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A与B的对话 > 第105章 番外(三)我的自述

A与B的对话 第105章 番外(三)我的自述

作者:薛不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21 17:58:31 来源:文学城

A:“最近听说离婚冷静期又延长了,你觉得这政策真的有用吗?”

B:“你觉得呢?是能挽救婚姻,还是纯粹给离婚添堵?”

A:“我觉得挺矛盾的,一方面确实有人冲动离婚,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是限制自由。”

B:“那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离婚冷静期到底有没有必要?它真能提高结婚率吗?”

A:“官方说法是,离婚冷静期是为了防止‘冲动离婚’,给夫妻一个缓冲期。”

B:“听起来挺合理,但现实真的这样吗?”

A:“难道不是?有些人吵架上头,第二天就去民政局了。”

B:“数据说话,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统计,73%的离婚是‘长期矛盾累积’,真正‘冲动离婚’的不到10%。”

A:“那冷静期对那10%有用?”

B:“理论上是的,但问题是——剩下90%的人被迫陪跑。”

A:“什么意思?”

B:“比如家暴受害者、长期分居的夫妻,他们早就冷静几年了,现在还要多等30天?”

A:“那确实有点……”

B:“更讽刺的是,结婚没有冷静期,离婚反而要‘冷静’——这逻辑是不是反了?”

A:“但政策实施后,离婚率确实下降了,这不说明有效吗?”

B:“离婚率下降 ≠婚姻质量提高。”

A:“怎么说?”

B:“还是用数据说话,冷静期只是让离婚变慢,不代表不离了。很多夫妻等够30天照样离。”

A:“那为什么统计上离婚少了?”

B:“因为‘离婚’被延后了,比如2021年政策刚出时离婚率暴跌,但2022年又反弹了。”

A:“那长期看呢?”

B:“‘假离婚’变少,真离婚更难,以前有人为了买房假离婚,现在不敢了;但真正想离的,成本更高了。”

A:“所以冷静期只是让数据‘好看’?”

B:“对,就像你发烧了吃退烧药,体温降了,但病根还在。”

A:“那冷静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B:“它让弱势群体更弱势。”

A:“比如?”

B:“家暴受害者,他们需要的是快速逃离,而不是再等30天。”

A:“不是说家暴可以走诉讼离婚吗?”

B:“诉讼离婚平均耗时6个月,冷静期又加30天,而在这段时间,受害者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暴力。”

A:“那经济弱势的一方呢?”

B:“经济控制,如果一方控制财产,30天足够转移资产、销毁证据。”

A:“还有别的吗?”

B:“心理折磨,已经决定离婚的夫妻,硬要绑在一起30天,只会更痛苦。”

A:“有人说,离婚越难,结婚的人就越多,因为不敢随便离了?”

B:“你觉得呢?你会因为‘离婚难’就更想结婚吗?”

A:“不会,反而更恐婚了……”

B:“没错!年轻人不结婚,不是因为离婚太容易,而是因为结婚成本太高、婚姻保障太低。”

A:“比如?”

B:“房价、教育、职场歧视……这些不解决,光靠‘离婚难’逼人结婚?”

A:“那为什么政策还是这样?”

B:“因为‘降低离婚率’比‘提高婚姻质量’更容易统计。”

A:“国外有离婚冷静期吗?”

B:“有的国家有,但更灵活。”

A:“比如?”

B:“韩国,离婚冷静期1-3个月,但家暴、出轨可豁免。德国,分居满1年才能离婚,但期间可申请保护令。美国,各州不同,有的无冷静期,有的需等待几天。”

A:“那我们能借鉴吗?”

B:“完全可以!分类管理:冲动离婚的给冷静期,家暴、分居多年的直接离。结婚冷静期:先试婚半年,再领证,减少草率结婚。婚姻辅导:免费提供心理咨询,而不是单纯‘拖时间’。”

A:“所以,离婚冷静期治标不治本?”

B:“对,真正该做的是——降低结婚成本(房价、教育、职场平等)提高婚姻质量(婚恋教育、心理咨询)保护弱势群体(家暴快速通道、财产公证)

A:“那现在该支持还是反对冷静期?”

B:“不支持一刀切,应该优化,给真正冲动的人一次机会别让受害者雪上加霜。”

A:“所以,离婚冷静期有好有坏,关键看怎么执行?”

B:“没错!政策不该是‘懒政’,而该真正解决问题。”

A:“那普通人能做什么?”

B:“理性讨论,别被情绪带偏,推动更科学的婚姻政策,结婚前想清楚,离婚时不将就。”

A:(叹气)“说起来,我妈又催婚了,说‘你都28了,再不找就没人要了’。”

B:“经典台词。那你怎么回?”

A:“我说‘我没喜欢的人,不想凑合’,结果她说‘感情可以婚后培养’。”

B:“‘先结婚后恋爱’?这跟‘先跳崖再找降落伞’有什么区别?”

A:“她还说‘不结婚老了谁照顾你’。”

B:“反问:‘你们现在照顾爷爷奶奶了吗?还不是送养老院?’”

A:“……绝杀。”

B:“很多人结婚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该结了’。”

A:“对啊,我连喜欢的人都没有,结什么婚?”

B:“长辈的逻辑是:‘爱不爱不重要,关键是完成任务’。”

A:“任务?婚姻是副本吗?通关送孙子?”

A:“我表姐相亲结婚,现在天天吵架,说‘当初不该将就’。”

B:“低质量婚姻不如高质量单身。你猜离婚率为什么年年涨?”

A:“因为当初太多人‘凑合’?”

B:“没错!相亲三个月结婚,婚后三年离婚,这叫‘婚姻快餐化’。”

A: “如果我直接说‘我喜欢同性’,会怎样?”

B:“保守型家长:‘你病了,看医生’;开明型家长:‘……那总要找个伴吧’。”

A:“他们的核心诉求其实是‘你得按我的剧本活’。”

A:“我说‘不想生’,我妈说‘女人不生不完整’。”

B:“回她:‘男人没当过妈也不完整?’”

A:“她还说‘孩子是婚姻的纽带’。”

B:“那离婚率最高的应该是丁克族,可现实是,很多夫妻孩子一高考就离。”

A:“我有个朋友说‘我讨厌所有人,包括自己’。”

B:“这种情况结婚才是灾难。自己都没活明白,怎么对别人负责?”

A:“而且现在结婚成本太高了!彩礼、房子、学区房……”

B:“上一代结婚时单位分房,现在结婚得掏空六个钱包。”

A:“我奶奶23岁生三个孩子,我23岁还在纠结中午吃啥。”

B:“传统婚姻是‘生存共同体’,现代人追求‘精神共鸣’,需求升级了。”

A:“我妈说‘女人要有依靠’。”

B:“你问她:‘你当年没工作才靠我爸,我现在工资比他高,靠什么?靠男人拖后腿?’”

A:“我同事老公出轨,离婚时还抢孩子抚养权。”

B:“婚姻对女性而言=免费保姆 生育机器 破产风险,理性人谁敢赌?”

A:“我有猫有朋友有steam,要对象干嘛?”

B:“老一辈的娱乐是‘唠嗑生孩子’,我们的娱乐是‘电竞旅行嗑CP’——需求不同了。”

A:“阿姨介绍对象怎么办?”

B:“说‘您先离了给我打个样’。这个还是慎用。”

A:“他们说‘不结婚不正常’。”

B:“甩数据:‘上海女性平均初婚年龄30.4岁,离婚率39%’。”

A:“我爸说‘你不结婚我死不瞑目’。”

B:“回:‘您先活到100岁,我60岁前肯定结’。”

A:“亲戚说‘老了会孤独’。”

B:“答:‘您儿子婚后和您住吗?不住?那您现在孤独吗?’”

A:“如果所有招数都失效?”

B:“微笑点头:‘嗯嗯好的’,然后继续单身。”

A:“不结婚真的会凄惨晚年吗?”

B:“看看数据:日本40%终身不婚者,政府被迫搞‘银发单身公寓’,瑞典单身老人靠社区互助,活得比有子女的更潇洒”

A:“所以关键不是结不结婚,而是……”

B:“是钱!是健康!是社交网!与其赌婚姻,不如攒养老金、交靠谱朋友。”

A:“所以,我该妥协吗?”

B:“妥协的结果可能是——和一个不爱的人互相折磨,生一个不被期待的孩子,在35岁离婚时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扛住’。”

A:“那该怎么和父母和解?”

B:“告诉他们:‘你们希望我幸福,而我的幸福不需要结婚盖章’。”

(窗外夕阳西下,A的手机屏幕亮起,又是N条催婚微信)

A:(关机)“总之今天先幸福地单身着吧。”

B:“明智之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