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二尘世蜉蝣(下)
1
这个惊喜不断的节庆盛典,在快要结束的时候,突然又爆出一则“流言”,引得满城惶惶。
使团方面也得了消息。萨穆埃尔找借口请假、提前回到帝都。先跟教廷秘书聊了一会儿,随后,便去拜望一位熟人,打探众人眼下最关心的一个消息:试问,那份《全国再造计划》是真的么?
熟人表示,真假尚且不明,许多人不愿或不敢相信,巴望着辟谣,而在另一些人——含这位熟人看来,多半是官方有意“泄密”、放出来试水的,其确实符合当今高层们“大仁不仁”的调性。
正如我们所知,整个耶利哥大区——首都及周边地区,人口极度密集,已然成为饥饿、愚昧与犯罪的温床;而当今北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荒无一片,或神秘未知、与世隔绝。
亲王想控制如此广大的区域,《计划》的第一步,便是将“过量人口”疏散到全国各地,先建立数十个关键性的行政节点;并委派各大家族的成员——主要是中低阶的年轻成员,作为这场大迁徙的组织与领导者。
——说得轻巧。
萨穆埃尔皱紧了眉头。
试问,疏散谁、疏散到哪、疏散的配给和流程,怎么想都复杂得让人头皮发麻。其间,一定会发生的冲突、流血、乃至叛乱……某个特别混乱的街区直接从地图上抹去……
恐怕,这也是某些人想要达成的目的。
其次,与其指望高贵的“耶利哥公民”踊跃报国,不如等他们明争暗斗、把足够数量的倒霉蛋踢出来。家主们固然会承诺,“干得好、回来升职加薪”,立功的优先晋升,表现特别出色的将成为重点培养对象……之类。实则,很可能一辈子都搭进去,形同流放……
倒也不是多心。有些事儿,大家其实都很清楚:
当前,年轻的非凡者太多了。
大战期间,各家族保持了相当快的“更新频率”,有时,早上灌下的魔药,中午就成了非凡特性,随便处理一下,傍晚,又诞生了一名非凡者。人们努力培养年轻的后辈,在“最后一次围城战”后,又持续了多年——毕竟,在当时谁敢说,这就是“最后一次”了?……
转眼,十几年过去,没有大仗收割的新一代非凡者在帝都成长起来。想要成家立业,想要晋升……
这些,都是事儿啊。
萨穆埃尔琢磨了一会儿。又问:
“假设宫廷已达成共识……教会这边,跟吗?”
“会跟吧。单这开拓的过程,就需要各种非凡者、不同非凡能力的配合。再者,教会本就扎根基层,早早划分了不同层级的教区,这些,原本也该去做……”
他点头。这样就好。
方才,他又想到一点:在荒野上披荆斩棘、流血流汗地“建立定居点”,要啥没啥不说,搞不好,还会遭遇野人和魔物、诡谲的异类,乃至邪神和邪教徒。比较起来,会不会,抢夺现有的定居点比较简单……
别怨他把盟友们想太坏,人类就这操蛋德性,不过,“现有”的人类村镇能在远离帝都的地方站住脚,显然也有守护自己的非凡者,比如,“扎根基层、代天牧民”的真实教会。所罗门一定会寻求真实教会的合作,梅迪奇和乌洛琉斯也将视为扩张的好机会。
若能拉长计划实施的过程——事缓则圆,许多矛盾也许不至于激化过度,酿成特别惨烈的后果。再配合所罗门成神的步调——看来,祂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就显得,更加稳妥。
一番面谈后,萨穆埃尔多少感到放心,才回到房间、稍事休整。这会儿工夫,书拉密不在教堂;要么,她没接到自己今天回来的消息,要么,就是已经定下的日程、不便更改。萨穆埃尔在桌上找到抄送给他的一份日程,翻了翻,得知夫人在梅迪奇邸,画师桑柘罗给她与红天使作像。
桑柘罗……
他记得此人。
初入式舞会前的风波之夜,他俩都被召唤到亚伯拉罕大宅。事后,萨穆埃尔留意过此人的作品,他是真实造物主的浅信徒,擅长带点儿宗教元素的风俗画。
风俗画……
他忽地长叹一声。
2
“我以为你会带画具,”书拉密好奇地说。
“夫人,那位阁下只给我一小时。一小时,太考验速写的功力了。还好祂允许我使用相机,拍了照,回去参考。”
“先生,签字,”守候在旁的秘书(他是“公证人”)拿出一沓制式保证书。桑柘罗停止摆弄三脚架,接过文件,在桌上刷刷地签起来。书拉密瞟了一眼:画家不得泄露底片、洗出相片仅供绘图参考、不得用于其他目的、不得复制、在一定期限前连底片、相片一起销毁云云。
“内森,”她喊秘书的名字,“梅迪奇阁下呢,祂在干什么,怎么还不来?”
“禀夫人,阁下在看报纸。打算这边准备好了再来。”
“……没意思,”她继续摆弄相机。
这年头的相机,每一台都是“工匠”手工打造的,模仿光辉纪元留存的样机,采取炼金术材料为耗材,贵得惊人。全帝都,日常流通使用的不超过二十台,每一台都有编号、有“个性”,哪一台出的片儿,行家都能认出来。
许多人对“照相”抱有疑虑。相机也是“非凡道具”,拍出照片更易与本尊建立联系,以致拿来做些“不好的用途”,但是,不得不找人画像的时候,总不至于浪费大人物们几小时到几天,摆姿势、做模特儿吧。业界有个笑话,某画家反复使用“灵性回放”,回忆某天使之王在盛典上的英姿,或他思念得过于热烈,那位终在某次回放中,扭头、瞪了一眼:“……我已经很克制了,你也是,别再骚扰我了好吗?”
是以,那些相机多由文娱产业的工作室和报纸杂志养着,或在必要时租一台,而拥有和使用它们都要遵守严肃的守秘义务。
“我已在许多地方看到我的画像了,好多还是教会出版的。但没人找我画像,或照相……”
书拉密转头问道。
“夫人是指圣像吧,”桑柘罗暂时搁笔,打开随身的行李箱。取出一本书——一本画册,双手捧送给她。
硬皮封面直书:《教会敕造圣像指导集》。
“……都是教会发给合作的工作室的。我们接了教会的单子,参考《指导集》打稿,有关部门批准后,才敢定稿,”桑柘罗边写边说,“圣像……可不能乱画。除非教会授权,等闲也不敢画的。”
书拉密翻了翻。最新版的《指导集》,她在乌洛琉斯和梅迪奇后,几位序列二的总主教前。正侧背面,站和坐,拿或不拿东西,几个祈祷和祝福的典型姿势……都很刻板,让她想到《人间乐园》。
“这次教会指你来画,不是圣像吧?”
他精神一振:
“夫人,我如此、非常、极度荣幸……感谢教会赏识我的创意,给我这个机会……”
他又翻箱子,掏出一个卷轴。
3
“……怎么回事儿,这么久都没好?”
梅迪奇一脸不爽地出现在活动室门口。书拉密开心地向他招手:
“看!我们要照这张画摆动作呢。”
“呵。”
画稿中,是一对男女在水边会面、对话的场景。内森叫桑柘罗赶紧准备,自己向她讲解:某某英雄(梅迪奇扮演)出生时,被托付给河神,与河神的子女一起长大。后来,他将投入一场伟大的战争,他的姐妹、一位水泽仙女(书拉密扮演),也是他的未婚妻,苦苦劝他不要走,因为命运也注定了,他将在这场战争中死去。英雄回答:他选择荣耀的死,胜于幸福、苟且的生。
——寓意信徒们要随时响应主的召唤、履行最艰难的使命,而非贪恋世俗的享受……什么的。
画稿铺了一层水彩,男人的发色呈更深的赭红,女的则是正午阳光般的淡金。
桑柘罗解释,风俗画的题材不够严肃,多数时候也拿不到授权,为免冒犯,他们会在神似的基础上更改些许特征,比如,将她标志性的银金交织的长发画成纯金或纯银。您看,八卦小报也是这样的,刊登照片时会改一下,有时还会叫人重画……
“……原来如此!”
书拉密惊叹。梅迪奇又嘲一声。
以这时保守的观点而论,画像、照相都沾点“不敬”,别说八卦小报了,通通都该禁止,真实教会更是保守派的大本营;他们尤其抨击某几位高层大肆作像的行为——或有“偶像崇拜”的嫌疑,另一方则说,当前尚有宣传的需求,想广召信众,就不该吝啬玉颜,也得对各种低级趣味宽待些。毕竟,人民群众是很单纯的,只想造点俊男美女的黄谣而已,有什么坏心眼呢。
出于组织和传教的需要,教会出版的画像(各种“圣像”)也是最多的。支持者会说,过去,很少避讳“伟大存在”的形象,以“伟大存在”为主角的风俗画并不少见,暗之学派就出了不少萨斯利尔的画像。再说,难道你没发现?比起一板一眼的圣像,信徒愿出更多钱买这位的生活照……
红天使的各种周边,常年位居教会畅销榜单(细分类和总榜)的榜首。“天国之花”才来两年,就以火箭(枪)的速度蹿升,在总榜上紧随其后。两人各自拥有众多的个人粉,且,分析师敏锐地察觉,他俩的CP粉也在火爆增加中。
官方营业……不就来了么。
定稿的《水边》,场景设置在黄昏,英雄的告别在夕阳浓墨重彩的烘托下,越显悲壮,仙女则是那么可怜可爱、袅娜轻盈,周身围绕着花草和无数鲜丽的蜉蝣。
这一时期的诗文中,人们常以朝生暮死的蜉蝣喻身不由己、转瞬即逝的人生。可是,若不尽情起舞、抵死缠绵,这短暂而虚幻的一生,还有什么值得把握、值得牵念呢。
少女凄楚地微笑着,她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所爱者的决定,她也知道,英勇战死才是他真正的幸福,而她终会祝福他,送他走上自己选择的路。评论家会指出,画中,对英雄的诠释才是最有意思的,告别爱侣的他,不是刻板印象的坚定决绝,而是,透着怜惜、温情与不舍……
显然,是画家个人的想象了。
这一卷fin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2章 尘世蜉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