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90年代坐井观天 > 第3章 第三章

90年代坐井观天 第3章 第三章

作者:南瓜夹心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1-16 21:03:33 来源:文学城

把挂在墙壁上的万年历又撕下去一页,看着上面用黑字写着八月大,三十一号的字样,徐诗梦背好书包准备去学校。

徐家村的位置距离镇子还算近,所以村里的孩子们都可以到镇上去上小学和中学。但是他们村子却是在山沟沟里面,从村子到联通外面的马路,步行就要二十几分钟,在沿着马路走到镇子上的学校,三差不多还要在走上二十几分钟。

赶上脚程慢一点,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上学路上就得用上将近一个小时。

因此村里的孩子们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喜欢结伴一起走,这样路上不但能聊天说话还能互相照顾。

所以只要是上学的日子,不管是风霜雨雪,家住在村里最里面的那个孩子总会最早出门,一户一户的来到小伙伴们的家门口,叫上大家一起上学。

女孩子里面,之前这个工作都是属于李美凤的,但是从去年开始,家住在村子更里面的徐诗梦上学了,就很自觉的从表姐手中接过了这个活计。

因为要叫着小姐妹们一起上学,徐诗梦每天都要提早出门,不过她本人倒是挺喜欢做这件事情。

每当看着伙伴们因为她的召集而聚集在一起的样子,徐诗梦莫名的就会有种小小的成就感。

走出家门没几步,刚转过一个弯,就在一座土石房子的大门口看见挎着土黄色旧帆布书包正在等着她的美凤姐。

扬起笑脸甩着粗麻花辫,徐诗梦小跑几步追上去,两个人汇合之后,在一家一家的去接其他要一同上学的小姐妹们。

徐家村人口不多,总共五、六十户人家二、三百人的村民,都是徐氏家族的人。

从建国之前开始,徐氏家族就在这边安家落户繁衍生息,与他们比邻而居的,还有嘎叉村和邻水村。

嘎叉村就在前面岔路口的位置,临水村顾名思义,在一条小河的旁边,位置在马路的对面。

那两个村子的人口和面积都要比徐家村大,具体大多少徐诗梦不知道,不过每次上学路上遇到那两个村子的学生小团队的时候,感觉对面的人数差不多得有她们的一倍。

新学期的南皋乡小学还是那个样子,两排平房一个大操场。

平房前一排是教室,后一排则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和宿舍,操场上生锈的金属旗杆旁,放肆生长了一个暑假的杂草已经长、高到可以没过人的脚面了。

之前一年级的教室已经被今年的新生占用,徐诗梦与小伙伴们分开后循着班牌找到了二年级的教室。

教室里面乱糟糟的,班主任还没来,学生们随便坐,走进教室的徐诗梦微微仰起头,很快就在教室左侧靠近后排玻璃窗的位置看到了那个用力向着自己招手的身影。

“诗梦,这边,来这边。”

向着徐诗梦挥手的小姑娘梳着一头齐耳的短发,瓜子脸瘦高个,一双大眼睛黑葡萄水灵灵圆嘟嘟,看起来特别有精神。

看着好友向自己挥手,徐诗梦听着招呼背着书包一流小跑找了过去,俩小姑娘还没在位置上坐好,就已经开始叽叽喳喳向着对方诉说自己这一个暑假是怎么过的。

这位与徐诗梦说说笑笑的女孩,是她的同桌也是她在班里最好的朋友,她有个特别洋气的名字叫做马丽。

与徐诗梦早上一年学不同,马丽为了等她弟弟晚上了一年学,所以比班级里的同学要大上一、两岁的这位小姐姐在上学期就被班主任任命成为了班长。

可能真的是大一些就更成熟一些,马丽的班长做的有模有样。正好徐诗梦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老师特意把她们俩安排到一起,方便班级班管理的同时,还能让她们彼此照顾学习。

事实证明她们马老师还是挺有眼光的,马丽性格开朗大方,徐诗梦则文静稳重,这二位一静一动不但配合着将班级管理的仅仅有条,私底下还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马丽的家在南皋乡的北侧,徐家村则在南侧,乡小学正好在这两个村子的中间段。

因为步行到对方的村子得差不多二个小时的时间,而徐诗梦这个暑假基本上没怎么出村子,所以这一对好朋友已经有一个多月都没见面了。

就在她们觉得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话题的时候,原本嗡嗡嗡,很是嘈杂的班级突然安静了下来。

几乎是本能的,徐诗梦抬起头往门口看,果然那边站着一位四十几岁,头发有些稀少,个子不高的中年男人。

就是他们的班主任马卫国老师。

这位老师是南皋乡小学的资深教师,据说当年是来南皋下乡的知青,做了乡小学的教师之后就在这边留了下来。

结婚生子,一过就是好多年。

他在这边教了二十几年的书,南皋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他的学生,包括徐诗梦她的父亲、母亲和小叔。

这位马老师性格严谨,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们的要求也很严格。凡是他所教导的班级内,再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不敢在他面前兴风作浪。

因为这种个性,马老师深受学校同事和学生家长的信任,但是却不太讨学生的喜欢,经常有学生在背后叫他‘马阎王’。

可是徐诗梦却对这位马老师的印象却特别好,因为她发现与别的老师比起来,马老师不但上课的时候教授的内容更加的通俗易懂,各种词汇典故也是信手拈来,总能让徐诗梦对老师了解到一些课本之外的东西。

所以在各科的成绩当中,徐诗梦学的最好的就是这位老师所负责的语文,她上个学期每一次语文考试的成绩都在95分以上,期末考试的时候还考了双百分,把她父母乐够呛。

要知道虽然只是一年级小学生的期末考试,但马老师出卷子还是有些水平的,她们班考了双百的就只有她一个。

当别的家长都在夸赞徐诗梦聪明学习好的时候,徐诗梦自己知道,她只不过是因为喜欢上马老师的课,喜欢听他课堂上所讲的那些东西,所以把他的话都默默的记下,留在心里而已。

在徐诗梦的眼里,马卫国老师就是学识渊博的代名词,似乎什么问题到了他那里都能够得到答案。

马老师进了教室后,原本乱糟糟的教师顿时安静,几个原本正在埋头抄写暑假作业的家伙,此时迅速的将笔收起来,并且在桌子下面把暑假作业本给同学送回去。

要是被他们班主任发现有人在抄写作业,那绝对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他环顾教室一圈,低沉着声音了声道:“把你们的暑假作业都拿出来放到桌角,徐诗梦你负责把大家的暑假作业收起来送到我那里去。马丽,叫上几个学生到教务处那边,把咱们班的新书本领回来。”

这些都是每个假期结束之后的常规动作,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

作业收好,书本领回来发放之后,马老师按照学生们的个头重新分配了座位,又安排好室内外大扫除,告知了大家明天把学费带过来,然后就挥手宣布放学。

徐诗梦回到家,从老妈那里要到新学期的学费,再用家中的旧黄皮纸将书本包好书皮后,开始了她的新学期生涯。

徐诗梦的新学期与过去没什么两样,基本上除了每天晚上又开始的怪梦之外,她的生活可以说一切照旧。

可大约到底是受到了梦境的一些影响,徐诗梦有了偶尔会走神的习惯,因为她总是会时不时的就想起梦中的一些画面。

她自己没觉得这有什么,家里的长辈和一起玩闹学习的小伙伴们也没发现什么,但始终都在关注着班级内学生们学习和精神状态的马卫国老师却注意到了。

这一天语文课结束后,马卫国收拾着教案,仰头向着教室左后方的位置说道:“徐诗梦,你来一下我办公室。”

徐诗梦闻言收拾好课本跟在马老师身后走,并没有多想什么,因为班主任要交代一些班级事情的时候,经常会把班级干部叫到办公室去,她是学习委员,对她来说这是常事。

进了办公室,马老师带着徐诗梦来到自己的办公桌前,随手把教案放道办公桌上,拉开椅子坐下道:“你最近一段时间怎么总在课堂上走神?不仅是我的课,我问过其他老师,他们都说你在他们上课的时候,也有溜号的时候。”

徐诗梦没想到老师把自己叫到办公室居然是因为这件事情,一时有些发愣,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怎么了?是家里的事情不好开口吗?”见自己的学生愣神,马老师继续问道。

按理说学生家里面有什么私事,他身为老师是不应该过多过问的,但徐诗梦这种情况,已经有些影响到她的学习状态了,马老师觉得他还是得干预一下。

面对自己最尊敬的师长,徐诗梦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把这些日子困扰自己的一些烦恼与马老师讲一下。

“老师,您说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儿的?”

这个问题马卫国不止一次听见有人问,但一般都是年龄到了青春期,开始有自己想法的少年少女们,如同徐诗梦这种七、八岁小女孩,还真的是第一次。

“你怎么会这么问?”没有急着回答学生的问题,马卫国反而反问了一句。

“老师,我最近始终都在做一个梦,梦里面的世界好奇怪。那里面楼层很高,高到能插、进云彩里面,桥也很长,长到能跨过海峡将两座城市连接起来。铁路上跑着的火车,样子和车站那边的一点都不像,车头是圆润的,好像导|弹头,车厢是白色的,跑起来的速度特别快,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只用几十分钟。还有的火车在地下,有不同的颜色,来来回回总有人上上下下,还有、还有好多的画面我都没办法形容出来。”

“之前我总以为这是自己的胡思乱想,才会总做怪梦,可是前几天我从电视上看到,我所梦到的那些情景居然都是有现实的。虽然我梦到的那些比电视里看到的要更好更先进,可有就是有呀,那不是我乱想出来的。”

“老师,您说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是像城里那样,柏油马路,红砖或者水泥修建出来的六、七层搂高的楼房?还是电视里那样几十、几百米高的玻璃墙大厦,宽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或者是像我梦中那样,直插云霄的大楼、横跨两岸的大桥、子弹头一样的火车、像一座小镇的轮船、潜入深海的钢铁怪物、漂浮在太空之中能住人的卫星、那些都是真正存在着的吗?”

带着忐忑的心,徐诗梦一股脑的将这些日子困扰着自己的问题都问了出来。

马卫国是真的没有想到,会从徐诗梦,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口中听到这些话。

但是他也不觉得奇怪,孩子们的想法总是千奇百怪,会把一些怪异的梦牢牢记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这孩子所问的那些问题,有些马卫国也是给不出答案解释不了的。

但看着徐诗梦微微仰起头,如同一只刚刚接触到外界的小蜗牛,小心翼翼的用触角一点点试探的模样,马卫国深吸一口气。

不管是什么原因,这孩子已经开始了对外界的探索,他不能让孩子已经探出壳的触角在缩回去!

孩子们的求知欲,就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我真的觉得人类的求知欲和对未知事务的探索是文明进步的最大阶梯,一个人的求知欲,对他未来的生活甚至成就一定会是成正比的。

别人我不说,就说说我身边,我们这一辈的堂兄弟姐妹中,我小堂哥是学历最高,工作也最好的一个。他从小就总喜欢追着大人们问各种问题,我们一起玩的时候,老是能听见他问为什么?这个为什么,那个为什么?问的大人孩子有什么都觉得他很烦。

后来这位总是喜欢追着别人问为什么的小堂哥,考到了外省,一所非常不错的一本,能源类的学校,毕业之后直接进的中石油。

因为留在外省工作,我们现在很少见面,听家中的长辈们说他现在工作生活都很好,已经被提拔了。

当然这算不上什么成就,但和我们比起来,在相似的起跑线上,这位爱问为什么的堂哥是跑的最远的一位,我们听说他现在还是很喜欢去弄懂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闲暇的时候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带着女儿去逛各种博物馆和科技馆,这就是求知的力量和探索的乐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