主任商量一下吧。”

郑国柱显然比郑国梁更明白官面上的门道,听完许武的主意后,直接给了郑国梁一巴掌:“你不快点去工商局,找我干啥,光等着别人把事儿办成了,你擎现成的?人家都该你的呀。”

见堂弟还是一脸懵,郑国柱怕放他这么去工商局坏事,只好把里面的门道一样一样说给他听:黑市不开摊贩们占道,引起群众不满知道吧?那些摆摊的人按理是不是该归工商局管?可工商局除了收工商税或没收一下摊贩的东西,别的啥也干不了。

群众天天举报摊贩们占道经营,工商局拿不出解决办法,上面肯定对工商局不满意,给工商局施加压力。工商局为了减轻上面的不满,只能加大没收摊贩东西的力度让他们没法摆摊,引得刚在工商局登记个体户的摊贩们不满。

这个时候敢登记个体户的人,胆子肯定不缺,万一里头有人关系也不缺呢?工商局两头受气,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如果郑国梁在这个时候提出能给摊贩们找到摆摊的地方,是不是解决了工商局的大麻烦?等工商局把郑国梁说的话当成件事研究并同意了,郑国梁再说出自己找到的地方有点小问题,需要工商局帮忙协调一下,工商局很大程度上会帮忙。

到时候两个单位之间协调,可比个人找单位耍无赖管用多了。

等事情办成了,摊贩们开开心心重新摆摊,道路重新通畅,工商局压力减轻,房管所没无赖上门天天扰乱正常工作秩序,谁会在意那个无赖干啥去了?

张美好和许武是让郑国梁借力打力,这主意简直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