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幕]直播美食探店 > 第4章 红烧肉

[天幕]直播美食探店 第4章 红烧肉

作者:令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3:50:47 来源:文学城

【古代猪肉浓重的腥臊味跟激素有点关系但不大,造成这一切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养猪的环境。】

[千秋入喉:这问题我都不想细说,有亿点点恶心。]

[风流倜傥:同上。]

[嘻嘻嘻嘻嘻嘻嘻:只能说古代百姓日子过得太惨了,为了生存实在没办法,只能这么干。]

百姓们听到看到这心情很复杂,天幕知道他们的苦日子啊。

但直播间有人不懂:

[弹指一瞬:什么情况?]

[落叶随风去:我不知道啊,求解释。]

弹幕不少都在刷求解释。

温昕话都说到这里了,那当然是要说的。

【我们都知道,猪是杂食性动物,光喂所谓的猪草是完全不够的,还得喂点粮食。而古代嘛,大家也都知道,人都还在挨饿呢,哪有多余的粮食喂给猪吃?这也就导致了养猪的困难。可没办法呀,牛在古代是耕地用的,律法规定了擅自杀牛是死罪,牛肉也就基本退出了平民百姓的餐桌。羊肉倒是可以吃,可中原地区哪有那么多草原来放牧?就算国家有羊,那基本也是贵族拥有得居多,而且羊羔也不便宜,普通的老百姓是难以负担的。怎么办呢?养猪吧。猪肉价贱,百姓勉勉强强可以负担。

当然,古代百姓养猪不仅仅是为了吃肉,也是为了积攒肥料,溷中熟粪肥料对于种地的好处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天凉好个秋:《氾胜之书·耕田篇》中记载:“无蚕矢,以溷中熟粪粪之亦善,树一升。”]

氾胜之:“?!!!”

天幕竟然知道他写的文章!

认识氾胜之的人也惊了,这可真是一朝闻名天下知啊!

【天凉好个秋补充的没错,《氾胜之书》中记载的正是古人早在西汉时期就掌握了沤肥耕作技术。】

汉朝君臣们面色骇然,尤其西汉时期的君王们,那神情可谓十分精彩。

刘邦怒而皱眉,大汉就大汉,如何还分个西汉出来,莫不是还有个东汉北汉之类的?

刘彻原本就因为神仙是假的在失望,这会儿再听到大汉之后出了事,那怒气就掩盖不住了,“这群不肖子孙!”

他心想,朕定要好生生瞧瞧,究竟是哪个不肖子孙将他好好的大汉给弄分化了!

汉哀帝刘欣瞳孔一颤,已然有所怀疑。

汉平帝刘衎嘴唇紧抿,却只字未语,对身旁诸多早已习以为常的打量也恍若不觉。

同样听到这句话的王莽肃着脸,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叫人窥探不出分毫。

【我们再来说说古人是怎么养猪的。

87年的时候在河南三门峡市区曾出土了一件汉代的随葬陶器,名为“东汉绿釉陶猪圈”,在这件文物上,镂空的围栏里就有头大肥猪,猪圈旁边则是个方形厕所,外边有楼梯连接着厕所门,也就是说,粪坑和猪圈是相连的。】

说到这,温昕的表情也有点精彩,弹幕里有些人想想就受不了,叫主播就此打住。

但也有粉丝在继续补充:

[天上何时掉馅饼:已经出土了很多这种类型的文物,汉朝特别喜欢将猪圈和厕所修在一起,大家在网上搜一下就知道了。]

[拐弯抹角:这就是‘上厕所’的由来。]

[天凉好个秋:《汉书·武五子传》中记载:“厕中豕群出,坏大官灶。”]

[纵横裨益:《太平御览》中有记载:朔人有献燕昭王以大豕者,曰:“养奚若?”使曰:“豕也非大圊不居,非人便不珍,今年百二十矣,邦人谓之豕仙。”,这个“圊”就是厕所的意思。]

[史海拾贝:《墨子·备城门》中记载:“五十步一井屏,周垣之,高八尺;五十步一厕,与下同圂。”这也是我国关于军用厕所最早的记载。]

西汉朝臣被温昕说的“东汉”掠去心神,而百姓们则更多的是在讨论天幕上说的厕所猪圈,毕竟这他们可太熟了啊!

百姓们不觉得有什么,可许多权贵却觉得恶心,只觉得天幕说这个简直是有毛病。

但温昕话都说到这了,那当然是继续说下去啊!

【史海拾贝既然说到了军用厕所,那我也多叨叨几句。其实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军队都不会轻视厕所问题。为什么?隐藏行军痕迹。】

刚还在因为“厕所”而恶心的宗室贵族等权贵们纷纷正了神情,行军打仗的将士们倒并不感到意外。

【古代的战争是依靠人肉来垫的,而大军出征一日那得产生多少的污秽?这要是不处理好敌人的探子铁定能摸到你的行军路线、还没正式打开就已经输了一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就修建了厕所和猪圈二合一的军厕,也就是刚刚史海拾贝在《墨子·备城门》中记载的那一段。猪将人的排泄物消化掉,不仅隐去了人的痕迹,还节省了猪食,且在长期的守城中猪不断长大,最后还能给军队提供一部分粮草,一举数得。】

从未细究过这一点的人听到这恍然大悟,没想到这里头还有这些弯弯绕绕呢。

不少未上战场的兵士也说:“将军叫我等如厕后掩埋秽物,便就是防止敌人刺探吧?”

“那当然,不然你以为为何?”

那兵士挠头,“我原先未想过。”

刚与匈奴打过一场的汉朝兵将们也看到了天幕,他们原本困的眼睛都睁不开,可天幕一出愣是精神了,此刻还讨论呢,“你说大将军回回都能安排好准确的行军线路,是不是就是这般分析的?”

边上人游移不定,最后憋出一句,“大将军运气好,不服不行。”

前者就不想再跟他搭话了,心里想,大将军运气好是不假,可人家本事也大,斩获的人头也不比旁人差,也不知在阴阳怪气些甚?要换个将军领兵,他们指不定得死在这荒漠上。

对此些,天幕丝毫不知。

[嗨呀呀:是不是还有预防疾病的效果?]

[时光旅人:那肯定啊,你想想几十万人口的大军,一天得产生多少那啥,然后衍生出多少蚊虫苍蝇,这些又正好是传播病菌的主要载体,如果不及时做好粪便清理、卫生管控,发生疫病的概率绝对不小。]

[惟元春也:补充楼上,还有战死的士兵尸体,如果不及时焚化掩埋,疫病传染起来更吓人。]

[岁月不待人:那还有水源,不干净的水里边多的是寄生虫,而古人为了节省柴火又没有烧热水喝的习惯,所以一旦发生寄生虫感染,就古代的医疗条件,除了死别无它路。]

各朝代的人看到这先是一愣,然后连忙拿笔或者吩咐人将其记下来。

百姓不识字不会写,就用脑子记——水要烧热了喝,不然被那什么寄生虫感染,他们就只能等死。

很多学医的大夫看到这如获至宝,甚至有人激动的脸都红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宫商角徵羽:霍去病不就是感染疫病而亡么。]

霍去病?!

刘彻惊的豁然起身。

在外的汉军们也傻了,他们完全没想到,自己强撑着看个天幕竟然还看到自己熟悉的人了。

原本正亲自抄录天幕所说的卫青看着这句话险些没拿稳手中的笔。多日行军打仗、操持军队里里外外致使他双颊看起来疲惫却削弱,唯独一双眼中闪着与外表不相符的光。但此时,他双目瞠圆,充斥着不敢置信。

这天幕所提到的霍去病,是他所知的去病吗?

从天幕出现就迅速抵达他二舅身边的霍去病也被惊到,他不是不惧怕死亡,但他宁可死在匈奴人手里,也不想被疫病击倒。此事他心中存疑,还安慰他舅,“二舅,这霍去病指不定只是跟我同名,不一定是我呢。”

卫青深吸口气,“再看看。”

天幕上此时已经辩论起来。

[一剑封喉:啊,不是说冠军侯的死因还存疑吗,目前没有一个盖棺定论的说法吧?]

[雎鸠鸟:还存疑吗?可司马迁在《史记》里写的就是“病死”啊。]

司马迁!

《史记》!

仅仅五个字,就在汉武朝堂引发了剧烈动荡。有人是因为司马迁《史记》本身,有人则是因为霍去病。

本朝出征的霍去病,除了卫皇后、大将军的大外甥,天子宠爱非常、甚至还时不时亲自教导的霍去病之外别无他人。朝臣们已经可以想象到天子在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如何的惊骇了。

实际上呢?

实际上刘彻确实惊骇,大军出征,这段时间他本就因此而寝食难安,结果天幕就告诉了他这么一个消息,这叫他如何还能坐得住?!

他都顾不上“冠军侯”三个字,只立刻叫人拟旨,想发到军中去。可临了这位正值壮年、头脑睿智的帝王却又打消了这个念头——信传再快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抵达关外,何况大军一直在前行,这信能不能传到卫青去病的手上都不好说。当然,最重要的是,整个长安城中人如今都能看到天幕,他怀疑在外的将士应当也能看到,卫青不会不管的。

卫青确实不会不管,在确认这霍去病就是他大外甥之后立刻便传了随行军医,叫军医给霍去病检查身体,确认他只是劳累、但并未感染疫病、身子也无大碍后卫青才大松口气。

霍去病嬉皮笑脸的,“舅,都说了我无事,这次信了吧。”

卫青肃着脸,“日后也得注意些。”

霍去病笑嘻嘻,“好嘞。”

预防针:关于霍去病的内容还没写完。

另外,求个收藏,谢谢宝子们[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红烧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