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GB)我对你一见钟情 > 第105章 反抗

(GB)我对你一见钟情 第105章 反抗

作者:满江明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7:55:43 来源:文学城

中毒事件半月后,萧明昭身体虽然渐愈,但眉宇间总笼着一层沉郁之色。谢珩来看过她两次,只当她是大病初愈精神不济,离去时叮嘱苏蓉好生照看,并未深究。

这日午后,安阳长公主递牌子入宫,言明是来探病。她今日打扮得依旧光彩照人,云锦宫装,环佩叮当,身后跟着两名捧着锦盒的侍女。

“本宫听闻陛下圣体欠安,心中日夜忧惧,今日特来探望。”长公主面带关切,柔声说道。

萧明昭正倚在窗边的软榻上看书,见她来了,放下书卷,轻声回道:“有劳姑母挂心,朕已无大碍了。”

宫女搬来绣墩,接过长公主带来的锦盒。

长公主落座,细细打量了萧明昭片刻,叹道:“瞧着气色是好了些,但仍是清减了不少。陛下年纪小,更需好好将养,万不可落下病根。”

“多谢姑母关心,温太医医术高明,调理得甚为尽心。”

长公主又笑着说了些京中趣闻,试图让气氛轻松些:“前几日我府里下人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只红嘴绿鹦哥,灵巧得很,竟会学人说话,整日里‘公主万福’、‘公主吉祥’地叫,虽是蠢物,倒也有趣得很。明日本宫让人把它送进宫来,也给陛下解个闷?”

“姑母有心了。只是宫中规矩多,怕委屈了它。”萧明昭委婉拒绝道。

长公主也不坚持,话锋一转,笑道:“也是。说起来,五日后,永宁侯夫人要在城西的春熙园办一场赏花宴,名义上是赏秋菊,实则是想给她家那位下月初九就满十五的嫡女相看相看人家。届时京中好些适龄的公子贵女都会去,热闹得很。陛下久在深宫,若觉得闷了,可有兴趣去瞧瞧热闹?只当散散心也好。”

萧明昭心中一动。永宁侯是世袭勋贵,虽无实权,但在宗室勋戚中颇有声望。她面上不动声色,只微微挑眉,带着一丝好奇:“朕还未见过这样的宴会。永宁侯家的千金……还未及笄,侯夫人为何如此急切?”

长公主用团扇掩口轻笑:“我的好陛下,这哪能算急切?这不过是让年纪相仿的孩子们先见见面,彼此有个印象。若真有投缘的,也不过是两家心里先有数,多来往几年,培养些情谊。等到男方行了冠礼,女方及了笄,再正式议亲下聘,那才是正经呢。”

“原来如此。”萧明昭恍然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她飞快地瞥了一眼垂手侍立在侧的苏蓉,只见苏蓉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什么都没听见。

长公主却似打开了话匣子,凑近了些,压低声音笑道:“说起来,陛下再过两三年,也到了可以留意身边人的年纪了。不知……陛下可有偏爱的男子类型?是喜欢文采风流的,还是英武矫健的?”

萧明昭被这话惊得猝不及防,脸颊微微泛红,显出几分符合她年龄的羞窘:“姑母!朕……朕从未想过这些……”这倒不是假话,她过去的世界被谢珩和其他的事填满,从未分心于此。

长公主见状,笑得更是意味深长:“陛下不必害羞。臣妾像您这般大时,也曾偷偷想过未来驸马该是何等模样呢。后来成了婚,再后来……守了寡,如今回头看看,这日子竟也过得这样快。”

她语气带着一丝真实的感慨,但很快又变得轻快起来,“不过话说回来,臣妾如今这日子,可比那些有丈夫掣肘的妇人们爽快多了!不用晨昏定省伺候公婆,不用劳心费力生儿育女,更不用和那些狐媚子小妾争风吃醋、勾心斗角,不知有多自在!”

萧明昭看着她保养得宜的脸庞,轻声问道:“可是……姑母一个人,不会觉得寂寞吗?”

“寂寞?”长公主像是听到什么有趣的话,用扇子轻轻点了点下巴,“这京城里,有趣的事儿、有趣的人多得是。本宫如今还总觉得这日子过得太快,不够用呢!”

“不过,陛下与寻常女子不同。将来不是您出嫁,而是那些万里挑一的好儿郎入宫来陪伴陛下。一则可解深宫寂寥,体验男女情爱之乐;二则嘛,”她笑着地拖长了语调,“也可借此稳固皇权,联结重臣世家。这其中关窍,陛下日后便知。”

萧明昭垂下眼睫,掩去眸中思绪,只低声道:“姑母的话,朕记下了。”

又闲话了些无关痛痒的京中传闻,长公主便起身告辞了。

是夜,万籁俱寂。确认萧明昭已然睡熟后,苏蓉悄无声息地离开寝殿,前往谢珩通常在宫中处理政务的宫殿。

内里灯火通明,谢珩仍在批阅奏章。听内侍通报苏蓉求见,他头也未抬:“进。”

苏蓉进入房内,垂首躬身,将白日里安阳长公主与陛下的对话,一字不差、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当听到长公主提及永宁侯夫人的宴会及询问陛下偏爱男子类型时,谢珩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朱笔在奏章上留下了一个稍重的墨点。

他搁下笔,冷哼一声,语气带着一丝嘲讽和不屑:“宗室里的这些人,心思倒是活络,竟比本王还急。陛下尚未及笄,就敢在她面前搬弄这些,打起了选男妃、固皇权的主意。”

苏蓉沉默地站着。

谢珩沉吟片刻,指尖在书案上轻轻敲击了两下。他自然不信女帝此刻会对男女之事有什么想法,但长公主的话——

“本王知道了。至于长公主……”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她若再敢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你知道该如何提点她。”

“是。”苏蓉应道。

“回去吧,别让她察觉。”谢珩挥挥手,重新拿起了朱笔。

苏蓉躬身行礼,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融入夜色,仿佛从未出现过。

书房内,谢珩望着跳跃的烛火,眸色深沉,不知在想些什么。

五日后,秋高气爽。尽管谢珩不赞同,但还是勉强默许了这次出行,赵无疾带着伪装的亲卫跟随着萧明昭出行。

安阳长公主对这阵仗颇为受用,一路上言笑晏晏。萧明昭则安静坐在车内,指尖微撩车帘一角,望着窗外的街景与行人。

春熙园以精巧景致闻名,今日园门前车水马龙,衣着光鲜的公子贵女们在仆从簇拥下进入园内。待萧明昭的马车抵达,长公主先下车,再回身搀扶一位身着鹅黄色缕金百蝶穿花云锦裙、头戴帷帽的少女下车,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被吸引。

帷帽轻纱遮面,可那通身气度、周围明显异于寻常家仆的护卫,再加上长公主屈尊降贵的姿态,让不少精明人猜到了来者身份,气氛瞬间变得微妙又恭敬。

永宁侯夫人得信,忙带着女儿与一众仆妇迎出,满脸受宠若惊,躬身就要大礼参拜。长公主及时用眼神制止,笑道:“夫人不必多礼,今日我家侄女只是慕名来凑个热闹,莫因她扰了各位雅兴。”

侯夫人会意,连忙引两位贵人入园中最佳的临水轩阁。这里视野开阔,既能赏园景,又相对清静。

侍女奉上香茗点心后悄然退下。

宴会虽为永宁侯千金相看而设,但少年少女们聚在一起,三三两两结伴赏花、投壶、评诗……

萧明昭隔着纱望着这一切,只觉得新奇。

不远处,王瀚和钱婉陪在各自母亲身侧。两人无意间抬眼,瞥见了轩阁内那熟悉的身影,及立在身后的苏蓉,心中一动。

王瀚与钱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犹豫与关切。王瀚先跟母亲低声报备了一句,钱婉也向母亲说了声“去那边看看景致”,两人这才一前一后,有些拘谨地朝轩阁走近。

他们到了阁外,恭敬行礼:“臣子王瀚(臣女钱婉),参见长公主殿下,参见……小姐。”他们默契地省去了“陛下”的称呼。

长公主正觉无聊,见是他们,笑着道:“原来是王侍郎家和钱大人家的孩子,倒巧了。你们年轻人自去说话,不用拘着我。”她本就想让萧明昭多接触外人,当即起身走开,去与永宁侯夫人攀谈。

轩阁内只剩萧明昭、王瀚、钱婉三人,及如苏蓉。王瀚看向萧明昭,声音带着关切:“您……身体大好了?前些日子听闻您不适,我们……一直记挂着。”

钱婉也温声道:“您身体好些了吗?”

萧明昭心中微暖,她微微颔首:“已经好了,再过几日便能继续上课。”

王瀚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兴致勃勃地指着园景介绍:“这春熙园的菊圃最有名,培育了好几种稀有品种,‘绿水秋波’‘凤凰振羽’今日都开了!那边的曲水流觞亭,方才还有人在斗诗,若是您有兴趣,我们可以去看看。”

钱婉也道:“园中热闹,您也可以解解闷。”

萧明昭点了点头。

几位公子小姐认出了王瀚和钱婉,又见他们与轩阁中那位神秘矜贵的“小姐”相谈甚欢,不由好奇地打量,却被周围护卫的气场震慑,不敢贸然上前。

不远处,一位衣着华贵、摇着折扇的国公之子,对身边同伴低笑:“瞧见没?那位八成是宫里出来的。王瀚和钱婉倒机灵,先凑上去了。”

他身旁稍显沉稳的青年却皱了眉,低声提醒:“慎言,你看周围那些护卫,眼神利得很,绝非普通侍从。”

萧明昭虽与王、钱二人说着话,注意力却大半放在园中众人身上。

长公主周旋于夫人们之间,言笑晏晏,反倒像宴会主人;少年们卖力展示骑射、诗才,少女们则矜持地抚琴、赏菊。这一切,像一场精心排演的戏。

在园中待了约莫一个时辰,萧明昭渐觉倦怠,她告知长公主自己准备回宫。长公主虽未尽兴,却也笑着地应下。

回程的马车上,长公主仍兴致勃勃地品评今日见过的公子,萧明昭只是默默听着,偶尔“嗯”一声。

这次出行,没让她感到半分轻松,反倒让她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

她轻轻靠在车壁上,闭上眼睛。

秋末,南方水患,谢珩离京督办。临行前将政务交枢密使王焕、太师崔琰、肃亲王协同处理,同时令赵无疾加强宫禁。

临行前一夜,谢珩来到女帝的寝宫,面色沉静:“陛下,臣离京期间,陛下当好生休养,温习课业。朝中之事由枢密使王焕、太师崔琰、肃亲王协同处理,您…您若有事,可与他们商议,或者是传信于臣。”

“你要多久回来?”萧明昭放下手中的笔,仰头问道。

“少则半月,多则一月。”

萧明昭咬了下唇,“那你一路小心。”

“嗯。”谢珩沉默片刻,“臣告退。”

萧明昭点点头,她看着摄政王离去的背影,一时间情绪复杂。

谢珩离京第三日,萧明昭手持书卷却无法静心阅读。

“林姑姑,传当值的吏部尚书王敬之来,朕有经义问题请教。”

女官应声而去。

王敬之年约四十,接到传召心中疑惑,仍快步赶来:“臣王敬之,叩见陛下。”

“王爱卿平身。”萧明昭掩去紧张,声音平稳,“朕读书遇惑,听闻爱卿学问渊博,特来请教。”

“陛下谬赞了。”

她先问了两个《尚书》治国的浅显问题,待王敬之谨慎答完,话锋一转:“摄政王督办水患辛苦,只是他离京后,其他人处理政务,想必不轻松吧?”

王敬之摸不透意图,只能实答:“回陛下,近日无紧急政务,多是日常汇报与地方请安折。”

“国事不可久拖。”萧明昭端起茶盏吹了吹,“先帝曾让太子监国、学批寻常奏章,朕虽年少,也不该全然置身事外。王爱卿,取今日地方请安、祥瑞类的寻常奏章来,朕也学习一二。”

王敬之心头一紧,但他不敢直接拒帝,心里再三权衡后道:“臣遵旨。”

萧明昭接过奏章,心脏狂跳却面不改色,让王敬之退下后,她径直走向御案。

苏蓉目光紧随女帝,谢珩离京前有过命令——“非重大决策,若陛下有意,些许小事可让她尝试,尔等记录禀报即可,不得擅自阻拦。”

这几份折子,显然不算“重大决策”。

萧明昭拿起谢珩常用的朱笔,她回想谢珩批文的笔迹、语气,深吸一口气落笔。

请安折——【知道了。尔等勤勉王事,便是最好。】

祥瑞奏报——【着该县好生看护,亦不必张扬。】

待批完最后一本,她才轻舒一口气:“林姑姑,将这些发还下去。”

女官上前收起折子,低头应“是”。

半月后,谢珩风尘仆仆赶回京,苏蓉将这些日子女帝的行程简要汇报,特别是关于她批阅折子的事。

“她批这些折子时,可有犹豫?或征询他人意见?”

“陛下下笔很稳,未曾问过任何人。”苏蓉垂首回禀。

谢珩第一次清晰察觉到,自己一直以为需依附他的“藤蔓”,已经在他不察时,倏然长出了枝丫。

不悦、警觉,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微妙情绪在心间涌动。

他微微颔首:“知道了,下去吧。”

苏蓉无声退下。

谢珩望向窗外夜色,有些东西开始悄然改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