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无限]见鬼了,我就是个卖煎饼的 > 第28章 长生军(7)

[无限]见鬼了,我就是个卖煎饼的 第28章 长生军(7)

作者:极吾相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22 02:03:34 来源:文学城

阮苏脸上的神色僵住了,他看了一眼身旁的俞楼,对孟七道:“这家伙的身份你也知道,他什么都不能说。而我也是牵涉其中,所以……没有办法告诉你太多。不过,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

阮苏的语气变得郑重起来,“但我可以向你保证,只要你帮我解决这件事,你的业绩至少能完成三分之一,那个使大刀的姑娘,她也会平安无事地回去。并且,我会保证你在这鬼市之中得到永久的庇护。”

就在这时,一股阴冷的风毫无征兆地从门缝里“嘶”地一下钻了进来,卷起地上的几片尘土,绕着桌腿打了个旋。

大堂内那几盏刚刚点亮的油灯,灯火猛地向一边倾斜,光线瞬间黯淡下去。

“谁?!”阮苏警惕地望向门口。

客栈那扇被他们从内侧虚掩着的木门,此刻正“吱呀”一声,被缓缓地推开了一道缝隙。一个佝偻的的黑影,正贴着门框,探头探脑地向里张望着。

居然是那个卖陶人的摊主。

他看到屋内的三人,孟七上前为他打开门,随后那个摊主走了进来。

“快把门关上。”摊主回头看了眼门外,又看了看他们屋内亮着的几盏油灯,“我瞧着这都入夜了,你们这灯火还亮着,就赶紧过来看看……快!快把灯吹了!把火熄了!”

阮苏一个挥袖就要把油灯熄灭。

“慢着。”俞楼道,“老人家,为什么如此惊慌?”

老头转过脸,看向俞楼:“不能点灯啊!前年,也是个像你们一样,从外乡来的货郎,不懂规矩,半夜里提着灯笼赶路。第二天一早,人就死在了桥头,你们要是不想和他一样,就听我一句劝……”

“既然如此危险,”阮苏的目光扫向窗外,“桥头那几个守卫,难道是摆设吗?”

“守卫?”老头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凑近了一些,“你们难道就没看出来?那桥头的四个……他们从不上茅厕,也从不吃饭喝水,就跟四尊泥胎一样,从早站到晚,从晚站到早……你们说,那能是活人吗?”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你们也别怕,他们虽然不是人,但只守那座桥的规矩,不会害人的。”

说完,他又焦急地催促道:“快熄灯吧!最近城里本就不太平,贵妃娘娘又要过生辰,县太爷正挨家挨户地搜刮银子呢。你们这些外乡人,路过此地,本该低调行事,怎么还把这凶栈盘了下来,难不成还想在此安家不成?听我一句劝,天亮了以后,拿上东西,赶紧离开这里吧!”

孟七看着他,缓缓开口:“老人家,是不是每年贵妃生辰,城里都要遭这么一回?”

老头重重地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可不是嘛……每年都这样,就像天要下雨,躲不过的。咱们这些升斗小民,除了把裤腰带再勒紧一圈,还能有什么办法?”

“这里地处蛮荒,民怨如此之大,难道就没有人想过上奏朝廷吗?”孟七追问道,“朝廷派来巡查的官员,难道也对此视而不见?”

“官员?”老头自嘲地笑了笑,“咱们这地方,离京城十万八千里,又紧挨着北疆,十年八年都未必能见着一个从京里来的大官。就算来了,也都是在县令府里喝几杯茶,听几句场面话,就拍拍屁股走了,谁会真的下来看看咱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补充道:“每年贵妃生辰收上来的贺礼,也总会有北边的队伍,算准了日子路过咱们县,顺道就把那些心意给捎带走了。”

“北疆的队伍?”

“对,是黄家军……”

就在孟七准备继续追问的瞬间——

“笃、笃笃……”

一阵轻微的敲击声,突然从客栈那扇刚刚被关上的木门外传来。

老头的身体猛地一颤,他惊恐地瞪大了眼睛。

“老人家,别怕,”孟七站起身,走到他的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今晚,你就住在楼上吧,放心,不会有事的。”

“谢……谢谢,不再多言,不再多言了。”老头感激涕零,回头朝着门口双手合十拜了三拜,然后立刻就爬上了二楼的楼梯,找了一间最靠里的房间。

大堂内再次恢复了寂静,随着老头消失在走廊,敲门声也没有了。

阮苏熄了灯,又通过门缝向外看了一眼,并没有看见有什么敲门的人。

“黄家军,应该就是黄将军的部队。”孟七分析道,“每年都来收取这笔不义之财,看来,他们与这个县令,以及与朝廷里的某些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也就是说,这笔钱是真的要交给贵妃?”阮苏疑惑道,“可是那封信的口吻并不像是朝廷文书,县令要给贵妃送东西,还会有谁插手?甚至标明‘事关重大’?”

就在这时,一阵若有若无的唢呐声,伴随着压抑的哭泣,穿透了厚重的墙壁,幽幽地飘了进来。

声音由远到近,由大到小,孟七浑身一颤。

那声音,孟七再熟悉不过。

是那支送葬的队伍。

“你们听到了吗?”她猛地转头,看向身旁的两人。

然而,俞楼和阮苏的脸上却只有一片茫然。

“听到什么?”俞楼问。

孟七的心,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

“你先回去休息。”俞楼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看着孟七那略显苍白的脸,沉声道,“可能是因为你活人的身份,更容易吸引那些东西的注意。回去休息吧,只要躲在房间应该会没事,我们在下面点着灯吸引它们。”

孟七犹豫了一阵,还是没有逞强。她点了点头,转身走上了二楼。

回到房间,她将门窗都关好,躺在那张硬板床上,而那支送葬队伍的哀乐却依旧在她的脑海里萦绕不散。

不知过了多久,孟七闭上眼,念着几句曾经从奶奶那里学来的几句清心的祷词,哀乐声才逐渐停了下来。

“咚咚——”

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响起。

“是我。”是俞楼的声音。

孟七没有起身,只是睁开了眼。

“安心睡,”门外的声音顿了顿,“我会守夜。”

孟七望着屋内的木梁,又看了看窗外透进来的暖白色的月光。她闭上眼,竟真的在不知不觉中,沉沉地睡了过去。

……

第二天,孟七是被一阵嘈杂的人声吵醒的。

她猛地从床上坐起,快步走到窗边,推开一道缝隙向外望去。

只见下方,一支军容整肃的军队,正缓缓地走在街道上。

他们□□的战马通体乌黑,步伐沉稳,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嗒嗒”的脆响。士兵们个个身材高大,面容冷峻,腰间的佩刀在晨光下反射着森然的寒光。

孟七走出房间,阮苏已经站在了走廊上,脸色不太好看。

“黄家军的人来了。”他看到孟七,立刻说道,“俞楼那家伙为了不露馅,得到消息就溜回县令府,去扮演他那个倒霉县令了。我们也快过去看看。”

两人赶到县令府时,府衙门口已经戒备森严,数名黄家军的士兵手持长戟,如门神般分列两侧。

他们被县令府里的人认出来、带了进去,只说是县令的亲戚,畅通无阻地走了进去。

只见正堂之上,俞楼正端坐在主位,与下首一名身披重甲的将军模样的人交谈着。

过了一会儿,会谈似乎结束了。俞楼起身,亲自将那位将军送出正堂。

孟七和阮苏只是站在路边,俞楼带着那位将军出来。

“黄将军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不如在寒舍暂住一晚,让下官略尽地主之谊。”俞楼此刻颇有一副贪官污吏的模样,对着那将军客套了好一阵。

“不必了,”那将军摆了摆手,声音洪亮,“军务在身,不敢耽搁。贺礼既已收到,我等即刻便要启程。”

只是,在他们从孟七和阮苏面前走过时,听到他们的对话,阮苏和孟七不由得相视一眼。

那将军国字脸,浓眉大眼,脸上是饱经风霜的沧桑,虽然同样身披重甲,气势威严,但……他和他们在哀声井里见到的那个半边脸布满肉瘤的黄将军,根本不是同一个人。

孟七的目光与俞楼在空中交汇,只是一瞬,便各自移开。

俞楼和黄将军走到府门外,随即就有两名士兵从后堂抬出了两个用黑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箱子。

箱子落在地上,发出了“咚”的一声闷响,显然分量不轻。

“劳烦将军,将我等的心意敬献贵妃与圣上。”

那将军没有再多言,只是朝俞楼拱了拱手,便带着人,抬着那两个沉重的箱子,急匆匆地离开了县令府,朝着城外走去。

没等走远,孟七决定:“跟上他们,入京。”

……

两个时辰后,北疆边陲的一座茶肆内,三个打扮奇特的人正坐在角落的一张桌子边。

“……这,确定能行吗?”其中一个拨开斗笠的围纱,里面正是不知什么时候长出胡子的阮苏。

“他们见过我们,乔装打扮是最好的。”

阮苏看了看云淡风轻的俞楼和喝了一口水的孟七,敲了敲桌子:“不是,凭什么你们就不用打扮?”

孟七扫了他一眼:“你比较有特色,会被认出来。”

“我——”

就在这时,端茶的小厮走了过来,放下一壶茶水和一盘果子。

“客官,您三位喝好!”

阮苏叫住小厮,问道:“这条路上,只有你们这一家茶肆吗?”

“那可不嘛,客官,”小厮答,“凡是进北疆、出北疆,就必须要经过我这长生茶楼。

“正所谓,不饮长生一杯茶,难过北疆鬼门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