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归还笔记本的事件,像一颗形状规整、投入静水的小石子,在清水澄规律的生活中漾开了一圈圈细微却清晰的涟漪。
水面很快恢复了平静,但水下,某种东西已然不同。
佐久早圣臣这个名字,在她内心的分类栏里,从一个“有共同习惯的观察对象”,悄然变成了一个“有过具体且正面交集的熟人”。
这种变化最直接的体现,发生在校园里那些不经意的偶遇上。
以前,在走廊或楼梯转角碰到,双方多半是视线一触即离,或者干脆假装没看见。
但现在,情况有了微妙的不同。
通常是佐久早先注意到她——或许是因为他个子高,视野更广,也或许是他对她多留了一份心。
当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时,他会非常轻微、几乎难以察觉地颔首示意。
那动作幅度小到旁人根本不会注意,但清水能读懂其中包含的意味:一种基于上次事件的、心照不宣的认可,代替了完全的陌生。
清水也会回以同样幅度的点头。
没有言语,没有笑容,但这种无声的交流却意外地顺畅。
她发现,佐久早并非如外界传言那般完全冷漠或不近人情,他只是极度排斥无意义的寒暄和浪费精力的社交。
这种直接、高效、不拖泥带水的交往方式,恰恰符合清水澄自己对人际关系的偏好。
她享受独处,维持简单的社交圈,与佐久早这种“保持距离的礼貌”让她感到舒适,无需耗费心神去揣测或应付。
11.
清水澄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上学、听课、自习、归家。
但不知从何时起,她开始会不经意地留意到与井闼山排球部相关的信息。
可能是在早晨查看校园公告栏时,多看一眼贴在角落里的比赛预告。
可能是在午休时听到邻桌女生兴奋地讨论昨天练习赛的结果时,耳朵会不自觉地捕捉“佐久早”这个名字和“厉害”、“怪物般的扣球”之类的评价。
也可能是在路过报刊亭时,目光会扫过体育版面上是否有井闼山的消息。
她并非变成了排球爱好者,也绝不会去挤在人群里观看每一场训练或比赛。
这种关注更像是一种下意识的、带有验证性质的举动。
当听到或看到井闼山又赢了一场重要的比赛时,她心里会泛起一丝极淡的、“果然如此”的了然。
她知道,那些胜利的背后,是体育馆里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是那本深蓝色笔记里密密麻麻的分析与规划,是佐久早那种对细节苛求到极致的专注。
这种对目标的执着和近乎偏执的投入,与她对自己学业和生活秩序的要求,在底层逻辑上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都是通过极致的自律和专注,去追求某个领域的“完美”或“可控”。
12.
一次周末,她去家附近的便利店补充文具。
在摆放着各种品牌中性笔和笔记本的货架前,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高挑身影。
佐久早圣臣正站在饮料冷藏柜前,手里拿着两瓶不同品牌的运动饮料,眉头微蹙,对比着成分表上的能量、电解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神情专注得仿佛在破解一道复杂的物理难题。
清水没有上前打招呼,她安静地选好了自己需要的文具——
同款式的替换笔芯和一本边缘切割整齐的方格笔记本。
在走向收银台时,她又瞥了他一眼,他还在那里,似乎对某个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太满意,正将其中一瓶放回货架,转而研究另一种。
那个瞬间,清水澄的嘴角几不可见地向上弯了一下。
她忽然觉得,这个在球场上叱咤风云、令对手胆寒的王牌攻手,私下里也有这样略显刻板、甚至有些可爱的执着一面。
这种反差感,让她觉得佐久早圣臣这个形象变得更加真实和……有趣。
涟漪渐渐扩散,虽未掀起波澜,却让原本平行流淌的两条水流,感受到彼此更近的存在。
清水澄依然是她那个秩序井然的世界的主宰,但她的世界里,悄然多了一个安静的观测坐标。
这个坐标不会干扰她的运行轨道,却让她的视野里,多了一抹值得留意、并能引起细微共鸣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