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当朝皇帝是天命所归。
皇帝降生那日,天降异象,百年难遇的雷暴席卷神都。狂风阵阵,雷鸣声声,天边赤红,星陨如雨。乌云翻涌间,一道皓白身影穿梭其中,盘旋皇城上空,吟叫许久,后于正午时分,裹挟雷雨,俯冲而下。
紧接着,几近昏迷的皇后诞下了三皇子。
自那之后,民间流传三皇子敖丙为雷暴中的白龙转世,是名副其实的真龙天子,能横扫一切内患外敌,将大塘带入新的辉煌。
然而在哪吒看来,所谓白龙只不过是天象异常引人遐想,错认闪电而已。这传说大抵是先帝偏爱幼子,命下面的人呈上祥瑞,为废长立幼制造理由罢了。但他肯定不会将真实想法说出去——毕竟当年有几位亲王也是打出了如此旗号,拥立大皇子上位,现在早已因谋反而摸不着头脑。
不就是天生异象吗?我也有啊。哪吒不屑地想。
但是他的异象听起来就没敖丙风光,甚至还有些狼狈:他与敖丙同日出生,所谓异象就是家宅遭雷连环劈,还引来天火烧了几间房,以至于他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被民间视为不祥之兆。唯一的安慰就是他比敖丙大一个时辰,童年时期敖丙很乐意叫他兄长——被当朝皇帝叫过兄长,谁还能有这个福分!
“唉,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
尚书府门前,值班的门子打了个哈欠,无所事事抱怨着。
然而下一刻,中气十足的嗓音突入耳中,瞬间脊背发凉,毛发根根竖起。
“你说谁倒霉?”
门前立着一名铁杆似的青年,身着正四品紫红官袍,双手背于身后,面无表情,脸色阴沉,似有不悦。
“没没没,李少爷,就是小的昨日玩牌九,输了不少钱而已。”
门子立刻卑躬屈膝,慌张辩解,生怕触了这位李少爷的霉头。
“玩玩可以,不要赌钱。你可能会赢,但庄家永远不亏,听得懂吗?”
哪吒面色缓和些许,却仍有不喜,语气带着些警告意味。
“是是是,小的明白,明白。”
门子赔着笑脸点头哈腰,毕恭毕敬,开门让哪吒进府,庆幸总算又躲过一劫。
官宦人家的门子向来跋扈,其能对一个人如此卑躬屈膝,不是没有原因的。
见哪吒的背影消失在转角处,门子悄悄伸手抹了把额间冷汗,心中咋舌:这位李少爷初次来访时还未有功名,是来向老爷拜师的,却因下人议论的一句“就是因为他,现在都没人敢上李府提亲,恐遭雷劈”不慎入耳,便暴怒而起,擒住那人好一顿打,好在老爷及时赶到,这才没闹出人命来。然而自打拜了师之后,老爷总是无条件向着他,因此他每次来访都让府中下人战战兢兢,生怕平白挨一顿打。不过见得多了,也就知道只要不说“不详”“厄运”一类的词语,不明着躲避,就不会触碰到这位李少爷的逆鳞,渐渐没那么害怕了。
厅堂回廊中,一抹紫红步履匆匆,左曲右折,熟门熟路来到本府主人房前。房门半开,似乎早知今日有人拜访,哪吒顺手推门而入,见一人坐在窗前,体态圆润,手持一卷书籍翻阅。
“师父。”
哪吒停在两步开外,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哪吒,你来到正好,”沉思中的太乙回转现实,从座椅上起身,拿起桌面稿纸,示意哪吒近前,“为师刚刚又为你算了一卦,结果还是很令人费解啊。”
太乙是剑南道龙州人氏,任尚书省尚书令,为当朝宰辅的一员。由于故乡奇异传说众多,所以也爱在业余时间搞点玄学。与哪吒父母是好友,便顺理成章收哪吒为学生,举荐指导。不过哪吒很怀疑,身居庙堂中心的宰相师父是如何与常年镇守边关的武将父母搭上关系的。
“那年你父母回都复命,为师掐指一算,这是天意。”
太乙如此解释。
“那您收我为徒也是掐指一算?”
哪吒感觉无话可说,不信鬼神的学生摊上一个爱搞玄学的老师真是有够受的。
“不止,为师还特意正式算了一卦,最终决定收你为徒。”
随后又是星宿洛书一类的长篇大论,一般这时候哪吒都是表面上洗耳恭听尊重一下,实际上早就神游天外了。
哪吒接过墨迹未干的纸张,一边浏览其上的奇异符文,一边听着师父的讲解。
“……因此,卦象显示,你的命数和当朝皇帝牵连极深,甚至可以用纠缠不清来形容。不止今生如此,前世纠缠更甚,但为师功力有限,这次只能瞥见一隅,下次找个良辰吉日再算算。不过最有意思的是,你们的姻缘线也是缠在一起的,真是奇特……”
太乙口中念念叨叨,回头看去,身后却已空无一人,只有门口一个小仆役眼睛半睁不睁钓着鱼。
“人呢?为师还没讲完呢!”
小仆役吓得浑身一震,霎时清醒过来,赶忙回复:
“老爷,李少爷说还有要务在身,先行离开了。”
太乙叹了口气,摇摇头,收拾起被哪吒凌乱放在一旁的稿纸。
“还是这么急躁,这性子要是不改一改,迟早要惹出大事来。”
微风跃入窗口,拨动桌面纸张,沙沙作响。挥毫之人提笔收锋,将笔置于砚台,静待墨迹干涸。
申公豹耳尖微动,转身立于房门之前,理好衣物,摆出仪态,端正行礼。
“恭……恭迎陛下。”
房门应声而启,赭黄龙袍迈步入房,伸手示意。
“太傅免礼。”
“谢……谢陛下。”
待申公豹站直,敖丙又以学生身份还礼,结束礼仪之后,例行问安。
“恩师近来可好?”
“不……不……”
“不好?”
“不错。”
“那学生就放心了。恩师若有需要,只管吩咐,学生定尽力满足。”
“要……要……”
“恩师需要什么?”
“要上……上朝了,陛下快……去吧。”
“感谢恩师提醒,那学生先告辞了。”
“恭……恭送……陛下。”
看着龙袍逐渐离去,申公豹不为人知地叹了口气。
申公豹原在门下省任门下侍郎,后由太乙举荐,提为当时刚刚懂事的太子敖丙之师。二人师出同门,但申公豹比太乙晚了许多年才升到同级的门下省任职,因此一直对太乙仕途的顺风顺水耿耿于怀。太乙知其才华并不逊于自己,就是出身寒门而屡遭刁难,于是将其举荐为太子之师。然而申公豹对此并无多少感激,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不仅私下与师兄不相往来,连上朝时都站得远远的。好在太乙心胸豁达,不予计较,偶尔遇到还会乐呵呵地打招呼,虽然收到反馈的只有冷脸。
敖丙十八岁即位之后,作为帝师的申公豹原本踌躇满志,不想却意外卒中,侥幸存活后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说话也变结巴了,只好暂且退居幕后协助敖丙理政。
自担任帝师之初,申公豹便立下宏愿,要将敖丙培养为一代明君,开创盛世,青史留名。因此他一直严格要求敖丙,不得沉溺享乐,不得懈怠功课,不得好逸恶劳。敖丙也确实做到了,然而却做得有些过头:他不仅不沉迷酒色,而且没去过后宫,甚至连例行选秀也是由相关部门全权负责,自己从未过问,就好像整个世界只有国事和朝臣一样。这时申公豹又开始担心——皇帝至今没有子嗣,多少会让其他皇族蠢蠢欲动,要是有人等不及皇帝殡天提前举事争夺皇位,到时又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申公豹难以对学生的终身大事坐视不管,曾明里暗里提起此事,却总被敖丙以国事繁忙为由搪塞过去。一来二去,他也渐渐不提了,但心中仍然挂念不知还在何处的徒孙。
注释
1. 星陨如雨:出自《春秋·庄公七年》。具体记载为:“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这是中国古代典籍中对流星雨现象的最早记录之一。
2. 剑南道龙州:唐朝时乾元山所在行政区划。
3. 关于官秩:由于本文以唐朝为原型架空,所以哪吒的四品官在本文设定中并不算低。毕竟唐朝三品就是最大的实权官秩了,再往上的一二品基本都是类似荣誉头衔的存在,没有实际职权。
作者的话
1. 反正我是没想到我写个同人文还有用到注释的一天
2. 本文灵感来源于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就是胖胖的狄仁杰那版),狄仁杰和武则天相处时的片段。感觉两个金字塔顶端的权力掌控者互相提防而又惺惺相惜很带感,于是以此为蓝本创造了这个君臣pa——当然我写不出神狄原剧那种感觉,毕竟这对小珠子永远两不疑QWQ。为避免篡改历史的争议,本文采用架空的朝代和世界观(我真的搞不明白古代的官职和规矩,所以是以唐朝为原型,加上亿点自由发挥)。
3. “几位亲王”,会是谁呢(滑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一 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