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向川连连说着好喜欢,然后就凑到杨桃脸上吧唧亲了口,亲完害羞的滚到被子里。
又漏出眼睛来偷瞄杨桃,注意到杨桃看过来的视线就又缩了回去,就这样反复着看。
杨桃刚开始有些惊诧,后面想着谭向川都醉迷糊了,估计说什么做什么自己都不知道。
还有脸这个部位没什么大不了的,小孩子的时候天天被亲呢,软乎乎肉嘟嘟的超喜欢。
她就这样无奈看着心道,好幼稚,好可爱,跟平常完全不一样。平常话少人老实服从性强,让干嘛就干嘛。也问为什么,但都已经做完了。
最后两人都闹腾累着困了,躺下就睡着了。
再次醒来的时候天光大亮,昨晚凌晨时还有人卡点放鞭炮烟花喜迎元旦。被吵醒的时候,杨桃有些不耐烦,过年是挺好的就是有点吵了。
好在现如今只是元旦还没到真正的过年,要不然真是整晚都睡不踏实。睡到凌晨有人放烟花,睡到清晨有人放鞭炮,干脆都别睡了。
这年头喜欢比较谁家鞭炮放的响啊这些,过了这个元旦基本就是算着日子啥时候过年。
临近过年都是满怀期盼的,特别是小孩子。
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还不会被家长打骂,还有亲戚来家里给的压岁钱。不过压岁钱这个是不太可能到自己手里的,大人会说交给他们保管,小孩子不会用钱,然后就再也没拿出来。
压岁钱这个就类似交换人情,亲戚给家里小孩包红包,父母也会包红包给亲戚家的小孩。
自从杨父杨母都离世后杨桃就没再收到过压岁钱了,他们家和别人家有点不太一样。
压岁钱基本都是哄小孩的,长大就不给了。
这在杨家并非如此,他们每年都有给,即便人不在家里也可以压在他们房间的枕头下面。
有些时候会和朋友聊起有关家的话题,她才感觉原来自己生活在这无比幸福的家庭里。
即便知道幸福通过对比出来不太好,但也在得知别人的不同遭遇后暗自庆幸更加珍惜。
她醒来的时候谭向川早就走了,元旦期间饭店人流多要加班,可能会晚点回来。连着一周的时间里,杨桃和谭向川基本上都没碰着面。
杨桃有时会去谭家那边走动,听着他们提起谭向川的儿时趣事。还有他竟会做木工,从小跟在谭父后面天天刨木屑早已耳濡目染会了。
谭父以前也是十里八乡的木匠工,大到房屋构建小到桌椅板凳都能做出来,有心培养几个儿子交班结果除了老大接手,其他的都不行。
老二是早产的身体不太好,做不了木工。谭向川是硬逼着学就越是不想学,马马虎虎技艺一般。老四也就不再强求了,靠读书逆天改命。
有一技之长就饿不死,如果不想一辈子都在地里刨食看老天爷吃饭,这是很多人的选择。
即便选择的技能会逐渐淘汰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但至少富裕过有家底。只需要稍加改变创新,就能等来重焕生机卷土重来的机会。
所以当时谭父也是这样给谭向川安排的,杨桃之所以选择养殖这个专业单纯是馋肉的。
只要养得多就能杀得多,然后就能天天吃。
在家里越来越无聊杨桃开始出门巡视领地,回来这么久她也算是把自家田地给认清了。
有次夜里谭向川回来,杨桃还没睡下提出想法,在家里待着好无聊,你不是会做木工的嘛。做点稀奇古怪玩的出来呗,我解解闷。
杨桃说到后面就反悔了,说算了不用做。想着谭向川是别人越让做什么就越不做什么的,反抗着来的主,而且木工也不是很喜欢做的。
谭向川当时就这样应下了,杨桃原以为听进去了不会做。结果却在后面的日子里时不时就冒出来些木头做的小玩意来,都挺有意思的。
杨桃越看越喜欢,好歹可以解闷段时日了。
-
杨帆杨柳是一月下旬放寒假回来的,还有两周就过年了,过完年三月份又得回去上学。
“姐,你起来了。”杨帆杨柳正坐在火炉边做作业,看着房间里出来的杨桃打着招呼。
“恩。”杨桃打着哈欠踩着拖鞋出来,“你们饿就自己弄吃的,不用管我。起那么早干嘛,又不是在学校里还要上课,可以多睡会啊。”
“起习惯了,干脆就趁这几天把作业写完。到时候过年就能放心玩,不用管别的事情了。”
“行啊。”杨桃对于他们的计划很是赞成。
两人都是好苗子,用不着别人监督。
即便监督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杨柳偶尔会开小差,不过杨帆会管着她。有不会的也会相互讨论,实在不会的才拿着题来找杨桃问。
之前杨桃以为两人成绩一般,毕竟不怎么接触过,结果后面才发现两人成绩名列前茅。
心里得意,不愧是她弟弟妹妹,得她真传。
杨桃正往外走去后院看看她的小猪猪们,结果杨帆喊道,“姐,猪和鸡我们都喂好了。”
“噢好。”于是杨桃又坐了回来,两兄妹写作业,她有些无聊的随手抽过他们的课本看着。
自从他们回来后每天喂食就换了人,杨桃没事干啊没事干,开始研究美食去村里听八卦。
两兄妹回来一周的时间就把寒假作业光速完成了,刚开始还跟着同学朋友出去玩,后面兴头过了就不再出门了,三人坐着大眼瞪小眼。
气氛正尴尬着,隔壁桂花婶就带着她家外孙名叫小虎的过来了,顺带还有小袋米和食材。
桂花婶放下小虎着急忙慌解释道,“小桃,我娘家那边有事,他父母外出打工过年才回来不在家。时间有点赶,来不及带小虎回去。天冷小孩子带着过去顾不上来,还怕夜里着凉生病。放你这里在几天,我们回来就把他接走。”
“没事,婶。你就放心吧,我们看着呢。”听着事出有因,杨桃也好说话,连忙答应下来。
最后桂花婶嘱咐着小虎道:“在这里要好好听话,别瞎跑,我们过几天就回来了。”
小虎虽然也认识杨桃他们,但毕竟常年跟在桂花婶身边长大十分舍不得,哭的稀里哗啦抱着人,“我跟你们一起走,不想在这里。”
“奶奶,你不会是不要我了吧,我会听话的。”小虎想着村里人说他父母生下他就不要了,再加上他也没怎么和父母接触过压根不熟。
有次他疯玩回来,奶奶指着两个人介绍说,那是你爸妈啊,你这孩子怎么不喊人啊。
他父母也是买了不少小孩喜欢的玩具零食费了些功夫,过几天他才开口喊爸妈。顿时高兴的不得了,比孩子第一次开口喊爸妈都高兴。
但这快乐只是暂时的,过年的假期转瞬即逝,几人相处没几天两人便又要离开了。
走的时候还趁着天没亮赶车就走了,其实早起的声音真的有点大窸窸窣窣的,他都知道。
时间长了,小孩的记忆力也短,再次见面依旧不熟悉。过年待几天接着离开,就这样重复。
直到几年后他父母带回来一个小孩,走路摇摇晃晃的,他很喜欢有弟弟妹妹,有人陪他。
但实际就是他们把他留在这里,觉得那个小孩年纪太小,于是把他留在身边方便照看着。
随着他年龄增长开始读小学了,他父母回来过处理他上学的问题,带回来的还有弟弟。
弟弟又白又胖很是可爱,就跟年画里的娃娃一样,他凑过去想带着他玩却被拒绝说脏。
那时没在意认认真真把手洗干净去拉手,被推开却没推动,他有点恼了反推一把。
弟弟摔倒在地上,他父母过来骂他。他反驳了,可他们说大的要让着小的,他就欺负弟弟。
后面他就不再理弟弟,他不喜欢这个。
然后弟弟凑过来递给他一颗糖好甜,他没有吃过,吃完还有点意犹未尽舔着糖壳。
他想了想,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于是就不和他计较,两人就这样和好了。
他发现弟弟有很多好吃的没见过的零食,他在一旁眼巴巴的望着有些嘴馋。被他父母注意到喊着弟弟分哥哥也吃,可弟弟不想分享,他也嘴硬说才没有很想吃,我都吃过的。
父母打着哈哈递过来,他喝着甜牛奶真好,就是可惜了肯定没有喝干净还剩下一点点。
后面父母就不怎么回来了,每到过年都说厂里忙这段时间上班工资高,打点钱回来没了。
于是村里就有人说,他父母不要他了,有他弟弟在身边就够了,他害怕奶奶也不要他了。
“怎么会,我们过几天就来接你回家。”桂花婶蹲下身去揉了揉小虎脑袋顺便替他父母说几句,“你爸妈那是情况所迫,不得不出去赚钱养家,等家里条件好点他们就回来了。你不要听村里人瞎说,哪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啊。”
“乖乖听话啊,我们先走了。”桂花婶听着外面传来喊她名字的声音,连忙起身往外走。
这个天气可没有几人还敢拉车,去哪基本都是徒步。还得走很早,要不然天黑都到不了。
随着桂花婶离开,小虎也不哭也不闹了。
只是问了杨桃个问题,“我乖乖听话,懂事做个好孩子好哥哥,他们就会回来的对嘛?”
杨桃不知道怎么回答,拿出家中常备的零嘴邀请道:“快过来吃零食,小虎。”
小虎有些犹豫,毕竟奶奶常说别人家的食物不多,别玩疯了看着饭点了还不回家。
让人喊也不是不喊也不是,于是每次去玩看着别的小伙伴家里快开饭就一溜烟跑了。
“我带的有吃的。”小虎从带来的粮袋里掏出来几张大饼,几口咬下去给杨桃看,“里面有咸菜干,好吃的,我就不吃了。”
“怕个啥,又不能把你吃了。”杨桃薅了下小虎脑袋,拉着人转一圈,“粮食你不用操心,就你这小身板还能把我家吃穷了啊,压根不会。”
小虎骄傲回,“我不怕,村里人我都认识。”
“是是是,你最棒了。”杨桃敷衍道。
现在小虎这种状态明显不对劲,情绪憋回去了,杨桃得想个法子把人将情绪释放出来。
杨帆拉着人往身边坐,烤着暖和。
杨柳则递出去鲁班锁这个木制玩具。
小虎围坐火炉边接过玩具摆弄着看了下婉拒,“我不会玩这个,有没有简单点的。”
杨帆拿出自己的珍藏,弹弓和陀螺。
小虎拿着弹弓就爱不释手,有些坐不住了。
“小帆哥,我能不能拿出去玩,然后晚点还你可以吗?”屁股在板凳上扭来扭去开口问。
“可以,别弄坏了就行。”这可是杨父之前给他做的,杨帆即便不舍,还是把它借了出去。
“小帆哥,你是不是打洞很厉害呀?”
小虎一脸崇拜的望着杨帆,河里的结冰了,他们会拿弹弓放上石子去打冰块。那个冰层有点厚,基本都是好几次才能打破一个洞,要是一次就能打出洞来,简直就是大神级别的人物。
“小虎,你怎么光问你小帆哥不问我们厉不厉害。”杨桃杨柳纷纷把自己的弹弓放桌面上,杨父的教育方式就是复制粘贴都一样。
“哇,这么多,这么好。”小虎回过神来看着桌上又摆着两副弹弓,上手试了下非常好用。
看看手里的这个又看看桌上的另一个,怎么办,都好想要,最后说,“我能都玩吗?”
“一起,走,出发。”杨桃把火炉里的煤炭减少了,然后关上门,拉着几人去到河边打洞。
来的时候有点晚了,好的位置都被人占领了,几人只好找个偏的位置打洞。
小虎一来就看到了小伙伴,此刻正兴奋的打招呼往那边跑。跑一半突然回来跟杨桃他们打个招呼,然后就跟着他们去一边玩去了。
那几个小孩来的早,位置抢得好。也是不嫌弃带着几个大人玩,甚至还有点瞧不上。觉得自己老厉害了,这些大人怎么会打得赢自己。
杨桃听着这话不想说,想当年她可是叱咤风云响当当的人物,孩子中孩子王,没人不服。
小虎和几个小孩连续打了好一会,破的洞都没几个,倒是岸边的石子都快被捡没了。
几人跑远去捡石子,杨桃三人有点无聊,在冷风里吹了会杨桃提议,“要不咱也,比一下。”
“好。”杨帆杨柳两兄妹连连答应。
原本就是有点担心小虎的情绪才出来散散心,结果发现好像不太需要,他还有朋友陪他。
不过既然来都来了,那就玩一玩也不妨事。
几人来到小虎他们捡石子的地方,挑了十颗然后就回去了,比赛十颗能打几个洞。
因为弹弓被小虎拿走了一把,所以三人打乱都不是用属于自己的工具,熟练度下降。
首先是杨柳,十颗六洞;其次是杨帆,十颗八洞;最后是杨桃,十颗九洞。
打完后杨桃止不住的笑,“哈哈,还是我厉害吧,这个冰面有点薄,要不然没那么好打。”
“确实。”杨帆也赞同的点头。
这片冰域被其他小孩打得差不多,然后在加上天气开始回暖雪开始有些融化的迹象。
倒是杨柳有些不服气,“我第一个打的,有点紧张好久都没玩了,这局不算不算,再来。”
“癞皮狗。”杨帆倒是习惯了怼道。
“我没有。”杨柳连忙否认,恼羞成怒。
杨帆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杨桃也对此没意见,“三局两胜,再来两盘,你不许赖皮。”
“好。”杨柳应下就去捡石子。
第二局:首先杨帆,十颗九洞;其次杨桃,十颗八洞;最后杨柳,十颗八洞。
第三局:首先杨桃,十颗六洞失误了;其次杨柳,十颗九洞;最后杨帆,十颗七洞。
最后的比分:杨桃986总23洞,杨帆897总24洞,杨柳689总23洞。杨帆险胜,杨桃杨柳平局。
这次没有倒数第一,只有第一第二名。
杨柳得知杨帆险胜后,心里那叫一个懊悔,要是再努力点,第一名就是她的了。
几人在打洞的时候身边聚集了堆小孩,刚才看着他们玩都不敢呼吸打扰,生怕影响发挥。
现在结束全都一窝蜂围上来,七嘴八舌的喊着几人名字,“教教我们,教教我们。”
而这人又是小虎带着来玩的,也有几个小孩跑去问他,“你会不会?教教我们怎么打。”
小虎被人夸得整个心都飘飘然,感觉心里比吃了蜜都甜,这就是被人崇拜的感觉吗?爽。
小虎硬着头皮答应下来,趁着饭点河边没人,多次请求拉着杨桃他们就出来现场教学。经过几天的学习,他终于可以出师带徒了。
于是在某天的下午,小虎同学用十颗七洞赢来好多夸赞崇拜的声音,被尊称‘大师’。
几天的时间一晃就过去,桂花婶把小虎接回家了,他还是偶尔会过来串门,向他们学习。
整个寒假基本都快赖在杨家了,桂花婶感到不好意思,杨桃几人倒是没啥意见。
这次的寒假作业小虎同学超额完成提前解放,可把其他小伙伴羡慕坏了,家长天天催。
有几个小孩耍聪明,想着借小虎作业去抄答案,这样几天就能把作业写完了。
然后被家长发现,押着人来给小虎还作业,于是和小虎同龄的小伙伴就遭殃了。
在后来小虎同学为了保持人设不倒,上学期间拼命学习勇争第一,倒也是出了名。
-
1983年2月10号,这次赶集是春季前最隆重也是人数最多的一个集,家家户户买年货春联。
还有打工潮南下进厂的人也回来过年了,包括小虎的父母以及谣传跟人跑了的杨自美。
谭向川他们也放了6天的假期,今天他也跟着来集上买东西了,杨帆杨柳也跟来拿东西。
不过就是人有点多格外的拥挤,几人早就走散了。也好在对地方熟悉,确定了个某个地点为最终目的地,要不然还真不一定能找着人。
之前杨桃就怕这次赶集人多有先见之明,把很多东西都买好了,这次来就是随便买点。
现在的年味特别浓厚,到处都充斥着喜庆的味道,人们都带着笑容对新的一年无限期待。
过年这会雪已经融化了,气温开始回暖。
等几人拎着大包小包的回到家里早已挤得一身汗,把东西归置整齐后就开始大扫除。
就这样忙碌到晚上把身上清理干净后休息,第二天需要准备的事情就比较少了。
终于等到了12号初夕,早上起来就得把半月前宰的过年猪,把猪头耳朵尾巴等其他部位,放在大铁锅里煮熟,然后早饭随便吃点应付。
每到宰过年猪的时候也都是好一番景象,大人会去帮忙,小孩则在一边看。
不过有些习俗,本年与本命相克的小孩不能看杀猪,只能等杀完后才能出来,讲点风水。
猪被五花大绑着木板上,然后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猪就呜呼了,拿个铁盆放在脖子下面接猪血,冷却过后无论是生吃还是煮熟都美味。
然后用烧开的水浇淋在猪上面开始刮毛,清洗干净开膛破肚把里面的脏器取出来,有些直接扔掉有些是用铁盆接住清洗干净还能吃。
把肚里的处理好接下来就是分成几大块,盐巴腌制后就用大缸装起来保存,最后熏制。
在这期间里可以把肉切成小块煮给来帮忙的人吃,还有可以给小孩放火上烤着吃。不需要过多的调料,仅仅就是盐的味道已经很香了。
大件完成后就是剩下的小件,清洗猪肠这些的时候可是有点难的,要洗干净还得处理没味。最后就是熬油,猪肠包猪肉熏制成为腊肠。
把猪肉熬煮起来,可以调浆糊方便贴春联。
浆糊就是用水和面粉按比例调和均匀,放到火上加热在此期间需要不断搅拌以免粘锅。
最后就是先把需要粘的位置以及春联上蘸些,然后上墙美美完成。真正早饭时间有点晚隆重还要祭祖,中间放着的盆里是煮熟的猪头这些。烧香冥币,在这个期间里就可以放鞭炮了。
然后除夕这天就没什么别的事情了,晚上发红包守夜看春晚,堂屋里的蜡烛是不能灭的。
等到晚上吃过年夜饭,杨桃几人坐着唠嗑,等过了点放了爆竹就可以睡觉了。
火炉的四边都被坐得满满当当的,杨桃去房间里拿出来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发压岁钱了。
杨帆杨柳痛快就接下了,谭向川不太想接。不懂为什么他也有压岁钱。两人想法一致,他也给杨桃准备了,结果没想到自己慢人一步。
杨帆杨柳也接过谭向川的,“谢谢姐夫。”
谭向川把自己准备的压岁钱也交给杨桃,于是两人就这样互相给了对方压岁钱。
杨桃隔着纸壳摸着里面沉甸甸的,她也不知道谭向川里面放了什么东西,大胆猜测不会全身家当都放进这个红包送给她了吧。
等到零点,先是一家放起了烟花开了个头,接着就是家家户户都出来放烟花看烟花了。
这个时候没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这阵仗有点吓人,这场烟花秀足足持续快一小时。
几人互道早点休息后就各自回房间了,回到房间后杨桃实在忍不住好奇拆开看了看。
然后想把红包还给谭向川,好家伙,还真的就是全身家当都放里面给她了。
等谭向川洗漱回来的时候就看着杨桃坐床上等着他解释,谭向川先开口道:“桃,我们都在快一年了。在这期间里我吃你的用你的,你还不收我钱。又不是慈善家,咱两可是夫妻。你跟我划那么清楚那么明白,你是不是不想要我了?”
“你当初说过会对我负责的。”谭向川接着控诉,“结婚这一年里咱两差不多是分床睡,你说不想要孩子。感情慢慢来我答应也认可,但是你不能就这样不让感情有发展的机会。”
“行,我收着了。”杨桃听完这些,答应了下来,“今年可能要搞事情会花费些钱,如果不够用就从你的里面挪,算你提前投资我的产业。”
“好。”谭向川也不纠结什么投资不投资,杨桃肯收下他的钱相当于就是还有爱,就证明他们的感情还是有点进展的,就是有点缓慢。
“睡了,压岁钱压枕头底下。”
杨桃裹着被子就扭头靠墙,谭向川上去后环抱着拍拍她的被子,“你可以试着相信我。”
“哈?睡觉,别吵吵。”杨桃动了动。
“噢好。”谭向川不再有小动作躺平。
等到外面终于没有声响可以睡觉的时候,杨桃想着刚才谭向川说的话,两人关系不好?
一般般吧,她和两兄妹都一般般相处。
想着想着意识就逐渐陷入睡梦里,忙活一天还带熬夜,这会早就困得不行了。
大年初一,开始走亲戚。
杨桃先去的大伯家里,然后就是小叔家。
她之前就听着别人说杨自美回来了,这次回来是三个人一起,光鲜亮丽看着可气派了。
杨自美身穿健美裤红色羽绒服,怀里抱着个穿粉色羽绒服的小孩,手上牵着个身穿喇叭裤蝙蝠衫大衣外套,戴着□□镜的男人叫小羊。
叫小羊的男人嘴里叼着根烟,耳朵上也有,点着的放嘴里吞云吐雾的,看起来好**。
杨桃看着小叔家里人对着他们两人有点恭维了,倒有些好奇他们是在外面赚到了多少钱。
这个叫小羊的男人是孩子亲生父亲,那么她算了算时间发现杨自美竟然未婚先孕。
未婚先孕在这个背景下是不耻的,乱搞男女关系,有了孩子还会被人搞坏名声威逼利诱。
他们会拿着孩子做事,认为不嫁给他们就没人敢娶,再加上娘家那边怕遭人眼色嫌弃赶出家门不得不嫁,没有任何彩礼没有底气,去到男方家里只能任由别人搓圆捏扁任劳任怨。
不过现在看两人这相处模式倒不太像,杨自美受欺负的样子。如果就这样也没什么,她堂妹找到个好亲事自己喜欢的她铁定送上祝福,关键是还有笔账杨桃没有找杨自美算清楚。
当初要不是她搞这种下三滥手段也不至于让她和谭向川陷入两难境地,最后只能结婚。
虽然目前看来相处融洽,但当初这事的发展情况还是不太好,心里莫名不爽。
杨自美像是才注意到角落里的杨桃,连忙情似姐妹般拉着人过来道,“小桃姐,当初要不是你收留我,我根本就没有今天的成就。”
“我当时说要报答你的恩情,现如今我发达了,住你家里那段时间多有叨扰,这是费用结清了。”说着杨自美就把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趾高气昂的往空中撒,最终落在地上白花花的。
杨桃也不气恼蹲着地上就把钱捡起来认真开始算着预估,没想到这傻妞还多给出那么多。
干啥也不可能跟钱过不去啊,别的什么都是虚的没有实感,就只有钱摸起来才是真的。
杨自美和小羊见着这副场景都笑了起来,看着杨桃就好像丧家之犬需要别人的施舍般。
出门后杨桃就把这件事情传了出去,只要当时给予过他们帮助的都有份,此话一出无数人前去堵门,都来找杨自美夫妻要丰厚的报酬。
各种杂七杂八的人,说什么离谱的帮助都有,上厕所没带纸遇上给了几张,天气热站前面给人挡了太阳啊,路上看着没走稳扶了把等。
刚开始杨自美还挺享受那种欺辱感觉的,直到后面钱撒出去的太多了,两夫妻承受不住。
再加上有大人在中间劝阻把钱给捞回来放他们口袋里,这才算是停手了。就是肯定损失惨重了,看他们下次还敢不敢炫富,这就是后果。
看到他们过的不好杨桃就开心了,不是当初设计她嘛,不是想回来炫富打脸嘛,拿钱砸。
两人几乎是灰溜溜的跑出去的,回来时光鲜亮丽风光无限,如今两个场景形成鲜明反差。
大年初二,杨桃和谭向川去谭家。
谭父谭母见着两人也是十分高兴,儿子变‘闺女’回来了,他们把带回来的糖果饼干和亲戚邻里分了圈,如同当时结婚一样热闹。
大年初五,拜财神去山上捡柴谐音‘财’。
-
春节过后,原本还在阖家团圆热闹无比的家里就又重新归于平淡的生活,只剩下老人孩子。完全没有往日热闹的场景,还有些不适应。
转眼二月底,接着迎来的就是元宵节,这个节日过后杨帆杨柳寒假结束他们要去上学了。
元宵节这天要吃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
也是在外务工无数游子的最后时光,在这段期间里早已有不少人出门了。晚一点的家里有事才拖到现在,要不然过年前后招工最多。
杨桃和谭向川大早上的就开始起来和面包馅煮汤圆,馅料常见的是芝麻或者花生馅的。
还有些水果味的汤圆,很是受小孩喜爱。
一人一个又大又圆,吃完又甜又腻还噎人。
杨桃吃完汤圆连吃好几张大辣片缓解中和味道,她还是喜欢吃那种没馅的,两三个小号汤圆就够了。除了特别喜欢吃的,基本都腻的慌。
辣片是用豆干豆皮面粉制成的,虽然大人还是觉得不干净不卫生是垃圾食品,但这种东西在小孩之间可是很流行的,吃完都还要嗦手。
杨桃一开始也不知道还有这种好东西,后来从小虎手里吃过后惊为天人,觉得特别好吃。
得知学校附近的小卖部里才有的卖,要不然街上很少见着有人卖。就托小虎多买些带着回来吃,简直就被迷住了好吃的根本停不下来。
来家里串门的桂花婶看着总说,怎么还吃小孩东西,这辣片一点都不好吃不卫生,怕是用地沟油做的吃多了会拉肚子,劝说着少吃点。
果然吃多了会拉肚子,谭向川得知后,看了下学着在家里做出来给杨桃吃,这样就卫生了。
刚开始做出来的辣片辣条没那种味道,虽然也很好吃但吃着没那种感觉。
后面谭向川重新弄了下调料,才得以重获杨桃的喜爱,每次吃完了都会缠着喊谭向川做。
杨桃不是没尝试复刻谭向川的做法,不过她做出来的明显味道不对,没有那么好吃。
辣条的制作得先用米饭、面粉、辣椒粉这个颗粒一定要细腻不能过大、五香粉是指八角茴香桂皮花椒丁香的混合物,加水混合揉团擀成面皮切条上锅蒸熟捞出备用。
碗里放粗辣椒粉、细辣椒粉、花椒、孜然、白糖、盐、味精备用;锅里油热下洋葱、大葱、姜片、蒜片、八角、桂皮,香叶炸出香味捞出残渣,然后下调料弄成辣椒油浇在面皮上搅拌均匀。
吃起来辛辣刺激,简直就是味觉盛宴。
元宵节镇上有安排活动,晚上有元宵灯会。
谭向川回到家就把这事告诉了杨桃三人,询问要不要去玩,不过就是活动是在晚上。
这时候的月亮还没到时候不算很圆很亮,但走夜路再加上手电筒的加持足够用了。
更何况去镇上看元宵灯会凑热闹的肯定不止他们,家里都没啥事闲着也闲着还不如去玩。
杨桃几人准备下午吃过饭就出发,去太早了也难等到晚上所以还不如晚点去。要不是最近有各种节假日堆一起,那可真是太无聊了。
谭向川还给杨桃做了个滚灯,名字显而易见可以滚动的灯笼,不仅可以照明也可以娱乐。
无论怎么滚动灯笼里的蜡烛都不会熄灭,只会随着方向的改变调整角度倾斜保持平衡。
原本还打算多做些灯笼拿到街上售卖,但复杂的需要耗费时间精力比较长,所以就做了些简易的动物兔子螃蟹锦鲤柿子以及荷花灯。荷花灯可以放在水面上,带走人们祈祷的心愿。
杨桃他们到街上的时候已经很热闹了,各种叫卖声,街道两旁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灯笼。
摊位上还有通过猜灯谜获得灯笼的方法,很是有趣考验个人能力,不少人都凑过来猜。
还有趁机卖吃的,冰糖葫芦汤圆卤煮等。
他们也是选好摊位就把带来的灯笼放了下来摆放整齐跟着叫卖,就是时间来得晚。
不少人手里都已经提着灯笼了,好在他们制作的造型在上面更胜一筹。小孩看着手里的又看着摊位上不一样的灯笼哭着喊着还要买。
大人简直就是一个巴掌拍下去,嘴里骂骂咧咧,“买什么买,还不够多啊?这些都一样。”
于是就被拉扯着离开了,就这热闹的场景也吸引来不少人围观,他们的生意就好起来了。不一会儿就清摊结束了,这会时间表演开始了。
只见行人站在街道两旁让出位置,远处传来锣鼓声只见舞狮队缓缓走过来,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随着声音卡点跃动,十分精彩。
还有踩着高跷的人以及表演喷火术,胸口碎大石的,众人目不转睛的看着心都跟着惊颤,结束后人完好无缺没有受伤纷纷鼓掌喝彩。
看完表演最后放荷花、孔明灯收尾,众人看着带上祝愿的灯笼飘向高处,场景令人震撼。
写的什么内容是不能告诉别人的,他们几人写都是背过去不看,但还是有好奇心会想问。
杨桃是带着谭向川送的相机来的,这会忙着给人拍照留念,以后翻开照片回忆满满。
杨桃先拍了合照最后是单人,喊着正在准备放飞灯笼的谭向川,“看我这里,谭向川。”
谭向川听着声音扭头笑看着杨桃,杨桃及时抓拍下来,看着相机里的笑容有点心动。
灯笼里面的蜡烛燃灭后就会自己掉下来,而且在这几天里观察过天气变化,阴天有小雨风力不大,是不会发生意外事故的。
结果在灯会结束的第二天,附近的一个小土坡被烧着了。好在没有人员伤亡,范围不大火势迅速就得以控制,但也给人敲响了警钟。
不过就是知道了,下次改进就不会出事。
辛苦各位读者朋友了,这章字数有点多,下章18号更[可怜]有点卡文,我需要调整下文章时间线以免出差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十二章(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