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足球]关于莉莉人生当中的八次告白 > 第4章 关于莉莉人生当中的八次告白

(10)

6月12日放暑假,莉莉即将升入文理高中。

她一直很期待这个假期。

一方面是因为她成功考入位于德国梅前州首府什未林市的一所私立高级中学,而升学通常意味着成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托尼·克罗斯即将在这个夏天返回家乡。

她大概是一个月前得知了这个消息。

因为对方在和克罗斯太太的通话中提及了“由于未曾受到勒夫的征召,这个夏天他将不会参加国家队集训”这件事。

虽然她和菲利克斯都一致认为托尼才是德国目前最好的中场人选。

但很可惜,拜仁主帅希斯菲尔德和德国队主教练勒夫并不持有这样的观点。

她原本以为克罗斯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回来。

但没想到他在六月初就回来了。

莉莉几乎是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的下一秒就兴致冲冲地跑到隔壁克罗斯一家的房子里。

“托尼!”她兴奋地大喊。

菲利克斯正在后院练习投篮。

他最近迷上了这个,所以自己一个人和克罗斯先生在花园里用木头钉了一个篮筐,没事就练上几手。

此刻,他单手拿着篮球,看着莉莉像一阵金色的风一样冲了进来,而他只来得及问上一句:“打羽毛球吗?”

后者来不及回答,只冲他摆了摆手,然后就“砰”地推开门冲了进去。

克罗斯太太正在厨房里忙碌。

她是个传统的德国女人,喜欢烹制各类餐食,还喜欢研究饭后甜点。

灶台上的搪瓷锅内黑巧克力正“咕噜咕噜”地冒着甜腻的气泡,克罗斯太太熟练地搅拌着奶油。

看见莉莉走了进来,她心领神会地说道:

“托尼刚才出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小姑娘刚才还欢欣雀跃的脚步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她一步一步挪到克罗斯太太身边。

“要吃姜饼吗?冰箱里还有一点甜樱桃酒。”后者笑着问道。

莉莉点了点头,于是克罗斯太太给她拿了一碟刚烤好出炉的姜饼。

蜂蜜和焦糖的香气浓郁扑鼻,饼干上还撒了一层薄薄的杏仁碎,形状和色泽都非常漂亮。

“杯子在橱柜里,樱桃酒在冰箱的第二层。”

克罗斯太太亲了亲莉莉的侧脸颊:“甜心,自己倒一下吧。”

“谢谢妈咪。”

莉莉回抱了克罗斯太太一下,她亲昵地蹭了蹭对方的脖颈。

亲情时间结束,克罗斯太太转过身,继续去忙活她的节日森林蛋糕。

而莉莉则轻车熟路地打开厨房上方的橱柜,取出玻璃杯子,倒了两杯樱桃酒,然后端起那碟姜饼一蹦一跳地去了餐桌。

红色的樱桃汁像宝石一样晶莹剔透,透过酒杯表面的钻石浮雕纹理,在光的折射下,果酒荡漾出让人目眩神迷的绯红色泽。

她一连吃了五块姜饼,又喝了半杯樱桃酒。

餐厅的窗户正对着后花园,菲利克斯仍在篮筐下练习投篮。

他已经是一个十五岁的大男孩了,剪了一头短短的金发,远远望去,整个脑袋就像一颗毛绒绒的栗子。

不过他的体育很好,虽然比不上他走上职业足球运动员道路的哥哥托尼·克罗斯,但菲利克斯的身体素质在同龄人当中仍遥遥领先。

“嘿,菲力(Feli)!”

她出声喊道,还用力地挥了挥手。

菲利克斯闻声放下篮球,他跑了过来,一边跑还一边用衣服擦汗。

“怎么了?”

“吃姜饼吗?还有樱桃汁。”

莉莉递上饼干碟子,还有她刚刚倒好的另一杯饮料。

菲利克斯给面子的用手指夹了两块姜饼,然后接过杯子,微抿了一口,冰凉、甘甜的樱桃果酒顿时冲淡了夏日的燥热。

“这个周末还去图书馆吗?”

男孩“咔嚓咔嚓”地咀嚼着咖色的焦糖饼干,一边吃,一边问道。

“不去了吧,我刚刚考上维尔霍夫高级文理中学诶!”

听到这句话,菲利克斯曲起手指,干脆利落地弹了莉莉一个脑瓜崩,在后者的跳脚中,他悠悠扔下一句话:

“假期也不能放松的好吧。”

(11)

第三次告白发生在莉莉十岁的时候,克罗斯十八岁。

后者因为落选2008年的奥地利&瑞士欧洲杯,于是决定在夏歇季到来的时候返回家乡。

莉莉一开始很高兴。

因为她和克罗斯已经整整一年没有见面了。

对方去年圣诞节甚至也选择留在了慕尼黑,理由当然是有很多:譬如俱乐部初来乍到不熟悉、要和队友好好培养感情、要训练之类的。

毋庸置疑,克罗斯在对待“足球”这件事上拿出了100%努力。

但她仍是会有一点小失落。

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你认识很久的人正在离你越来越远。

他变得越来越不一样了。

变得越来越耀眼,越来越与众不同。

事实上,每次她和菲利克斯一起坐在电视机面前,观看拜仁比赛的现场直播,当主帅希斯菲尔德选择用“托尼·克罗斯”换下场上的某个球员时,莉莉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克罗斯还没有在拜仁慕尼黑打上主力。

所以他的球衣是“39号”,一个称不上重要、也绝不能算作核心的号码。

莉莉看着那个身穿红白球衣、同被换下的球员击掌示意,然后自由奔跑在绿茵场上的身影,心里想的却是:

足球世界里的天才真的很多。

天赋异禀、才华横溢如托尼·克罗斯也只能暂时充当救火队员,等待着教练不知何时才能在拜仁的战术体系中为他空出一个位置。

返乡后的克罗斯依旧很忙。

可能是因为年龄增长,他有了许多其他需要忙碌的事情,例如去青训基地看望从前的老师,和中学时代的好友钓鱼、聚餐等等。

莉莉去找他十次当中有八次是落空的。

他不是不在家,就是在打电话,他突然多了很多需要联系的朋友。

这些朋友当中有些是本地的,有些不是本地的,有些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有些则是青训营时期认识、志趣相投的好友,还有一些则干脆是拜仁队友。

世界仿佛旦夕之间就被改变了。

托尼·克罗斯的社交网从格赖夫斯瓦尔德扩大到了整个德国,甚至还延伸到了德国之外。

莉莉有些难过地想:

可能真的是因为年龄的增长。

十岁和十八岁的差距远比五岁和十三岁来得要大。

托尼会觉得把精力花在一个比他小八岁的女孩身上是一件不值当的事情吗?

他还会愿意浪费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只为了坐在她身旁、听她讲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吗?

她不能保证他的想法和从前一样。

莉莉变得有些郁郁寡欢。

托尼·克罗斯的世界仿佛突然竖起了一道高墙,而她却像个没有受到邀请的客人,站在门外,不知所措。

这份失落感甚至比她两年前在火车站送别对方时感受到的还要沉重。

因为当时的她相信他一定会回来,格赖夫斯瓦尔德是他的家,托尼·克罗斯属于这里,但现在她却没有那么肯定了。

慕尼黑已经足够遥远,更何况是另一个国家的另一项赛事呢?

拜仁是德国最好的俱乐部。

如果在这里得不到足够的出场机会,那么终有一天,托尼·克罗斯会离开。

他就像一只离巢的雨燕,勇于搏击风浪,但格赖夫斯瓦尔德太小了,慕尼黑也不够大,他值得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莉莉下意识地产生了一丝惶恐。

这是一种非常陌生的情绪,她鲜少会陷入到这样不自信的状态中。

她可能是终于意识到:

她和托尼·克罗斯之间的联系其实很脆弱。

这份联系基于邻里之情,是克罗斯太太情感的延伸。

如果有一天对方要去往更加遥远的新世界,那她根本没有任何理由站在他身边。

这真是一件让人感到悲伤的事。

这份认知冲淡了她考上高级文理中学的喜悦,此前她一直将“慕尼黑工业大学”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稳步朝这个目标迈进。

但托尼·克罗斯成长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他才18岁,就已经在为德甲豪门拜仁效力,他在球场上屡建奇功,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只要给这个年轻人时间和机会,那他未来一定能成长为德国国家队中场的中流砥柱。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等托尼·克罗斯反应过来“莉莉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他面前”这件事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星期。

(12)

事实上,第一个提起这件事的人是菲利克斯。

那是一个傍晚,他们一家人正在享用晚餐。

克罗斯先生用餐刀切割着盘子里的香肠,他一边切,一边和大儿子讨论起未来的职业规划,“托尼·克罗斯在拜仁得不到机会”这件事在他们家差不多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考虑过租借吗?”

克罗斯先生叉起一块芦笋,沾了点盘子边上的香蒜酱,然后将食物放入口中咀嚼。

租借几乎是眼下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了。

克罗斯还没有踢出身价,所以不建议转会,从豪门去平民俱乐部很容易,但从平民俱乐部跳回到豪门可太难了。

通常青训小将正确的“练级”方式是:在豪门二队崭露头角,然后被主教练破格提拔进入一队。

在这个过程中除却几个极度幸运、天赋极度出众的lucky dog能够直接获得主力位置之外,大部分年轻人的经历是在某些不太重要的比赛中上场,然后坐冷板凳,上场,然后坐冷板凳,如此交替循环,直到球员本人再也无法忍耐、谋求转会或租借。

绝多数人都会选择租借。

因为无论是从薪资、比赛资源、能够获得的曝光度,还是从对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影响的角度来看,豪门所能提供的东西都比平民俱乐部多上太多。

毫无疑问,能够踢到甲级联赛的运动员都发自内心地热爱着足球,不然他们走不了这么远,可理想之外还有生活,绿茵场也是名利场。

克罗斯也和自己的经纪人沃克尔·斯特鲁斯谈过这个问题。

对方给出的建议是:不要离开德甲。

因为前者必须考虑到除了联赛,他还有着极大的可能入选国家队。

而尤阿希姆·勒夫更喜欢现场考察球员。

相较于“特意”坐飞机去异国他乡看某个球员的比赛,留在本土的人无疑能获得主帅更多的目光。

德国是一个足球强国。

十年前,这个国家掀起了一场关于青训的改革。

德国足协规定包括德甲、德乙在内的36支球队必须各自建立起完备、规范的青训中心。

中心需配备包括全职教练、寄宿制学校和充足场地在内的一整套基础设置,否则将被取消联赛参赛资格。

从2000年至2008年,德国足协在基层地区和青训改革上的投资累计超过5亿欧元。

而克罗斯正是吃到这批“红利”的球员之一。

否则他作为一个前东德地区出身,在家乡梅前州经济实力远落后于南部州的情况下,他很难踢出成绩来。

事实上,包括波多尔斯基、穆勒等一众球员在内,很多人因为这个计划受益,德国足球的整体实力正在上升,他们完全可以展望一下2010年的世界杯和2012年的欧洲杯。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克罗斯最好不要离开德国。否则作为国家队主教练的勒夫很容易把他忘到脑后。

就是在这堪称严肃、认真的谈话背景下,菲利克斯却状似不经意地提到了另外一个完全不相关的话题。

只见他放下刀叉,餐盘上是吃了一半的饭后甜点:黑森林樱桃蛋糕。

然后这个男孩用纸巾擦了擦嘴唇,朝一旁的克罗斯太太说道:

“好久没看见莉莉了。”

“她不是最喜欢这种口味的蛋糕吗?”

“哦。”克罗斯太太恍然大悟地应了一声。

她像是才想起什么似的说道:“特蕾莎(德雷克斯勒太太)和汉特(德雷克斯勒先生)最近休年假,他们计划着这个夏天带莉莉一起去别的城市旅游度假,应该就是这两天出发。”

说着,克罗斯太太又指使小儿子给邻居送去一点黑森林蛋糕。

但临行前,菲利克斯却叫上了自己的哥哥托尼·克罗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