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90年代坐井观天 >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90年代坐井观天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作者:南瓜夹心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3-02 19:49:57 来源:文学城

九月初,南皋乡小学准时开学,与往年不同的是,从本学年开始,全国各企事业单位和大中小学,正式进入双休日时代。

大人那边是什么反应徐诗梦不知道,反正她身边的同学们都特别开心,每个星期都平白多出一个休息日,哪个学生能不开心?

按照南皋乡小学的传统,每学年开学的第一个休息日,都是学校召开家长会的日子。

以往这一天都选在周日,今年第一次变成了周六,家长们都还有些不太习惯。

南皋乡小学六年级的教室内,李桂荣坐在女儿的位置上,感觉到四周其他学生的家长们,时不时的向她这边飘来的羡慕的目光,不由得腰挺的更直了一些。

教室前面的讲台上,徐诗梦正在朗读她的一篇作文,这是她在省小学生科技作文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

学校这边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们就能够自愿订阅一些期刊和报纸,但是因为经济原因,班级里面订阅了这些东西的,连同徐诗梦自己算上也没有超过十个人。

要是别的年级,这种学生们自愿的事情,班主任老师都不会多管,但马卫国不一样,他很注重对学生们眼界的开拓。

因而每年这位老师都会用省下来的班费,在自己添上一些钱,用班级的名义将能够订阅的课外读物都订上一份,放到班级内供学生们自由翻阅。

这还不算,马老师还十分鼓励班级内的同学们踊跃向这些期刊读物投稿,只要投递的稿子被接受,马老师不但会为那名学生准备一张奖状,还会让她或者是他在家长会上展示或朗诵他被接受的文章,让学生的家长与他们的孩子一起享受荣耀的感觉。

徐诗梦作为马老师的得意门生,自然是要对老师的决定鼎力支持,更何况她自己也很喜欢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感悟,所以从开始订阅课外读物的那一天起,她就是班级内写稿投稿的积极分子。

于是每一年的家长会上,家长们都能听见徐诗梦上台咏诵自己的文章。而且她还不是只上台一次,因为马老师每一年都会在家长会上,为上一个年级成绩达到过年级前三名的学生颁发奖品和奖状,作为班级内长期占据第一名的徐诗梦,就这样一次次的登上光荣榜。

而托她的福,每一年来为她开家长会的父母,就是这个班级内最让人羡慕的对象,有不少家长还会凑过来向他们讨教,他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就因为如此,每一次大女儿的学校要开家长会的时候,李桂荣和徐宏伟两口子都要因为谁去参加这个问题而明争暗斗。

最终的结果基本上都是李桂荣获胜,徐宏伟只能艳羡的看着妻子,到学校去接受其他同学的家长们崇拜的眼神。

家长会结束后,家长们陆陆续续的起身向外走,从他们某些人的表情上来看,不少同学回家之后恐怕要接受他们爹妈爱的教育了。

李桂荣一边与身旁马丽的妈妈寒暄,一边起身准备随着大家一起往外走,还没等她走上几步,就听见马老师说道:“徐诗梦的家长,你先等一下再走,跟我去一趟办公室。”

李桂荣闻言往马老师那边看了一眼,见女儿也站在老师身边,就穿过人流走了过去。

跟在马老师的身后,李桂荣和女儿一起来到了教职工办公室,马卫国拉来一个椅子,让李桂荣坐好把徐诗梦唤到自己旁边,抚了抚她的头顶道:“你前几天做的那几张卷子判出来了,成绩都挺不错。孙老师托她同学要来了一张龙城二小毕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总成绩排名,你不论是单科成绩还是总成绩,在那边都能排进前十。”

“在龙城二小能排进前十的成绩,在市里就能排进前二十,县里就能进前五甚至前三,这个成绩已经是可以挑一挑学校读了。”

与后世多次改革之后讲究平均的义务教育不同,这年月教育系统还是讲究一个拔尖的。

学校的名声,下学年能够接受到的政|府拨款份额,校长的政绩老师的奖金全部都与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挂钩。

所以从初中开始,各所学校对优秀学苗,尤其是那些成绩特别凸出,有状元潜力的优秀学生都会大开方便之门,不惜给出学费减免,生活费补贴,奖学金奖励等重重优惠条件来吸引成绩优异的学生到本校就读。

为了防止被别人抢先一步,越是需要出成绩的学校下手就越早,比如乡镇初高中这种,基本上从学生进入毕业班开始就要观察有潜力的目标。

“乡中学的副校长昨天过来调看了徐诗梦入学之后的所有成绩单,他们那边今年的优秀奖学金的金额又增加了,估计从现在开始就要考察学苗。县初中那边以诗梦的成绩和往常的表现想要去那也是手拿把掐。就算是市里的中学,诗梦想要去读问题也不大,哪怕是一中也是能尝试一下的,就看你们自己是咋想的。”

“马老师,您看这些事情我们也不懂,您是啥意思?”对这些事情是真的不懂的李桂荣,决定先询问一下马老师的意见。

这是她和女儿两个人的老师,肯定是会向着她们考虑的。

“乡中学那边以诗梦的成绩肯定能拿到学费减免、生活补助和奖学金,也就是说她要是上那边读书,你们不但不用花钱,说不定还能赚一些。但那边的教学质量你们也清楚,每年能考上高中和中专的人数不到报考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县初中那边生活补助、学费减免、奖学金应该也没什么问题,教学质量能比乡高中好一些,考进去之后学校封闭管理,有食堂和宿舍,你们能省心一些。”

“市一中那边诗梦的成绩想要去读也是没问题的,但她的成绩在那边只能算是优秀,不一定能排入前十,学费减免和奖学金什么的,最起码刚入学的那个学年是不用想了,也许能申请一些生活补助。但市一中没有食堂和宿舍,孩子要是到那边去读书,将来的食宿问题都得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你要是问我的意见,我当然是希望诗梦到市一中去读书,那边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根本就不是县乡中学能比的。每年市里中考的前五名都是市一高的,他们的升学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前几名还都能到省实验去读书,这种机会别的学校根本争取不到。”

“初中的三年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要,哪怕都能考上高中,初中时打下更好基础和接受更好教育的学生,将来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的机会就是要比普通学校的学生高。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这是孔子家语,也是他教导家中小辈时所说过的话,仔细品味一下是很有道理的。”

“话就是这些,你回去之后好好和孩子爸爸商量一下。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马卫国说完这些,起身将李桂荣和徐诗梦母女送出了办公室。

马老师的话让李桂荣忍不住沉思,在骑着自行车带着女儿回去的路上,她都忍不住在反复回想。

车子骑到徐家大门口,李桂荣刚捏住车把将车子停稳,徐诗梦抱着书包跳下后车座,母女俩都没来得及说上一句话,就听见院子里一阵鬼哭狼嚎。

男孩尖锐的叫声从院子里传出好远,伴随着哭爹喊娘的嚎叫,一道身影猛的从院子里窜了出来,行动间灵活的扭动了几下,成功的闪避了紧追在他身后背丢出院子的扫帚、鸡毛掸子和土坷垃。

随即徐诗梦就听见她堂弟向她求助道:“姐,二娘,快帮我拦一下我妈。”

一边说话他还没忘记一边从人与自行车的缝隙见快速的穿过去,一溜烟的消失不见了。

徐诗梦对此见怪不怪,自从三年前徐诗杰上学之后,这种画面在他们家时不时就会上演。

大多数时候她小婶和堂弟都是母慈子孝的,但只要一考试或者去开家长会,那必定是鸡飞狗跳,她小婶抽儿子的时候,那绝对是技术娴熟动作快速。

在一扭头,徐诗梦果然她小婶赤着一只脚,拎着塑料凉鞋从院子里追了出来。

“月华,你这是干嘛呀,快把鞋穿上,小心一会踩到啥扎了脚。”李桂荣劝妯娌把鞋穿上。

正在气头上的周月华拎着鞋还向外追了几步,直到确认看不到儿子的身影,这才咬牙切齿的将拎在手上的塑料凉鞋重新套在脚上。

“咋地啦,生这么大的气?”

“还不是因为徐诗杰,那个死孩子,每次去给他开家长会,就没有不现眼的时候。”

李桂荣闻言奇怪的问:“诗杰上一次的期末考试不是还可以吗?”

“还不是多亏你们家诗梦给他补课,靠他自己指不定又考成啥熊样。好不容易成绩稳定一点了,我还开心哩,好嘛,今天开家长会的时候,他班主任老师跟我说,这孩子熊的,上课拽人家女同学的辫子,下课带着班级里的男同学相互之间撇石头扬土,把他同学祸祸的,一个个都和泥猴子差不多。”

“他们班主任问我能不能把孩子管好,管不好他可就要管了。我跟他们老师说,随便怎么管教,再敢调皮捣蛋就用教鞭使劲抽,抽啥样都算我的。活这么长时间我就没见过这么淘气的孩子,太气人了。”

“好啦好啦,别气了,孩子嘛,尤其是男孩子,这个年纪皮一些很正常。”李桂荣安慰妯娌。

“嫂子,你说我和宏昌都不是太闹腾的性格,这孩子熊成这样是随了谁?”

李桂荣闻言回想起偶尔闲聊的时候,丈夫跟自己说起他们兄弟几个小时候的事情,感觉小侄子应该还是随了他们老徐家。

当然这话肯定不能当着妯娌还在气头上的时候说,于是李桂荣只能哄着周月华,先把人劝回家再说。

在家长会上被老师训的跟孙子一样的周月华拉着妯娌的手,一边往院子里面走一边继续吐着苦水:“想当初我儿子信誓旦旦的说着,上学之后肯定好好学习,争取超过他姐。我信啦,还在心里面偷笑着,不敢说超过你们家诗梦,能差不多我就满足。“

“结果呐,上学就不是他了,顽皮捣乱不说,也不好好学习,一年级的时候还凑活,二年级的时候考试成绩直接就六、七十分。二年级就六、七十分以后的成绩还能看吗?还好,诗梦愿意给他补课,拖拉着让他能考了八十几分,结果他又四处惹祸,气死我了,一点都不让人省心。”

李桂荣把憋了一肚子火气喋喋不休的妯娌送回屋,从婆婆那边把小女儿抱回来,让大女儿帮着照顾一下,自己则到堂屋那边去帮着婆婆准备午饭。

晚上,徐诗梦和徐诗杰一起到上屋去做作业,李桂荣将配置好的调料包丢进锅里,盖好锅盖进了屋。

屋子里的火炕上,徐宏伟正在逗着小女儿玩。

李桂荣从晾干的衣服堆里找出几件小孩的衣裤,翻出针线开始缝补,他们家小丫头是个活泼的性子,每天跑跑颠颠招猫逗狗,一个不小心她的衣服和裤子上就得多出一个窟窿或者几道口子。

一边缝东西一边瞧着老公逗孩子,乐着乐着李桂荣突然就想起了今天上午开家长会的时候,马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时说的那些话。

把手上的这条裤子补完之后,李桂荣用牙将线咬断,吐了一口线头向着丈夫道:“宏伟,今天马老师把我叫过去,说的是咱们诗梦将来考初中的事情。”

徐宏伟闻言将小女儿抱在怀里,一边用玩具继续逗一边问:“马老师是咋说的?”

“他说咱们家诗梦只要能保持住现在的成绩,想去哪里读初中都行。乡里初中那边诗梦要是去读不但不会管咱们要钱,还要给咱们钱。县中学那边会给咱们减免学费给诗梦生活补助,而且那边是封闭教学,学校有食堂和宿舍。市一中咱们诗梦也能去,但成绩就没太多优势,就得正常缴费、读书、学习,补助减免奖学金什么的,看孩子以后啥样。你说咱送诗梦去哪里上学?”

“当然是市一中,市一中和别的学校能一样吗?交钱就交钱,咱们家现在也不差啥了,不能因为钱的事儿耽误了孩子未来的前程。”

“我还能不知道市一中好,可那边没有食堂和宿舍,咱诗梦去了住哪里,吃什么?”

徐宏伟被老婆问的有些懵,仔细一想媳妇说的很有道理呀!

他们村到市里坐车需要四、五十分钟,这还不算等车时时候。到了车站后还要从车站去市一中,虽然这条路他之前没有走过,但他知道市一中在哪里,和车站根本就是南北两侧,想要通行时间不会太短。

这要是坐车上下学,费用什么的先不提,光时间每天来回就得三、四个小时孩子怎么能吃得消?

而且他可是听说了,城里学校的上下学时间跟他们乡下不一样,那边都是早上七点多钟上学,晚上五、六点钟放学,再将通勤时间、吃饭、做作业的时间都算上,他们家老大每天差不多就得四、五点钟起床,晚上是十一二点睡觉,这作息时间孩子正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受得了。

徐宏伟不能接受有什么事情伤害他孩子,就算是为了学习也不行,于是摇着头道:“不行,不行,这不把孩子身体都拖垮了吗,咱还是去读县初中吧,那就挺好的,等将来她考上市里的高中再去读,高中总能有食堂和宿舍了吧?”

李桂荣也舍不得自己闺女小小年纪就受这种苦,但她要她直接放弃市一中她又不甘心,马老师都说了,去什么学校读书对孩子未来很重要。

她先是想着两边家里面都有啥关系好的亲属居住在市区,能不能找一个可靠的把孩子托付出去,他们这边可以多给生活费和抚养费,只要给孩子管口饭,让孩子有个能遮风挡雨睡觉写作业的地方就行。

思来想去也没有合适的人家,而且这么做太麻烦,毕竟书一读就是最少三年,时间长变数多,怎么想都不合适。

接下来李桂荣又想着能不能在市一中附近给闺女租个房子,这倒是没啥问题,关键是房子租好了,谁去照顾大女儿?

他们家现在的生意全靠两口子支撑,丈夫管进货和销售,她负责制作,少了谁买卖都继续不了,做不了生意别说租房子,就连供孩子念书都成问题。

他们脱不开身,老一辈同样去不了,他们走了家里的田地谁种?农活谁干?最重要的是家里又不是只自己有孩子,大房三房那边同样有孩子,一样忙生意,都需要公婆给搭把手,凭啥只管他们不管别人?

而她娘家那边,父亲一辈子就没下过厨房,母亲大字不识一个连煤气罐都学不会怎么用,就是有时间也没办法去城里照顾孩子。

越想越头疼的李桂荣用手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叹了一口气道:“算了,先不想了,左右诗梦考初中时明年的事情,到时候在想想办法。”

话虽这么说,但这件事情李桂荣却是牢牢的记在心里面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