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我夫君能止啼 > 第3章 第 3 章

[三国]我夫君能止啼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古音风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4 19:21:13 来源:文学城

进城需要挨个儿与画像比对,因此中牟县城门口排起了长队。

“你来的路上见没见过画中这个姓曹的?”那校尉刚排查完一个老伯,又对着他喊道。

老伯头发半白,腰有些佝偻,被校尉按着头看了画,答道:“将军莫要为难老夫,我老眼昏花,上哪儿见过这么一个人呐?”

“没见过就快走,下一个!”

吉利没了刚才的气势,半低着头,手偷偷向剑柄摸索去。

还未摸到剑柄,却忽觉一拳打来,眼冒金星,整个人不由得向后退了两步,左脸火辣辣地疼,眼睛都睁不开了。

这一拳属实是用了不小的力气,不用想都知道,他现在的脸一定已经肿得老高。

吉利刚要发作,却听卫姝在身侧一字一顿地缓缓道:“想过中牟县,就忍着,曹校尉。”

原来,卫姝一看那画像就察觉到了不对,这位蹭吃蹭喝的吉利大兄弟哪里是什么行商?分明是更名改姓逃离洛阳的曹操![1]

于是她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到他身后,二话不说用了全身的力气挥出这一拳。

曹操也很快意识到,他现在鼻青脸肿的狼狈样子,已经与画像有了很大的差别。只需要再把那长胡须割去,便可以轻松通过城门口的排查了。

没什么可犹豫的,利剑出鞘,一撮胡须飘落在地。

脸上的红肿可以消退,胡子也可以再长,但命就这么一次。

“多谢女郎袒护。”曹操对卫姝急中生智的这一拳印象深刻,边抱拳言谢,边偷偷打量她。

卫姝心中却五味杂陈,她恐怕是唯一一个揍了曹操,曹操还得说谢谢的人......这人该不会记仇吧?

她扭头上马,带着一行人走到县城门口,城门校尉果然细细检查起来。

曹操眯着已经肿起来的眼睛,装作若无其事地走过去。那校尉用画像比对了半天,问道:“他的脸怎么回事?”

“路上遇到山匪,此家丁忠心耿耿,护在我身前,保我无恙,自己倒是受了些轻伤。”卫姝不假思索地答道。

那校尉又看了看其他人,脸上也都有青紫的痕迹,再加上附近山匪的确猖獗,便信了卫姝的话。

他绝不会猜到,其他家丁的伤是在洛阳被并州兵打的,而眼前这位“忠心耿耿的家丁”正是他苦苦找寻的逃犯曹孟德。

“既然是陈留的商贾,快走吧。”

见城门校尉松口,曹操默默在心中长舒一口气,故作镇定地随着卫姝进了中牟县。

**

次日一早,卫姝牵着马从谒舍出来,准备继续赶路。

曹操依旧一身家丁打扮,但脸好像肿得更高了......

“过了中牟县,再走不远就到陈留了。曹校尉有何打算?”卫姝看着曹操一眼大一眼小的滑稽样子,强忍住想笑的冲动。

“卫女郎可别再叫我什么校尉了。我已弃官逃出洛阳,现在就是白身。”曹操走在卫姝身边叹道,“董卓无道,汉室危在旦夕。待我回到谯县,安顿好老父妻儿,便四处招兵买马,会同各路诸侯共讨董卓,救出天子。”

卫姝的脚步顿了顿,这时的曹操还是一个心系汉室、心系天子的大汉忠臣,还没有变成后来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

曹操察觉到卫姝细微的神情变化,侧目问道:“女郎不信?”

“不是不相信曹兄,而是依我之见,各路诸侯未必能胜了董卓。”

“哦?”曹操伸手去摸自己的胡子,却摸了个空,方才意识到长须已经被自己割掉了,尴尬地笑了笑,继续道,“各地刺史、太守手中的兵可不少,只要运用得当,纵使董卓有猛将吕布,攻下洛阳也绝非难事。”

只要运用得当......卫姝心道,曹操高估了包括袁绍在内的一干诸侯的忠心,而各路诸侯也低估了曹操讨伐董卓的决心。

不过,她此时不便透露太多,只是略带歉意的笑道:“我不过是一个做生意的商贾,哪里懂什么带兵打仗呀?随口一说罢了,不必放在心上。倒是觉得曹兄志气非凡,日后必成大业。”

大路的尽头延伸出两条小路,一条直通陈留,而另一条是去往谯县的。

曹操停下脚步,转身抱拳道:“女郎一路相护,曹某感激不尽。若真如女郎所言,他日有缘再见,定当重谢。”

卫姝却轻笑道:“说不定很快就又见面了。”她记得清清楚楚,历史上曹操的起兵地点就是陈留。

曹操虽不明就里,却还是乐呵呵的应了。他向卫姝讨了三日的干粮,依旧穿着那身卫氏家丁的衣裳,转身走了另一条路。

**

进入陈留的那一刻,卫姝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地。不知从何时起,她已经把这里视为第二故乡了。

洛阳的繁华已成旧日黄花,但陈留的街市还热闹依旧。

卫姝一身疲惫地回到家中,在侍女的服侍下沐浴更衣,而后懒懒地躺在榻上。

“听说洛阳遭了大劫,我们都在担心女公子,幸好平安无事的回来了。”

说话之人是一位叫环儿的侍女,样貌出众,手脚麻利,卫姝便让她经常跟在自己身边。她隐约记得,环儿是原身的父亲从彭城带回来的孤女。

“路遇贵人,侥幸逃脱,惊险万分。还是咱们陈留安全,最近哪儿也别去了。”

卫姝回想起洛阳的种种,仍觉得后怕。回来的路上,她几乎没怎么睡过好觉,总是频繁梦到凶狠的西凉人。可不知为什么,每一次梦境快结束时,她都能看到张辽那张帅气又冷峻的脸,然后凉州兵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环儿点点头,但又抿紧嘴唇,欲言又止。

卫姝察觉到异样,一阵不祥的预感窜上心头,“我离开的这些时日,出什么事了?”

环儿叹气道:“女公子,你听了别着急,咱们家有两处铺子叫人砸了。”

卫姝急切起身,见环儿低头的愁容,心中已然明了,“徐家人干的?”

“是。就在五日前,徐庆那老匹夫趁着女公子不在家,又派一群游手好闲的混混在咱们家铺子找茬,一言不合就砸了东西。”

陈留有两大富甲一方的商贾,一个是卫家,另一个就是徐家。原身的父亲还在世时,处处都压着徐庆一头。可自从卫老家主缠绵病榻,徐家人个个挺直了腰板,摩拳擦掌想要打倒卫家,好独揽陈留的生意。

本想着卫老家主只有一个女儿,是个好对付的。谁料卫姝接手了各家商铺后,卫家不但没有没落,反倒生意更红火了。也不知道这卫女郎从哪里学到一套生意经,手段竟比其父更老道些。

徐庆几经钻研,仍是望尘莫及,便开始想一些歪门邪道,勾结市井上的混混砸卫家的铺子,诋毁卫姝的清誉。

比如一个姑娘家如此精明,无人敢娶之类的说辞,卫姝自是不放在心上,一笑而过。但商铺被砸是实打实的损失,她不能置之不理。

“报官了吗?”卫姝问。

环儿无奈道:“报了。但是官府听说洛阳出了大事,人心惶惶的。再加上陈留也闹了匪徒,像咱们家这种都算小事了,就一直搁置着,根本没功夫管。”

“可陈留一向太平......我回来的时候路过街市,瞧着还挺热闹的。”卫姝的心仿佛沉入了谷底。

“女公子回来得巧。前些时日街道上冷冷清清的,昨日官府刚出动剿了匪,大家这才放心出门。”

“你随我去看看那两处铺子。”卫姝忍着身上的疲惫,从榻上起身。

卫姝带着人出门,转了两个弯儿,来到东市。远处几个伙计正在登高挂牌匾。

卫姝走到牌匾下方,看着崭新的“卫”字招牌重新挂了上去。

“家主回来了!”伙计站在木梯上,看见卫姝走过来,喜得差点从梯子上掉下来,对铺子里喊道,“我说什么来着,咱们女公子福大命大,才不会被西凉兵抓走呢。”

“让我听听,你们又编排我什么了?”卫姝叉腰打趣道。

“这女公子可就误会咱们几个了,都是徐家人传的谣言,说什么去了洛阳许久没回,八成是遭西凉兵毒手了。没人信他们胡说,您可千万别往心里去。”伙计快速爬下木梯,忙向卫姝解释,“这茶叶铺子前几日被徐家的人砸了,刚清理干净,不过我倒是觉得因祸得福了。”

“为何是因祸得福?”

伙计伸手指了指街对面道:“女公子请看,斜对面李家的酒肆三日前也被人砸了。”

卫姝问:“也是徐家人干的?”

伙计摇头:“当然不是,砸李家酒肆的是一伙不知哪儿来的匪徒,差点儿把屋盖都掀了。咱们这间茶叶铺子因为闭店,反而躲过一劫,只是损坏了几把桌椅。今天客人多,刚一清理完就又开张了。”

卫姝皱了皱眉,“我听说昨日官府剿匪,抓的就是这帮匪徒吧?”

“谁知道呢?四处招兵买马的人不少,真是什么人都能当大哥,被人喊一声将军了。依我看,这匪徒恐怕没那么容易就清剿完。”

卫姝心中微叹:果然,乱世之中,哪里会有什么独善其身呢?

曾经,这大汉天下靠天子诏令和四方印绶管束。从现在起,只能凭手中兵器和坐下快马辩个是非了。可刀剑毕竟不长眼,这其中又将有多少人流离失所,死于非命......

偌大的家产,在太平盛世尚且要小心谨慎处处提防。到了乱世,俨然成了招来祸患的肥肉,人人都眼巴巴的瞅着,企图抢上一抢。

既然生意不好做了,不如索性做回她的老本行——搞投资。

从前她需要从万千股票中选出那一只增长势头喜人的潜力股,现如今她也要从四面八方崛起的诸侯里挑一个真正的英雄。

对于卫姝来说,道理是一样的。后者其实更容易一些,因为汉末纷争的结果是三足鼎立,可选的范围不过是孙曹刘三家而已。

无论选哪一家,她手中的财富都足够让她摆脱商贾之人低微的身份,摇身变成座上宾。等待她的将是高官厚禄的仕途。

但卫姝眼下最关注的,是如何“苟全性命于乱世”的问题。

此时孙坚还健在,若是等孙策脱离袁术自立门户,又要好多年,这几年苟命是个大问题,卫姝只好先排除了东吴。

刘备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跟着他一定不会被亏待。不过刘备前期一直在失败,一直在逃跑,颠沛流离,没有基业,创业风险极大。

卫姝自认为不是一个谨小慎微的投资人,但她不敢保证自己的逃跑速度追得上刘备,不敢保证自己有阿斗那奇迹般的好运。她不敢拿自己的命去赌。

那么只剩下曹操了,不久前刚被她揍了一拳的曹操......

起势够早,能力够强,志向够远,地盘够大,人才够多。无论怎么看,这都会是一笔低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的投资。

更关键的是,她就在陈留,曹操起兵的地方。似乎连老天都有意让她做一回曹操的“天使投资人”。

想明白了这一层,卫姝回家的步伐轻快了许多。

家中金库的钥匙在手,接下来只需静待天时。

[1]“太i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曹瞒传》

“卓表太i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i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