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安宁 > 第12章 11

安宁 第12章 11

作者:跳跃的火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9 01:15:17 来源:文学城

“伯言?”顾文渊挠了挠脑袋,“未曾听说。二姐,这人是什么人,你为何打听他?”

安宁转身向外走:“是我在开阳时认识的一个朋友,他来了京城同他失了联系,便问问你。”

顾文渊跟了上去:“你若是想找他,我倒可以着意帮你打听打听。他是哪里人氏,今年年龄几何?外貌如何?可有功名?”

安宁并不愿伯言的事被张扬,不想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缠:“我既然到了京城,使人去打听着便是,你不必费心。”

两人路过钟书苑的门口,老树斑驳的光影下站着一个青年,正是朱思。顾文渊看见他停下了脚步,高兴地同他打招呼:“朱四叔!”

朱思微笑回礼:“文渊。”他看向安宁,“这是……”

顾文渊道:“这是我的二姐姐,二叔家里的嫡长女顾安宁。她原先一直在开阳城生活,今日一早才到京城。”

朱思道:“原来是顾二姑娘,有礼了。”

阳光从老树密密叠叠的缝隙里洒下,微风吹过,树叶微微晃动,于是化作一个一个仿佛游鱼一般跃动的光斑。那光斑落在她身上,也落在了她眼睛里。她眼里带着笑,同他一般装作没有见过的样子恭谨地回礼:“见过朱公子。”

顾文渊道:“二姐姐,朱大哥是祖父的学生,他在家里行四,按照辈分算,咱们要叫他一声四叔。”

安宁于是改了口:“见过朱四叔。”

顾文渊问朱思:“四叔,你怎么在这里站着?今日不用随祖父进学?”

朱思回答着顾文渊的问题,视线却忍不住落到安宁身上:“先生奉太后诏进宫了,我在院子里呆时间太久闷得紧,就想着到花园里去走一走。”

“那感情正好!”顾文渊抚掌道,“我正要和二姐姐去外面逛一逛。四叔要是无事,不如和我们同去?”

朱思刚要开口,他身后不远处站着的侍从上前一步:“四爷,您还有公文要处理,晚些时候,顾大人要查问。”

若是往日,侍从拦上一拦,朱思便也顺了他的意思好好地留在顾府。此时他却摆了摆手:“无妨。时辰还早,左右事情不多,待会儿回来再看也来得及。”

侍从闻言一怔,却不敢再出言阻拦,小心地退下,侧头轻声吩咐身后的人去备车。

安宁问顾文渊:“大姐姐的古琴课要上到什么时辰?若是不会太久,不如邀她一起同去。”

“还是不要等她的好。”顾文渊打消了安宁的念头,“大姐每次上完课,都要苦练上一个时辰的琴,说是先生讲的东西,趁那时候融会贯通最好,若是搁置得时间久了,领悟的东西便大打折扣。她练完琴之前,你叫她是叫不动的。”

安宁闻言只好作罢。

顾文渊喊来下人吩咐备车,朱思道:“我的人已经备好了车驾,咱们只有三人,不如同乘我的马车。”

朱思备下的是一辆十二匹红棕马拉着的乌木马车。马匹皆身形高大健壮不是凡品。车厢宽敞,对坐六人都绰绰有余,车厢中间固定着木桌,木桌下还有取暖用的火盆。只是如今天气尚暖,火盆用镂空雕花的铜罩子盖着,并用扣锁固定在地板上。

再看那车厢用的宝顶,上面雕刻有蝙蝠和寿桃的祥纹,且边角都用鎏金的黄铜包边做装饰。她收回目光上车,低声问顾文渊:“这个朱四叔是什么来历,哪个宗室子弟?”

顾文渊同样压低了声音回答:“路王家的。”

安宁恍然大悟。

先帝只有一个亲弟弟,便是路王。先帝在世时便对路王多有偏宠,先帝大行后,王太后对路王也多加礼遇。若是路王府的人,用这样的车驾那倒说得过去了,不算违制。

马车前后随行有两队共计三十六名带刀护卫,另有随车步行的侍从若干。一行人浩浩荡荡离了顾府,向着南门大街前行。

安宁撩起车帘一角看着大街上繁华的景象。京城的路更宽,两侧的楼房更密集楼层也更高。路上时常可见八匹、十二匹甚至十六匹大马拉着的车驾,可见遍地都是王公贵族。

朱思微笑着问安宁:“你想去哪儿逛逛?”

安宁道:“我在开阳的时候爱听戏,听说京城里有一种木偶戏,用木头雕了一尺来高活灵活现的人偶,人偶师用绳子在房梁上牵动着,一举一动有如真人。我一直好奇来着,可惜开阳没有。京城里如今可有木偶戏?若是有,我倒想去开开眼界。”

顾文渊挠了挠头:“我是不爱看这些小孩子的玩意,没听说过,朱四叔,你听过吗?”

朱思摇头:“未曾听闻。”他不愿安宁失望,“咱们先去南门大街,然后使人打听着,寻到了就去看。若是一时找不到,南门大街的皮影戏在京里也十分有名,不妨去试试。”

马车到了车水马龙的南门大街,这里人潮熙攘十分热闹。众人径直去了繁花楼,朱思的下人赶早先来一步,定下了楼上的包房。安宁一行人进去的时候,包房的大厅里原本的圆桌已经被挪走,支起了一个一人多高的白色幕布,房间里挂上了厚重的幔帘,放下来就可隔绝外面的光线。

酒楼的管事拿了折子进来请他们点戏。朱思将折子递给了安宁:“你看一看,想看什么?”

安宁翻了翻:“那就《白蛇传》吧。”

酒楼的管事弯腰收了折子,拉长了尾音扬声向外传话:“《白蛇传》~~”

一行五六人手里拿着各式乐器和腰鼓凳进了包房,寻了个角落一一落座,过不多时,一个老头领着一个小姑娘背着一个木头箱子进了房间,冲着在座的几位客人行礼后去了幕布后面。这时酒楼的侍女放下了包间里所有的幔帘,屋子里顿时漆黑一片。

幕布后亮起了灯,白色幕布朦朦胧胧,随着板鼓一声响,幕布上出现了青山绿水,紧接着一条白蛇从山林间飞出,落到河边化作一个白衣女子,对着河面打量着自己的模样。

一开场安宁就被吸引住了心神,全神贯注地看着幕布。顾文渊嘴上说着不爱看这些小孩子的东西,实则比安宁看得还要认真。

只有朱思没有被戏文摄住心神,他安静无声地打量着安宁的侧颜。幕布后透过来的光十分黯淡,让她的身影半隐在黑暗中,如同幕布上的皮影一般朦朦胧胧。她的眼睛里带着光,长长的睫毛翘曲,此时的神情如同婴儿般纯真。

朱思的手指触到了怀里半湿的香囊。这是亡母留给他唯一的念想了,他小心翼翼地藏在身上,不想让旁人发现,让人诟病他和养母的感情有嫌隙。今日花园的事情,于她或许只是举手之劳,于他却是一份很大的恩情。

感受到他的注视,她扭头眼带疑问地看向他。他微微朝她的方向欠了欠身子,在她耳边轻声道:“今日的事情,多谢你了。”

她莞尔一笑,同样轻声回道:“四叔何必如此多礼。”

软糯的声音,娇俏的面容,小姑娘像初开的花朵般招人喜欢。只是看着她,就让人莫名地心情愉悦。

一出戏演了大半个时辰,随着最后一声锣响,戏文落下了尾声。楼里的侍女举着灯台鱼贯而入点亮了屋里的灯,又撩起了幔帘让房间里恢复光亮。顾文渊卖力地顾着掌,连声夸赞:“好,好!”他兴奋地扭头对安宁道,“我今儿个回去一定要好好地同大姐讲一讲,她没来看上这出戏,实在可惜!”

屋子里的艺人们纷纷起身谢礼,朱思的近侍端着蒙了红绸的木盘进来给戏班老板赏银。老板接过木盘入手一沉,满心欢喜地朝着几人谢了又谢,这才领着自己的班组出了包房。

三人看戏耽误了用午膳的时辰,索性就留在繁花楼用膳。繁花楼座落在西凉河边上,推开临河的窗户,河风轻拂,宽阔的河景尽入眼底。河堤上垂柳弯着腰,长长的翠绿的柳枝如同少女的青丝,有成群的野鸭子在柳树笼罩的阴影下惬意地游动。岸边有人不紧不慢地步行赏景,河道中央散落着十几艘乌棚木船,时不时可见渔网映着阳光洒进金光灿灿地河面,溅起无数水花。

更远地地方,繁华地京城向着远方铺陈,红墙黑顶的建筑层层叠叠,宽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幅欣欣向荣的热闹景象。

安宁坐在窗边,托腮看着外面的场景,不由得感叹:“京城真繁华。我原觉着开阳城已经十分繁荣,同京城一比却差得远了。”

顾文渊笑道:“普天之下,能同京城相比,恐怕除了金陵尚能比肩一二,旁的都难以望其项背。我爹曾经提过,他少时刚来京城,也并非如今这般。”他向着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这都是当今圣上同太后的仁德所致,这才有了当今的安定繁荣。”

朱思闻言眼里带着笑:“文渊所言极是。”

等着上菜的间隙,安宁眺望着临河的街道,忽然看见一个眼熟的身影。那人身材高大健硕,手里提着一柄长刀正同身旁的友人一边笑谈一边步行。安宁心里一跳霍然起身,来不及同身旁的两人交代一声,风一般地跑下了楼,向着那人追去。

顾文渊的呼喊声还在身后:“……二姐?!”

安宁提着裙摆追上前,拉住了那人的衣角:“伯言!”

那人转身,他同伯言身形侧脸有几分相像,转过来却是陌生的面容。他诧异地看着身后的安宁:“姑娘,你有何事?”

安宁失望地放开手,微微矮身致歉:“是我把你错认为我一个友人,叨扰公子了。”

那人微微点头,和同伴继续前行。安宁失望地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

她突然意识到,京城如此之大,权贵不知凡几,若伯言说的是真话还好,若他说的是假话,只怕再无相见之日了。

朱思同顾文渊追了下来,见她失望颓丧的样子,顾文渊打量了一眼那人的背影,转头问安宁:“二姐,怎么了?”

安宁摇头:“我认错了人。”

她虽然表面看着如常,朱思却敏锐地发现,至此之后,她的兴致便不高,再没有看皮影戏时那眼里带着光亮的模样。用完午膳她便托词今日初到不便在外面耽搁太久,一行人打道回府。

顾文渊先跳下了马车,侍女们还没有搬来下马凳,车厢里只余朱思同安宁两人。朱思突然开口:“你方才错认的那人,可是你心悦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