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19世纪纽约先富带姐妹后富攻略 > 第29章 (大章)三束微光

安妮的手指在围裙上拧了一下。

女仆不该出现在秘书的房间里。

「放轻松。」埃莉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捧着用油纸包好的黄油饼干,「米芙在等我们。」

门开了。房间比安妮想象中更整洁,书多得惊人。布面装帧的厚书和牛皮笔记本挤满了书架,窗边放着一个小书桌,摊开着写满字的手稿,其中一页被撕去大半。

窗对着片矮牵牛,风一吹,凉意就裹着淡香飘进来。米芙原本把自己包在一张大毛毯里,见到她们来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笑着将他们引入房间。

三人挨着床边坐下,米芙将毯子张开,铺到两人的大腿上。

一时谁都没有说话,又陷入了奇特的沉默,

窗外能听见伊迪丝小姐弹奏着新曲。温柔而有力。

等到她停下弹奏,中间休息的时候。埃莉诺率先开口。

「尝尝吧。」

她把一块儿黄油饼干掰成三份,摊开手心,递到两个女孩面前。

安妮接过,刚挨到嘴尝了点味道。米芙突然打断道「等等。」

只见她,从床头柜最深处摸出一个小巧的玻璃瓶。里面还有喝剩了一半的粉红色液体。是一瓶樱桃果酒。

她变出一个小巧的玻璃杯,斟满果酒,自己先喝了一口。然后她眨了一下眼睛,示意安妮和埃莉诺接过杯子。

安妮和埃莉诺互相看了一眼,脸上都是惊奇,埃莉诺率先从米芙手中捧过小巧的酒杯。

只见她皱着精致的眉毛,喝下了可能是有生以来第一口酒精。

就这么一小口,埃莉诺已经双颊绯红,那情态不再像个大家闺秀,反而显出点憨。而米芙,原本圆脸蛋,就有几分可爱气。

她把酒杯递给安妮,安妮也喝了一口。味道并不好,比她过去超市里能买到的便宜酒精饮料还要差些,但这也是安妮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喝酒,尝出了格外的滋味。

就这样,她们一边品尝黄油饼干,一边小口啄着果酒。

先前的那一丝疏离感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米芙,这是安妮。安妮,这是米芙。」

虽然米芙和安妮早已经认识,但这还是第一次正式见面。在艾米诺的破冰下,她们也笨拙地介绍自己。

「你好,米芙,一位秘书!负责玛蒂尔达夫人的文书工作。」米芙伸出手,正式的与安妮问候。

安妮犹豫了一下,才握住那只手。指尖相触的瞬间,她感到一丝意外——米芙的手心和她一样有茧,只是位置不同。

「你好,安妮,一个……女仆。」安妮轻声说。

「暂时的。」埃莉诺抢白道,语气比自己诉说想法时还要坚定。

米芙笑了,拍了拍安妮的胳膊。「对,只是暂时的。我母亲常说‘身份是别人给的,本事是自己的’。」

安妮的心跳渐渐平稳下来。

埃莉诺已经自顾自地坐在书桌前,翻开一本诗集。「我们今天就说说心里话。凭什么姑娘家只能读《插花手册》和《圣经》?」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女性只能通过诗歌想象自由?就像惠特曼写的:『我辽阔无垠,我包罗万象』——但现实中,我们却被限制在插花和圣经里。」

米芙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印着齿轮图案的德文书。「看看这个。柏林有个女厂长,没读过贵族学校,却改进了织布机,让她所在的工厂利润翻倍。」

安妮凑过去看。德文旁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有些是英文,有些是她看不懂的符号——米芙怕别人看懂,故意用自己的法子标的。米芙指着“工人培训”那段:「这里面的学问挺深的,比如这里,不止得懂技术,还得懂工人的苦,就像惠特曼写的‘关注码头工人的汗’。那女厂长能成,不只是改了机器,还知道工人站十几个时辰累,调了休息时间,工人愿意好好干,效率自然高。」

「咱们读这些书,是为了自己,也不只为自己——懂了管理,能提高工作效率,就有更多时间休息;懂了法律,受人欺负了能够找回公道。这些对所有人都适用。」安妮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厨房的帮工吉米,才十二岁,干最粗的活拿最少的钱,以及许许多多的人。

埃莉诺将诗集一合,如同发现新大陆般,「诗给了‘要改变’的念头,这些书,能给‘怎么改变’的法子。」

米芙的眼睛也亮了起来。「上次我在回布鲁克林的路上,遇到过一个爱尔兰女人,不懂合同,被房东骗光积蓄,只能带孩子睡街头。我几年前,还有过一个想法,攒钱开个小识字班,帮助这些女士能够进行基础的拼读,现在觉得,咱们三个一起,或许能做得更多。」

埃莉诺再次把一块饼干掰成三块,每人一份。「我就知道我们合得来!我喜欢《草叶集》,是因为它说‘我包罗万象’,不用管富贵人家的小姐该如何;米芙你读这么多『绅士之书』,是想靠本事做事;安妮你——」

埃莉诺一时卡壳,安妮都替她尴尬了下,赶紧说:「我是女仆,但我想是暂时的。」

三个人同时轻笑起来,米芙差点把果酒喷了出来。

笑完之后,埃莉诺又忧愁起来,「你们都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擅长。而我,好像只是会读诗——」

「诗歌给了我们勇气。」安妮轻声说,「但我们需要更多。把勇气转化为行动。」

米芙忽然从书架顶层抽出一本皮面磨损的书。

「『绅士之书』?好像只有男性才有阅读的权力。」米芙简短评价。埃莉诺还是脸颊一红,虽然她知道米芙并不是针对她。

「我读这些『绅士之书』。不是因为男士比女士优秀,而是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则是他们定的。所有人好像都在说‘姑娘家看不懂’,可外面的银行、铁路、工厂,全按男性的规则转,他们做了,他们说了,然后他们写了,好像这世界原本的规则就是这样了,这样排除女人了。他们一开始就懂这些吗?——他们读《国富论》,才懂资本运作;读《地理全书》,才知道哪里有铁矿;读《法律汇编》,才知道怎么打官司。咱们不读,连跟他们对话的资格都没有。我读『绅士之书』,不是学他们的傲慢,是学他们看世界的方式。我不为拙劣的模仿男性,我是要和他们有匹配的能力。或许有一天,我也写,写一本『女士之书』,让这个世界加入我米芙·弗里曼的规则。」

她认真地看向埃莉诺,「埃莉诺,‘怎么改变’的答案都在这些书里。他们看铁路,想‘运多少货、赚多少钱’,咱们也这么想,就能知道范里安先生家的生意如何,能帮玛蒂尔达夫人的投资提有用的建议。埃莉诺,我知道,我们都不想永远只是站一旁听着。」

埃莉诺接过那本皮面磨损的《国富论》,轻柔地抚摸封面,像抚摸恋人的面颊。安妮也看向它,封面印着亚当·斯密的肖像,边角沾着点墨水——是从报社旧书堆淘的。

书页间密密麻麻的批注让她屏息——米芙不仅读了,还在思考如何用这些知识帮助自己和他人。

她原以为这场会面,会是自己以领先百年的眼光和知识征服两个土著少女。没曾想到,在这“落后时代”已经有个黑人女孩拥有着如此超前的意识和意志。

是她被征服了。

这个时代的女人并不缺乏智慧,她们只是缺少启迪智慧的机会,缺少被看到的机会。

埃莉诺拍了下手,果酒晃出细泡,她赶紧捂杯口,往门口瞟了瞟:「对,不是模仿,是要和他们有匹配的能力。」

她说,「不是男性比咱们会算,是他们学了算术;不是男性懂地图,是他们学了地理。我父亲以前也常说‘姑娘家不用懂这些’,结果呢……他大错特错!」

窗外伊迪丝小姐弹奏钢琴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是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没有委婉的序幕,音符如狂风暴雨般倾泻而下。演奏者和听者内心深处不可名状的情感和思维变得具体而跃动。

/

那是一个清晨的火车站台。一切都笼罩在一层灰蒙蒙的滤镜里,唯一鲜艳的,是她记忆中母亲曾穿过的、那抹温柔的鸢尾花色的裙摆——但那已是许久以前的事了。

自己的家一夜之间被搬空,地毯被卷走,只留下凌乱的压痕和地板上的尘埃。父亲往日挺拔的身躯佝偻在破旧的扶手椅里,阴影将他吞没。母亲压抑着啜泣,被外祖父强硬地带上了一辆马车。

埃莉诺穿着她最好但也明显旧了的天鹅绒外套,紧紧抓着一只小小的皮箱,站在月台上。她竟然长这么大了,能够平视父亲。

他的声音嘶哑,但每一个字都敲在埃莉诺的心上。

「埃莉诺,我是一个失败者。」

他顿了顿,目光越过她,似乎看向了某个遥不可及又让他彻底溃败的远方,然后视线重新聚焦在她脸上,近乎恳求:「尽你的努力,去过你自己想要的生活。」

呜——!

巨大的蒸汽机车头喷吐着白雾,催促着离别。父亲最后用力地握了握她的手,然后站起身,决绝地、大步离去,再也没有回头。

埃莉诺站在原地,默默地流泪。

「去过你自己想要的生活」——像一颗种子—— 是父亲最后的馈赠与判决。

/

布鲁克林炙热的阳光,将简陋的街巷烤得褪色,灰扑扑的。

画面里总有声音: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尖笑声,皮球砸在木板墙上的砰砰声,十分喧闹。但七岁的米芙不在其中。

她蹲在满是尘土的地上,小小的身影在巨大的阳光下拘成一团。指尖捏着一根捡来的炭条,正无比认真地在泥地上划动,勾勒出一个个歪扭却清晰的字母。

「快看!怪胎米芙又在和泥土说话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笑声变了调,孩子们聚拢过来。几双沾着泥巴的小脚停在她划出的字迹旁。

「我妈妈说,写字是白人的事情。」

「她在学乔娜!」另一个女孩尖声说,「可是乔娜已经走啦!」

「乔娜」,那是米芙在社区里最好的玩伴,比她大2岁,上周被一辆漂亮的马车接走了,送去很远的一个乡下绅士家里。所有人都知道乔娜是去做什么的。她猛地抬起头,泪水毫无预兆地涌出眼眶,她讨厌这些黑人小孩,他们那么愚蠢,对这一切那么无所谓!她不是在学乔娜,她是在学那些带走了乔娜的东西。

她推开那些围观的孩子,跌跌撞撞地跑回家。

她扑进母亲怀里:「……我不是怪胎……妈咪,我恨这里!我恨这个肮脏的、黑色的地方!」

母亲的怀抱让人安心,有股棉布被阳光晒暖的气息。她没有立刻说话,只是一遍遍抚过米芙剧烈抽动的脊背。

等米芙安静下来。

「不,宝贝,」她的声音很低,「你恨的不是黑色,我们的肤色,我们的家,我们的社区。是他们画下的圈,告诉我们『你只能待在圈里』。」

母亲用拇指揩去她的眼泪:「你想去学堂吗?去学习如何画圈……」

/

琴声在有力而短促的旋律后,突然来到一片静湖。柔和而优美的抒情段落,仿佛暴风雨中一瞬间的喘息。

「我们都被不同的绳子捆着。」米芙突然说,声音很轻。

埃莉诺苦笑一下:「恐怕我的那根看起来金灿灿的,其实是由镀金铁丝编的。」

她们都等着安妮说下去。

安妮硬着头皮说,「我的绳子是既定的命运,饿肚子的女孩,做女仆的女孩……」

她并不是在说自己,她在说所有女人。她心中那个一直徘徊着的,一直被自己刻意忽视的,关于在这个时代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宏大“念头,再也遮蔽不住,使她无法假装看不见。但她还不能说出口,既不够清晰也不够具有说服力。所以,她又只是在说自己,「……男仆的妻子,孩子的母亲……既定的命运,是一环扣一环的绳子,我们可以不解开,但我们应该拥有解开的权力,我们还需要具备解开的能力,如果我们想,我们就能解开,不是吗?」

埃莉诺感到从大脑到身体从未体验的颤栗,紧紧拥抱着安妮。

她脱离书籍,轻声背了起来。

「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

我所讲的一切,将对你们也一样适合,

因为属于我的每一个原子,也同样属于你。

我邀了我的灵魂同我一道闲游,

我俯首下视,悠闲地观察一片夏天的草叶。

我的舌,我的血液中的每个原子,都是由这泥土、这空气构成,

我在这里生长,我的父母在这里生长,他们的父母也同样在这里生长……」

「你要对我说什么?

难道我怕我自己?

难道你不是也在我之内?

因为我包罗万象。

……

我辽阔广大,我包罗万象。

……

无论是善还是恶,我都不拒绝,

一切都吸引着我,没有东西能让我却步。」

米芙翻开《国富论》,直接翻到她做了标记的页码。

「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天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来。」

阁楼里,三个姑娘的脑袋越靠越近,书页翻动的声音沙沙作响。

琴声越来越欢快,每个音符都急着自己跳出来。

安妮凝视着跳动的灯火,轻声开口:「我听说过一个说法:知识分为两种。一种让人安于现状,一种让人改变现状。我们需要第二种。」

她忽然站起身:“其实我还有个想法——咱们可以一起学习!读的书越来越多,聊的事也越来越杂,要是能有个更科学的法子学习,效率肯定更高。我觉得,咱们或许该建立个学习制度,固定时间、分好方向,不用再像现在这样零散着来。”

米芙停下翻书的手,眼里满是惊艳:“学习制度?具体是怎么样的?比如……固定每天晚上聚?还是分着学不同的书?”

安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指尖蹭过《国富论》的书脊:“具体的我还没太想周全——毕竟咱们身份不一样,时间也凑不齐,得琢磨琢磨怎么既不耽误各自的事,又能好好学。”

“那咱们一起想啊!” 埃莉诺立刻接话,身子往前凑了凑,丝绒裙摆蹭过椅子腿,“咱们慢慢凑,总能找出合适的时间!”

米芙点头应着,却忽然想起什么,目光落在安妮身上:“不过现在倒有件急事得先解决——安妮,你需要干太多体力活,平时能自由读书的时间太少了,咱们就算定了制度,你也没法参与。”

这话让屋里的气氛顿了顿。三人都没再说话,只见窗外矮牵牛被风吹得轻轻晃。

《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进入**,主题旋律不断重复、音域不断提高,和弦的厚度与力度不断加大。音符的密度被推到极致,伴随着大量的低音轰鸣,和弦撞击,情绪像喷薄的火山,排山倒海而来。

安妮却并不感到真正的气闷,相反,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在心中激荡。

她向前倾身,烛光化成了她的眼眸。「你们有没有想象过……一百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埃莉诺轻笑:「更多的铁路?更快的轮船?」

「不,」安妮的声音变得悠远,「我想象的是这样一个世界:女性可以成为医生、律师、工程师。黑人孩子和白人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读书。一个女仆也能上大学。」

米芙的小酒杯停在半空。「这怎么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安妮的目光扫过书架上的书,「《国富论》出版时,很多人都笑话亚当斯密,笑他说“真正的财富是国民劳动的年产物,而非金银储备”。惠特曼写《草叶集》时,也被认为离经叛道。改变总是从想象开始。」

她继续描述,声音轻柔却坚定:「每个人身上有某种东西,某种先知们具有的东西,它不论男女,也不分老少,是一种内在的、不可动摇的价值。我想生活在那个世界,那里没有人生来就该伺候别人,任何服务都会得到尊重。女性可以自由选择婚姻,或者不婚。黑人和白人不能选择自己的肤色,但他们可以选择与不同肤色的人成为朋友。」

她望向米芙,「富有学识的黑人女性也能和任何人公平竞争,她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甚至参选总统!」

她望向埃莉诺,「埃莉诺,在那个世界,人们可以不必追求意义,只为快乐的活着。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活着,甚至没有想法,梦想的活着。身份,金钱和地位或许依然重要,但评价人的方式不再只是身份,金钱和地位。」

她多想告诉她们,这不是想象,这就是她家乡的样子。

阁楼里再次安静下来。安妮描绘的画面太过美好,太过遥远,却又好像触手可及。未来彷佛是等待她们踏足的伊甸园,让人向往。而这个未来,她邀请她们一起缔造!

「但这需要知识。」安妮最后说,「不是用来炫耀的知识,而是用来改变的知识。就像我们刚才聊的,我们需要知道法律才能争取权利,需要懂经济才能改善人们的生活,需要学科学才能打破智识的偏见。」

「不只是为我们自己,」安妮轻声说,「也为那些无法来到这里的人。」

低语声与楼下的琴声交织,却又奇妙地隔绝开来。

埃莉诺突然轻笑:「想想看,如果姑妈知道她的秘书、侄女和女仆正在这里策划一场小小的G命……」

「这不是G命,」安妮微笑着说,「这是觉醒。」

米芙合上书本。「下周同一时间?」

「我会带来《妇女与法律》的那本书。」埃莉诺说。

「我最近正在整理铁路里程和分布的数据,可以分享。」米芙接口。

安妮看着她们,尴尬地说:「我会准时到。」

/

房间里现在只剩下米芙自己。

她仰起脸,月光照亮她的眼睛。

安妮描绘的那个未来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像一粒火种落在干草上,瞬间点燃了某种她从未敢仔细想象的可能。她感到一阵陌生的颤栗,让她指尖发麻,浑身发烫。那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过于汹涌的期待,几乎让她承受不住。她紧紧攥住那本《国富论》,粗糙的封皮硌着她的掌心,书籍的分量压下了那几乎要破体而出的颤抖。

阁楼外,万籁俱寂,整座宅邸乃至更广阔的世界都仿佛陷入了沉睡。

楼下伊迪丝小姐弹奏的钢琴声已经停了,但米芙心中的旋律澎湃向前。

典出《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每个人身上有某种东西,某种先知们具有的东西,它不论男女,也不分老少,是一种内在的、不可动摇的价值。

这一章反复改了无数遍。希望能让天使们初读起来,感受到三个女孩生命蓬发的力量。希望这份精神力量有传递出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大章)三束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