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南苑寂静无声。
萧珩躺在温暖舒适的床塌上,望着陌生的账顶,心中却无多少喜悦而言,如今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路还会更加艰险和惊心,自己必须抓住读书的机会,也要小心各方势力对自己的考量与窥探。
萧珩下意识的望向厢房的方向,没有了身边近在咫尺的云萝,他心中有些空落落,又生起一丝牵挂,她在新的房间是否能够适应,一个人住会不会感到害怕。
云萝躺在床上也是久久不能成眠,房间是这样的舒适温暖,是原来北苑里面不敢想的日子,她真的高兴,为萧珩由衷的高兴。可离开了小屋,有些紧密的呼吸相连的感觉似乎被距离也被身份的差距拉得远了,这让她有些不安和怅惘。云萝起身摸到桌上的小药瓶,捧在手心里。抚摸着药瓶,云萝心中似乎安定了几分,脸上露出了羞涩的微笑。
接下来几日,云萝跟着那位赵姑姑学规矩,赵姑姑性子沉稳,话不多,古井无波的眼神默默地观察着云萝,对于云萝的教学严格却也疏离,云萝很尊重这位师傅,学习的态度认真而专注,学得也很快,渐渐赵姑姑眼中也有了一丝赞许的神色。
另外两个小丫头,蔷薇和云萝年纪差不多,翠烟甚至更小,开始也都只是有些怯生生地看着云萝,叫着“云萝姐姐”,却不敢轻易与云萝套近乎。云萝向他们分了几次点心,两人对云萝亲近了不少。
这天夜里,萧珩在书房里读书,云萝进来伺候。
云萝穿着侍女统一的青色棉裙,头上还戴着那根小木簪子,显得格外清雅灵秀,原本苍白的脸色带着几分红润。走上前站在桌边默默地开始研墨。
萧珩抬起头看着如今姿容清艳,礼仪规矩逐渐娴熟的云萝,心中一阵柔软,视线忍不住盯在云萝的脸上。云萝感知到这炙热的目光,手下一偏,墨汁溅到了她的指尖。
“哎呀,”云萝忍不住懊恼出声,随即闭上了嘴,她知道这不合规矩。
萧珩自然地握过她的手腕,眉头微蹙,用指腹轻柔而缓慢地擦过云萝指尖的墨迹,带着明显的怜惜和暧昧的流连。
云萝脸霎时间就红了。
“阿珩。”她低声呢喃,声音小如蚊蝇,想要抽回自己的手。
“别动,”萧珩握住云萝的手腕,视线停留在她手上的冻疮痕迹上,仔细观察着。
“伤口好像好一些了,药都按时涂了吗?”萧珩轻轻摩挲着她手背上的裂痕。
“嗯。”云萝点了点头。
萧珩抬眼看向云萝,眼神中多了几分柔和:“这几日还适应吗?”
刚刚搬入南苑又要准备授业读书,他们二人需要忙碌的事情太多,现下终于有一丝只属于他们的空间。
云萝点了点头:“嗯,这里一切都很好。饭菜很热,床铺很暖和。”
“规矩呢,赵姑姑教的可仔细?”萧珩又问。
云萝抿了抿嘴唇,小声道:“赵姑姑人话不多,但是教得很仔细,我都有认真学,只是有些复杂的还记不牢。”
“没关系,慢慢来。”萧珩语气平稳,带着安抚的意味。“只是与她和另外两个宫女相处,需留意分寸,不必过于亲近,也不要起冲突,如果他们有为难你,或者刻意打听消息,你回来告诉我,不必自己忍着。”
“我知道的。”云萝答应着。
萧珩手指叩了叩桌上一角放置的一摞纸张笔墨:“这是给你准备的,从前说过教你的,如今更不要荒废了,以后无人时不用站着伺候笔墨,就在下首设案练字吧。”
云萝愣了一下,顿时明白了他的苦心,轻声应道:“是,我一定好好练。”
云萝坐到小案前,铺开纸张,润笔蘸墨。萧珩看了一眼云萝专注的侧脸,重新埋首在书卷中。寒冷的冬夜,温暖昏黄的小书房里只有一片寂静,只有偶然书页的翻动声和毛笔落在纸上的沙沙声。
萧珩来到南苑安顿下来后,翰林张师傅按照皇帝的指派来给萧珩进行每日的授课,这是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师傅,对于萧珩礼节周全、态度恭敬,为人谨守规矩,却是透露着公事公办的疏离,只谈论书本,从不涉及外界的时局。萧珩十分珍惜这次可以读书的机会,对于这位师傅十分尊敬,课业上更是极尽勤勉,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课上,萧珩提问的时候不多,但每个问题都是切中要害,显而易见是经过了深度专注的思考,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张师傅刚开始也只是按部就班,渐渐地,也会被这位皇子的刻苦与聪慧而触动,从而多多引申几句,目光也有原来读书人的审慎变成了真切的赞赏。
每日,云萝都会早早起身,将书房与寝殿打扫干净,并在书案备好润喉茶和蜂蜜水,将屋内的炭火拨得更旺些。授课时,云萝作为贴身侍女,需要侍立一侧,为萧珩打理笔墨书卷、布置茶点之余,也会努力地思索和理解着课上张师傅讲授的内容,尽管有些如同天书一般,已经远远超过了她所能理解的范围。听着复杂而深奥的之乎者也,看着萧珩可以应答自如的样子,云萝心中既骄傲又有一种微妙的自卑,他的世界对于自己是如此的复杂和陌生。
但张师傅所讲授的关于治国、修身,关于古人的智慧,历史的典故,还是如同溪流一般滋润了她的心田。她站立在一旁,经常露出时而深思、时而困惑的表情。
每当课后,张师傅走后,萧珩也会合上书卷,查问云萝一些课上提到的问题。
“今日师傅讲的‘郑伯克段于鄢’,你明白了几分?”
云萝努力地回忆着,用自己理解到的语言复述着:“好像是说,哥哥打败了弟弟,弟弟贪心不足,哥哥给了一次又一次机会,但是他还不知足,最后被哥哥打败也是自找的。”
萧珩眼底掠过一丝笑意,“你看的倒是准,贪欲日盛,最终是自取灭亡。这是其一,但是郑伯作为兄长和君王,纵容弟弟,看似是仁慈,实际上更是一种推波助澜,待其恶贯满盈一举除之,这也是欲擒故纵。”
听到这,云萝瞪圆了眼睛,显然有些不能理解:“你是说国君早就知道弟弟是坏人,却默许他作恶,那为什么不早点阻止他,那样是不是不会打起来,好多人也不会死了呀?”
萧珩微微一怔,他习惯于从权谋、忍辱、制衡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故事,去赞叹郑庄公老谋深算,却从未想过云萝的角度,关于百姓,关于预防。
他看着她清澈的眼睛,沉吟片刻,决定更深入一层:“你说的对,但是,在国君的角度,只有当弟弟的错误犯的足够大的时候,大到天下人都看清他的不臣之心,他这时候出手剿灭才显得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才能够真正的永绝后患,也是显得自己仁至义尽,这是一种权术。
“权术”云萝轻声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语,眉头皱得更紧了。“可是放任了坏人,等他害了很多人以后再去收拾他,那之前被害的人呢,岂不是白白地受苦,这不公平。”
云萝顿了顿,声音更小了:“就好像兰贵妃娘娘,她之前害了很多人,大家都知道一些,可是…可是陛下也没有真正阻止,是不是也是一种权术?”
萧珩心中猛地一震。
他惊讶地看着云萝,她的话语刺破了权力斗争最本质残酷的本质,就是成就大业过程中小民的牺牲被视为必要的代价。他看向云萝的目光更多了几分欣赏和赞许,欣赏她的灵气聪慧,更欣赏她那经受苦难,却仍然保持的纯粹的善良和对于公平的向往。
“阿萝,你说的很对,这确实不公平。史书会称赞郑庄公的智慧,却很少记在那些因为这场兄弟争斗、兵连祸结导致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寻常百姓。权术能赢得江山,却无法真正让自己心安。”
他看着她,语气认真:“上位者的决策背后是无数人的悲欢离合,将来若有可能,我们应当以此为戒。”
云萝点了点头,只觉得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萧珩的尊重,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