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浒]你在教我做事? > 第11章 无声的棋盘

[水浒]你在教我做事? 第11章 无声的棋盘

作者:荀霂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00:13:07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卷:暗夜执棋

卷首语:

“裂痕已生,洪流难逆。我无力阻止招安的脚步,也无法消弭哥哥眼中的执念。既如此,便在这注定倾覆的巨舟之下,做那暗夜的执棋人。以血为墨,以命为注,与既定的天意对弈——纵使满盘皆输,也要从阎罗手中,抢回几缕英魂。”

---

秋深露重,梁山泊的清晨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雾气中,水汽浸润着校场的土地,也浸润着每一个早起操练的士卒的衣甲。距离那场关于生辰纲与招安的激烈争吵,已过去月余。表面上,山寨一切如常,甚至更加兴旺。屯田的稻谷已抽出了金黄的穗子,在晨风中摇曳;市集愈发繁盛,南来北往的商旅带来了各地的货物与消息;新投奔的蔡福、蔡庆兄弟也被妥善安置,山寨律法的推行在裴宣的铁面下,虽有阻力,却也初见成效。

然而,在这片蓬勃之下,一种无形的隔阂如同潜流,在核心层之间悄然涌动。尤其是宋江与宋清兄弟二人,那日的裂痕并未随时间愈合,反而因彼此的沉默与固执,凝结成了一道更厚的冰墙。

宋江变得更加忙碌,也更为沉默。他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山寨事务中,事无巨细,亲自过问。与吴用、卢俊义等人商议军机要务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直至深夜,聚义厅的灯火依旧通明。他似乎在用这种近乎自虐的勤勉,来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来逃避内心因宋清之言而生出的那一丝不确定与惶恐。他依旧会关心宋清的起居,命人按时送去衣物吃食,却不再试图与他进行任何深入的交流。那声“四郎”唤出时,带着一种刻意维持的平静,底下却是深不见底的疲惫与无奈。

宋清则彻底成为了一个影子。他不再出现在公共场合,连藏书楼也去得少了。大部分时间,他都待在那间废弃的樵夫木屋里,那里成了他真正的“谋士营”。屋内陈设依旧简陋,但角落里多了一个粗糙的木架,上面分门别类地放置着卷好的皮纸——那是他根据记忆和多方收集的信息,整理出的关于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关键人物性格分析、地理形势、乃至朝廷各方势力关系的“档案”。

炭笔和皮纸的消耗速度惊人。他像一只沉默的蜘蛛,在无人察觉的暗处,孜孜不倦地编织着一张巨大的、旨在对抗命运的信息网络。

此刻,他正对着一张新绘制的简易地图凝神思索。地图涵盖梁山泊周边数百里,重点标注了曾头市(虽已破,但其地理位置重要)、东平府、东昌府,以及更远一些的,如大名府、汴京等方向。他的手指在“东昌府”和“东平府”两个点上轻轻敲击着。

按照模糊的记忆,似乎不久后,梁山会与这两处官府发生冲突,并因此收得两名猛将——“没羽箭”张清和“双枪将”董平。此二人皆是万人敌,却也都在后来的征战中早早殒命。张清死于独松关,董平则死于更窝囊的内讧。

“独松关……”宋清低声自语,眉头微蹙。此地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张清擅长飞石打人,近身搏杀并非其长,在狭小的关隘地形中,优势难以发挥,反而容易被人近身……他的死,或许并非完全不可避免。

至于董平,此人骁勇却性情暴烈,争强好胜,与同僚关系紧张是其致命伤。

宋清拿起炭笔,在代表张清的符号旁,轻轻写下一个“地”字,又在董平的符号旁,写下一个“人”字。或许,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尝试埋下改变的伏笔。未必能完全逆转其命运,但哪怕只是增加一丝变数,一线生机,也值得尝试。

他正沉思间,木屋外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富有节奏的叩门声——三长两短,是他与某人约定的暗号。

宋清神色不变,迅速将地图和皮纸收起,藏于柴堆之下,然后才走到门边,低声问:“谁?”

“四爷,是我,白胜。”门外传来一个压低了的、带着几分谄媚的声音。

宋清拉开一条门缝。白胜那瘦小的身影敏捷地闪了进来,脸上带着惯有的、几分市侩又几分精明的笑容。他如今虽也在山寨头领之列,但地位并不高,主要负责些打探消息、传递情报的杂事。宋清正是看中他这份机灵和善于钻营,以及对自己隐隐的巴结(源于曾头市和生辰纲两次事件中对宋清能力的敬畏),才在暗中将他发展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线人”。

“四爷,您要的消息,有眉目了。”白胜搓着手,压低声音道,“俺按您的吩咐,特意跟那几个从东昌府那边过来的行商套近乎,灌了他们几碗黄汤,总算套出点东西。那东昌府的守将,是个叫张清的,善用飞石,百发百中,人称‘没羽箭’,确实厉害。不过此人好像有点……嗯,怎么说呢,有点恃才傲物,跟知府程万里手下的其他军官处得不太和睦。”

宋清静静听着,不置可否。

白胜继续道:“还有东平府那边,守将董平,使得好双枪,有万夫不当之勇,号称‘双枪将’。不过此人……嘿嘿,”白胜露出一个男人都懂的笑容,“好像跟程万里那老儿的女儿有些不清不楚,程万里似乎不太乐意,为此董平没少闹脾气。”

宋清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果然,与记忆中的信息大致吻合。张清的傲,董平的莽与色,都是可以利用或需要警惕的切入点。

“做得不错。”宋清从怀中取出一个小银锭,抛给白胜,“继续留意,尤其是关于这两地兵马调动、城防虚实的信息。记住,隐秘为上。”

白胜接过银锭,掂了掂,脸上笑开了花:“四爷放心!俺白胜别的不行,这打听消息的门道多着呢!包在俺身上!”他顿了顿,又小心翼翼地问道,“四爷,您打听这些……莫非咱们山寨,下一步要对东昌、东平动手?”

宋清瞥了他一眼,目光清冷:“不该问的,别问。”

白胜一个激灵,连忙点头哈腰:“是是是,小的多嘴,小的这就去办事!”说完,像只受惊的兔子般,飞快地溜出了木屋。

屋内重新恢复了寂静。宋清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弥漫的雾气,眼神深邃。

白胜带来的信息,印证了他的记忆,也让他心中的计划更加清晰。他无法阻止梁山与官府的冲突,也无法阻止张清、董平上山(甚至他们的上山,从壮大梁山力量的角度看,短期内是有利的),但他可以在过程中,施加一些微妙的影响。

比如,在未来的交锋中,是否可以设法避免与张清在不利于他的地形下进行决战?或者,能否在董平与同僚发生冲突时,提前进行一些不着痕迹的调和,至少避免其走向极端?

这些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旋,逐渐形成一些模糊的轮廓。他知道,这很难,如同在激流中试图改变一块巨石的走向,需要极精妙的时机和力量。但这是他目前唯一能做的。

他重新坐回桌前,摊开新的皮纸,开始勾勒针对东昌、东平两府的初步行动构想,以及如何利用白胜这条线,将一些“恰到好处”的信息,在“恰当时机”,“无意间”透露给可能需要的人,比如吴用,甚至……宋江。

这是一盘极其复杂的棋,对手是既定的命运和人心。他必须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窗外,雾气渐渐散去,梁山泊的轮廓在晨曦中显现,雄壮而沉默,如同一个巨大的、无声的棋盘。

而宋清,这位藏身于暗处的执棋者,已然落下了新的一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