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1988:重回中考前 > 第9章 委屈的空间

1988:重回中考前 第9章 委屈的空间

作者:颜少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3:19:33 来源:文学城

冯家舅舅膝下有三个孩子。

长子正在县城念高中。

下面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双胞胎里的姐姐叫冯蓉蓉,和卫南亭是同班同学;妹妹冯玲玲则是双胞胎中体质偏弱的那个,从小就体弱多病。江华心疼女儿,便让她晚了一年入学,比卫南亭低了一个年级,如今读初二。

自从卫南亭开始早起逃差事后,家里就没人做早餐了。江华勒令姐妹俩负责做早饭的事。

冯玲玲和冯蓉蓉轮流做早饭的日子,厨房总弥漫着低气压。挑面疙瘩这样简单的事,她们也能煮得半生不熟,咸菜切得粗如手指,一筷子要夹好多,老太太心疼。

江华吃一坨面疙瘩,就要皱着眉骂上两句。

姐妹俩憋着满肚子火气,把账全算在卫南亭头上,谁让她突然发疯不做饭了,不然她们何至于手忙脚乱天天挨骂?

夏天里,下午的厨房像个闷罐子,让人透不过气。

放学后,卫南亭蹲在厨房的一角,侧刀起落间将猪草切得细碎,一会儿面前就是一堆细细的猪草。

冯玲玲在灶台前洗红薯,动作慢吞吞,时不时瞟一眼卫南亭。

冯蓉蓉蹲在灶门口,手里的火钳敲着灶膛里的转引起一阵尖锐的声音,火星子飞溅。

“卫老幺,你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分了?” 冯蓉蓉终于忍不住开口,火钳往柴堆里一戳,夹了个柴把放进灶膛。

“我和玲玲还在长身体,本来觉就不够,每天还要早。现在我们每天课堂上都打瞌睡,老师都点名批评了!还有,你看玲玲的手 ——”

冯玲玲立刻把缠着厚厚布条的食指伸过来。卫南亭的目光从那 “隆重” 的伤口上扫过,落在她圆润粉红的指头上。她低下头,看着自己指缝里的黑印子,那是常年割猪草、喂鸭子留下的黑色印记,洗不干净。

“我只比你们大一个月,我也是要上学的。” 她的声音清亮,“你们轮流做饭,隔天就能歇一次;我每人替换,放鸭子要比你们起的还,鸡还没叫就得往河边赶。再过不到一个月,我就要参加中考预考了。”

冯玲玲眉头猛地一皱。卫老幺往常不是应该接着姐姐的话,然后顺理成章地接下做早饭的事情吗?怎么今天还讲起道理,开始诉苦了?

“你考不考得上,关我什么事,关我们家什么事?” 冯蓉蓉嘲笑,火钳拖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你在我家白吃白住,干点活还委屈你了?”

“我考不上是不关你的事,可你凭什么说我白吃白住?” 卫南亭手里的侧刀停下来,又用力地砍下去去,刀口欠在木板上,“舅舅挑去集上卖的鸭子,不是我一只只养大的?圈里那两头肥猪,不是我割的猪草催肥的?卖鸭卖猪的钱,没给你们交学费、扯新衣服?”

她的声音略微高亢,带着积压了太久的委屈。

那些没日没夜的劳作,那些被当作理所当然的付出,到最后被当成白吃白住,不怪乎后来一次她偶然听见两姐妹聊天,言语中对她鄙夷,说她给她们的,都是应该的。

原来,她所有的付出,被当成了应该给冯家做的,毕竟冯家养育了她。

冯玲玲眼角的余光瞥见院门口的身影,拽了拽妹妹的衣角。冯蓉蓉也看见了父亲冯善华的影子,悻悻地闭了嘴,起身端起灶上的菜盆就往外走。

她们做的饭菜实在算不上好。糙米饭带着夹生的芯,炒青菜咸得发苦,比起卫南亭平日焖得软糯的米饭、炒得油亮的时蔬,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冯善华挑着满筐麦子到在竹编的席子上晾晒,老太太拿上木推推开。

冯善华走进来,看了桌上准备好的饭菜,没说什么,径直端起碗筷放在竹筐中往地里去了。

地里的江华接过饭盒,夹了一筷子青菜就皱紧了眉,咸涩的味道直刺喉咙。这两日掌勺的,是她的女儿们。

卫老幺打小就在厨房里忙活,可自己的女儿几乎没有做过饭,能把饭做熟已是不易。

她的眉头皱了起来:“卫老幺呢?没在田坝里打麦子,怎么连饭也不做了……”

江华趁机挑拨。

“她在切猪草喂猪。”冯善华也觉得今天的菜难以下咽,他端起大瓷盅咕咚咕咚几口,才将半熟的饭咽下去,然后不高兴地说:“你也该教教孩子们,这么大了,炒个苦瓜也能咸得齁死个人。这么不会煮饭,以后还怎么说婆家?”

这话是私下里江华时常对冯善华说的,现在回旋镖扎在自己身上,真疼。

这饭菜,确实没法吃,江华又不能倒掉,哽了半天到底是吞下去了。

“我会教她们的。”

“还有,侄女最近要中考了,你叫玲玲和蓉蓉多做点,让她姐好专心学习。别临到头了说是家务活多没考上,怨我们一辈子。”

“蓉蓉也要中考。”江华闷声回答,“不过,我会让玲玲多做点。”

晚上,两姐妹被爸爸骂了一顿,还被吩咐以后割猪草的任务。

两姐妹的心里越发厌恶卫南亭,恨她在她们家占了她们的房子,吃了冯家的米饭,还抢走爸爸妈妈的爱。

江华没吭声,但在老冯不在时,单独面对卫南亭的时候,她的脸黑得像锅底。

卫南亭假装没看到,反正她和她们一起吃饭的时间不多,这家里有舅舅在家,舅舅善于粉饰太平,不会将事情做得太难看,她不怕双胞胎姐妹找茬。

有舅舅撑腰,卫南亭行为愈发放肆起来。现在谁的衣服都不洗,舅舅、舅妈、表妹,狼太婆的衣服也不洗了,江华觉得她要翻天。

老太太逮住机会就骂她,她看见冯玲玲在一旁悄悄看,她怼回去:“原本是舅舅立下的规矩,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家务活轮流干,我现在只是遵守而已。我现在是在锻炼妹妹们,免得她们太懒以后没人要。以前我不懂事,抢了妹妹们锻炼的机会,我错了,我现在改。”

江华逮不到卫南亭的错处收拾,她心里越发烦躁了。嘴里起了好几个水泡,喝水都疼,吃了清火栀麦片也不管用。

家务活少干了,学习时间就有了,卫南亭统统安排好。

早上醒来,卫南亭不知道几点,但看天色还未亮。

她背上书包闪身进了空间,先拿出纸笔,凭着记忆列了张学习计划表 —— 上午头脑最清醒、记忆力最好,就用来背诵,而且得文理穿插着来,免得脑子发沉。

背一刻钟语文必背课文,换一刻钟数学公式;

再转去背英语单词,接着是化学方程式;

政治的知识点和生物名词也穿插着来,物理公式也不能落下。

每科时间都不要太长,这样既能保持专注,又能把所有科目都过一遍。她算了算,加上上下学路上零碎的时间,一天下来,所有科目居然能复习两轮,心里顿时踏实不少。

她在竹楼门口找了块平整的地,盘腿坐下,腰背挺得笔直,书包垫在膝盖上当小桌子,书本摊开在上面,小声默诵起来。

只是翻着书页才发现,上辈子学过的内容早忘得差不多了,只能从头一点点捡,可她没半点烦躁,只要肯下苦功,总能补回来。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政通人和……”

等把语文和数学的基础内容过了一会,卫南亭闪出空间时,外面的天已经微微亮了。

她轻手轻脚溜进厨房。

找到十几个红薯和土豆,其他能种的种子连影子都没见着。不用想也知道,是老太太仔细,全锁进自己房间了。

谷仓门也关得严实,连一粒谷子、麦子都拿不到。

“算了,先凑合着。”

卫南亭收起红薯土豆,打开鸭圈,赶着一群鸭子往杨柳河去。

冯家养鸭,本就图鸭子能自己去河边找食,能省不少粮食。

看着鸭子 “嘎嘎” 地扑进河里,四下无人,她又闪身回了空间。

空间里除去竹楼和小河,能种植的地约莫有四五亩。

卫南亭站在黑土地前盘算:两亩种谷子,一亩种麦子,再留一亩围起来养鸡,这样以后就能天天吃鸡蛋。

上次绿头鸭进过空间了,也能完好无损地出去,她就知道空间是能养殖的。

没带锄头,她就蹲下来用手刨土。

没想到土这么松软,指尖一挖就能刨出个小坑。她先把红薯和土豆种在河边近竹楼的地方,没尺子就用脚掌量,量出一块宽十步、长二十步的长方形地,把种苗排得整整齐齐的。

她就喜欢这样规整的样子,看着心里就舒服。

左侧种了十颗红薯,右边摆了十个土豆,剩下五个红薯,她打算一会儿烤来当早饭。

只是没桶没瓢,没法从河里打水浇地,她只好作罢。

“回去看看舅舅家有没有废弃的瓢。”

在河边洗干净了双手,站起来看着那大片空着的黑土地,她又忍不住叹气。这么肥沃的地,现在只能种红薯、土豆。

可真是浪费啊。

算了,一口吃不成大胖子。路要一步一步的走,迈快了容易扯到那啥?

哦,突然想起来,自己是女的。

没那玩意。

笑着笑着,又替空间委屈起来:这么好的黑土地,偏偏只能先种些经济效益低的作物,真是可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