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暗夜追凶[刑侦] > 第17章 ★门之诡计

暗夜追凶[刑侦] 第17章 ★门之诡计

作者:凌风雪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26 13:46:07 来源:文学城

宁向晚紧紧攥着龙军提供的三维立体图,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一旁的苏念安同样面色凝重,她们刚从魏申的电脑中获取了那份经过精心改造的设计图。

两人将图纸重新缓缓摊放在桌上,包厢内昏黄的灯光洒下,图纸上的线条仿佛交织成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

“把这两张图仔细比对一番,没准那隐匿的暗门就藏在其中。”宁向晚打破了沉默说道。

苏念安轻轻颔首,目光如炬,瞬间聚焦在图纸上,开始逐行逐列、仔仔细细地搜寻细微的差别。

时间在悄然流逝,终于,她们捕捉到了一个关键的矛盾之处。

“瞧这儿!”苏念安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她的手指用力点着图纸,“三维立体图里包厢承重柱的位置与设计图分毫不差,可设计图上偏偏多了个暗藏的机械构造。”

宁向晚微微俯身,凑近仔细端详,果然,设计图上清晰标注着一个折叠式气压门。

三维立体图上却毫无痕迹,仿佛这个暗门从未存在过。

“这必然是魏申煞费苦心设计的隐秘结构。”宁向晚喃喃低语道。

“我们必须去现场一探究竟。”

折叠式气压门,如同隐匿在黑暗中的幽灵,悄然安装在包厢的承重柱内部。

魏申凭借着自身的安保权限,成功获取了建筑图纸,经过精心谋划与设计,打造出了这一隐藏结构。

其核心组件的精妙程度,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碳纤维折叠门板,厚度仅仅5mm,却拥有着超乎想象的坚固与轻盈,展开之后,竟能形成一条60cm高的狭窄通道。

滑轮组与配重块相互配合,巧妙地利用重力势能,能在短短几秒内实现快速开合,动作之迅速,犹如闪电划过夜空,令人难以察觉。

还有那铜制齿轮联动装置,只需轻轻转动手动旋转手柄,齿轮便会悄然咬合。

那细微的声响,被房间的隔音层完美地隔绝开来,即使身处包厢之中,也无法捕捉到一丝一毫的动静。

王强精心编排了一场惊悚舞台剧。

那一刻,他果断触发了暗门,监控画面瞬间定格,仿佛时间也在此刻凝固。

他巧妙地借助地下管廊的负压通风系统,高达的风速,如同无形的助力。

他如同一只敏捷的黑豹,在17秒的短暂时间内,完成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动作。

暗门展开,仅仅用时1秒,紧接着,他侧身急速穿行,仅花费几秒便通过了宽度的狭窄管廊。

最后,他借助踩踏地毯触发的消音橡胶垫,悄无声息地只用了3秒便返回了包厢。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仿佛从未离开过。

王强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触发暗门之前,他提前录制了一段时长的“合同签署”视频,并设置为循环播放,以此来迷惑众人的视线。

同时,他在包厢摄像头前安装了电致变色玻璃。

通电之时,玻璃瞬间变得不透明,成功遮挡住了监控画面,而断电之后,又恢复了透明。

“玻璃表面残留的指纹,与王强的拇指纹路完全吻合。”苏念安的声音沉稳说道。

此外,魏申还利用开源视频编辑器,将21:47:00-21:47:17的17秒内视频进行了3倍加速处理,压缩了视频时间。

插入伪造画面时,背景电子钟的LED数码管扫描线出现了相位偏移。

原本逐行扫描的时钟,在加速之后变成了隔行扫描。

这一细微的破绽,成为了揭露他犯罪行径的关键证据。

宁向晚的目光如尖锐的利箭,在承重柱的表面来回扫视。

终于,她发现了一处极其隐蔽、几乎难以察觉的细微接缝。

“这里有蹊跷。”她的声音低沉说道。

苏念安迅速取出工具,小心翼翼地开始撬动那条接缝。

伴随着一声轻微而又清脆的“咔哒”声,铜制齿轮联动装置被成功触发。

折叠式气压门缓缓展开,一条通道出现在众人眼前,仿佛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这便是魏申设计的暗门,王强正是通过这里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包厢的。”宁向晚笃定地说道。

宁向晚和苏念安沿着通道,小心翼翼地进入了地下管廊。

昏暗的灯光摇曳不定,她们在管廊中发现了一条通往天街会所外面巷子的通道。

“王强正是利用这个暗门,神不知鬼不觉地快速离开包厢,成功制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时间差。”宁向晚分析说道。

苏念安微微点头说道:“他巧妙地利用了监控的盲点和视频篡改技术,但终究是百密一疏,留下了破绽。”

宁向晚站在巷子里,目光扫视着周围,顿感疑云密布说道:“王强究竟是如何到达陈婷家作案的呢?”

说罢,她掏出手机,打开GPS,开始仔细测量从当前位置。

天街会所附近,步行、乘坐公交车、驾驶轿车以及搭乘地铁到陈婷家的具体公里数。

已知陈婷在家的溺亡时间为23点-23点30分时间差之间。

那么王强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往返作案并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暗门回到会所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宁向晚和苏念安决定对这段距离进行实地的模拟实验。

案发时间轴:

21:55:天街会所的360度监控清晰地捕捉到王强举杯敬酒的画面。

22:03:监控又拍到王强在会所露台整理西装的身影。

天街会所→陈婷住所

两地距离12.3公里,途中必经跨海大桥,该桥为双向车道,晚高峰拥堵指数高。

经理论推算,即便全程超速并闯红灯,往返也需要23分钟,若再预留分钟行凶时间,剩余时间非常紧迫。

22:15左右之时,王强的专属司机作证称车辆整晚都停在地库B2层。

苏念安查看轮胎温度传感器数据,发现当日最高时速仅45km/h,这与快速往返作案所需的速度不符。

不过,苏念安还在查看地库监控时有所突破,发现奔驰车在22:38分车灯短暂亮起,证实这是黑客远程激活车联网系统伪造的痕迹。

为验证警用摩托能否满足作案时间要求,宁向晚亲自驾驶警用摩托,开启警笛,沿着预设路线一路闯了13个红灯。

最终实测单程耗时11分27秒,往返加上行凶时间共计27分54秒,超出了案发窗口期。

此外,旧城区面馆玻璃上检出200km/h音爆纹路,但王强的西装褶皱形态却与之不符,毕竟高速骑行会破坏定制西装的立体剪裁。

经核实,22:25时会所直达的地铁末班车已过。

(地铁关闭时间22点30—23点不等,要按照实际站程来。)

苏念安为了验证此交通方式的可能性,特意穿上同款定制皮鞋骑行共享单车。

结果发现鞋底纹路磨损情况与王强当日皮鞋的显微照片比对不符。

另外,地铁站的人脸识别系统在22:00-22:30出现了数据丢失,后经查明是空调冷凝水导致服务器短路,但这也无法改变王强无法通过此方式作案的事实。

跨海大桥护栏刮擦粉末:对跨海大桥护栏上的刮擦粉末进行成分分析,检出了哈雷摩托排气管特有的钼铬合金。

王强名下并无摩托车登记记录。

苏念安进一步研究发现,粉末氧化层厚度对应的暴露时间大于48小时,实际上是三天前飙车族遗留的。

西装袖口的红漆微粒成分与陈婷家门漆相匹配,但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漆面干燥程度是案发后5小时形成的,原来是次日物业补漆时沾染的。

杯壁的单宁酸结晶呈现出20:30-23:00连续沉积的纹路,表明酒杯未被长时间离手。

宁向晚还发现,侍应生证词称王强21:35离席“接电话”,但唾液酶检测显示他持续饮酒至21:50,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

一系列严谨的模拟推演和细致的物证分析后,宁向晚和苏念安终于找到了关键的矛盾点。

王强的行踪和时间线根本无法匹配,他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往返作案。

宁向晚面色凝重,沉声道:“王强的行踪和时间线完全对不上,他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往返作案。”

苏念安点头赞同:“没错,所有的物证都指向一个事实,王强的行踪被人刻意掩盖了。他利用监控的盲点和视频篡改技术,制造了一个看似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案子再次陷入了僵局,她们无法证明王强到过陈婷家。

宁向晚摇了摇头,陷入沉思:“等等,念安,如果王强在监控视频中消失在那17秒,他通过暗门出来的目的是什么?”

她突然意识到,之前的推理可能忽略了一个关键点。

苏念安转念一想说道:“或许他根本没想过去现场作案!”

王强的行动可能并不是为了直接去陈婷家,而是有其他目的。

宁向晚的目光扫视着巷子,突然发现了一个细节,巷子尽头有一个投币电话亭。

它与会所后巷形成了一处拓扑学死角,监控无法覆盖到这里。

她立刻意识到,这个地方可能是王强行动的关键。

“念安,你看那里!”宁向晚指着电话亭说道,“如果王强的目的不是去陈婷家,而是利用这个电话亭制造一个假象呢?”

苏念安顺着宁向晚的目光看去,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说,他可能只是利用这个电话亭制造一个不在场证明,让人以为他有足够的时间去作案,但实际上他根本没离开过会所?”

宁向晚点了点头:“对,这个电话亭和巷子形成的空间盲区,足够让王强完成一个来回,并且毫无破绽。我们得立刻调查这个电话亭。”

宁向晚环视了电话亭,立刻让苏念安对电话亭进行痕迹检查,并且让技术科的周晋调查这台电话亭案发当天的投币通话记录。

苏念安迅速行动起来,她带着警员们来到电话亭,仔细检查电话亭内外的痕迹。

与此同时,周晋也在紧张地调查电话亭的通话记录。

他通过技术手段,迅速获取了案发当天的通话数据。

“宁队,我们查到了!”周晋的声音从对讲机中传来。

“案发当晚,这个电话亭确实有过一次通话记录,时间是22:30,通话时长为3分钟。”

宁向晚和苏念安对视一眼,她们已经有了答案。

王强利用魏申会所的暗门来到巷子尽头的电话亭,拨打电话制造了一个假象,让人以为他有足够的时间去陈婷家作案,但实际上他根本没离开过会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