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井闼山高校的三年级,是在一片肃穆的氛围中拉开序幕的。
升学压力如同无形的薄纱,笼罩在每一个毕业班学生的头顶。
清水澄和佐久早圣臣的关系,也在这股主旋律下,以一种符合他们性格的、低调而务实的方式展开。
2.
高三的早晨,到校时间比之前更早。
清水澄习惯提前半小时到教室,利用这段安静的时间温习功课或规划一天的学习。
她发现,自从高二结束那个傍晚之后,她到校时,经常会发现自己的课桌上放着一盒还带着微微凉意的牛奶或一瓶纯净水——总是用干净的纸巾垫着瓶底。
没有纸条,没有留言,但她知道是谁放的。
佐久早圣臣的排球部晨练开始得更早,他总会比她更早到校。
这无声的“早餐问候”,成了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清水澄会安静地收下,然后开始自己的一天。
偶尔,她也会在周末烤一些少糖少油、易于保存的饼干,用干净的食品袋分装好,周一早上放在他的书桌里。
佐久早从未口头说过什么,但有一次,古森元也笑嘻嘻地凑过来说:“圣臣那家伙,居然会把饼干碎屑都用纸巾接住,吃得超——级干净!”
清水听了,只是淡淡一笑。
3.
放学后的图书馆成为了高三生的兵家必争之地。
清水澄依然固守着她靠窗的老位置。
不知从何时起,她斜对面的那个座位,也几乎成了佐久早的固定位子。
他通常会在排球部训练结束后,冲过澡,换上干净的校服再来。
两人之间依旧很少交谈,各自埋首于习题集和参考书。
但氛围与高二暑假那次不同了。
现在,当清水澄因为长时间低头而感到颈椎酸痛,轻轻活动脖子时,偶尔会撞上佐久早看过来的目光。
他会很快移开视线,但过了一会儿,可能会极其自然地把他那边多余的、没用过的草稿纸推过来一点。
或者在她起身去接水时,顺手将她不小心碰歪的笔袋扶正。
这些细微的举动,无声地传递着一种超越普通同学的关心与陪伴。
他们像是在同一片战场上并肩作战的士兵,各自为战,却又知道对方就在身旁,内心因此而感到安定。
4.
IH预选赛和春高预选赛是高三学年里最重要的赛事。
井闼山作为强校,目标直指全国。
比赛日,体育馆总是人声鼎沸,加油声震耳欲聋。
清水澄依然不会挤在人群最前面,她通常选择看台稍高、视角较好且相对不那么拥挤的位置。
她会在佐久早上场前,给他发一条简短的信息:【加油。】
他通常只回一个字:【嗯。】
但当她坐在看台上,看着那个在球场上冷静判断、高高跃起、打出凌厉扣杀的身影时,能感受到一种与有荣焉的平静。
她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那种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技术的苛求,与她对待学业的态度如出一辙。
在他完成一次精彩的得分后,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时,清水澄会轻轻鼓掌,目光追随着场上那个汗水淋漓却眼神锐利的身影。
偶尔,在比赛的间隙,佐久早会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她常坐的那个看台区域,虽然隔着距离看不清表情,但彼此都知道对方在那里。
这是一种无声的支持,比任何呐喊都更有力量。
5.
关于毕业后的去向,他们有过一次非常理性的谈话。
那是在一次模拟考之后,两人都在图书馆学习到很晚。
“我会打职业。”
佐久早说得直接而肯定,这是他从无动摇的目标。
“我打算报考医科。”
清水澄也清晰地陈述了自己的志愿。
没有浪漫的“我们要一直在一起”的誓言,而是基于对彼此梦想的尊重。
“职业球队可能会在不同城市。”
佐久早说。
“医学生的学业会很繁忙,需要住院实习。”
清水澄回答。
然后是一段短暂的沉默。
接着,佐久早开口,语气平静却坚定:“保持联系。有时间就见面。”
清水澄点了点头:“好。”
对他们而言,爱情不是捆绑,而是在各自选择的艰难道路上,成为对方最稳固的后方。
他们相信彼此的能力和决心,也相信这份基于深刻理解的感情,能够经受住距离和时间的考验。
高三这一年,就在这样平淡而充实的节奏中缓缓流逝。
没有惊天动地的浪漫情节,只有无数个清晨的牛奶、图书馆的并肩、赛场上的遥遥相望,以及关于未来的务实规划。
他们的感情,如同细水长流,在井闼山高校最后的时光里,沉淀得愈发坚实。
它不需要喧嚣的证明,只存在于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和共同向未来迈进的步伐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