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安宁 > 第21章 20

安宁 第21章 20

作者:跳跃的火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7 01:22:58 来源:文学城

朱思闻言转过身,他穿着褐色常服,腰间压着玉佩,身旁跟着那个姓黄的近侍。他微笑着看着她:“我特地去你院子寻你,听说你出了门,没想到刚回来,就遇到了你。”

安宁问:“寻我做什么?”

朱思道:“你不说想看木偶戏?我一直使人打听着,终于有了着落,想着邀你同去。”

“好!”安宁高兴地拍手,“那可要叫上大姐姐和三弟一起!”

朱思转头对黄近侍道:“去请大姑娘和三少爷。”

黄近侍领命而去,朱思提议:“下面已经备好了车,你我不如去车上等?”

安宁没有异议。

两人先一步出府,上车对坐。安宁打量朱思的马车:“四叔,你这车又宽敞又稳重,如同移动的大屋子一般,只一点不好。”

他开口询问:“哪儿不好?”

安宁拉开了中间矮桌下的抽屉:“你看,这里头都是空的。我娘也好,大伯母也罢,她们备车的时候总会在车里准备些茶果和小食,若是觉着饿了,就可以垫一垫。”

他看着她温声开口:“你肚子饿了?”

她摸了摸小腹:“饿了。早上起了个大早,只吃了几个小包子一碗粥,上午和大姐去金玉楼,又生了好大一场气。生气也费力气不是,吃的那点东西早没了,如今肚子咕咕叫着呢。”

朱思无奈摇了摇头,唤来了车旁的随侍,吩咐他去就近买点吃食回来,这才问安宁:“同谁生了气?这么费力气?”

安宁便将先前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末了问朱思:“她们是不是好没道理?是金玉楼犯了错不假,可那图案是我大伯母亲手所绘,要给我年后庆生做头面所用。寻常拿错了,知道了都会送回去,哪儿有她们那般霸道的,看中了便握着不放,光天化日的明抢。”

朱思微微皱起了眉头:“怎么又是姚家的人?定国公竟这般治家不严,教女无方。”

随侍轻轻敲了敲车厢壁:“主子,东西买回来了。”

朱思掀开车帘接过吃的,是荷叶粑。刚出锅不久还冒着热气,用细麻绳捆了方便提在手上。他原要递给她,她都伸了手出去接他又缩了回去,转而将其放在木桌上,他道:“烫。”

他解开上面的细麻绳,修长的手指灵活地解着绳结,然后一层一层揭开上面的荷叶。那荷叶蒸得软了,和下面的糯米糕粘到一起,指尖触到他会猛地往回一缩,再轻轻吹着气细心地挑开,直到露出下面软白的糯米,他才拿了帕子垫着给她:“仔细点,还是烫。”

安宁接过咬了一口,眯着眼睛笑:“好吃。”她眉眼弯弯地看着他,“四叔,你真好。”

他道:“你既然叫我一声四叔,自该对你好些。”

她道:“那大姐姐和三弟都叫你四叔呢。你对他们便不如对我。”

他嗯了一声:“你与他们不同,对你特殊些也是应当。”

他坦承的特殊偏爱让她有些小雀跃,随即向他保证:“那我以后也待你同旁人不同。”

他眼里含笑看着她,眼神幽深。

京城有一座老字号的酒楼,名叫天香楼,有个木偶戏老艺人带着他的小孙子在此卖艺。

安宁原以为和皮影戏差不多,实际不是。皮影戏是个戏班子,有人偶师、有乐队、有专门负责唱戏文的唱角儿、还有各种杂务零零总总几十人。这木偶戏统共就一家四口,爷爷是木偶师,小孙子传承了爷爷的手艺,和他一起表演。小孙子的父亲坐在一旁配乐,乐器也简单至极,只有一把琴一个鼓一个锣,母亲则负责拉动场景的幕布和改换场景里的道具。

四人并排落座,他们前方放着一个微缩的戏台,上面布置着一个房间的景象,其上墙、窗、地板家具都是实景,不过只有正常的十之一二大小。眼前是一个卧房,临窗是一方大炕,窗户支起来露出了三分之一。房间里没有人。

坐在一旁的父亲敲了一下锣,拉长了声音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戏开场,那小孙子站在场景后,手上拿着一个木质长杆,长杆上落下许多丝线,丝线下端牵着一个木头做的人偶,约莫有一尺高矮,是个身着玉色文衫长袍的读书人。他从一侧进了房间,伸懒腰打了个哈欠,然后慢悠悠地上炕躺下。

他睡了片刻,响起了鼾声,然后翻了个身,背对前面观看的众人。

此时爷爷进场,他同样用落着丝线的木杆操纵着一个人偶,只是那人偶更小,只有手指长短,人偶从天空落到半开的窗户上,动作灵活地跳上炕,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熟睡的书生。

这是有名的志怪故事《小人国》,讲的是一个在家里睡觉的书生,发现家里来了一群小人的故事。这神奇的故事和有趣的场景顿时牢牢吸引住了顾家姐弟。

这时包房里早放下了帷幔,只有微缩的戏台上亮着灯,爷爷和小孙子俯视着戏台,舞台的光照亮了他们的脸和手,其余的一切都隐没在黑暗中。和戏台上的人偶相比,他们就像恐怖的巨人,在悄无声息地操纵着台上众人的人生。

和专注于看戏的顾家姐弟不同,朱思神游着。他的脸同样隐没在黑暗中,唯有双眸映着台上的光,可见眸中深深的寒意。

旁人看的是戏文,他看的却是自己的人生。他和这台上的木偶有何不同?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人操纵着,不可能依照自己的意志迈出去哪怕一小步。

一场戏演了小半个时辰,落下帷幕后房间里亮起了灯,众人的笑声和掌声唤回了朱思的神智。他看向一旁的黄近侍:“演得好,赏。”

黄近侍命人拿了银两去赏那一家四口,他们拿了赏银,千恩万谢地下去了。

“好看!”安宁兴奋地对朱思道,“这个太有意思了,我觉着比皮影戏好看!”

“各有千秋。”顾文渊点评,“我都喜欢。”

顾珂柔也不得不赞道:“好看。”

几人从天香楼出来已经到了掌灯时分,长街上亮起了灯。京城没有宵禁,满大街的店铺都还热闹着,街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有些是出来用晚膳的,有些是用完了晚膳到长街上来散步的,还有各种小贩和货郎,推着木推车挑着货筐来到了街上做晚集的生意。

安宁只觉得还没有尽兴,央求朱思:“四叔,我们再玩一会儿好不好?”

朱思自然依她:“好。”

几人沿着长街慢慢前行,长街天上横牵着绳索,从上落下一串一串挂着的红灯笼,映得地面亮亮堂堂。从临河的店铺间的间隙看出去,西凉河倒映着京城璀璨的灯火,仿佛天上的银河落入了人间,水面倒映的画面同真实的夜景交相辉映。

夜风轻拂,几人沿着河堤漫步而行,朱思时不时替身旁的安宁抚开垂柳。安宁抬头看他:“四叔,你不高兴么?”

他摇了摇头:“没有。”

“方才我们看了木偶戏出来,我们三人说着戏文里的情节,你一直保持着沉默,肯定是有什么心事。”她走到他身前转过身,背着双手娇俏地看着他,慢慢后退着前行。

他摘下一片柳叶,低头笑了笑:“长大了就难免有心事。等你长大了也一样。”

她转过身去,学着他也摘了一片柳叶,拿到唇边吹了吹,吹出了清凌凌的哨声。顾珂柔和顾文渊闻声向她看来,她得意地挥了挥手中的柳叶:“叶哨,你们也试试?”

朱思、顾珂柔和顾文渊学着她的样子,也吹起了手中的柳叶。这才发现远比他们想的要困难得多,柔软的柳叶难以吹出声音,即使出了声,也只是闷闷得噗噗声,不似安宁吹出来的那般悠扬。

顾珂柔拉住妹妹:“你快教教我。”

她仔细折了柳叶给姐姐演示,怎么蜷起一个弧度,如何控制口中的气流力道,从哪个角度入手去吹。

顾珂柔学得认真,一旁的朱思和顾文渊也仔细听着。顾珂柔却怎么也掌握不好其中的力道,轻了吹不出声音,稍微一用力,柳叶又破了。

她不由得摇头,摆弄着手里的柳叶:“这叶哨看着简单,实则不易呢。”

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晚,朱思提议:“回吧,再晚该让家里担心了。”

朱思袖口里藏了一片柳叶,回了院子后不由得拿出来,学着安宁的样子又试了试。只是这次他也吹破了叶子,看着破损的柳叶他摇了摇头,将其放在了桌面上。

过了两日,金玉楼派了人前来,来人不仅带来了那日被茉莉姨娘夺走的花样图案,还带了许多东西前来赔礼。和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个婆子,自称是定国公夫人身边的管事嬷嬷,姓谭。

谭嬷嬷也带来了礼单,都是给顾家的赔礼。等金玉楼的人离开,谭嬷嬷才上前同苏婉仪行礼开口:“老身是国公夫人身边的老人了。夫人托老身前来同夫人告罪一声,是她治家不严,这才让家里的姨娘和姑娘们犯下了这样的错。这事儿国公爷已经狠狠地责罚了姨娘,罚她在院子里禁足。两个姑娘也去了祠堂罚跪。那日对府上多有得罪,还请顾夫人见谅。”

谭嬷嬷说着行了个礼,奉上了礼单。

苏婉仪身边的刘嬷嬷上前收了礼单交给主母,她接过轻轻放下按在手边,对谭嬷嬷温婉笑道:“我家里两个孩子言语上也急躁了些,这才惹了贵府姑娘们不快。本就是孩子们间的小吵闹,还请国公夫人不要放在心上的好。”

顾珂柔和安宁听说金玉楼的人要上门,早早地就在一侧的花厅里候着了。隔着屏风听见前面说的话,安宁悄声对姐姐道:“今日他们态度倒好,要早些这般,哪里还用闹得那般不快?”

送走了谭嬷嬷,两个姑娘来了前厅苏婉仪面前。看着苏婉仪手里拿着的花样,顾珂柔上前道:“娘,这下子可以给妹妹打那套头面了。”

苏婉仪摇了摇头,放下了手里的花式:“还是另换吧。这个不用了。”

顾珂柔不解:“为何?”

“你当国公府是真心诚意来道歉不成?”苏婉仪道,“你们那日在金玉楼的争执不知道怎么传进了宫里,国公府选进宫的那个四姑娘因此受到牵连,被宫里的贵人申斥,说定国公教女无方。国公夫人这才借机收拾了那姨娘和骄横的两个姑娘。可这斥责只是一时,你若做了这套头面,日后戴出去让她们看见,难免就会牵扯出今日这一段是非,并非什么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