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红楼]婢女生存日常 > 第10章 归乡

[红楼]婢女生存日常 第10章 归乡

作者:六月泽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18 01:26:46 来源:文学城

心内有些莫名的瑟瑟发抖,但瞧着黛玉一热一冷后发红的小手,紫鹃还是忍不住,先取了鞋子与她套上,又将那斗篷密密得与她遮住,才伸手拿了墨锭,一面取水洒在砚台上,一面磨墨。

砚是好砚,墨是好墨,不多时就储了满满的乌黑浓墨。

紫鹃放下墨锭,又取了小块炭,且搁在砚台下面特意镂空处,一面嗔道:“好了,这下尽够你使的了。”

黛玉嘴上讨好儿,伸手捉了笔,落笔就写出一篇文章。也不知她头前想得什么,落笔极快,不多时竟就写了三四张,且还要继续写。还是外头婆子瞧着里头灯火又亮起来,探身进来道:“姑娘,天色晚了,快且睡了吧。仔细明儿又头疼,老太太知道,必是不依的。”

见守夜的婆子言语,黛玉拢了拢斗篷,手中笔一点不停,随口道:“我忽而想起一桩事,必要理清楚了,后晌才好睡的。不然一夜都睡不着。你放心,最多再过一盏茶的功夫。”

那婆子惯听这些话,还有些不信,又要嘀咕。紫鹃瞧着没法子,只得过去讨个好儿,又道:“妈妈,且还有我呢。”劝了好一阵儿,那婆子才算罢了。

黛玉那边已是又写了一张,见她回来,才叹道:“她不信我,倒信你。你竟比我更有体面儿了。”

“我好讨个饶,姑娘可张不开口的。俗语道有来有往,这才能亲密。”紫鹃口里说着,早将自己的汤婆子取出来,且与黛玉拢着,目光在纸上一掠而过:“再有,姑娘也太燥了些,旁的不提,只方才起来,不遮不掩的,一时倘若冻着病了,可怎么了得。虽是在屋子里,如今可已是入了冬的!”

如此絮絮说了半晌,黛玉已是写完心内要紧之处,见她还絮叨,便讨饶道:“好紫鹃,好姐姐,我日后再也不敢了!”见她这个模样,紫鹃也不好再说什么,服侍着她含了一阵姜片,略略发汗后,这才彼此睡下,且不细说。

及等翌日,黛玉却还是着了凉,起来时便觉得有些鼻塞,想支起身子,又觉四肢酸软。紫鹃忙回了贾母,当时请医延药,折腾了半日,眼见着她吃了药睡了一下午,又密密出了一身细汗,身子好转,各人才都松了一口气。

其中贾母、宝玉最是挂心,自己来了两回,又使人时时询问,听说醒过来了,又过来细看,一面又问缘故。黛玉只拿睡不安稳做敷衍。贾母原知道如海病了一事,只说她父女天性,一时走了精神也是有的,倒也不再十分询问。

却是宝玉听得姑苏两字,心里有些闷闷的,半日不得言语。

后头宝钗、迎春等人过来,也是看过一回,倒不细论。只黛玉等着病情好转,便将先前所写书信又细细看了一回,或做删减,自己再重新誊写,撰成一信,使那长随早早送去。

此信一送,黛玉不知得了什么助益,不过两三日功夫,便彻底好转,比之往日又快了许多。贾母见她如此,倒是心里快慰了些,后晌与王夫人、凤姐等人说及秦可卿病情,也添了三分把握,因道:“到底年轻,好生调理着,必也好的。”

王夫人也道:“老太太放心,这样的大节不添病,就有好大的指望了。”

贾母也是存了这心,口里应了两句,却还有些心酸,便又嘱咐凤姐过去瞧瞧。

凤姐自是一一答应了,初二日过去瞧了瞧,回来说与贾母,又说暂且无妨,精神且好着。贾母原是老于世故的,一听即明,当时打发凤姐回去歇息,自己却少不得垂头想了半日。

黛玉等人原在身边候着,虽不大听得明白,但见贾母神色,却也心内有些知道了。宝钗等人倒还罢了,独有宝玉、黛玉、惜春三人当时就有些闷闷的。

宝玉那是一贯的怜香惜玉,也不细说。至如黛玉,却是思及老父,不免生出几分伤感。独有惜春回去后,犹豫了半晌,还是使了入画并两个小丫鬟过去探望。

待她们回来,入画言语几句,说着贾珍也在等等,描摹了几句。惜春便敛去忧虑,忽得喝住了话头,径自往灯下坐了,半日没得言语。

这一段隐事,旁人都不知道,也不细说。

倒是那边林如海又得了女儿书信,拆开一看,却是大吃了一惊,半日不得回神。

却是黛玉于信中恣意汪洋,细说思念忧虑之情,言辞恳切,几有当年《陈情表》的真意。后面又言朝堂大事,非她小女儿能言,可父亲哪怕有尽心竭力以报君恩黎庶的心志,可既有了不能多思多虑的病症,总也要早作打算云云。

这一番以情动之,以理晓之,真能使金石动容。

如海为人父母的,见女儿如此情真意切,耗神费心,写出这么一份信,如何能不心神动荡,倒将先前忧虑外有四方夷狄,内有灾祸流民,兼有贪官庸吏等事放下,且想着女儿病弱,虽则自己早与她安排妥善,可丧亲之痛,可一不可二,自己要真有什么,她如何受得住……

况且,盐务一件,事关天下财税,如今自己既有了病症,虽则有心报销君王,抚育黎庶,也着实该早作预备。不能因一己之故,再生事端。

由此,那如海思虑半日,却依心中所想,写成一个密折,交托驿站快马送去。至如黛玉处,虽不能细加描摹,他也暗中提了一点,又再三宽慰,方使人早早送去。

倒是那钟姨娘听说,不免有些诧异:“老爷,如今年节将至,如何不略等一等,连着年节礼物一道送去?”如海便道:“那些都是小节。”说着,他喟叹两声,且将黛玉信中所言,提着略说了几句。

只这几句话,却正中钟姨娘心坎,当即也红了眼圈儿,因道:“可见老爷素日不使人放心,姑娘远在京中,也是提现吊胆的。我们素日劝老爷,你哪里听得进一句!”说着,忽而又提到贾敏,提着太太两字哭道:“要是太太还在,哪里能如此!”

如海心里也是难受,劝说再三,又应承了往后必好生将养等话,才是罢了。

谁知他虽有心,却是天不从人愿。一时年节过去,如海因年节闲暇,身体大为好转,正说可放心了,就听说同为盐官的两浙巡盐御史忽被参倒拿下,连着府衙上下人等,拿得七七八八。两浙两淮原是极近,又身担天下盐务财税过半,朝中一时无人委派,过不得时日,陛下竟将两浙盐务之事,暂且与如海担当。

那如海为两淮巡盐御史,本就事务繁琐,兼着那边同僚忽而事败,府衙里上下人等俱都有些心惊,本就是打点起精神,着实劳累。忽而有多出这么一件大事,他且又推辞不得,当真是点灯熬油一般,着实辛劳非常。

如此忽忽两个月一过,先前的病症就此复发,竟比去岁更重了三分。如海心中无奈,只得一面又送了密折与京中,一面打点老仆,立时送信与荣国府,且将自己病重一事道明,要将黛玉接回家中。

那贾母本听说秦可卿病势好转,不日就将痊愈,心里欢喜,忽又接了这么一封信,顿将喜色换成忧容,忙使人打点起来。这一应土仪盘缠倒不细说,自有人理会,她先将黛玉唤到跟前来,细细嘱咐。

黛玉已是得知父亲病重一事,早已哭得双目红肿,却不忍叫贾母瞧见,只垂着眼拿帕子遮掩。贾母见了,心里更加忧闷,说了半晌话后,就搂住她来。

好半日过去,她才道:“你的屋子,我自使人每日打点。待你父亲好转,依旧回来,必是一点不乱的。”说着,又询问跟随的丫鬟,又特特点了紫鹃也过去:“她跟着过去,我才放心。”

黛玉一一答应了。

贾母才略略放心,又唤来贾琏,定要他送去,且仍旧要带回来。

贾琏自是应承。

幸而如今冬去春来,诸般妥当,当下速速择了日期,贾琏并黛玉辞别了贾母人等,带领仆从,登船往扬州去了。这一路风霜雨露,舟车劳顿,且不细说。

只那黛玉心系老父,舟船路上也比不得宅院里,月余光景,便瘦去了一二分。紫鹃固然百般劝慰,争奈人家父女之情,舟船劳动,非人力所能及,实在不能如何。

倒是那贾琏,着实还有些周全体贴的心思。每每将船靠岸时,就少不得打点本地吃食,又延请大夫,黛玉且不说,一应都是上上等的,就是下面人也都打点妥当。又使人快马来回报信,到底将那林如海的书信传递了两回,且安黛玉之心。

紫鹃看在眼里,倒也感慨:这贾琏虽然好色,却也的确算个好人了。品德在贾府那一干老少爷们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又能做些庶务,竟也算是一流了。更何况,他好色,也有个好色的底线,似宝黛那样的容貌,他却从没一点念头的,真做个表姊妹看待。

黛玉混不知她这么些念头,只一意想着归乡。

这一日接着一日,瞧着两岸风景无味,后头索性只在船舱中安身。是日到了扬州,紫鹃报与她来,她才生出欢喜,忙道:“真个回来了?”

紫鹃看她身形瘦削,双目盈盈含泪,一阵心酸,忙道:“姑娘,真个到扬州了!”

作者有话要说: 勉强写完,明天再修改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