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无限]见鬼了,我就是个卖煎饼的 > 第26章 长生军(5)

[无限]见鬼了,我就是个卖煎饼的 第26章 长生军(5)

作者:极吾相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22 02:03:34 来源:文学城

书房内的烛火“噼啪”爆开一朵小小的灯花,将三人被卷宗环绕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

“十三神童。”

孟七将白天在陶人摊听来的那个传说一字不漏地复述了一遍。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时,阮苏搓了搓手臂:“用孩童临死前的恐惧来驱邪避祸……这地方的人,脑子都有问题吧?”

“问题不在于他们,”俞楼的目光落在那包骨灰上,“而在于是谁让他们相信了这一切。”

孟七点了点头:“关于那座花桥,卷宗上说,县令是三个月前请来的老道,而桥是上个月才匆匆建成的。县令可能像那六千两一样,是受到了某种威胁或引诱,不得不在短时间内筹集一大笔钱财。”

“难道那个老道的话真的灵验了?”阮苏道。

孟七又道:“传说里,十三神童在献祭后,已经成了此地的保护神,在民间是作为辟邪的象征存在的。百姓们将他们的陶像摆在家里,将他们的画像挂在墙上,为的是求得安宁。”

俞楼的指节在书案上轻轻敲击着,“不如亲眼去看看那座桥。”

……

夜色下的县城比白天更加萧索,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连一声犬吠都听不到。三人穿过空无一人的街道,很快便来到了城外。

那座桥就静静地横亘在前方,通体由汉白玉雕砌而成,在月光下泛着一层森然的冷光,像一具被剔净了血肉的巨大凶兽的肋骨。

桥的两头,各站着两名手持长矛的卫兵,他们的脸隐藏在头盔的阴影下,只留下一双眼睛,漠然地注视着来者。

“过桥,二两银子一位。”其中一名卫兵开口。

二两银子,在这座城里足够一个普通家庭数月的开销。

而就在桥边不远处,形成了一条被人踩踏出来的、通往河床下方的小径,许多百姓宁愿绕远路,从干涸的河床上走过,也不愿踏上这座华美的桥。

俞楼从袖中取出六两碎银,扔在了卫兵脚下那只破旧的钱箱里。银子落入箱中,发出的却是沉闷的“噗”的一声,仿佛掉进了棉絮里。

三人踏上了桥面。脚下的汉白玉冰冷而坚硬,在月光下反射着幽幽的白光。桥身很长,两侧是精雕细琢的石栏,中间则是有着顶盖的长廊。

然而,孟七很快发现,桥下原本早已干涸见底的河床,不知何时竟蓄起了一层浅浅的水。

可仔细看去,那并非清澈的溪流,而是一种粘稠的液体,在月光下缓慢流动着。

而桥两侧的水却并不符合流动的规律,而是都向着桥底的方向流去,宛如一条通往地府的漩涡墨河。

“风平浪静。”阮苏警惕地环顾四周他缓缓抬起头,看向头顶那由榫卯结构精密拼接而成的顶盖内侧,那里布满了繁复精美的浮雕彩绘。

“看上面。”

俞楼从袖中变出三柄油灯,一人拿了一个。

那是一幅完整讲述着某个故事的连环壁画。画风古朴,色彩却依旧鲜艳,仿佛刚完工不久。

第一幕,便是一座被战火笼罩的城池,一位身披重甲、面容威严的将军正立于城头,忧心忡忡地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敌军。

紧接着,第二幕,一位仙风道骨、长须飘飘的老道士出现在将军面前。他一只手指着天,另一只手则按在将军的佩剑上,似乎在进言献策。

第三幕,场景切换到一个巨大的高塔,将军和他的士兵们跪在台下,神情肃穆。而塔身之上,却隐隐浮现出数个惊恐的面孔。

最后一幅画,旗帜高高飘扬,士兵们如猛虎下山,将溃不成军的敌人斩于马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如果猜的不错,这是十三神童的故事。”孟七道,“你们觉不觉得,画里向将军进言的那个道士,无论是身形还是衣着,都和卷宗里描述的那个三个月前来县衙的道士很相像。”

她的目光从壁画上移开,缓缓落在了桥身两侧的汉白玉石栏上。

那里同样雕刻着东西——那是十三个形态各异的孩童头像。

每一个头像都只有巴掌大小,却被雕刻得栩栩如生。有的圆脸,有的瘦削;有的双眼紧闭,仿佛已经认命;有的则圆睁着双眼,嘴巴张成一个无声呐喊的形状。

“画里的将军……”孟七突然发现那位将军的盔甲样式,与她在哀声井里看到的那些士兵极其相似,“如果他就是黄将军……”

“不对,”阮苏反驳道,“壁画上说,献祭了十三个孩子之后,军队就屡战屡胜,所向披靡,可黄将军的部队明明是全军覆没的。”

“还有一件事我们都忘了,”俞楼提醒道,“为什么现在的时间偏偏是贵妃的生日?这个时间点一定有其特殊的意义。”

“先在这附近找个地方住下吧。”孟七做出了决定。

他们走下花桥,不远处,一栋两层高的木质小楼孤零零地立在路边,门前挂着一盏被风吹得摇摇欲坠的灯笼,上面用墨汁写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宿”字。

那是这附近唯一的一家客栈。

推开那扇虚掩的木门,陈年老木的干涩气味扑面而来。客栈的大堂里空空荡荡,只有几张桌椅随意地摆放着。

“店家,有人吗?”阮苏扬声喊道。

过了好半晌,里间的门帘才被掀开,一个瘦削得如同竹竿般的身影从柜台后缓缓直起。

他穿着一件青色长衫,烛火映照下,脸上却没有血色,皮肤紧紧地贴着颧骨。

“三位,住店?”

“三间上房。”俞楼将一小块碎银放在柜台上。

店老板看也没看那银子,只是从抽屉里摸出三把生了锈的铜钥匙,放在了柜面上。

“生意这么冷清,怎么还开在这里?”俞楼状似随意地问道。

店老板嘴唇翕动了一下,吐出了几个字:“这是我爷爷留下来的产业。”

三人拿着钥匙上了二楼。房间意外地干净,床单被褥都浆洗得整整齐齐,只是空气中同样弥漫着一股久无人居的霉味。

分开后,孟七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客栈里静得可怕,窗外的风声很小,像是贴着耳朵在吹。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她快要缓缓入睡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门外的走廊响起。

“噔……噔噔……”

孟七猛地睁开眼,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她没有点灯,只是悄无声息地挪到门边。

那脚步声更近了,就在她的门外。

她甚至能感觉到,门外那个东西一直在他们这三间房的门口徘徊。

下一刻,孟七没有丝毫犹豫,猛地向后退了一步,然后狠狠地拉开了房门!

门外并没有什么怪物。

只有那个瘦削的店老板,他一手举着一根燃烧了半截的白蜡烛,另一只手则扶着墙壁,正弓着腰,一步一步,艰难地在走廊里来回踱步。

看到房门突然打开,他猛地抬起头。

“啊!”

他短促地尖叫一声,身体一软,整个人跌坐在了地上。手中的蜡烛脱手飞出,滚烫的烛油溅在了他的手背上,烫起一片红痕。

旁边的两扇门几乎同时打开,俞楼和阮苏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嘘——!!”店老板见状,脸上的恐惧更甚,他手脚并用地爬起来,捡起地上的蜡烛,不顾上面燃烧的火焰,一把捂住自己的嘴,对他们疯狂地摇着头,示意他们噤声。

三人对视一眼,俞楼朝自己的房间偏了偏头,示意他们进去说。

四人挤进了俞楼的房间,店老板反手将门死死地关上,甚至还用一块破布将门下的缝隙堵了个严严实实。

做完这一切,他才像是虚脱了一般,靠在门板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烛火在他颤抖的手中摇曳,将他那张惨白的脸映照得忽明忽暗。

“你们……你们小声点,”他压低了声音,带着哭腔哀求道,“千万……千万别把他们吵醒了。”

“他们是谁?”

“你大半夜在我们房门口鬼鬼祟祟的干什么?”

店老板抬起眼看着他们,嘴唇哆嗦着。

“我……我是在为那些回不了家的亡魂引路。只有拿着烛火,在走廊里一遍遍地走才能给他们引路,他们才不会因为迷路,而错走进客人的房间啊!”

孟七问道:“你们这里,有很多亡魂?”

“那当然啊。”店老板说,“我们这里曾经是古战场,打仗死的那都是成千上万个,而且……都是找不到家的……孤魂野鬼。”

说完这话,屋内的窗棂似乎被风吹动了一下,店老板立刻哆嗦着缩着脑袋,嘴上一遍遍重复着“无意冒犯,无意冒犯”。

俞楼看着惊恐的店老板,问道:“我记得,朝廷在清扫战场后必然会留下得道高僧做法事,更何况为国捐躯并不是冤屈致死,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怨气。”

店老板瞥起眼看了他一眼,嘴巴却牢牢地闭着。

俞楼一看他怕是不肯说,就要上点手段,却被孟七拦住。

“这样吧,我们给你足够多的银子,你可以去别处找个地方住,这个客栈就卖给我们。”孟七一边说着,旁边的俞楼就从袖袍里拿出一袋响亮的碎银来,孟七接过,递给了店老板。

店老板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们,然后颤巍巍地伸手摸了摸袋子上的刺绣,确认孟七说的是真的以后才接了过来。

“你……你们是?”

孟七顺势说道:“不要告诉任何人我们在这里,也不要说你见过我们,只当你是自己受不了才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