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阿朝的一年四季 > 第11章 第 11 章

阿朝的一年四季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连枝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0:29:12 来源:文学城

第十一章

他正要追问,书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沈父扶着门框站在那里,鬓角的白发竟比前日又多了些,眼下的青黑像被墨染过。

“父亲。”沈长风连忙上前扶住他,眼里含着担忧。

沈父摆了摆手,声音沙哑,对着沈管事说:“让码头的人先回,就说……就说三日后再给答复。药材那边,先不管了。”

他避开儿子的目光,转身往书房里走,袍角扫过门槛,一枚小巧的铜符竟从衣襟里滑落,‘当啷’一声掉在青砖上。

事急从大,药材之事只能搁置。

沈长风弯腰去捡,心口猛地一缩,那铜符正面刻着‘漕运’ 二字,背面是一朵半开的莲花,这乃是江南漕帮的标记。

父亲从未提过与漕帮有往来,可看这枚铜符包浆的温润,显然已带在身边多年。

“长风,” 沈父的声音从书房里传来,深感无力,“你先回房,此事……为父自有安排。”

沈长风握着铜符,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

他望着紧闭的书房门,忽然想起去年母亲整理旧物时,曾翻出一封泛黄的信笺,信上只写了‘盐引’二字,母亲见他过来,慌忙将信笺烧了。那时他只当是陈年旧账,如今想来,父亲的心力憔悴,恐怕不止药材生意那般简单。

漕帮的铜符,烧毁的盐引信,还有码头被扣的货船……

这些零碎的线索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正不动声色将沈府缠入更深的迷雾里。

而他不知道,这张网的另一端,连着的是京城最不能触碰的权力中枢。

谢临洲指尖轻轻叩了叩桌面,眸色沉了沉。他虽久居书斋,却也知晓商贾间的龌龊手段,这般联合打压、强取豪夺,早已不是寻常的同业竞争。

见沈长风垂着头,指节因用力攥着衣角而泛白,少年人眼底的倔强与无助交织。

谢临洲心中微动,放缓了语气:“城北那片药田,我倒略有耳闻。去年秋雨过后,那里长出的当归根肥汁足,是入药的上佳材料,难怪会引人眼红。”

沈长风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夫子竟也知道此事?”

他家发现这片药田后一直低调打理,本想靠这处产地稳住生意,没成想还是走漏了风声。

“前几日精神不济去城郊药庐问诊,听药农提过两句。”谢临洲握着课文摩挲,沉吟片刻,“你且宽心,此事并非无解。药行公会虽偏袒势力大的商家,但凡事讲究证据,他们恶意压价的账本、散布谣言的人证,只要能找到,便能在府尹面前讨回公道。”

沈长风肩膀紧绷,漕运的事情他帮不上忙,药材哪儿,他身为人子不能撒手不管。

他双眼红红望着谢夫子,快言快语:“学生父亲如今心力交瘁,没精力追查这些。我今年已十六,算个大人,该试着帮家里做点事。只是,家中从未让我插手家中之事,我……我不知该如何是好?”

急起来,他连学生都没称。

他是二子,头上有一个哥儿大哥,成亲已有六载,招赘婿帮忙家中生意,虽有雷霆手段,但常居江南,远水救不了近火。

谢临洲见到他眼里的希冀,略微思索一番,“这般,你晌午放学回家,让家中信得过的管事加派几个人手,一是帮你留意那些同行的动向,搜集他们勾结的证据;二是去药田附近守着,免得他们暗中使坏,坏了地里的药材。”

沈长风闻言,忙起身作揖,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夫子,若沈家能渡过此劫,定当涌泉相报。”

谢临洲抬手将他扶起,温声道:“不必如此。你一心为家,又未曾荒废学业,这份担当已难能可贵。只是有一事你需记着,若再听到那些同行提及‘转让药田’的条件,或是有陌生人去家中骚扰,务必第一时间告知我,切勿擅自应下任何承诺。”

系统在此时出声,【系统任务随机刷新,帮助学生沈长风完成人生中第一件大事——令沈家药材生意重回正轨。奖励积分:三十六。】

他应下,即使没有系统的任务,他也会帮忙。

这些商家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若不及时遏制,恐怕日后还会有更多小商户遭殃。此事既已撞上,加着沈长风还是他的学生,他断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言回青砚,这边的他领命后,揣着谢临洲的嘱托快步出了国子监,一番思索后,绕到门房,找到常守着西侧巷口的老仆刘伯,十分识趣,递上两文钱问道:“刘伯,昨日申时末窦唯学子离开时,您可有见着什么异常?或是他与谁同行过?”

投钱办事,事事顺心。

窦唯一家乃是勋贵,家族获罪后被贬至四川,如今在京都中,唯有他与父亲的两个亲信。

少主不见踪影,两个亲信失责,当即去驿站让人快马加鞭送回四川,亲信二人则是发动人脉寻找。

刘伯捻着胡须想了半晌,摇头道:“昨日就见窦学子背着书箱走得急,没跟旁人说话。”语气停顿,许久,他终于回忆起一些重要的来“那日,他衣摆上沾了些新鲜的泥土,不像是国子监附近能沾上的。咱们这周围都是石板路,哪来的泥土?”

青砚心中一动,又往城西方向走了半里地,找到窦唯家祖传仅剩下的三进院子。院门锁着,却从墙头探出几株长势喜人的莴苣,叶片翠绿,一看便是精心照料过的。

里头伺候的张婶正在院内晒衣裳,见青砚探头探脑,警惕道:“你是谁,在我们窦家门口想作甚?”

她在窦家干了好些年应有的警惕也有。

青砚并无恶意,主动表明身份。

张婶心下了然,主动搭话:“哦,谢夫子的书童啊,公子在家中,常言谢夫子的好。来找公子啊?这几日没见他回来,我还以为他去寻你们夫子讲课业呢。”

青砚打听,“没来寻夫子,今日见窦学子没来上学,夫子特意让我来关心关心,可是家中出了什么事儿。”

张婶道:“无事无事。”

青砚又问:“你可知你家公子去了那处?”

张婶脑内闪过一个片段,“前儿傍晚,见他抱着个木匣子往城西方向去了,嘴里还念叨着‘这农具图谱可不能丢’。”

亲信也问过他公子的踪迹,但在此,她没说出来,以免出事。

“农具图谱?”青砚追问,“张婶您可知他常去城西哪处?”

“像是往那片废田去,”张婶指了指西边,“公子常去那儿摆弄庄稼,还画些奇奇怪怪的图纸,有人笑他‘勋贵人家沦落到种庄稼,还敢称懂学问’,他也不辩解,就闷头做事。”

说到此处,她心疼自家公子,忍不住叹气。

青砚不敢耽搁,连忙赶回国子监,将查到的消息一一告知谢临洲。

谢临洲正对着窗外天色出神,听闻‘农具图谱’与‘城西废田’心有所想。

他知他擅长农事,一开始带广业斋的学生时,每每讲到有关农事的,窦唯虽不发言,却会在纸上画了些符号,多是农具的草图。

他说着,快步走到窦唯的案前,仔细翻看平日窦唯最爱翻的书。

果然在《尚书》第三十二页的空白处,用淡墨画着一个简易的曲辕犁草图,旁边还标注着“减辕长,便转弯,省力三成”的小字。

字迹工整,思路清晰,哪里外人说的有半分 “目不识丁” 的模样?

“公子,”青砚又递上一物,“这是我在窦学子院外墙头摘的莴苣叶,上面有个细小的齿痕,像是被兽夹所伤,而城西废田附近,常有猎户设夹捕兽。”

谢临洲捏着莴苣叶,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他抱着农具图谱去城西,衣摆沾着泥土,莴苣叶有兽夹齿痕……看来他的缺席,定与这城西废田和图谱有关。

走,我们去城西废田看看。”

系统的声音十分巧合在此响起【系统任务随机刷新,帮助窦唯转危为安,并寻找出事情真相。奖励积分:六十八。】

谢临洲心中大惊,既没想到窦唯会有危险,又觉得系统任务随机刷新的太频繁。由他多年网上冲浪的经验,他猜测,窦唯与沈长风二人该是他们所在领域的主角。

来不及多想。

走之前,他向李司业告了半日假,并让主动找谢珩说明情况,恳求对方替他代下午一节课。

谢临洲不觉得自己与谢珩之间有什么剑拔弩张的对立。他素来不爱掺和同僚间的闲言碎语,更懒得去计较那些捕风捉影的比较。

博士厅内的人,见到他主动找谢珩说事情,有些惊讶,在他们看来,二人可是王不见王的。

谢临洲站在谢珩的书案前,对方放下手中的朱笔,抬头,耐心十足,“临洲兄有何事?”

他没半分局促,清了清嗓子,把半日假的缘由说清,又道:“下午的课,若谢兄弟不忙,能否替我走一趟,整个国子监内,就你我课程相近,你学问是出了名的好,想来找你代课,最合适。”

谢珩不清楚对方对自己的感官,听此,心中倒是有些意外,思索一番,爽快地应下来:“临洲兄谬赞了,不过是虚名,此事包在我身上。”

语毕,他又仔细问了下午课上要讲的重点。

谢临洲拱手道谢,余光瞥见窗外有同僚探头,想必又要添些新的闲话。

他与青砚刚走出国子监大门,便见一名身着粗布衣裳的老农匆匆跑来,见到谢临洲便作揖道:“您可是国子监的谢临洲博士吧?”

见谢临洲称是,那老农急忙说:“昨日傍晚我在城西废田见着窦唯窦学子,抱着木匣子被个穿青色短打的汉子拦住,那汉子要抢他的匣子,两人争执起来,学子被推倒在地,匣子也被抢走了。

我吓得没敢出声,昨夜有人问起窦学子,我不敢说生怕是坏人。老汉,老汉我想了一夜,今日寻着机会就来城里找您了。”

昨夜问老农的人正是窦父的亲信之一及其手下。

窦唯常奔波在田地里与这些老农们相谈甚欢,几番交流下,自然对彼此的事儿了解的清楚。老农从他嘴里得知,他较信任谢临洲,便忙来找人。

谢临洲心头一沉,连忙问道:“那汉子可有什么特征?或是往哪个方向跑了?”

阿朝:心里难受,为何这一章没有我。谢夫子当真对我一点印象都无吗?

谢临洲:窦唯可不要出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