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GB)我对你一见钟情 > 第113章 女子权利

(GB)我对你一见钟情 第113章 女子权利

作者:满江明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7:55:43 来源:文学城

萧明昭将谢珩安置在自己的寝殿养伤,每日下朝后会前来探望。这日她掀帘而入,见谢珩正趴在锦榻上。苏蓉捧着书卷侍立一旁,正低眉轻声诵读着。

萧明昭放轻脚步走到榻边,仔细端详他的面色,见他虽仍带着病容,但比前日好了些许,眉宇间稍稍舒展。

“摄政王今日气色看着好了些,伤口还疼得厉害吗?”

谢珩缓缓侧过脸来,脸色仍带着些苍白:“劳陛下挂心,太医晨起换药时说愈合得不错,已不似前日那般疼痛了。”他稍作停顿,又道,“陛下今日下朝倒是比往日早些。”

萧明昭微微一笑,在榻边的绣墩上坐下,理了理衣袖,“今日朝务不多,朕惦记着摄政王的伤势,便早些过来了。”

她目光扫过苏蓉手中的书卷,唇角微扬,“方才听的是什么书?朕在外间听着倒有几分耳熟。”

苏蓉垂着眼恭谨答道:“回陛下,是李牧的《山川志异》。”

萧明昭闻言轻笑,眼尾弯起,带着几分打趣:“倒是没想到,素来只读兵法国策的摄政王,也会读这种志怪闲书。”

“太医嘱咐静养时不宜费神,臣便让人从陛下的书架上选了些闲书解闷。”谢珩唇角微扬,语气带着几分难得的闲适。他稍稍挪动了一下身子,牵动了伤口,不禁微微蹙眉,却很快恢复如常,“待臣伤愈,殿外那几株墨梅也该开了,到时候若陛下得闲,臣陪陛下一同赏梅如何?”

“好啊。”萧明昭含笑应下,“到时朕命人备好暖炉和清茶,咱们就在梅树下小酌赏花。”

两人心照不宣地避开了朝堂之事,聊了些日常琐事。萧明昭见谢珩眼底泛起倦意,便起身告辞:“摄政王好生歇息,朕明日再来看你。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宫人去办。”

“恭送陛下。”谢珩微微颔首,目送她的身影消失在帘外,方才柔和的眼神渐渐沉了下去。

苏蓉小声问道:“王爷可要继续读下去?”

“不必了。”谢珩合上眼,“你也下去歇着吧,守在外间即可。”

——

次日朝会,紫宸殿内气氛肃穆,萧明昭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沉静地扫过阶下群臣。待百官奏完日常政务,她忽然开口:“朕今日有一事要议,朕拟开女科,准许全国女子参加科举,入朝为官。”

话音刚落,殿内瞬间骚动起来。礼部尚书当即出列,语气急切:“陛下三思!自古‘男主外,女主内’,女子当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从未有过入朝为官的先例,此举恐乱了纲常啊!”

崔明远紧随其后,躬身道:“陛下,政务繁重,非女子所能胜任。且女子为官,必遭非议,恐损朝廷威严。还请陛下慎重考量!”

其余大臣纷纷附和,殿内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萧明昭神色未变:“诸位爱卿不必急于反对。既然你们都认为女子才德不足,不如与朕打个赌——半月后设一场比试,朕选三名有才学的女子,你们举荐三名男子,六人同场较量。若女子胜出,便准女子入科;若输了,朕再不提此事。”

群臣面面相觑,商议片刻后,见萧明昭态度坚决,只得应允。

圣旨传出,举国哗然,市井间更是议论不休。

京城最大的茶馆内,说书先生刚拍响醒木,就被茶客打断。

穿长衫的老秀才吹着胡子,将茶碗重重顿在桌上:“胡闹!女子抛头露面已是不妥,还要入朝当官?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旁边卖豆腐的王二嫂正拎着布包买茶,当即叉着腰反驳:“怎么就胡闹了?我家三丫头读了五年书,写的文章比你家那只会逛青楼的儿子强多了!”

茶客们顿时吵作一团。

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插话道:“女子读书明理自是好的,但为官理政恐非其所长。”

旁边的姑娘立刻反驳:“怎见得就不行?前朝不是出过女宰相?”

茶博士端着茶壶来回劝:“各位客官别吵别吵,半月后见分晓便是!”

——

萧明昭傍晚前来,谢珩放下书卷,抬眸问道:“陛下今日在朝堂提出女子为官,可是思虑已久?”

萧明昭在榻边坐下,点点头,正色道:“朕见过不少女子,她们或通经史,或懂算学,不输男子分毫。”她抬眼看向谢珩,眼神里满是自信,“半月后的比试,朕必能赢下。”

谢珩看着她的眼睛,唇角微微勾起:“臣拭目以待。只是此举必遭阻力,陛下需早做准备。”

“朕明白。”萧明昭颔首,目光坚定。

——

半月后,谢珩的伤势已好了大半,虽不能剧烈活动,却已能下地行走。比试当日,紫宸殿内文武百官肃立,气氛庄重。

六名考生身着统一的青布长衫,鱼贯而入。为首的女子眉梢微扬,眼神锐利;旁边的男子挺直脊背,下巴微抬,带着几分倨傲。

萧明昭端坐在龙椅上,声音清亮:“报上名来。”

“民女林晚,扬州人士。”

“民女苏眉,凉州人士。”

“民女陈砚,祖籍并州。”

“小生李修,徐州人士。”

“小生张恒,扬州人士。”

“小生赵毅,通州人士。”

六人依次自报家门。

萧明昭点头:“今日比试分三场,三场定胜负。文试题目由温大人、崔大人与摄政王现场拟定,朕随机抽取。”

三人随即前往侧殿出题。

礼部尚书沉吟片刻,提笔写下“论漕运利弊”;崔明远略一思索,以“边防策论”为题;谢珩则题“治水方略”。

太监将三题放入锦盒,呈至御前。

萧明昭伸手抽出一张,朗声道:“题目——《论漕运利弊》,一个时辰内作答。”

香炉中青烟袅袅,殿内只闻纸张翻动与笔墨沙沙之声。

林晚从容不迫,下笔如飞;李修则不时蹙眉沉思,落笔谨慎。

一个时辰后,试卷被收了起来。

“文试结果稍后公布,先去演武场。”萧明昭起身,群臣紧随其后。

演武场内,太监抬来沙盘,摆上兵卒模型。

“今日考察边关御敌之策,哪两位先来?”萧明昭目光扫过六人。

赵毅率先上前,指着沙盘侃侃而谈:“当以骑兵绕后,步兵正面牵制,再派斥候探查敌情……”

他说得头头是道,不少武将微微点头。

苏眉走到沙盘前,指尖点着城池位置:“敌军善骑射,正面硬抗难胜。不如据城固守,截断其粮草通道,再遣小队袭扰,待其疲惫再出击。”她语气平静,条理清晰,谢珩坐在一旁,眼底闪过一丝赞许。

最终,武略比试男子胜出。

第三场比试设在皇家御兽园。园内青石铺路,四周围着一人多高的木栏,栏外站满了观礼的群臣与侍从。驯兽师牵着铁链候在侧,中央空地上,一头吊睛白额猛虎正来回踱步,时不时甩动尾巴,发出低沉的咆哮。

萧明昭坐在临栏的观景台上,谢珩陪立一侧。她抬手示意:“今日比试,非比蛮力,而是考校临危时的镇定与观察力。此虎昨日追捕鹿群时不慎受伤,尔等需靠近围栏观察,指出其伤处所在,最先说准且神态镇定者为优。”

赵毅率先上前,双手按在木栏上,眯眼盯着猛虎:“虎性凶猛,但其行走时左后肢落地稍缓,想必伤在腿上!”说着便要再往前凑,驯兽师连忙伸手拦住。

李修扶着栏柱仔细端详片刻,摇头道:“左后肢只是微滞,未必是伤。我看它甩头时右耳动作僵硬,恐是耳部被树枝刮伤。”

张恒咬了咬牙,也挪步上前,目光在猛虎身上扫来扫去,额角冒汗:“既、既不像腿伤,也不像耳伤……会不会是爪子被石头硌了?”话刚说完,猛虎忽然抬头咆哮,他吓得后退半步。

轮到三名女子时,林晚深吸一口气,走到围栏边。她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盯着猛虎的动作看了足足半盏茶功夫。待猛虎转身时,她忽然指着虎腹:“陛下请看,猛虎转身时腹侧毛发有几缕粘连,且行走时偶尔会蜷缩腹部——想必是昨日追捕时,被鹿蹄踢中了腹侧,虽未破皮,却定有瘀伤!”

陈砚立刻上前补充:“方才猛虎低头舔毛时,我见它腹侧毛发比别处暗淡,像是沾过少量渗血,只是被毛色遮住不易察觉。”

苏眉则站在两人身侧,对着驯兽师道:“可扔一块生肉引它起身,若腹侧有伤,它起身时定会动作迟缓。”

驯兽师依言抛出肉块,猛虎扑食时果然腹侧微微绷紧,动作明显比前肢僵硬。

观礼的群臣中有人低声赞叹:“这几位姑娘倒是比男子还沉得住气!”

萧明昭点头笑道:“赵毅有勇无细,李修观察偏差,张恒略有怯意;反观三位女子,临危不乱,观察入微,更合‘镇定持重’之道。此轮比试,女子胜出。”

最后回到紫宸殿。五名大臣捧着抄录好的试卷仔细审阅,时而点头时而沉思。良久,为首的老臣躬身道:“陛下,臣等一致认为一号卷立意深远,文采与见识皆属上佳。”

萧明昭接过试卷,目光扫过群臣紧张的面容,忽然轻笑一声:“诸位可知,这一号卷是谁所作?”

大臣们见状,心沉了下去。

“是林晚!”萧明昭声音清亮,“其文不仅论述漕运现状,更提出开通海运以补不足之创见,实为难得!三场比试,女子两场胜出!”

萧明昭当即起身,朗声道:“传朕旨意:从即日起,凡年满十六、身家清白之女子,皆可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后入朝为官!”

圣旨传下,乡野市井又是一番热闹景象。

当晚,萧明昭命人在暖阁设宴。她难得地让人温了一壶淡酒,亲自为谢珩斟了一杯。

“摄政王伤势未愈,少饮些。”萧明昭虽这般说,自己却兴致颇高,连饮三杯后面泛桃红。

谢珩浅尝辄止,目光温和:“恭喜陛下得偿所愿。”

宴毕,萧明昭拉着谢珩在园中散步。夜晚寒气袭人,两人披着厚厚的斗篷,手里抱着暖炉。月光洒在雪地上,泛着银光。

“摄政王,你说再过几年,会不会有更多女子入朝,甚至当上尚书、宰相?”萧明昭仰起脸,脸上带着美好的憧憬。

谢珩笑着温声道:“陛下既开了先河,假以时日,必有才德兼备的女子崭露头角。只是……”他顿了顿,“诸位大臣虽然同意了女子入科举,但心里未必认同,日后怕是会在朝堂上处处施压。”

萧明昭望着漫天星斗,语气坚定:“朕知道前路艰难,但既为帝王,就当为天下人开创先例。朕让天下人都知道,女子也能担大事。”

“嗯。”谢珩注视着她被月光勾勒的侧脸,眼神复杂。

细雪悄然飘落,沾在两人的发间和斗篷上。萧明昭忽然停下脚步,看着谢珩头上的雪花,轻笑出声:“摄政王,你说朕会和你一起变老吗?”

谢珩微微一怔,手掌下意识握紧了手炉,随即放缓语气:“臣比陛下年长二十余岁,怕是等不到陛下白发苍苍的那一天了。”

“那也好。”萧明昭嫣然一笑,眼波流转,“那朕在摄政王心里,就永远都是年轻的模样。”

谢珩看着她近在咫尺的笑脸,他抬手拂去发间的雪花:“雪越发大了,陛下还是早些回宫歇息吧,仔细着凉。”

萧明昭点点头,两人并肩向寝宫走去。雪地上,他们的身影渐渐交融在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