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的事发生后,祁落几乎每个周末都早早起床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在于遇刚开门时就跟着池东哥进去,对方走哪儿他跟哪儿。
这么明显的亲密是个人都能看出端倪,没几天,于遇的员工几乎全都知道了两人的情侣关系。
最后赵池东终于受不了周围同事打趣的眼神,勒令祁落乖乖坐在吧台擦杯子。
眼尖的顾客们很快发现吧台里多了个精致白皙的帅哥。
以往都是服务生到桌前询问点单,现在一个个都亲自跑到吧台点酒,每次点酒都磨磨蹭蹭的,眼神往调酒师后面瞟。
大胆一些的直接到吧台这里,点各种名字里带有“情”“爱”的酒送给祁落,当然都被拒绝了。
在第六次拒绝一位美女的酒后,赵池东推开隔板,拿走祁落手里的毛巾与酒杯放回原处,对调酒师说:“你自己擦。”
然后转身,拉着祁落回到后面办公区。
“这里有电脑,无聊的话可以玩,我今天的账本马上就核对完了,一会儿就回家。”
祁落坐在椅子上,乖乖点开游戏,在游戏停留在加载页面时突然灵光一现,跳起来盯着左手边正在工作的赵池东,惊喜道:
“池东哥,你刚刚是吃醋了吗?”
“是吗?是吗?”
面对一连串是吗,赵池东脸都憋红了都没说出一个字来。
好在祁落也没有逼他回答,从对方面部表情中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便心满意足,乐呵呵地玩着自己的游戏。
后面的时间里,祁落终究还是跟在了赵池东身边,坦然接受工作人员们打趣的眼神。
再次开学,祁落进入大三。
有了大二的辛苦努力,比起其他同学,他大三的课程可谓轻松,于是全身心投入竞赛。
他们班主任去年才进入C大,在学校里没有根基,今年需要拿出教学成果,于是和祁落一拍即合,成为了祁落参加挑战杯竞赛的指导老师。
整个下半年祁落都投入到竞赛中,寒假以竞赛为由申请留校,比赛一路打到决赛。
寒假做好各项准备,大三下学期一开学,祁落便带领队伍里其余三位同学一起继续参赛,拿到了本年度国家级一等奖。
比赛结束后,班主任欣赏祁落的能力,主动建议他着手写一片法学相关论文,有班主任帮助修改最终成功发表。
竞赛获得的奖金与论文发表后学校给的奖励让祁落手头宽裕了些,对即将到来的暑假也非常期待。
收拾好东西,和室友告别后,祁落住进了他想念已久的次卧里。
赵池东依然维持着周内上班,周末兼职的规律生活,祁落则在着手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
对于已经成功在二级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祁落来说,完成毕业论文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但他想要一鱼多吃。
他想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将这篇论文发表在期刊上,再领一笔学校的奖励。
这天,又翻译完一篇外文参考文献,祁落伸了个懒腰,该出门买菜了。
今天是周一,赵池东出门上班前把这周要买的菜都写在了便签上,祁落需要在他下班回来前买好。
小区附近就有一个菜市场,买菜过程很顺利。
而刚回到家,手机上的一条消息让他愣住了。
消息的内容很简单:
【你最近忙啥呢?】
不简单的是发信息的人。
看着消息框最上面“妈”这个备注,祁落惊觉:从大二下学期、大三上下两个学期到这个暑假,他已经整整一年半没有和家里有过任何联系了。
这一年半他为了奖学金、比赛奖金、论文奖金忙得不可开交,可无论再忙他都能空出时间来池东哥这里吃饭,却没有一刻想起父亲与母亲。
不是刻意避免,就是单纯的没有想起来。
他这边忘了,那父母呢?
回想起上一次见面,因为母亲乱丢他的东西而发生争吵,导致他将所有自己看重的东西尽数搬出家门。
这么一回忆,祁落瞬间想明白了父母的心态,无非是在等着他认错,等着他低头。
可两人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一年半,由于祁落早早就经济独立了,夫妻俩一丁点孩子的消息都收不到。
开学时还好,工作占据了大部分心神,可一到放假,尤其是漫长的暑假,两人就开始想东想西了。
黄桂娟实在忍不住,发了一条消息过来。
祁落想了想,回道:
【在写毕业论文】
那边很快回复道:
【这几天超市茄子挺新鲜的,你爸还买了条鱼,晚上回来吃饭不?】
祁落释然地笑了,直接回复:
【今天算了,我明天中午回去吃吧。】
黄桂娟:【好的。】
上学时每天不得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即便不断在内心告诫自己不要在意他们那些伤人的话语和举动,可每次都忍不住有情绪起伏。
可这几年,他不但成功经济独立了,还从物理上远离父母,从未主动给他们发过一条消息,打过一个电话。
母亲这迟来的消息已经不能在他内心掀起任何波澜了。
困扰了他整个应试教育时期的家庭难题就这样解决了,轻松到不可思议。
晚上睡前,祁落语气平常:“明天中午我回家一趟吃饭。”
赵池东脱口而出:“什么回家,你不就住在这儿吗?”
刚说完就反应过来,回的当然是有父母在的家,赶紧道:“哦,我知道了,那你晚上还回来吗?”
祁落一本正经点头:“当然回来啊,我刚说错了,明天中午去一趟我爸妈家,晚上回来。”
“滚,少贫嘴。”
——
第二天,祁落看了一上午文献,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便出门。
小区还是记忆中的模样,草坪上铺满了住户们拿出来晒的被褥。
平静地进入电梯,按下熟悉的楼层按钮。
叮一声,电梯到达。
祁落站到家门口,敲门——他上一次离开时没有带走钥匙。
黄桂娟开门:“落落回来了,快进来,房子里凉快,饭已经做好了。”
餐桌上炒了一盘茄子,一盘青菜,还有一盘清蒸鱼和一份汤。
一家人坐在餐桌上,父亲问了些学业上的问题,母亲问了些生活上的事情,祁落都一一回答了,表面看起来一片和谐。
“你手上戴的是运动手环?”黄桂娟问道。
“嗯,跟我手机是同一个牌子的。”
这个手环大一那年就买了,这是第一次戴着回家,那学期为了攒钱买这个手环,他一件新衣服一双新鞋都没买。
“多少钱?”祁开福问。
“五百多吧。”
“乱花钱,你都有手表了还买个手环干什么,有钱了不知道攒起来,就知道浪费。”祁开福评价道。
“我自己赚的钱,浪不浪费的,我说了才算吧?”
或许是那直接失踪的一年半让祁开福领悟了些什么,他竟然没有生气:“你花钱不能太大手大脚,要有攒钱的意识。”
“我有存款,你们真的不用管我。”
祁开福没再反驳。
“落落,多吃点,今天的茄子可新鲜了,你尝一尝。”
祁落端起碗避开黄桂娟为他夹菜的筷子:“我不喜欢吃茄子。”
“口味变得这么快?我记得你以前明明挺喜欢的啊。”
祁落一点不客气:“我从来就没喜欢过茄子,您就别凭空捏造记忆了。”
为了防止母亲歪曲理解,继续道:
“咱们家里只有你最喜欢吃茄子,我小时候吃茄子是因为挑食要挨打,大一点儿后很少主动在饭桌上夹茄子吃,十多年了,连张贝贝那么神经大条的都发现我不喜欢吃茄子了,只有你没发现。”
黄桂娟这几年年纪大了,脾气比年轻时或者说比儿子小时候好太多了,并且无师自通学会了在儿子面前服软。
就比如此刻:“对不起,你太久没回来了也不打个视频给我,我都没机会知道你喜欢什么,以后回来想吃什么你来说,你点什么我做什么。”
嗯,果然还是那个母亲,即便道歉也得找个角度责怪别人,不能全是她自己的问题。
祁落其实很想说“您可千万别道歉,我听得尴尬”,但为了避免更加不可控的场景出现,还是把这句话咽回肚子,埋头吃饭。
平心而论,母亲的厨艺比池东哥好多了,除开不喜欢的食材,这顿饭吃得还是不错的。
饭后,祁落主动把碗洗了,然后以学习为由告诉他们自己要回宿舍了。
他能感觉出来,父母是希望他住一晚的,可他拒绝的很干脆。
如果可以选择,他也希望能和父母关系亲密、相互挂念。
但从记事起,两人几乎从来没有对他有过任何耐心,尤其是年轻时的母亲,脾气暴,常常说不了两句就动手,父亲也从来不管。
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两人很少和他谈论过别的任何话题,就连青春期父亲问他需不需要刮胡刀时,他也只觉得和父亲聊这些好尴尬。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慢慢长大。
父亲向来沉默寡言,面对长大的儿子,唯一的变化就是不再强制儿子接受他的意见。
而母亲的变化就大得多了,她竟然希望儿子能关系融洽地与她聊天,聊各种生活中的话题。
可家里的相处模式难道不是他们亲手打造的吗?
祁落从小就有一个印象:
自己家永远不会像张贝贝家里那样充满欢声笑语,他按照父母的要求不哭不闹,努力学习,各种正常孩童的需求要么被自己压抑,要么背着父母自己满足自己,比如偷偷吃汉堡。
这样相处了十八年,突然之间,母亲希望他能像张贝贝一样,和妈妈聊喜欢的女生,聊最近遇到的困难,聊生活里的趣事。
祁落还能说什么呢?
毕竟,他连母亲对自己和颜悦色一些都觉得不自在。
除了不喜欢吃茄子,还有一件事他没有告诉父母。
运动手环能监测睡眠,大一那会儿,每次他从父母家回到学校的那几天,睡眠质量都只是中等,而即便是忙于竞赛的大三,他的睡眠质量也总是优秀。
所以面对母亲希望他留在家的眼神,他拒绝地非常干脆,走地没有一丝留念。
下周就是国庆假期啦,朋友们节日快乐[加油][比心]
我努力多更几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