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在宽阔的柏油路上行驶了约一个多小时,窗外的景致彻底从城市森林过渡为田园风光。连绵的绿色稻田、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偶尔掠过的红砖瓦房,以及远处起伏的丘陵,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画卷。空气中似乎也弥漫开青草和泥土的清新气息。
车厢里,最初的兴奋劲过去后,渐渐安静下来。有人戴着耳机听歌,有人靠着窗户打盹,低声交谈的声音也像蜜蜂嗡嗡,不再喧闹。陆星依旧保持着看似专注望向窗外的姿势,但全身的感官仿佛都集中在了身后那个座位。
她能听到周宇压低声音在和温书昀讨论刚才车上发下来的实践手册内容,主要是关于农业园的介绍和小组调研任务的初步要求。温书昀的回应通常很简短,是几个清晰的词语或简单的句子,但总能切中要害。
“啧,这个调研报告要求观察三种作物的生长模式,还要访谈农户?”周宇有点咋舌,“感觉有点麻烦啊。”
“分工合作就好。”温书昀的声音平稳传来。
“有道理!哎,书昀,你逻辑好,数据分析部分靠你了。陆星心细,观察记录肯定没问题。季央嘛,社交牛逼症,访谈任务非她莫属!我就负责……呃,给大家加油鼓劲和拎包!”周宇自顾自地安排起来,惹得前排的季央忍不住回头瞪了他一眼。
陆星听着他们的讨论,心里对这次小组任务也隐隐期待起来。能和他在一个小组,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他们之间除了那些暧昧不清的情愫,又多了一层坚实可靠的联结。
就在这时,车子转向,驶入一条相对狭窄但平整的乡间道路。路两旁是茂密的行道树,阳光透过枝叶缝隙,在车内投下斑驳晃动的光影。一个稍急的转弯,陆星放在腿上的实践手册和笔没放稳,又一次滑落。这次,那支刚刚被温书昀捡起过的中性笔,顽皮地滚过走道,直接溜到了温书昀的脚边。
陆星“哎呀”一声,下意识又要弯腰去捡。
几乎在同一时间,温书昀已经再次俯身,轻松地拾起了那支笔。他没有立刻递还,而是抬眼看向正半站起身的陆星。斑驳的光影在他脸上明明灭灭,让他的眼神看起来有些深邃。
“看来它很喜欢往我这边跑。”他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陆星耳中。语气里,似乎带着一丝极淡的、近乎调侃的意味。
陆星愣住了,简直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温书昀……他刚才是在开玩笑吗?那块木头,不仅会主动帮忙,还会开玩笑了?一股巨大的惊喜和难以置信涌上心头,让她的脸颊瞬间飞红,一时间竟忘了反应。
温书昀看着她呆住的样子,唇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然后将笔递过来。这次,陆星伸手去接时,指尖不可避免地触碰到了他的指节。温热的,带着一点点干燥的触感,像微弱的电流,倏地一下从指尖窜到心脏,让她猛地缩回了手,心跳如擂鼓。
“谢……谢谢。”她声音细若蚊呐,赶紧坐回座位,紧紧攥着那支仿佛带着魔力的笔,连耳根都红透了。
季央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使劲憋着笑,用口型对陆星说:“进、化、了!”
这个小插曲让陆星接下来的路程彻底心猿意马。她脑子里反复回放着温书昀那句略带调侃的话和他指尖的温度,之前的忐忑不安被一种更汹涌的甜蜜和慌乱取代。这块木头,好像真的在以一种她能够感知到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独独针对她。
“同学们,我们快到了!请看右手边,那就是我们本次实践的目的地——绿野生态农业园!”随行指导老师的声音通过车载麦克风响起,打破了车厢内昏昏欲睡的氛围。
大家纷纷精神一振,凑到窗边向外望去。
只见道路右侧,一片开阔的土地映入眼帘。整齐划一的现代化温室大棚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白光,更远处是连绵的果林,依稀能看到枝头缀满的果实。一片片划分整齐的田地里,种植着各种蔬菜,绿意盎然。几栋白墙灰瓦的建筑散落其间,显得既质朴又干净。空气清新,带着植物特有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大巴车缓缓驶入农业园大门,在指定的停车场停稳。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起行李,鱼贯而下。
双脚踩在坚实的土地上,深深吸一口充满负氧离子的空气,旅途的疲惫似乎一扫而空。蓝天白云,绿野清风,一切都让人感到无比舒畅。
农业园的负责人和几位工作人员已经等在旁边,简单欢迎后,便开始安排住宿。
“同学们,住宿区在前面。大家按班级排队,男生住一号楼,女生住二号楼,都是四人一间,房间已经分好了,名单在各班班主任那里。”负责人拿着喇叭说道。
李老师和三班班主任立刻开始念名单。陆星和季央幸运地被分在了同一个房间,另外两位室友是班上的文娱委员和另一个性格文静的女生。拿到房卡后,女生们发出一阵小小的欢呼,拖着行李箱走向二号楼。
房间比想象中要干净舒适,四张单人床,独立的卫生间,虽然简洁,但足够用了。四个女孩迅速选好了床位,放下行李,简单整理了一下。
“快快快,放下东西我们就出去集合,听说马上要带我们参观园区了!”季央兴奋地催促道。
大家赶紧收拾好,锁好门,小跑着回到停车场前的空地上集合。男生们也陆续从一号楼出来。温书昀和周宇走在一起,他依旧背着那个深色背包,神情是一贯的平静,但在这样开阔的自然环境里,他身上的清冷感似乎被冲淡了些许,多了几分少年人的清爽。
农业园的向导是一位皮肤黝黑、笑容淳朴的大叔,大家都叫他张技术员。他带着大家沿着干净的水泥路,开始参观园区。
首先参观的是智能温室大棚。一进去,一股温热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外面的清爽截然不同。大棚里种植着各种高经济价值的果蔬,无土栽培的草莓像红宝石一样点缀在绿叶间,一人多高的番茄藤上挂满了累累果实,还有无土栽培的生菜,像一朵朵绿色的花朵,整齐地漂浮在营养液池上。各种自动灌溉、控温、补光的设备让大家啧啧称奇。
“我们这里的灌溉系统,都是电脑控制的,根据作物需要和土壤湿度自动进行……”张技术员耐心地讲解着。
陆星听得认真,不时低头在实践手册上记录要点。她注意到温书昀也听得很专注,偶尔会提出一两个关于技术原理或能耗的问题,显示出他出色的逻辑思维和求知欲。张技术员对他的问题很赞赏,解答得格外详细。
参观完温室,他们又来到了露天的种植区。这里种植着玉米、茄子、辣椒等常见蔬菜,长势喜人。远处是一片葡萄园,藤蔓上已经结出了一串串青涩的小葡萄。
“这一片是我们和农科院合作的试验田,种植的是新品种……”张技术员指着一片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田地说。
就在这时,队伍沿着田埂行走,田埂有些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大家排成一列纵队,小心翼翼地往前走。陆星走在季央后面,温书昀跟在她身后。
走到一处有点湿滑的斜坡时,陆星脚下一滑,身体不由自主地晃了一下,低低惊呼出声。就在她以为要狼狈地踩进旁边的田沟里时,一只温暖有力的手及时地抓住了她的胳膊,稳稳地扶住了她。
那只手,骨节分明,力度恰到好处。
陆星惊魂未定地回头,正对上温书昀近在咫尺的、带着一丝关切的眼神。
“小心点,路滑。”他低声说,手在她站稳后,便礼貌地松开了。
“谢……谢谢。”陆星的心跳还没从刚才的惊吓中平复,又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接触和近距离的对视而再次失控。他手掌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运动服面料,清晰地烙印在她的手臂皮肤上,久久不散。
“没事吧?”前面的季央也回过头问。
“没事,差点滑了一下。”陆星连忙摇头,掩饰着自己的慌乱。
温书昀已经恢复了平常的神色,仿佛刚才那个及时的援手只是顺手而为。但陆星却无法平静。这短短半天之内,捡笔时的指尖相触,滑倒时的有力扶持,还有他那句罕见的调侃……所有这些细节,像一块块拼图,在她心中逐渐拼凑出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信号:他对她,真的不一样。
张技术员还在前面热情地介绍着,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田园风光美不胜收。但陆星觉得,最美的风景,或许不是这片绿野,而是身边这个看似沉默,却总会在她需要时悄然出现的少年。
参观结束后,是自由活动和小组讨论时间。明天,他们将要正式开始他们的调研任务。而今晚,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又会发生什么呢?陆星看着走在前面的温书昀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对接下来时光的无限憧憬。
“小”剧场
季央:(唰地一下展开实践手册,表情严肃)好了,同志们,现在召开我们第一次小组作战会议!本次调研任务,我们必须圆满成功!
周宇:(立刻举手)报告组长!我申请负责最艰巨的任务!
季央:(挑眉)哦?你想负责什么?
周宇:(一本正经)我负责监督大家的工作进度,并且在大家疲惫时,用我饱满的热情为大家加油!
季央:(丢过去一个白眼)说人话!
周宇:(笑嘻嘻)就是……给大家喊666,顺便负责买水跑腿。
陆星:(忍不住笑出声)周宇,你还是老样子。
温书昀:(安静地坐在一旁,闻言唇角微扬,目光落在陆星带着笑意的侧脸上。)
季央:(敲敲桌子)言归正传!任务明确:观察记录三种作物,访谈至少一位农户,完成数据分析,撰写报告。我来负责访谈,我这社交能力不用浪费了。(自信满满)
陆星:那我负责观察记录吧,我会尽量记详细的。
季央:完美!那数据分析和报告框架……(目光转向温书昀)
温书昀:(点头)可以。
周宇:等等!就我没具体任务?我感觉自己像个多余的。
温书昀:(平静地开口)周宇,你负责核对陆星的观察记录和季央的访谈内容是否有遗漏或矛盾点,确保数据准确。报告初稿完成后,也由你进行第一轮通读,检查逻辑连贯性和错别字。
周宇:(眼睛一亮,立刻坐直)保证完成任务!原来我是质量监督员和首席审稿人!这职位重要!
陆星:(看向温书昀,心里暗赞)他真厉害,三言两语就让周宇充满了使命感和参与感。
温书昀:(感受到陆星的目光,抬眼与她相视,眼神平静却柔和。)
季央:(看着这两人之间无声的交流,内心狂笑)啧啧,这任务分得,怎么感觉空气里甜甜的?好了,散会!期待明天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